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空间原理空间原理 第一个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第一个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刘拾尘 1 a 刘晗2 b 1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a liuxiaohu b zephry1229 c ai echo 摘要 摘要 冯纪忠五十年代在同济大学推行的 空间原理 教学体系 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 以空间为主线 全面组织各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 通过不同年级 不同空间类型的练 习 比如大空间塑造 空间排比 空间顺序等 结合课程组织 加上讲述和教授工作方法 让学生掌握设计原理 改变过去根据类型教学的缺陷 教授原理而不是经验 让学生可以 举一反三 空间原理 超越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也有设计方法本土化的意识 它因批斗 而中断 中国的建筑教育也错过了第二次与现代建筑擦肩而过的机遇 关键词 关键词 空间原理 建筑教育 原理 类型 现代建筑 Space Combination Design Principle The First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System Use Space as Fundamental Framework Liu Xiaohu1 a Liu Han2 b Ai Yong3 c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Hubei Urban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430205 China a liuxiaohu b zephry1229 c ai echo ABSTRACT The Space combination design principle carried out by Feng Jizhong in the 1950s in Tongji University was the first architecture design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even in the world used space as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all grades of the school were organized to follow this framework Through different grades and types exercises of space like space shaping spatial parallelism the order of spac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principles of design combine with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and teaching design methods Teaching design principles rather than design experience were different from teaching by architectural types so students can learn method and can design by analogy Space combination design principle thus beyond formalism and functionalism also refer to localization It was interrupted b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so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China missed a second opportunity to step in modern Key words space combination design principl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principle types modern architectur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17819851178198 2 1首开先河 国际领先的空间教学体系首开先河 国际领先的空间教学体系 冯纪忠五十年代在同济大学推行的 空间原理 教学体系 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以 空间为主线 全面组织各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 它打破了过去以类型来组织设计教学 的传统 也把形式训练退居其次 而将空间作为核心问题提出来 进一步又将空间按照从 小到大 从少到多 从简到繁的方式分类 贯穿进各年级教学 更进一步 再将不同空间 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 与不同专业的结合穿插在其中 全面组织教学 经过这样的教学训 练 学生掌握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空间的设计原理 而不是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的经验 对设 计方法的认识也不同 因此可以举一反三 用原理解决今后面对的新问题 新类型 冯纪忠始终强调设计的原创性 设计是要训练的硬功夫 所以不难理解他的教学重点 强调的是原理和方法 学生掌握原理才能熟练应对日后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 无论建筑 规划 景观 以空间为主线推进设计都同样重要 他回忆说 60 年代空间的问题很重要 真正以空间作为主线来考虑问题 当时不容易被人接受 但事实上 不管是建筑 还是城市 园林 以空间来考虑问题要更接近实际 1 他认为单纯强调形式或功能的决定性都是片面的 当他把空间原理的方法论溶入到现 代建筑教学之中 既不同于鲍扎 巴黎美院 The Beaux Arts 的形式主义 也不同于现代 建筑的功能主义 甚至他留学的维也纳的设计思想 在全世界都具有领先性 缪朴指出这 不仅在全国首开先河 就是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 2 顾大庆认为 空间原理 对空间意识 和方法意识的觉醒基本与西方国家同步 3 那么这样一部空前绝后的教学体系是如何产生 的 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境遇 为什么今天我们对它知之甚少呢 2困境求真 在厨房里琢磨建筑教育困境求真 在厨房里琢磨建筑教育 50 年代运动不断 1952 年院系调整 冯纪忠本在规划教研室 他和金经昌非常合得 来 两人一股热情想把城市规划搞深搞透 确实 50 年代各个城市也开始需要规划 可惜这 时候建筑却被拔白旗给拔掉了 和规划分开 并到土木系 叫建筑工程系 当时全国 7 个 建筑系只有同济有这样的遭遇 这种情况下 工作事实上是停顿的 冯纪忠既不能碰规划 也无法参加教学 适逢三 年自然灾害 又缺乏营养 靠黄豆粉度日 虽然在外没有项目可作 在家他也不愿闲着 就在狭窄的厨房里琢磨教学的事情 在教学方法上动脑筋 生活的困难反而使他通过教育 对设计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反省 他认为教育是要教给人们体系和方法 因此设计如何成为 一种方法 如何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别人就成为他思考的内容 反过来 必须把创作的方法 讲清楚 同时又让学生能够掌握 这又促成了他建筑思想的推进 据冯叶回忆 在那个小厨房里有个小桌子 是我妈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 四角有点生锈 摇摇晃 晃的 我是睡在厅里 因为我们是一厅一房间 但是是没有间隔的 我记得每次在我们 临睡前 我爸就开始擦桌子了 因为吃饭的桌子上有油 一擦桌子 那桌子就摇摇晃晃的 3 擦完以后 他说你睡吧 就又拿他的书稿 进小厨房去了 我有时候半夜会醒 就看到那 厨房的门缝还透着灯光 啊 他还在写 后来我知道就是写空间原理 备课等 4 3屡遭批斗 屡遭批斗 冯氏空间原理冯氏空间原理 在对冯纪忠的多次访谈中 空间原理 他并未多提 一个原因是 80 年代后他的 兴趣点已经超越空间原理 另一个原因是 文革中所经历的一场场批斗 下放 几乎 家破人亡的绝望困境中 空间原理都是一 个靶子 我们发现了文革期间批斗冯纪忠的小 册子 同济建筑系印刷的 革命手册 大 事记 图 1 为了批斗的需要 书中多 次重点记录了空间原理的教学执行情况 教职工之外 各年级各班学生的批斗记录 仍然历历在目 书中高呼 头号反动学 术权威 冯纪忠的 冯氏空间原理 是一颗 大毒草 反党 当时批斗的火药 味之浓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仍然心有余悸 有人觉得不公平 1967 年请冯纪忠 写了一个材料 希望引起实事求是的分析 和正确评价 结果反而招来更大的灾难 不过这本册子倒成了空间原理传播的 珍贵历史记录 虽然在那个年代受到排挤 和打击 但 真 的理念和方法 终将传播开来 1962 年底冯纪忠去城市规划教研室介绍空间原理 62 年 9 月起 建筑学 2 3 4 年级全按空间原理系统进行教学 包括课程设计 62 年底 空间原理组织编写教材 63 年 3 月 傅信祈 冯纪忠的助手 去南工介绍空间原理教学 63 年 6 7 月 教育部布置修改教学计划 精简学时 全国建筑学计划在上海召开修 订会议 会议期间冯纪忠推荐按空间原理系统制定计划 并展出空间原理设计作业 遭到 其它学校的反对 会后我系仍按空间原理系统单独制定教学计划 64 年 5 月 学术讨论会上 葛如亮作了大空间建筑设计原理问题介绍 会后讨论争论 激烈 有校外设计单位等参加 当时冯纪忠说看教学效果 要 10 年后见效 图 1 大事记 空间原理 图片来源 冯纪忠 4 4提纲挈领 空间原理的基本构架提纲挈领 空间原理的基本构架 空间原理的核心思想 是通过不同年级 不同空间类型的练习 比如大空间塑造 空 间排比 空间顺序等 结合课程组织 加上讲述和教授工作方法 让学生掌握设计原理 冯纪忠提出的 空间 是想让建筑区别于形式处理 作为他的现代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 应该是空间与形式的组合 所谓的空间是指 空 和 实 的整体 他对空间也分类 但 分类是按空间组合中的主要矛盾 不是过去按建筑用途的分类 空间原理的基本构架如下 1 第一章 如何着手一个建筑的设计 从第一个小设计着手 次序不应是 总体 单体 室内 而应是 总体 单体 室内 第二个设计题小学校 把室内空间组成使用上不可分的组 但不忙于组成单体 以这样的 若干个组与室外若干项用地同时组织总体平面 才能分析比较用地的经济 从使用要求组织平面到立体空间 这个立体空间用物质 顶 覆盖起来 就不得不有 所调整 首先是高度的调整 随之而来的是承重问题和功能上分隔联系有矛盾 又要进行 调整 这时首先是平面的调整 构成形体后再根据多种因素 全面调整 2 第二章 群体中的单体 主要是居住建筑设计 居住生活中心 强调社会生活组织和建筑群体布局 居住建筑 的基本单元和组合形式 从规划到建筑到室内不是接力棒 而是一环扣一环 每一步都不 是孤立的 而是承上启下 既服从程序的客观规律 又要反复 由里到外 由外到里 古 典主义地由外到里和功能主义地由里到外都是片面的 隔而不围 围而不 打 是指工作方法 先把问题摆一摆 犹如 隔 随后把问 题与问题的关系弄清 即把各个问题 围 一 围 然后才能或平行或先后地 打 犹如围棋 不急于求活 土地要算了用 不能用了算 3 第三章 空间塑造 包括大空间塑造 空间排比 空间顺序 多组空间组织等 是按空间组合中的主要矛 盾分类 不是指建筑用途的分类 它们既是建筑的现象 又是设计过程的主题 设计的步骤是先求主体使用空间 其次与附属空间组合起来 然后布置结构 最后处 理造型 这是大体的设计步骤 但又要逐步调整 组合在结构布置之前 并在结构布置的 同时加以调整 才能使功能要求处于主动 附属空间不单是消极地完成辅助主体空间的任 务 而且也是组合中的活动因素 视线设计 音质 体育活动净空 通风采光等技术条件应都是大空间要考虑的内容 力和使用空间的形状是决定大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4 第四章 空间排比 大体步骤是先求单元 然后组合 在求单元时已把功能结构以至设备采光等因素综合 起来 而在组合时又有上述诸因素的综合问题 平铺或层叠的组合又各有不同的问题 排比是为了求得功能单元和结构单元两者最经济的结合 但不能把两者在三度空间上 的一致作为排比的唯一结果甚或追求的目的 包括图书馆 办公楼 成片厂房等 教学楼 5 多种用途的空间单元与相应的结构单元的确定 办公楼的桌距 窗轴距与结构中距 书库 的架距与柱距 实验楼平面与垂直的固定设备与设施的灵活分间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成 片厂房柱网的选择说明使用灵活和节约面积与节约外围结构的斟酌 结合排比 说明模数化 标准化 定型化 装配化的含义 5 第五章 空间顺序 如工业建筑的工艺流程与空间组合 交通枢纽站内部的流线组织和建筑空间关系 展 览场所中多线流程的分析 组织及其构成建筑空间的工作步骤 6 第六章 多组空间组织 以医院设计为主要例子 7 第七章 综论 第一二章为第一阶段 第三四五六章为第二阶段 均结合设计题逐步逐个讲授 在这 个基础上 最后再对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作一简要概括的论述 5 5大道至简 空间是设计的根本大道至简 空间是设计的根本 空间原理立足于改变过去教学中的缺陷 过去建筑设计根据类型来组织 先做幼儿园 再做图书馆 住宅 剧院等 虽然也是从头到尾细究一遍 但学生就不能举一反三 没有 学过的类型就不会设计 这就是教学体系的问题 教学不应该只教经验 类型 而应该是 方法和原理 形式的规律当然也有 形式训练也重要 但必须从属于空间的主干 空间为 主 形式为次 教学上 不是割裂开了 只讲一个形式的规律 形式规律当然有 它不能独立 一定 是跟其他的规律结合了 它才能是合理的 所以讲这空间原理 不能属于绘画型的 1 冯纪忠回忆 在奥地利时 有一本 1936 年 Neufert 给设计人的手册 建筑师人手一 册 里面除了图表 举例 还有一部分 讲共同的东西 走道怎么样 门厅怎么样 6 冯 纪忠觉得这部分很重要 他的空间原理某种程度上也在探索这种 共同的东西 维也纳的 教学还是按照不同类型组织 一个类型可以很深入 但类型对概念却不起作用 倒反而是 空间这部分能起作用 他回忆说 就考虑到有个大的分类 大的分类以什么为题才能把整个联系起来 骨架搭接起来 呢 我想到就是空间了 7 我一方面搞总的安排 一方面搞细的比较 这是另外一种 象排比就是另外一种空间 这些例子很多 就是我们不同的工作都要归到空间组合上来考 虑的话 那就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工作方法 工作次序 经济都有一定的安排 主 要是拿这个把它抽出来 提纲挈领 它是个领 这样来考虑设计 这里就有很多种方法问 题了 我们搞方法论 其实很多东西在这里面已经用了 不过呢 现在方法更细致 更科 学化了 实际上方法也好 手法也好 一定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东西 这个领是什么呢 就是空间 1 冯氏空间原理 文革语 有以下特点 1 以空间为主线来推进设计 以此为前提再对形式和功能反复推敲 形式和功能是 6 互动关系 2 并非某个年级或专题式的教学实验 而是全面贯穿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整个教 学过程 3 空间作为纲领全面组织其他课程 结构 声学 技术等相关课程 根据不同空间 的需求 在不同时段切入 4 超越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 既不是古典主义的形式训练 也不是功能决定形式 而是先研究空间的组织 再把形式和功能两个因素 反复磨合 5 设计方法本土化 他强调保留成对的概念 比如屋顶的内需和外因 平面的分隔 与联系 承重结构的制约又不能拘泥 不急于解决 而是 围而不打 把问题摆 一摆 再平行的解决 不盲目单独深入 这是借用了围棋的智慧 重在纵观大 局的 围 而不是局部的 争 他已经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方法 空间原理中 冯纪忠写下的第一点是 对此事 此地 此时的全面了解 任何设计首 先都要经过对要求 现实 环境的理性分析 然后才能进入组织空间的程序 之后才是形 式和功能的反复磨合 在他晚年的研究中 设计已经不止于此 更进一步的是意动 简单 说就是原象如何成为意象 意象如何升华而成为意境的方法 空间原理解决的是操作层面 的问题 适合大规模的教学训练 意动是设计的更高境界 曲高和寡 来自于他对中国古 代诗歌的体悟 也完成了他对传统更加诗性的回归 6原创为本 空间原理的意义原创为本 空间原理的意义 比较早期的现代主义 Gideon 也在思考时间 空间 把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结合起来 但他还在认识论的阶段 是根据 Time Space and Architecture 的思路 从历史来源 思想 哲理上来谈空间 那是认识空间的问题 1 包豪斯虽然在推行现代建筑 却并没有提出方 法论 8 而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一定要经过大量的现代建筑的创作才能总结出 之后才能教 授 空间原理教学体系的背后 是冯纪忠从求学到归国 多年磨砺总结出的完整的设计方 法论 在全球层面上 60 年代 把方法论转化为教学体系 空间原理和 德州骑警 有共 同的前沿性 9 几乎同时期 德州骑警 Texas Rangers 也在进行教学实验 本哈 德 赫斯里 Bernhard Hoesli 柯林 罗 Colin Rowe 和约翰 海杜克 John Hejduk 等 不但对鲍扎的教学体系有批判 肯定 对于当时流行的包豪斯教学体系也有独立的判断 10 赫斯里后来在苏黎世联邦高工发展出的一套建筑设计入门训练方法 将空间的教育具体化 为一系列的基本练习 11 值得强调的是 相对于中国过去引进的鲍扎体系 或者后来引进的包豪斯体系 空间 原理体现出更多的原创性 虽然有来自维也纳的现代思想影响 但空间原理贯穿教学的整 个体系前所未有 而且它还吸取了传统文化的智慧 它是针对当时的中国国情和实际教学 需要做出的探索 即使在今天对于设计教学仍然有启发意义 面对当今建筑设计的诸多流 派 一波波的思潮 一轮轮的风格变迁 如果我们回顾冯纪忠在五十年代提出的观念 空 7 间才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问题 会更清楚什么才是设计的根本 从而不至于盲目追随西方思 潮 甚至陷入强势文化的商业圈套而不自知 须知强调形式的方法难免落入形式的圈套 导致设计传统建筑就是简单仿古 不顾当下的技术条件 即使做现代建筑也流于形式抄袭 产生大量的图像建筑 不仅缺少创新 使用起来也问题重重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量设计 未必解决好了空间原理中的问题 包括不少媒体追捧的 把中国作为实验场的国际建筑明 星的设计 如果更多人接受过空间原理的训练 如果空间原理能够更早 更广的传播 这 样的劣质建筑会少的多 7超越鲍扎超越鲍扎 主流之外推进现代建筑教育的努力主流之外推进现代建筑教育的努力 顾大庆指出 中国建筑教育主流 是鲍扎建筑教育在中国从移植 本土化到衰败的过 程 欧美的鲍扎建筑教育在 1940 年代前后的二 三十年间发生衰退 12 从鲍扎的形式主 义转向以现代建筑为基础的功能主义 而我国的鲍扎建筑教育则一直延续至今才发生转变 但 空间原理 就是 在鲍扎主流之外推进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努力 3 冯纪忠回忆当 时的情况说 建筑初步很能反映这个学校对建筑的一个基本看法 60 年代 我感觉 国内的建筑 初步非常偏 完全是画图 表现 在有些学校 如果你是拿出一个方案来 没有色彩 根 本就看都没人看 我们那时是要表现的话 可以有色彩 水彩 可以用碳笔 铅笔 渲染 不很强调 渲染是在搞建筑历史用的多 也渲染得相当细致 63 年全国建筑学专业会议上 同济展出了空间原理的初步教学成果 各年级的计划 设计安排 学生图纸 当时是反对者众 赞同者寡 仅有天津大学的徐中等少数人支持 对于空间 我们国内还没有真正接受 但是 这套空间原理设计教程还是对其他的一些院 校有一定的影响 3 顾大庆记载 受刘光华邀请 冯在文革前曾经到南京工学院介绍过他 的 空间原理 教程 3 此时空间原理的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当时的学生还是有所收获 但 紧接着就是冯纪忠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不断批斗 教案真正得到公开发表是 1978 年第二 期 同济大学学报 已是 15 年后 2007 年 当 冯纪忠和方塔园 展览在深圳举行的时候 一位远道而来的 60 年代学 生说 受益于当年空间原理的教学 当遇到没有接触过的项目时 不会觉得心中没底 遇 到机场航站楼也同样马上可以设计 那不外乎就是大空间和空间顺序的问题 今天空间原理作为现代建筑教育创新的意义已渐渐为人所知 以空间为主线来组织教 学也已经在一些高校得到应用 可惜在 50 年前 随着空间原理教学体系的中断 中国的建 筑教育也错过了第二次与现代建筑擦肩而过的机遇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冯纪忠 冯纪忠访谈 2007 冯叶收藏 p 2 缪朴 什么是同济的精神 论重新引进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容编辑专员工作计划及内容创作方案
- 2026-2031中国壁挂式触摸查询一体机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信贷审批分析师绿色信贷业务推进方案
- 2025湖南宜章县投资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社会工作师考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综合训练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社工(初级)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卡片猜词游戏题库及答案
- 大唐电厂岗前安规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南京市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创新工艺在制备高纯度金属氢存储材料中的应用
- 2025年锦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内蒙古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一)
- 学堂在线 知识产权法 章节测试答案
- 防汛抢险课件
- 燃气专项规划调研资料汇总信息
-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与管理交流材料课件
- 河海大学弹性力学考博真题2003年二期考博试题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中医确有专长
- 自动控制原理——PID课件
- 化工基础(全套课件549P)
- 农行最新流水对账单电子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