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1 2 一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1 整体观念2 辨证施护 2 3 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 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 也就是一个系统 组成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是密切联系 相互影响的 1 整体观念 3 4 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 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通过经络的联系与沟通 将各个脏腑 五官 孔窍以及皮毛 筋肉 骨骼等组织紧密统一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故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 心主血 肝藏血肾开窍于耳 肾主骨 4 5 二 人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黄帝内经 云 人与天地相应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1 四季气候变化中 有春温 夏热 秋凉和冬寒的气候变化规律 2 万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 夏长 秋收和冬藏等相应的变化 5 6 3 人体也不例外 必须与之相适应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春夏阳气发泄 气血易趋于体表 皮肤松弛 故疏泄多汗等 而秋冬阳气收敛 气血易趋于里 表现为皮肤致密 少汗多尿等 6 7 昼夜黄昏对人体的影响1 人体生理 素问 中说 故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 人体的阳气这种昼夜的变化 反映了人体生理活动能动地适应自然变化 7 8 2 病理变化 灵枢 中记载 夫百病者 多以旦慧昼安 夕加夜甚 是因为早晨 中午 黄昏 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生 长 收 藏的变化规律 因而疾病也随之出现慧 安 加 甚的变化 综上所述 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 8 9 空间 不同地域人的体质不同 疾病流行也各异所以我们护理要有整体观 不但要从人体结构 生理 病变 情志等方面 而且要从外界时间 空间方面全面地在饮食 生活起居 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 9 10 社会环境人是社会的组成要素 人能影响社会 反之 社会的变化对人的生理 心理 病理亦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环境污染生活 工作节奏紧张社会安定与动乱 10 11 三 中医整体护理整体护理以整体的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 实施身心全方位的护理 护理服务的对象包括整体人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 整体护理与中医整体观念一脉相承 11 12 中医整体护理是指在观察病情和护理疾病时 应注意把人体的局部病变与机体整体病理变化统一起来 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 根据四时气候 地理环境 居住条件及一天中昼夜晨昏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制订出适宜的护理计划 口舌生疮 心火上炎 清热解毒 清心泻火 清凉饮食 苦瓜 绿豆 乐观 心态平和 环境安静 整洁 12 13 2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由辨证和施护两部分组成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 望 闻 问 切 所收集的有关病史 症状 体征 通过分析 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 部位及邪正关系 进而概括 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施护 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 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制订出护理计划和具体的护理措施 多患者实施护理 辨证是施护的前提与依据 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13 14 辨证施护要正确看待病 证 症 症 即症状和体征 包括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 是疾病所反映的个别 表面的现象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 原因 性质及邪正关系 14 15 病 指有特定病因 发病形式 病机 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是对病史上或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 不因个体差异或其他因素而改变的某种疾病全过程的综合概括 15 16 病 证 症三者间的关系 病和证都是对疾病的本质的认识 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 而证的重点在某一阶段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一病可有不同的证侯组成 而同一证侯又可见不同疾病过程中 症状常用来作为病名 咳嗽 头痛 失眠等 常用于病名 证比症状更全面 更本质的反映疾病的内容 16 17 中医护理主要不是着眼于 病 的异同 而是着眼于 证 的不同 所谓 证同护亦同 证异护亦异 的实质 是由于 证 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 就是辨证施护的实质所在 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17 18 二 中医护理的原则 1 扶正祛邪2 调整阴阳3 护病求本4 标本缓急5 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6 三因制宜7 预防为主 18 19 1 扶正祛邪 扶正 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各种治疗和护理手段 如药物 气功 药膳 锻炼 养生等方法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以达到战胜疾病 预防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原则 虚则补之 祛邪 就是祛除邪气 排除或消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护理原则 实则泻之 19 20 运用原则 虚证宜扶正 实证宜祛邪 根据邪正盛衰及其在疾病过程中矛盾斗争的地位 决定其运用方式的先后与主次 扶正不留邪 祛邪勿伤正 运用方式 单独使用 扶正 祛邪 合并使用 扶正 祛邪兼用 先后使用 先扶正后祛邪 先祛邪后扶正 20 21 2 调整阴阳 调整阴阳 是指纠正疾病过程中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 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 恢复和重建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损其有余 又称损其偏盛 是指阴或阳一方偏盛有余的病例 应当采用 实则泻之 的方法治疗护理 热者寒之 补其不足 又称补其偏衰 是指阴或阳一方偏衰不足的病例 应当用 虚则补之 的方法治疗护理 21 22 补其不足常用的方法 阴阳互制 滋阴以制阳 阳病治阴 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扶阳以制阴 阴病治阳 益火之源 以消阴翳 阴阳互济 阴中求阳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阳中求阴 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阳双补 适用于阴阳两虚证 22 23 3 护病求本 护病求本 即 治病必求于本 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本 即 发病根本原因 护病求本 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护理 护病必求于本 23 24 正护法 正护法 又称逆护法 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施行的治疗护理方法 常用正护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4 25 反护法 反护法 又称从护法 是指顺从疾病外在表现的假象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护理方法 采用的方法与疾病证候中假象的性质相同 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常用反护法 寒因寒用 以寒治寒热因热用 以热治热塞因塞用 以补开塞通因通用 以通治通 25 26 4 标本缓急 护病要护本本 本质 标 现象急则护其标 标病甚急 如不先治 护 标病 即将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总体治疗的一种方法 缓则护其本 在标病不急的情况下 或对标病已进行妥善处理 治疗护理的重点应针对疾病本质 标本兼护 在标病本病俱急并重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治疗护理原则 26 27 5 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 同病异护 是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区 病人个体差异及病因病机的不同 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表现出来的证候不同 实施护理的方法亦各异 异病同护 是指不同的疾病 在其发生 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了相同的证候 因而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护理 如脱肛 子宫下垂 中气下陷 提升中气 休息 黄芪 党参炖母鸡 茯苓粥健脾益气 多吃蔬菜水果等相同的护理措施 27 28 6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 包括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由于天时 气候因素 地域 环境因素 患病个体的性别 年龄 体质 生活习惯等因素 对疾病的发生 发展变化与转归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而在临床护理中 也要灵活对待 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护理措施 28 29 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 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确定保健 养生 用药 护理的原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9 30 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 是指根据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的特点确定保健 用药 护理原则 西北地区 干燥寒冷 温热药 偏重对风寒的护理东南地区 潮湿温暖 清凉 化湿药 偏重对湿热的护理 30 31 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 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 体质等不同特点 制定适宜的治疗护理原则 素体阳虚 避寒保暖 滋补温热事物素体阴虚 清凉通风 清热生津滋阴食品胖人多湿 清淡饮食 少吃或不吃油腻及甜食 多吃海带 冬瓜 薏米等 瘦人多火 甘润生津之品 牛奶 银耳 鸡蛋 蜂蜜等 少吃肥腻厚味 燥烈之品 尤其要忌辣椒 葱 蒜等成人与儿童妇女 经 带 胎 产 31 32 7 预防保健 预防 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保健 就是保养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 32 33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 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 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护正气以抵外邪 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适时起居 劳逸结合调理饮食 顾护脾胃调摄精神 锻炼身体药物预防 保精抗衰 避外邪以安其正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33 34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 是指在发生疾病以后要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传变 观察病情 早期诊治及时护理 防止传变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34 35 预防复病 预防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