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材料_第1页
我们周围的材料_第2页
我们周围的材料_第3页
我们周围的材料_第4页
我们周围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 纸 金属 塑料 玻璃 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 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 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 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 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出示袋子 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 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 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 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 揭示课题 师 金属 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 今天 我们就来了解 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课题 二 观察探究 1 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 1 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 佩戴的 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 学生分组观察 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交流 2 观察书包里的物品 1 观察书包里的物品 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并完成记录单 2 生观察记录 师巡视指导 3 汇报交流 3 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 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 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 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 知识延伸 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 巩固发展 1 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 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2 师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四 课后作业 继续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 试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虑 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为什么人们要用这样的材料制成这 些物品 可不可以用其它材料来代替呢 附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材料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2 金属 纤维 玻璃 纸 塑料 木头 哪种材料硬 教学设计及反思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比如硬度 柔韧性 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硬度较大的材料 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材料循环利用 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 教学重点 能通过比较检验材料的硬度 金属的特性 三 教学难点 金属的特性 四 教学准备 黑色不透明塑料袋 毛巾 水泥砖 木头 卡纸 铁尺 塑料尺 空饮料罐 记录表 信封等 核心思想 1 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 应硬强调实验的公平性 从游戏 和实验过程共同体现 2 相对性 材料比较时的软和硬 是相对的 3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特性 重要物理性质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硬度 即使是同一种材料 硬度也不一定相同 材料准备 绳子 Ppt 涂色的跆拳道表演板 青砖碎片 表演板碎片 记录纸 木块 卡纸 铁尺 塑料尺 榔头 金属爱心两个 金属 垫板 易拉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两个黑色袋子 师 上课之前之前老师有个问题 谁还记得上一节的科学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 我们周围的材料 师 谁能来说一说那我们周围有哪些材料啊 生 金属 木头 叫两个学生 师 恩 还有很多同学举手 这说明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 是不是啊 现在呢老师这里有两样材料 出 示木头和毛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 木头硬 毛巾软等 师一边让学生说用什么方法判断出的 师 那么这两种材料同学们一摸就知道毛巾很软 木头很硬 这两者之间的软硬很明显 不过 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材料哦 举起水泥砖提问 请看这是水泥砖 下去让学生摸一摸 提问 怎么样 生回答 很硬 师 举起木头 那和木头比这两者又是谁硬呢 生 水泥砖或者木头 不能重复回答 所以提问时要问谁有不同的看法 三 比较硬度 1 师 看来大家对砖和木头有一定的认识 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 砖和木头哪种材料硬 你认为谁硬 为什么 用生活经验来解释方法 2 师 根据生活经验 我们猜测认为 砖比木头硬 1 猜测 砖 木头 可追问 大于符号是什么意思 砖的硬度可能大 于木头的硬度 我们在科学课上 就要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哪种材料硬 3 师 在课堂上 你认为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砖和木头谁硬呢 生 用手指在上面刻划 掰 摔 撞 劈 让学生说说他的判断标准 说说看 用这种方法来测试 怎么样算软的 怎么样是 3 硬的 先让学生说完 再逐一分析 4 师 学生分析几种方法的优劣 撞 劈 摔 海绵是软的 但用这些方法都不能辨别出来 捏 看材料有没有变形 排除 掰 掰的过程中 我们对材料用力 材料会变形 这个叫做材料的柔韧性 Ppt 划 划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因为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材料的表面留下划痕 6 师 ppt 图上就是铁尺在刻泡沫 你看到了什么 在刻的过程中 你看到的泡沫表面留下了凹进去的痕迹就是划痕 这种判断物体软硬的方法叫做刻画法 7 师 你觉得用刻画法时 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用尖角刻 力气不能太大 相互刻 引导 生 应该刻两次 互相刻画 互相证明 这样才能得到公平的结果 8 下面我们就用刻画法来比较一下砖和木头的软硬 9 学生实验并交流 拿出一号信封 10 你觉得谁硬 为什么 砖刻画木头有划痕 而木头刻画砖没有划痕 所以 砖比木头硬 材料装信封放回桌子 11 思考 砖上的痕迹是划痕吗 四 更多材料的硬度比较 1 老师这里还有四种材料请大家来比较 Ppt 分别是铁尺 塑料尺 木头 卡纸 2 猜测一下 硬度从大到小排队 学生猜测 实验的时候 老师提供了记录用的表格 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用铁尺分别去刻画 铁尺和铁尺是同一种物质 没有划痕 3 这个表格完整吗 用铁尺刻别的材料的同时 也要用其他材料来相互刻 4 实验开始前 再次强调几个实验要求 用一种材料依次去刻画其它材料 并把实验结果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有划痕的打钩 没划痕的打叉 划的时候 用力大小要一致 这是为什么 5 学生实验 下面我们就用刻的方法来比较一下砖和木头的软硬 拿出 2 号信封和记录表 请及时记录 完成比 较早的组 建议用刻画法比较一下身边其他材料的软硬 6 学生交流 教师在大表格上打钩 7 观察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 铁尺 塑料尺 木头 卡纸 8 处理 纸头比木头硬 他们为什么结果是这样 你有什么想法 9 请这一组的同学上来演示 相互刻 再找其他一组的木头来和它的木头对比 说明 方法对 而 同样是木头也可能有不一样的硬度 10 师 思考 在这里 什么最硬 那它是自然界中最硬的吗 这四种材料中什么最软 它是自然界中最软的吗 说明 硬和软是相对的 铁是相对比较硬的材料 五 认识金属 1 师 铁硬 所以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铁 你在生活中 看到哪里用到铁了呢 2 师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铁制品 一起来看看 PPT 3 你看到的铁制物品 除了利用了铁的坚硬 你还发现它有什么特点吗 导热 导电 光泽 4 4 我们以铁为中心 记录了更多和它有关的内容 像这种简单的网状图 我们把它叫做气泡图 以后的科学学 习中 会经常用到 5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铁类似性质的材料 它们有光泽 能导热 导电有个共同的名字 叫金属 不仅这样 他们还 有一个有趣的特性 延展性实验 6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金属吗 现在你知道易拉罐为什么用金属做了吗 看视频 3 比较韧性 教学目标 4 科学概念 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后 虽然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 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教学准备 塑料片 金属片 木片 纸片 尺 钩码 塑料筒 塑料物品等 课时安排 1 教学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两根长度 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 分别用一头去 担 水桶 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2 韧性的认识 木条断了 塑料弯了 没有断 象塑料条这样弯了但不断 而且会恢复原来形状的特点 我们就说塑料条的韧性较好 今 天我们就来研究材料的韧性 二 新授 一 哪种材料更韧比较 1 提供四种材料 那种材料的韧性好呢 猜一猜 2 设计实验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 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 3 演示实验 把木条 金属条 塑料条 纸条放在桌面上 一端压住 另一端伸出桌面 5 厘米 用回形针挂上钩码 观察它们的前端 弯下去了多少 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 眼睛要平视 分别测量木条 金属条 塑料条伸出桌面 5 厘米 10 厘米和 15 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 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 汇报 小结 二 认识塑料 1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 分发各种塑料制品 观察后思考 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 3 塑料还有哪些特性 完成气泡图 三 塑料的循环使用 1 阅读教科书 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 出示 可回收标志 认识可回收标志 3 讨论 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三 总结拓展 可以把在学校产生的塑料瓶等投入爱心回收箱中 板书设计 3 比较韧性 它们吸水吗 教学设计 云南省玉溪第一小学 李彦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生活中有些材料容易吸水 有些材料不容易吸水 2 纸是由纤维组成的 中间有很多空隙 所以纸容易吸水 过程与方法 1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比较材料的吸水能力 2 借助放大镜观察纸的结构和组成 5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 形成尊重事实 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2 意识到与他人合作 乐于交流的重要性 3 渗透节约自然资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 收集证据探究纸的吸水能力和纸的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 学生 每小组 大小 形状 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 布片 塑料片 铁片 木片 纹理较疏松的 玻璃片 稀释的红墨水 滴 管 放大镜 打印纸 餐巾纸 硬纸板 宣纸 烧杯 棉布 毛巾 实验记录表等 老师 多媒体课件 打好的纸浆 稀释的红墨水 餐巾纸 宣纸 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课 1 学生通过滚水珠游戏知道叶子不容易吸水 2 板书课题 它们吸水吗 二 比较五种材料的吸水性 探究六种材料哪些容易吸水 哪些不容易吸水 1 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并让全部学生猜测 2 分组实验 验证假设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记录 4 观察六种材料的内部结构 三 观察纸的结构 研究纸容易吸水的原因 1 提出问题 纸容易吸水 为什么呢 让我们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 2 引导学生说说观察纸的方法 折 撕 揉 看 泡 3 分组观察纸 提示学生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 4 汇报交流 5 在实物投影仪上观察纸的纤维 6 课件展示布 木片 海绵上的纤维图片 7 引导小结 纸 布 木片等都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叠加而成的 纤维之间有空隙 所以容易吸水 四 造一张纸 一 观看造纸的课件了解造纸的过程 1 观看造纸的课件 2 引导学生小结造纸的过程 浸泡 打浆 抄纸 压平成型 二 亲手造一张纸 更进一步了解纸容易吸水的原因 1 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纸浆自己造一张纸 2 展示造纸作品 3 教师小结 通过造纸我们更进一步知道了纸是由很多细小的纤维叠加而成的 纤维之间有空隙 所以纸容易吸水 五 课堂小结 说一说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它们吸水吗 容易吸水 不易吸水 纸片 布片 木片 塑料片 铁片 玻璃片 由纤维组成 有空隙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6 科学概念 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 韧性 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 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 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试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 增强充分利用材料 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简单试验的方法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质 通过比较发现有的材料在水中漂浮 有的材料在水中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总结概括出材料的物理性质 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我们身边常会见到的物品 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有些什么 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出示钢钉 木 制铅笔 塑料 木头 如果将木头 金属 塑料这些材料放入水中 它们哪些会上浮 哪些会下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板 书课题 二新授 1 老师给同学发的实验盒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 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 并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 学生们在小组内活动 3 全班汇报 同学们把物品分成了几类 每一类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预设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类 有木头 金属 塑料 4 猜测 请同学们猜一猜把这些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哪些会上浮 哪些会下沉 学生自由猜测 5 想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你有什么办法 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6 如何用实验证明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沉浮 小组讨论 7 全班汇报 8 在同学们做实验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一些提示 说明 1 实验时将物品轻轻放入水中 然后再松开手 把手从水中拿出 观察物体的沉浮 2 当物体不碰到容器底部 我们就称作上浮 当物体碰到容器底部 我们称作下沉 9 小组实验并记录结果 10 全班汇报 11 小结 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 容易下沉 像木头 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品 容易上浮 12 概括升华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物体的沉浮跟什么有关 物体的沉浮和材料有关 三认识木头 1 老师带来的物品中哪个是由木头制成的 铅笔 2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是用木头制成的物品 它们有什么特点 预设 桌子 说明木头坚硬 木船 说明木头能浮在水面 编筐 说明木头有韧性 房梁 说明木头承重力强 3 小结 这些就是木头的特性 四 拓展延伸 1 环保教育 一棵成材的树木在自然界至少要生长十几年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工采伐 世界上的森林正在急剧减少 7 2 人们现在已经开始用其他材料代替木材 你知道哪些木材的替代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经历综合使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对砖瓦陶瓷特性的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进行爱家乡 环境保护教育 重点难点 探究砖和陶瓷的特性 教学准备 砖 瓦 陶 瓷各一小块 金属镙丝 水槽 水 滴管 黏土 高岭土 陶 瓷制品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和过程 修改意见 一 导入新课 谈话 这节课 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几种人工材料 二 新授 一 认识砖瓦陶瓷 1 出示砖瓦陶瓷标本 哪些地方用到了 2 观察描述这四种材料 二 研究砖瓦陶瓷的性质 1 导语 砖瓦陶瓷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 2 讨论 怎样进行研究呢 需要什么工具呢 回忆对硬度 韧性 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 分小组进行探究 做好记录 4 交流 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 三 黏土的变化 1 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 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 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进行观察比较 3 小结 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 烧制的过程中 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就导致了砖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