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中国画_第1页
怎样欣赏中国画_第2页
怎样欣赏中国画_第3页
怎样欣赏中国画_第4页
怎样欣赏中国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欣赏中国画 欣赏一幅中国画作品 对于一般人来说 常常是能否 看懂 作为评判标准 欣赏 步骤是 画的是什么 画得像不像 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 如果都回答出来 了 便认为是看懂了 如果回答不出来 便认为是看不懂 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 讲 故事 的方法 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借助 文学性 的描述 用这种方 法来欣赏中国画 一般来说 工笔的 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 因为它是具体 真实 的 属于看得懂范畴 但如果是粗放的 写意的作品 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 就较难欣赏了 因为 它不写实 形象不具体 就看不懂 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当然 一般人用 这种方法欣赏中国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画得像 看得明白 才容易引起联想 产生共呜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一幅中国画作品的好坏 却不是以 像 或 不像 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 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 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 首先 不在于它像或不像 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 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 某种思想 某种情绪 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 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 受 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应该说 这才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 像 与不像仅仅只是作品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因此像与不像就不能作为 衡量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作品的标准 那么 画家们是怎样来看画的呢 就国画而言 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 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 神韵 或者 神似 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 构图 着色 笔力等 最后才看它的造型 即像不像或 形似 这种抓 神韵 的 欣赏方法 就是抓住了画的实质 因为 神韵 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 常常 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 当然 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 神韵 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不但需要一 定的审美能力 艺术修养 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国画基本知识 特别是通过 画 而 训练出来的一种 感觉 所以要很好地欣赏国画 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 养 艺术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 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 中国画也是如此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 即艺术作品本身 我们可以去感 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 画得像或是不像 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 线条是流畅的或 是笨拙的 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 总之要自己亲自地平心静气地进行直 观的感受 第二步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 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 进行理解 和思考 把握作品的意味 意义和内涵 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 的理解 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 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 的理解等等 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 作品画的内容要表现什么 是怎样表现的 所采用 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 能否充分地表达出主题 同时 透过作品的画面 猜测作者的 心思 是热情地歌颂或是辛辣地讽刺 透过画面的气氛 体验画面的情调 是深沉或 是豪放 是乐观或是悲伤 再还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 结合作者的身世 创作特 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 到了这一步 艺术的审美欣赏并没有完结 还有一个审美创造阶段 就是通过审 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 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 经验 文化知识 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 升发开去 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 这样 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 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朋友不 妨用这种方法去欣赏中国画 或其他绘画 认真试一试 看能否有所收获 要欣赏中国画 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要欣赏中国画 掌握了解中国古代品评绘画的基本原则 六法 是很有必要的 六法 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 的 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 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 但是 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 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他的著作 古画品录 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 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 六法论 六法论 有哪些内容呢 它包括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摸写六个方面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 气韵指什么呢 就是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 也就是以前东晋人物画家 顾恺之称为的 神 气韵生动就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 活灵活现 鲜 明突出 也就是 形神兼备 中国画的要求 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 而且还要 表现出它的精神 人物有精神 山水 花鸟也有精神 达到神似 就能气韵生动 许 多画家认为 没有气韵的作品是不能称之为画的 当然 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 真实性 即气韵 也与其他五法分不开的 气韵生动也离不开构图立意 笔墨技法的 因此 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 其他五法同时也离不开气韵生动 否则 也就成为 了缺乏灵魂的纯技术性的东西 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 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 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 用笔 就是中国画特有的笔墨技法 骨法用笔总的来说 就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 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 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 神 那么也就可以简单地把 骨法用笔理解为 形 了 囵此 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形 的描写借助于笔墨写出来 而写形又不过是手段 其目的是表现 神 这与 顾恺之的 以形写神 的表现客体的法则是一致的 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 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 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 用造型手段把它表 现出来 也就是说 描绘事物要有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依托 作为凭借 不能随意的 主观臆造 也就是客观地反映事物 描绘对象 但是 作为艺术 也可以在尊重客观 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 概括 想象和夸张 这可以说是指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 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 则是指色彩的应用了 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 时间 地点 施用不 同的色彩 中国画运用色彩同西洋画是不同的 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 即物体本来的 颜色 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 但变化较小 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 则是指构图 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 是根据画面的需要 安排调 匿形象 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 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 中国画也是历来重视构图 的 它要讲究宾主 呼应 虚实 繁简 疏密 藏露 参差等种种关系 传移摸写 传移摸写 就是指写生和临摹 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 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 这 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 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 一般都是很难完全达到的 各擅一节足矣 我们了解掌握六法 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 从而客 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 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 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 能不能欣赏中国画 是衡量中国人有没有艺术鉴赏力的标准之一 鉴赏中国画 要求鉴赏者具有一定的学养 才识和格调 一幅中国画 先观大概 布局要和谐 是否有作者的个人风格 意境 意趣要深 远 意境或意趣是鉴赏者对一幅画的最初印象 好的意境或意趣 让鉴赏者想细细看 下去 任何好的笔墨技巧是为了表达意境或意趣服务的 而风格是一个国画家有别于 另一位国画家的特色所在 也是检验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的标准 中国画大师的作品无 一不有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布局是作画的战略 是一幅画在表现上最关键的部分 假如左边画一块巨石 右 边画一只小鸟 加些小草 在下面题上几个字 盖上印 画是完成了 即使笔墨精妙 颇有意境 可布局不当 画面失去平衡 让鉴赏者难受 就不算成功的中国画 大师 潘天寿的画 极重意境 一山一石 一虫一鸟 无不展现着万物的生机与自然界的诗 意 他的画多险 多奇 多重 通过各种物象 在激烈的冲突中一一化解 最后画面 归于平衡与和谐 他的大画雄伟奇逸 常常给鉴赏者震憾般的审美感受 其次看造型与线条 造型过于失当 人不象人 山不象山 树不象树 即使布局 好 线条好 仍不入妙品 造型要不失情理 线条要自然生动 但是 自然生动的线 条有各种风格 有的秀美 有的苍老 有的古朴 有的厚重 有的飘逸 这些线条通 过表现不同的物象 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在这些线条中 都要书法美感 概括性 地说 吴昌硕的线条古拙 齐白石的线条苍老 潘天寿的线条凝重 范曾的线条俊逸 没有书法功力的中国画作者 线条常常软弱 油滑 稚嫩 这些线条所表现的物 象内涵就大为贫泛 这种画在旅游景点或工艺品商场常见 为数不少的画品低下的中 国画作者 制造了大量低劣恶俗的中国画 极为恶劣地败坏了中国画的声誉与市场 再看墨色的变化 有的劣画 常常局部一片死黑 没有任何变化 淡墨散淡而不 空灵 好的中国画 讲究黑分五采 焦 湿 浓 重 清 焦墨画只宜于写生的便利 作为山水素材收集是可行的 任何人的焦墨山水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画的上品 作为完 整的中国画 焦墨画在神韵上大打折扣 象张仃的焦墨山水画 让人感到口渴 齐白 石的小品花鸟写意画 意趣绵长 他极精于用墨 用水与用色 他手中的毛笔在生宣 上变化无穷 让鉴赏者数十年后仍感觉到画面的湿润 湖南乡下曾经有一个农民花鸟 画家王憨山 作画气势大 布局佳 笔力也很刚健 但变化过少 直来直去 他不善 于用水与用色 画面有火气 他说 作画墨与色要给足 可他给得太足了 常常见 他的画面墨黑一片或大红一片 他的画有强烈的风格 但画品不高 中国画以用墨为上 用色次之 好的中国画 要做到色不碍墨 墨不碍色 由于 中国画不以写实为能 用色不能过于写实 不能与黑线表达的物象不谐调 一般色中 少许加一些淡墨 使色彩沉着高古 范曾画人 脸上的色彩不全是粉红色 加有淡花 青 衬景用色也是花青加朱磦 甚至加些淡墨 都是为了色调高古沉着 如果人脸用 白粉加曙红 背景的草木用绿色 山石单用花青或赭石 那就俗气了 工笔花鸟与人 物画 同样要讲究轮廓的线条与物象的设色 好的中国画的设色 或沉着 或高古 或典雅 大体上不能象油画或水彩画那样用色 要设色的中国画 墨笔部分不能画得 太过 要留些东西给颜色去表达 而单纯的水墨画则要尽情挥写 加色便成多余 最后看题款与盖章的章法 题款看书法功夫与文字内容是不是高妙 盖章极有讲 究 盖的位置恰当 是锦上添花 盖的位置不当 是佛头著粪 如果画装裱了 还要看装裱的工艺 绫纸的搭配 画幅是否平整 长短宽窄是否 和谐 画装了镜框 则鉴赏镜框材料是否精致 做工如何 好画却装裱拙劣 毕竟是 一件遗憾的事 好象高人韵士穿一身烂衣服 风神是要大为逊色的 外表 初看国画 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 还要看下列各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的作品 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 画面的形象 就是画工的具体 我们往往 主观批评该画的优劣 就是受画工的影响很大 书法 中国画和西洋画不同之处 其中一项就是书法 中国画画面上常伴 以诗句 而 诗句是画的灵魂 有时一句题诗 如画龙点睛 使画增色不少 而画中的书法 亦影 响画面至大 书法不精的画家 大多不敢题字 虽然仅具签署 亦可窥其良莠 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 画家的印鉴 题字者私章 衬托用闲 章 收藏者 印章 欣赏者印章 鉴证者印章等 而各种印章的雕工 印文内容 盖印位置等 都 在评价之列 尤其古画 往往有帝皇 名家 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 可佐真伪 装框 中国画的装裱更别具一格 常见的有纸 绫两大类 今呀洗 绫 裱较精 裱 边的颜色 阔窄 称边 接驳 裱工等 都十分讲究 日本近代的裱工另有风味 对 现代的裱画方式具影响力 好的装裱 能把一幅画衬托得更为精美悦目 名贵大方 框饰 如用压镜方式将画藏在玻璃框下 其采用的框边质料 颜色 大小对画的美观影 响极大 近年北美画家多采用西式框饰代替中式装裱 亦颇有可观 内涵 中国人欣赏字画不独欣赏表面工夫 更着重与作品有关和作者个人相互关系 功力 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 他表现出的功力 是初学者无法掌握 尤其是书法 老 手多苍劲有力 雄浑生姿 在国画方面 其线条 设计 意境亦表现出作者的工力 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 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的表现 这表现就是功力 布局 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 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 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 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甚多 最明显之处就是 留白 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 于是留白甚多 而疏 密 聚 散 成为留白的布局 在留白之处 有人以书法 提 诗 盖印等来补白 亦有让其空虚 故从布局中可见作者特到之处 学养 工力及布局 可于画面窥其一二 至于作者的学养 对其作品影响至大 故中国 有 文人画 之称 著名文人 其作品与众不同者 就是一种 书卷气 画家与画 匠之分别 学养是条件之一 人品 西方画家 往往以浪漫不羁 游戏人间为乐 而欣赏者只观其画而不理画家的私 德 中国人不同 画家或书家如行为不检 道德败坏 声名狼藉 大奸大恶者 即使 其书法美术如何精美 亦无人问津 试问谁家高悬曹操 秦桧等奸臣作品 而岳飞的 还我河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