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_第1页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_第2页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_第3页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_第4页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沾化一中沾化一中 20162016 级高一历史学案级高一历史学案 时间 时间 2016 9 18 编制 编制 高艳波高艳波 1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课标课标重点重点难点难点 1 1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 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 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 2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 了解明朝内阁 清朝军 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机处设置等史实 认识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 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的影响 1 1 汉武帝时期和宋初加 汉武帝时期和宋初加 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 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 化的表现化的表现 1 1 论从史出地分析 说明 论从史出地分析 说明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 特点 特点 2 2 如何全面认识专制主义 如何全面认识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自主预习自主预习 一 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 汉代加强中央集权 1 背景 汉初在地方实行 制度 造成中央和封国间的矛盾激化 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 实行 削藩 导致 2 措施 汉景帝平定叛乱 将诸侯王的 和 收归中央 汉武帝实行 强干弱枝 监察地方 3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1 背景 唐代安史之乱后形成 局面 唐代灭亡后又经历了 的割据局面 2 概况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内容 三衙 统领禁军 发兵权归 州郡直属中央 派文臣 出任州郡长官 同时 设置 牵制州郡 长官 各州郡的财富 自留一 小部分 其余由中央掌 握 沾化一中沾化一中 20162016 级高一历史学案级高一历史学案 时间 时间 2016 9 18 编制 编制 高艳波高艳波 2 作用实现 与 分离 有 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加强了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 基础 维护了国家统一 和社会安定 3 影响 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 的分裂局面 消极 造成了宋代 的国家财政危机 二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1 明朝 1 废丞相 原因 吸取元朝权贵专权 内乱频繁的教训 措施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 废丞相 亲掌六部 影响 标志着 2 设内阁 前身 明太祖设立 不参与决策 设立 正式设立内阁 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演变 此后 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 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 拥有 票拟 权 特点 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 侍机构 2 清朝 设军机处 1 设立 雍正年间 为处理 设立军机处 2 职权 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 后来职权扩大 只能跪奏笔录 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 3 影响 简化了 的手续 行事快捷 提高了清王朝的 军机处的设立 是 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自主预习检测自主预习检测 1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 梁王 城阳王亲慈同生 愿以邑分弟 其许之 诸 侯王请与子弟邑者 朕将亲览 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 而 子弟毕侯矣 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 施恩于诸侯子弟 B 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 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 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2 宋朝在军事方面设三衙一枢密院的新体制 枢密院总理兵政 握有调兵之权 三 衙主要负责军队的训练等日常事务 有握兵之重 派兵出征时 临时委派军事将领 宋朝这一做法有利于 A 选拨军事人才 B 防止将帅专兵 发动兵变 C 扩大枢密院权力 D 提高军队战斗力 3 凡京奏 禁中称文书 必发阁臣票拟 阁票用本 纸 小帖 墨字 内照票拟 或皇上御笔 或宦官代书 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 阁票如有未合上意 上加笔削 沾化一中沾化一中 20162016 级高一历史学案级高一历史学案 时间 时间 2016 9 18 编制 编制 高艳波高艳波 3 或发下改票 阁臣随即封上 间有执正强争 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4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无论宦寺 宦官 不 得参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该机构 设置表明 A 君主专制制度确立 B 中央集权加强 C 中央机构的完善 D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 综合以上所学知识 如何看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有何 现实意义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2 时期时期 名称名称 职权职权 明太祖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 职在论思职在论思 仅备皇帝顾问 仅备皇帝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 学士鲜所参决帝方自操威柄 学士鲜所参决 明成祖明成祖 设立内阁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明宣宗明宣宗 内阁内阁 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有了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 票拟票拟 明神宗明神宗 内阁内阁 张居正任首辅时 内阁的权力达到全盛 张居正任首辅时 内阁的权力达到全盛 部权尽归内阁部权尽归内阁 有人说内阁首辅其实是变相重设的宰相 内阁的存在已严重削弱了皇帝的权力 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沾化一中沾化一中 20162016 级高一历史学案级高一历史学案 时间 时间 2016 9 18 编制 编制 高艳波高艳波 4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3 请根据课件提供的图文信息思考该如何全面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1 文献通考 描述宋代官制 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 中书 门下并列于外 又 别置中书于禁中 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 内廷诸司 中外管库 悉隶三 司 材料反映的宋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分权和制约 B 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C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重文轻武 2 明史 职官志 载 自景泰后 六部承奉旨意 靡所不领 阁权益重 嘉靖 以后 朝位班次 俱列六部之上 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 而沦为内阁 属曹 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 六部职能的衰退 C 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 宰相权力的反弹 3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 按字誊出的写字 机器 这一机构是 A 秦朝的太尉 B 清朝的军机处 C 宋朝的通判 D 唐朝的中书省 4 明朝中后期 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 封还执奏 之权 至清初 内阁进本拟签 经皇帝定后 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 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 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B 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 C 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D 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 5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 清朝设置军机处 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基本特征是 A 皇权受到限制 B 君主专制强化 C 世袭制度消亡 D 地方权力削弱 6 材料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 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 参 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 记载 宰相之职 佐天子 总百官 治万事 其任重矣 1 在君权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