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4页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介绍了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林区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毛虫;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浙江青田 松毛虫是青田县林区森林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食害松树的针叶,被害林木轻者影响生长,重者造成枯死。由于松毛虫的危害,致使受害林分形成小老树,个别地块几乎全部毁掉,损失很大。现根据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状况,分析青田县林区松毛虫的发生原因,从营林技术等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林业工作者参考。 1 松毛虫生物学特性 松毛虫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 个时期。在青田县 1 年发生多代,多以 35 龄幼虫在树根周围的枯枝落叶2 / 7层、石块下、杂草丛中或树皮缝中越冬。3 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上树危害,6 月开始结茧化蛹,之后羽化成虫,8 月出现秋代幼虫,危害至 11 月。卵多产在松针或小枝上,成块状、串状或珠状,数目为数十粒以上不等1,一般为淡黄或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 7085mm,为灰褐色或深褐色,有斑纹,有背毛和侧毛。幼虫适温范围为 2232。早春日均温度连续数日达 810时,开始上树危害;晚秋日均温度连续数日下降至 38,开始潜藏越冬。1 只个体幼虫,一般要蜕 47 次皮,即 58 龄才结茧化蛹,雄虫比雌虫少 1 次。其茧椭圆形,外表有毒毛,初为白色,后变为褐色,茧一般经过 3d 开始化蛹,蛹多为棕褐色。成虫体长 2035mm,翅展 4585mm,多为黄褐色,雌体比雄体大,蛾体和前翅斑纹明显,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喜欢在中龄林中产卵,一般存活 45d,产卵 15 次,以第 1 次产卵最多。 2 青田县林区松毛虫发生原因 原有稳定的森林群落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变化 由于原始森林的消亡,阔叶林的大量砍伐,人工林的大面积营造,造成原来相对稳定的生物链被打破。天然更新后,处于发育阶段的森林植被,对害虫自控能力下降。同时,3 / 7人工林的营造为害虫提供了所需的食物,天敌资源下降,生物多样性改变,为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创造了条件。 马尾松纯林面积比例过大,树种单一 青田县林区马尾松纯林面积比例过大,树种单一,为松毛虫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昆虫简单,天敌种类少,对病虫危害的自控能力低2。此外,青田县山区林地土壤瘠薄,郁闭度小,灌木稀少,植被覆盖率低,松林自身长势较弱,加之中幼林比例大,易使松毛虫大发生。 山区地形复杂,防治难度大 青田县林区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地被物多,树高林密,且交通不便。目前使用的各种国产、进口背负、担架林用喷雾(粉)、喷烟机受射程的制约及林分环境的影响,很难发挥作用,运用飞机施药目前还难以实现3。此外,松毛虫本身繁殖能力强,每头雌松毛虫能产卵 500 粒左右,加之人为活动对森林生态的不利影响,客观上造成了有利于松毛虫发生危害的条件。 山区测报难度大,现有测报手段落后 4 / 7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许多山脊、山谷应该设立标准地或勘查的地方,测报员难以到现场调查。同时,山区松树生长快,平均都在 10m 高以上,加之松树枝盘多、针叶数量多,用肉眼难以调查。采用虫类调查法、振落法,因地被物多,无法开展。灯光诱蛾法又受电源和地形影响,可监测范围非常小,面积有限。现阶段主要采用越冬幼虫下树调查法,准确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治工作的开展。 森防经费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国家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投入资金少,往往在马尾松毛虫大发生时采取治一片、留一片或撒胡椒面的被动做法,造成防治效果不彻底,常留下隐患,形成恶性循环。 3 综合治理措施 松毛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因各地松林自控能力大小不同,虫口的发生密度不同,社会生产活动、防治能力、经济水平各异,所以应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区别对待、运用适宜的防治措施,使其保持长期有虫不成灾。 5 / 7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传播 把好检疫关是阻止病虫害传播、蔓延的有效途径。通过森林植物检疫站及兼职检疫员组成的检疫员网络全面开展检疫工作,在交通运输主干线设立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对进出花卉、种苗、木材及其制品依法进行双向检疫,防御病虫害传播。同时对辖区的苗圃实施产地检疫,使产地检疫率达 90%以上,防止和杜绝危险性病虫传入与传出,为松毛虫的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大力营造混交林 松毛虫是寡食性害虫,只为害马尾松,不为害其他树种。对于过稀的马尾松纯林或松毛虫发生基地以及没有生长前途的被害残林,要有计划地予以改造,并适当补植阔叶树种,实行针阔混交,可减少松毛虫的扩散4。 加强封山育林,及时合理抚育 马尾松生长季节不仅是松毛虫的发生季节,也是松毛虫的天敌如各种鸟类、蚂蚁、螳螂等生长繁育季节。此时6 / 7应禁止人畜上山,以保护马尾松和松毛虫的天敌,从而控制松毛虫的大面积发生。通过封山育林,林分高度增加,密度加大,植被增厚,使得林分内的昼夜温差变小,相对湿度增大,能很好地抑制松毛虫的生存和繁殖,从而有利于天敌、寄生蜂的生存和繁殖。此外,冬季进行合理修枝,创造良好的林分环境,也是防止松毛虫害发生的又一有效措施。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 松毛虫的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蝇,可进行大量生产和繁殖。在治虫时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天敌的伤亡,改善天敌的生存环境。 搞好预测预报,确定防治指标和防治措施 虫口密度在 5 头以下时,可利用松毛虫发育的各个虫态进行人工防治,如蛹期采茧、成虫期诱蛾捕蛾、卵期剪除卵枝、冬季刮树皮等(尽量不用农药),这样既经济又可保护其天敌。虫口密度在 5 头以上时,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在幼虫发生期,喷菊酯类药于树上,毒性小,杀虫快速干净,且不污染环境。幼虫春季上树前和秋季下树前,刮去树干齐胸高处的粗皮成 510cm 环状,将经过药剂 1605 和柴油浸泡的纸7 / 7条缠绕在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