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附中常娜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_第1页
哈工大附中常娜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_第2页
哈工大附中常娜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_第3页
哈工大附中常娜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_第4页
哈工大附中常娜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第第 周周 星期星期 第第 节节 年年 月月 日日 课题课题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课型新课新课授课者授课者哈工大附中哈工大附中 常琳娜常琳娜 三维 教学目标 三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地形图 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 在地形图上识别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并描述其地形特征 3 阅读气候图表 说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 并归纳气候特征 4 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读图 析图 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 树立因地制宜的观 念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主要的地形 气候类型和特点 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南 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学生结合地形 气候特点 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法教法启发法 读图指导法 小组合作法 学法学法自主学习 读图归纳 小组合作探究 手段手段多媒体 板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的应用与设计意图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 ppt 美景图片 有秀丽的山河 风 景宜人的海边等等 这些都是南方的自然景观 这些美景描述的是我国的哪个区域 哪位同学能描述 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 承转承转 我国南方地区 山清水碧 物产富饶 而且南方 景观与北方景观差异如此之大 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 我 们对北方的自然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让我们一同 踏进南方地区的大门 来认识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设置问题设置问题 阅读课文 44 46 页 思考以下问题 并在教材上做好 标记 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 南方地区的范围 3 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4 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5 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 6 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 欣赏美景 图片 思考 举 手发言 自主学习 3 5 分钟 在教材上 标记重要 知识点 通过创设情境 与 学生一起看图欣赏美景 陶冶学生情操 在这样 愉快的氛围中导入新课 学生身心愉悦 兴趣浓 厚 有利于新知识的学 习 学习某个地理区域 往往都是先研究它的位 置范围 地形等内容 学生已经很熟悉了 所 以安排他们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自 学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 好的学习品质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1 地理位置 秦岭 淮河以北 青藏高原以东 东临东 海 南邻南海 2 范围 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 鄂 湘 皖 赣 苏 浙 沪 南部沿海地区五省二区 闽 台 粤 桂 琼 港 澳 西南地区三省一市 川 滇 黔 渝 其中 川 皖 苏为大部 陕 甘 豫为部分地 区 3 地形特点 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 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 低 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4 气候 气温 冬季 0 夏季 28 30 降水 800mm 气候类型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特点 夏季高温 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5 植被特点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 土壤特点 分布着 红色土 和 紫色土 设置问题设置问题 南方地区为什么分布着 红色土 和 紫色土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ppt 呈现以下内容 呈现以下内容 南方地区由于水热充足 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 境下往往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 红土 地 四川盆地温暖多雨 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 积到盆地底部 它们所含的铁 铝等矿物经过氧化 变成 紫红色 久而久之 形成了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 所以四 川盆地又被称为 紫色盆地 紫红色的岩石经风化而成 的土壤 称为紫色土 含有丰富的磷 钾等养分 比较肥 沃 设置问题设置问题 南方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内部各地形 区之间地理差异显著 请同学们自读课本 46 页阅读材料 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 认识两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 同 完成表格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 3 名学生 上讲台分 别指图说 明南方地 区的地理 位置 范 围和地形 特点 看气温分 布图 降 水量分布 图和我国 气候分布 图 回答 问题 说出答案 阅读课本 思考 听老师介 绍 自主学习 1 2 分钟 并在教材 上做好重 点内容标 记 1 2 名学 这部分知识是对中 国气候知识的复习和巩 固 引导这些知识时一 定要结合我国气温与降 水图以及分布规律来进 行 以达到让学生融会 贯通的目的 学生已经知道了南 方地区的气候特征 可 以自然过渡到该问题 关于紫色土的形成 过程 虽然只需了解 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比较 感兴趣 所以要结合图 片向学生简单介绍 让学生自己阅读材 料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为接下来的活动题做铺 垫 为了更好地认识两 地的地理环境差异 设 计成表格的形式 条理 清晰 便于学生进行比 较 也锻炼了学生的分 析能力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土壤特点 对农业的影响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一边展示两地图片 一边讲解 并让学生欣赏喀斯 特地貌景观图片 了解喀斯特地貌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地形特点四周是高山 内部低山丘陵 起伏 石灰岩分布 多石林 孤峰 溶洞 地下暗 河等喀斯特地形 土壤特点富含磷钾 土 壤肥沃 紫色 盆地 以红壤为主 山间小 盆地 土壤肥沃 适 于耕种 对农业的影响天府之国 物 产极为富饶 喀斯特地形雨水易渗 漏 表土易流失 对 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活动一活动一 ppt 呈现以下内容 呈现以下内容 请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1 阅读图 7 3 找出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2 从海拔 范围大小 完整性等方面 比较上述四大 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3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 解释下列现象 1 冬季 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 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 而广州却受寒潮影 响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1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到这四大地形区 如 下图所示 ppt 呈现四地景观图片 并为学生简单介绍 2 如下表所示 地形区地形区海拔海拔范围大小范围大小地形的完整性地形的完整性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平均海拔约平均海拔约约约 26 万平方千万平方千边缘为陡峻的山脉 底部以丘陵为主 边缘为陡峻的山脉 底部以丘陵为主 生展示自 己的答案 认真听老 师讲解 自主学习 1 2 分 钟后 进 行小组合 作探究 3 5 分 钟 一名学生 上讲台指 图说出四 大地形区 观看大屏 幕认真听 老师介绍 小组合作 讨论 展 示成果 介绍喀斯特地貌 并配有图片讲解 使学 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和无 意识记忆 合作探究既能调动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集 中注意力 又使课堂教 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 能使一些抽象 难懂 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 显易懂 寓教于乐 从 而增强了地理教学的实 效性 对于活动 1 2 题 教师利用大屏幕或地图 册 让学生仔细观察南 方地区的地形分布图 景观图 这道题难度较大 所以教师先结合图片为 学生介绍 然后将这个 活动题设计成表格的形 式呈现给学生 再由学 生讨论说出答案 并不 要求学生答案多么准确 只要能对四地进行简单 比较即可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500 米米米米也有低山 平原 高差为也有低山 平原 高差为 500 1000 米米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 平均海拔平均海拔 1000 2000 米米 约约 30 万平方千万平方千 米米 峰林 溶洞 暗河等喀斯特地貌广布 峰林 溶洞 暗河等喀斯特地貌广布 山岭间多小盆地 地表崎岖山岭间多小盆地 地表崎岖 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 平原平原 平均海拔多在平均海拔多在 50 米以下米以下 约约 20 万平方千万平方千 米米 多呈带状 片状分布 平原上河岔纵多呈带状 片状分布 平原上河岔纵 横交错 湖泊星罗棋布横交错 湖泊星罗棋布 东南丘陵东南丘陵 平均海拔约平均海拔约 200 600 米米 散布范围约散布范围约 60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 散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域范散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域范 围 由低山 丘陵和小盆地组成 地围 由低山 丘陵和小盆地组成 地 表比较破碎表比较破碎 ppt 呈现南方地形图 我国冬季季风示意图和我国寒潮路 径图 启发学生思考活动 3 题 3 1 四川盆地周围地势高 阻挡了冬季风进入 长 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受冬季风影响大 2 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的南部 云贵高原阻挡了 南下的寒潮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地势低平 受寒 潮影响 承转承转 南方地区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区域内 差异显著 多样的环境为农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区的农业 设置问题设置问题 阅读教材 47 页内容 完成以下问题 1 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2 南方地区平原和山区水田分布特点 3 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4 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 再总结 1 地势低平 耕地多为水田 气候湿热 河湖密布 2 平原地区水田集中连片 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 和缓坡 3 粮食作物 水稻 展示水稻图片 元阳梯田图片 并利用 水稻生长习性 的资料 让学生阅读后探 究 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以种植水稻为主 教师点拨 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 河网 稠密 水源丰富等 根据教师 的启发 回答问题 并记录答 案 自主学习 2 3 分 钟 积极回答 问题 思考并回 答该问题 说出知道 的经济作 物 并认 真听老师 本题难度也较大 所以采取先启发学生读 图思考问题 积极发言 然后再由教师讲解 结合教材内容和教 学目标的要求 把这部 分内容总结成四道题的 形式呈献给学生 让学 生自读教材 总结答案 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 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 学习品质 了解元阳梯田 培 养学生热爱自然 尊重 自然 利用自然的积极 情感 树立因地制宜的 观念 这道题的设置不仅 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水稻 的生长习性 而且巩固 了南方地区的地形 气 候等自然特征 结合生动的图片介 绍每种经济作物 使学 生印象深刻 同时也不 显枯燥乏味感 教教 学学 环环 节节 4 经济作物 茶叶 竹 甘蔗 水果等等 展示各 种经济作物图片 承转承转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方的地理环境 必然会影响到人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咱们就共同 探讨一下南方人的 吃 活动二活动二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 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2 莲藕 椰子 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 根据 下面的资料 在图 7 10 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的 连线 并解释原因 点拨释疑点拨释疑 1 主要食材 大米 柑橘 香蕉 荔枝 桂圆 菠萝 等 原因 气候温和湿润 雨热同期 降水充沛 导致食 材丰富 教师提示 展示有关莲 椰树 竹的生长习性的材 料以及相关图片 2 原因 莲藕产于温暖湿润地区 生长期间需要高温 和水源充足的环境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湖塘密布 适宜莲藕生长的水域广阔 椰子为热带喜光作物 在高温 多雨 阳光充足和海 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 海南岛属于热带海岛 海 滨地带气候湿热 多风 适宜椰树生长 竹笋适宜于亚热带气候生长 具有很强的耐旱性和耐 湿性 种植适应性强 东南丘陵冬季均温在 0 摄氏度以上 地势稍高 排水良好 适宜竹林生长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容总结内容总结 请同学们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讲解 小组合作 讨论 相 互交流 观看展示 图片材料 认真听老 师讲解 并记录答 案 积极发言 交流 独自完成 练习题 这两道题目旨在让 学生认识自然环境 农 产品和人们饮食之间的 关系 由于学生对南方 的食材比较陌生 所以 提前一周安排学生查找 相关资料 课上进行交 流 既解决了问题 又 锻炼了学生们搜集信息 整理信息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这三种 植物各自适宜的生长环 境 归纳总结的目的是 让学生掌握并能在学习 中运用 如果课上还有时间 就让学生独自完成这 8 道习题 达到巩固训练 拓展提高的目的 A 青稞 麦 B 高粱 玉米 C 玉米 水稻 D 水稻 小麦 2 南方地区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成片的玉米田 B 一望无际的苹果林 C 风吹草低见牛 D 金色的稻田 3 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东南丘陵 D 云贵高原 4 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 山北以旱地为主 山南以水田 为主 山北树木冬季落叶 山南树木大多常绿 山北人们 以面食为主 山南人们以大米为主食 这条山脉是 A 南岭 B 秦岭 C 阴山 D 昆仑山 5 与北方地区相比 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 A 热量充足 降水丰富 B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C 交通便利 人口众多 D 历史悠久 技术先进 6 与北方地区相比 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 A 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