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_第1页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_第2页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_第3页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_第4页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摘要介绍了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投放、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颡鱼;人工养殖;池塘准备;鱼种投放;日常管理 黄颡鱼俗称汪丫鱼、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腻少刺,口感纯香,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鲜鱼蛋白质含量达%,富含锌等保健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1。花岗镇四合渔场,自 XX 年以来,部分养殖户开始养殖黄颡鱼,效益逐年攀升。现将其成功的养殖技术综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1 池塘准备 2 / 5池塘要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排灌水方便的地方,池塘面积可根据水面实际情况而定,塘口面积以 3 6 m2 为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 hm2。池塘最好东西走向,使塘口接受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增加鱼类的天然饵料生物;在鱼类生长季节多以东西风为主,可以凭借风浪使水体充分交流增加水中溶氧。水深 m 为宜,满足黄颡鱼喜弱光下摄食的要求,每个池塘都有可控制的独立进、排水系统,便于日常水质控制。池塘每 12 年清整 1 次,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崩塌的塘埂,疏通进排水沟渠,清除杂草、敌害。为了便于黄颡鱼栖息,池底应平坦,底质以易透气的壤土为好,淤泥 10 cm 以下,四周池塘坚实不渗漏。为了给池塘增氧,每个池塘必须配备增氧机,每 3 m2 面积可以配备 kW 增氧机 1 台,每 6 m2 面积配备 kW 增氧机 1 台。 2 鱼种投放 苗种投放前 15 d,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池中先注水 10 cm 左右,用生石灰 1 5002 250 kg 化浆全池泼洒,彻底杀灰病菌、病毒等有害的原生物和野杂鱼、杂草。清塘 7 d 后,池塘中加注新水 m 左右,施入充分腐熟的粪肥 7501500 kg/hm2 或磷肥、氮肥各 300 kg/hm2 作基肥,培育水质,增加水中的浮游生物含量,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 3035 cm2。3 / 5放养时间为前一年 12 月至当年 2 月。苗种主要使用人工繁育的寸片,规格为 1020 g/尾。放养模式可以选择主养和套养 2 种模式。主养模式,可放养 1020 g/尾的黄颡鱼种万万尾/hm2,可搭配放养 15 cm 左右的鲢鱼种 7 500 尾/hm2、鳙鱼种 4 500 尾/hm2。套养模式,在进行常规或其他特种水产品的养殖中,套养黄颡鱼种 1 5003 000 尾/hm2。每年可以收获尾重 150200 g 的黄颡鱼 300450 kg/hm2,增加效益6 0009 000 元/hm2。鱼种放入鱼塘之前,可以用 3%5%食盐水浸浴 1015 min,或用 10 mg/kg 高锰酸钾溶液浸浴510 min。 3 日常管理 饵料最好使用优质的全价颗粒配合饲料,也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自行配制饲料3。投喂宜选用投饵机投食,既节约人力又能使黄鱼形成定点定时吃食的习惯,便于掌握吃食情况。投放初期,宜每日投饵 4 次,日投饵量为塘鱼体重的 3%5%;7 月以后可每日投饵 2 次,投喂时间以每天9001000、16001700 为宜,且投喂量上午占全天投入量的 40%,下午占 60%。79 月投饵量可掌握在全塘鱼体重的 5%8%,9 月以后可逐渐降低至 2%3%。具体投喂量还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调整。黄颡4 / 5鱼要求生长的水体环境清爽,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因此,为防止水体老化,必须常换新水,用生石灰消毒,根据水体肥度合理追肥。保持水体的透明度在 3035 cm。坚持使用增氧机,保持水体的溶解氧在 3 mg/L 以上。坚持每天巡塘 2 次,经常检查鱼体和做好饲料投入、药品投入,病害情况记录。 4 病害防治 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小瓜虫病等。水霉病多发于早春和冬季,在投放和运输中鱼体损伤的鱼在低湿季节极易感染。可用 mg/kg 的亚甲基蓝连续 2 d 全池泼洒;或用 kg/hm2 菖蒲捣烂洗汁、 kg/hm2食盐,加入 75300 kg/hm2 人尿混合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多发于 45 月,可用鱼池用鲜柳树叶(带小枝亦可)150195 kg/hm2,扎成小捆堆放在食台附近水中,当树叶腐烂时再更换,防治烂鳃、肠炎、赤皮并发症的发生;发病时可用强氯精全池泼洒4。肠炎病多发于 45 月和 78 月。防治上,每 100 kg 鱼体重每天用大蒜头 500 g(每 5 kg 饲料再加 200 g 食盐),与饲料拌匀投喂,连喂 36 d;内服大蒜素、肠炎灵,连续投喂数天。小瓜虫病发于春、秋季水温 1520 时,可用 mg/kg 的亚甲基蓝连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