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_第1页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_第2页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_第3页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_第4页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 二 招教考试单选题及答案 二 二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0 5 分 共 20 分 21 前苏联的 首次提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认为教师的主要 任务就 是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 使这种人养成各种最优秀的品质 A 马卡连柯 B 加里宁 C 苏霍姆林斯基 D 克鲁普斯卡娅 解析 B 米哈伊尔 伊凡诺维奇 加里宁 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2 美国教育部定义 资质优异 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 创 造力 艺术能 力和 A 领导能力 B 生理能力 C 学习成绩 D 人际关系 解析 A 美国教育部定义 资质优异 是指儿童在学习中有高水平的智力 创造力 艺术能力和领导能力 23 提出 泛智 教育思想 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的教育家是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可夫 解析 B 提出 泛智 教育思想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著有 大教学 论 提出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24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 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称之为 A 智力技能 B 认知策略 C 言语信息 D 动作技能 解析 C 加涅的学习结果共分为五类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动 作技能和态度 其中言语信息即是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知识 25 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 表美 B 道美 C 风格美 D 形体美 解析 B 师表美即是为人师表 其内涵即是内在的道德美 内涵美 并非 是外在的 所以排除 A C D 26 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 IQ 100 15X X X SD B IQ MA CA 100 C IQ 100 SD 15X X X D IQ CA MA 100 解析 B 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乘以一百即为智商公式 MA 是智力 年龄 CA 是实际年龄 27 通俗地说 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 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学者是 A 海德 B 维纳 C 凯利 D 罗特 解析 A 最早研究归因的是海德 在 1958 年 维纳是 1974 年所以更早的 是海德 28 个体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的看法就是 A 自我概念 B 自尊 C 自卑 D 意识 解析 A 个体主体自我对客体自我看法就是自我概念 29 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反映了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 大众性 B 公平性 C 终身性 D 未来性 解析 C 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终身性 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便体现这一点 30 明代以后 科举考试开始异化 其固定格式是 A 四书五经 B 八股文 C 神学 D 六艺 解析 B 明代 科举考试开始走向了形式化 只讲形式 不重内容 分为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这八部分组成 所以名字 叫做八股文 31 愤 悱 二字源自孔子的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根据朱熹的解释 口欲言而未 能之貌 就是 A 愤 B 悱 C 启 D 发 解析 B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 朱熹进行解释 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 状也 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 启 谓开其意 发 谓达其辞 32 学记 提倡启发式教学 其中主张的要激励学生 不要压制学生 意 思就是 A 博学于文 B 开而弗达 C 强而弗抑 D 道而弗牵 解析 C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主张启发学生 引导学生 但不硬牵着他们走 严格要求学生 但不施加压力 指明学习的路径 但不代替 他们达成结论 所以此题选择 C 33 华生说 给他一打健康儿童 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 可以任意把 他们培养为从 领导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句话反映了 A 遗传决定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个人主观决定论 解析 B 华生是行为主义的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一切是刺激反应的连接 所以华生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34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解析 D 杜威的作品 民主主义与教育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赫尔 巴特 普通教育学 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 35 普通教育学 是世界第一本科学教育学 它是一本最早把教育理论建 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著作 其作者是教育家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赫尔巴特 解析 D 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是现代教 育学之父 36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和 A 复述策略 B 调节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解析 B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37 知识就是力量 的前提是 A 记住知识 B 理解知识 C 内化知识 D 创造知识 解析 A 知识就是力量 前提是记住知识 记住知识之后才是理解知识 创造知识 38 弱智儿童的明显特征是普通智力和 都落后于同龄儿童 A 创造能力 B 思维能力 C 社会适应能力 D 想象能力 解析 C 弱智儿童是普通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落后于同龄儿童 普通 智力包括创造能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9 奥苏贝尔认为学龄儿童获得概念的典型方式是 A 概念记忆 B 概念同化 C 概念理解 D 概念运用 解析 B 奥苏贝尔提出认知同化理论 其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一种连接 主要指新旧知识的一种连接 即一种概念上的同化 40 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洋葱是蔬菜 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 洋葱是植物的茎 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 逐渐分化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启发性原则 D 整合协调原则 解析 D 奥苏贝尔两个原则逐渐分化原则 整合协调原则 是原有知识 的一种整合 所以选择整合协调原则 41 在一个班集体内部 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属于 A 小组竞争 B 群体内竞争 C 群体间竞争 D 集体竞争 解析 C 班级的小组属于分散的群体 不同小组属于不同的分散群体 所 以不同小组的竞争属于群体间的竞争 42 从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 无意识模仿 的观点是 A 神话起源说 B 生物起源说 C 心理起源说 D 劳动起源说 解析 C 心理起源说强调儿童对成人行为的 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是 孟禄 43 归因总是与 联系在一起的 A 干什么 B 谁 C 怎么样 D 为什么 解析 D 归因总是与为什么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失败 归因就是查找失败 的原因 即是为什么 44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 传统教育思想 B 现代教育思想 C 古代教育思想 D 近代教育思想 解析 A 这三中心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 这三中心指的是传统教育思想是 与杜威的新三中心相对应的 新三中心是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 活动中心 45 下面是对学习策略的解释 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定义的观点是 A 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B 学习策略是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C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 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解析 A 学习策略不等于学习方法 而是包括学习方法 46 下面迁移中 那种迁移一旦形成 便保持牢固 甚至终身不忘 A 正负迁移 B 水平迁移 C 知识迁移 D 技能迁移 解析 D 技能迁移如用筷子 吸烟 一旦学会 便不会轻易忘记 47 心理学上 水上击靶 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 形式训练说 B 共同要素说 C 概括说 D 关系转换说 解析 C 贾德的概括化说或者经验累化说 水上击靶 实验所用的是光 的折射原理 也叫做经验类化说 48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 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 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 策略是 A 精细加工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资源管理策略 D 阅读理解策略 解析 B 列提纲 利用图形和表格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内容 49 内驱力和 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 A 外驱力 B 诱因 C 平衡性 D 奖励 解析 B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 学习内驱力 与学习期待 学 习诱因 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50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 社会环境 B 学校教育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遗传素质 解析 B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个人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 质是物质前提 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51 根据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个 5 岁的儿童属于认知的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动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 B 0 2 感知运算阶段 2 7 前运算阶段 所以 5 岁是前运算阶段 52 七十二行 行行有规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 是 A 爱岗敬业 B 清正廉洁 C 为人师表 D 团结协作 解析 C 为人师表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规范 不同与其他 所以显著 特征是为人师表 53 伴随道德认知产生 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 A 道德情感 B 道德信念 C 道德评价 D 道德行为 解析 A 伴随着道德认知 并推动人的道德行为的是道德情感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识 道德行为 54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这主要由 A 社会舆论决定的 B 传统习俗决定的 C 法律法规决定的 D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 解析 D 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两部分组成 为人师表是教师在 教学中的 55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这句话反映了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 解析 D 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育性原则 56 孔子所说的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从教师的角 度来说 可以 理解为 A 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 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 自己做好了 不要教育学生 学生自然会学好 D 教师自己以身作则 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解析 D 身正和身不正都是以身作则 所以选 D 57 是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 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分 析和研究 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A 自学法 B 比较研究法 C 调查研究法 D 系统思考法 解析 C 调查研究法的定义即为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 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 法 58 下列哪一种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 母本 A 义务教育法 B 教师法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