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1页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2页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3页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4页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用用 SWOT 方法分析方法分析 摘要摘要 虽然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省内 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性 本文用 SWOT 分析方法 从区域发展的 优势 劣势 机遇 威胁这四个方面 分析了影响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将河南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转化为现实的 竞争力 从而实现河南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河南省 区域经济 SWOT 影响因素 1 引言引言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各种经济发展要素 如自然资源 劳 动资源 地理位置 技术条件等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综合体 河南省作为 我国中部的经济大省 区域发展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提高 但随着河南整 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省内的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增大 这又进 一步制约了河南经济的发展 因此 我们有必要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 响因素 进而缩小各区域发展的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SWOT 分析法是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优势 strengths 与劣势 weaknesses 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 opportunities 与威胁 threats 并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 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进而选出最佳经营战略的一种分析方法 1 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中 通过 SWOT 方法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 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 进而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曾国良 2 从自然条件 文化意识观念 教育以及人才因素 资本因素 政 策因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 认为消除区域差异 统筹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才能保证共同富裕和社会的稳定 朴银哲 金兆怀 3 运用 SWOT 分析方 法分析了延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劣势 机会和挑战 提出了延边区域经济 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挥优势 利用机遇 规避风险 迎接挑战 实现延边区域 经济的快速发展 代琳琳 4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得出基础条件和社会发展是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建议河南省加速城 市化进程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以及利用发达地 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 进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河南省全省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增长 由表 1 可知 2014 年 全省生产总 值达到 34939 38 亿元 较上年增长 8 9 按可比价格计算 继续处于合理区 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1 2 工业效益也取得较高的水平 城 镇固定资产投资达 30012 28 亿元 同比增长 19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同比下降 0 6 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由其他资料可知 2014 年 河南省第一 二 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4160 81 亿元 17902 67 亿元 12875 90 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 4 1 9 6 9 4 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 比重达到 11 9 51 2 36 9 总之 随着河南经 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省内 18 个地市的经济竞相发展 都有不同程度的 增长 表 1 2014 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 指标 地区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规模以 上工业 增加值 增速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绝对数 亿元 增速 河南34939 388 911 230012 2819 213835 912 7 郑州6782 989 511 25259 6520 12913 6112 7 开封1492 069 513 71135 6320 6653 0513 洛阳3284 57911 32981 118 31416 2912 6 平顶 山 1637 138 110 11449 1717 6610 0912 8 安阳1791 898 710 81572 5818 4598 4612 3 鹤壁682 210 112 1588 520 8161 0212 6 新乡19189 312 31841 9318 6694 2312 8 焦作1846 328 810 71623 5318 2555 2112 2 濮阳1253 611012 81115 7818 5412 2912 9 许昌21089 311 91637 2319 4618 912 7 漯河952 289 212773 319 3380 2213 1 三门 峡 1240 139 110 71327 5719 3350 7912 7 南阳2676 888 611 22486 9118 91369 5712 6 商丘1697 589 211 81493 8919 8708 0813 6 信阳1757 348 912 31723 1719 1761 4312 8 周口1992 089 112 31375 4419 4852 912 7 驻马 店 1691 38 410 41214 4119 7661 5713 济源480 461012 5412 519 3119 9512 8 数据来源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商务厅 河南省的四大经济区 中原城市群 豫北地区 豫西豫西南地区和黄淮地 区 根据自身特点和国家政策 因地制宜 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也显著增 强 其中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在全省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河南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点之一 2013 年 本省政府又将中原城市群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5 由于中原城市群的这九个城市结构比较合理 功能互补 可以变个体的竞争力 为整体的竞争力 辐射城市群之外的其他区域 所以随着国家 一带一路 战 略的实施 河南将发挥中原城市群区域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4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 SWOT 分析分析 1 优势分析优势分析 1 资源丰富且齐全资源丰富且齐全 河南省现有林业用地 7053 03 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 17 32 林木覆盖率 达到 23 77 全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 520 种 占全国总数的 23 9 且国家重 点保护野生动物 90 种 森林公园达 94 处之多 全省旅游资源丰富 有洛阳 开封 安阳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河南矿产资源丰富 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 之一 现已发现各类矿产 141 种 已开发利用的有 92 种 其中能源矿产 6 种 金属矿产 23 种 非金属矿产 61 种 水气矿产 2 种 煤 铝 石油 天然气 等储量较大 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8 位 石油居第 112 位 天然气居第 17 位 河南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是全 国农产品主产区之一 因此 要推动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就要充分利用这 些丰富的资源 并将这一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变成其他省难以取代的产品优 势与产业优势 2 独特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 区位是指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 包括位置 布局 位置关系等方 面的含义 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6 河南省地理区位优势独特 其位于我 国中部 地跨长江 淮河 黄河 海河四大流域 地处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 的结合部 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随着郑徐高铁的建 设 郑州将成为双十字铁路枢纽 加上正在构建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和郑汴一体 化的实现 河南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这一优势可进一步加强本省产 品的汇集能力 随着国家部署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 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 也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从河南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来看 中原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更明显 中原城 市群城镇分布相对密集 交通指向性比较明显 城市布局也呈集聚型 其城市 分布以郑州为核心向外展开 具有较为明显的圈层式空间分布特征 有利于中 心城市扩散效应的发挥和各城市之间功能的分工与协调 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使得该区域与外界频繁交流 接受新事物较多 易形成先进的区域文化氛围 从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劣势分析劣势分析 1 资源禀赋的差异资源禀赋的差异 河南省各个地市的资源分布不均 矿产资源丰富度西高东低 由于其地势 西高东低 进而农业生产潜力是东高西低 豫西豫西南经济区的煤炭 有色金 属资源比较丰富 豫北经济区的油气 煤炭资源比较丰富 黄淮经济区的农业 发展条件比较优越 工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与这三大经济区相比 中原城市 群工业化程度最高 因为其拥有平顶山 焦作等大型能源基地 且劳动力素质 和技术水平也较高 因为中原城市群人口密度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高等院校 在河南省所占比重较多 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才较多 与之相反 其他经济区的 教育和科研比较落后 缺少科技人才 进而该区域经济发展较慢 2 城市化水平不高城市化水平不高 城市化是指一个地区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农村地区演化为城市地区 城 市人口不断增多 城镇用地不断增多的过程 7 2014 年 河南省城镇化率是 45 2 同比增长 1 3 从河南省各地市 GDP 占全省份额 如郑州市为 19 41 洛阳为 8 34 开封为 4 27 可知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也有显著影响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 聚集了大量的资本 技术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城市 化率最高 经济发展水平也最高 而其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缓慢 城镇化率较 低 经济发展也较缓慢 表 2 2014 年河南省 18 个地市 GDP 占全省份额 地市百分比地市百分比地市百分比 郑州19 41 新乡5 49 南阳7 66 开封4 27 焦作5 28 商丘4 86 洛阳8 34 濮阳3 59 信阳5 03 平顶山4 68 许昌6 03 周口5 70 安阳5 13 漯河2 73 驻马店4 84 鹤壁1 95 三门峡3 55 济源1 37 数据来源 河南省统计局 3 产业结构调整有待于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有待于提高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之间量的相互结合与依存的关系 8 由 表 3 可以看出 河南省 18 个地市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 18 个城市的 第一 二 三产业所占 GDP 比重分别在 2 27 45 82 18 43 之 间 其中第一产业在 GDP 中所占比重均相对较小 第二产业在 GDP 中所占比 重较大 经济发达型城市 如郑州 洛阳 济源 中的第一 二产业所占 GDP 比重分别低于 高于经济欠发达型城市 如周口 开封 商丘 而第三 产业所占 GDP 比重则相差不大 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经济区由于区位等因素的影 响 工业迅速发展 产业优势显著 第二产业在 GDP 中所占比重较大 该区域 经济比较发达 而黄淮经济区由于资源的限制 工业发展较慢 第二产业所占 比重较小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因此 该区域经济发展缓慢 表 3 2014 年河南省 18 个地市第一 二 三产业所占 GDP 比重 城市第一产业所占 GDP 比重 第二产业所占 GDP 比重 第三产业所占 GDP 比重 郑州市2 255 642 2 洛阳市7 556 236 3 三门峡市9 064 027 0 焦作市7 667 325 1 济源市4 674 221 2 平顶山市10 257 931 9 安阳市9 058 132 9 鹤壁市9 771 818 5 许昌市9 068 222 8 濮阳市5 182 012 9 漯河市12 567 819 7 新乡市11 956 631 5 信阳市26 540 533 0 驻马店市25 543 830 7 南阳市16 350 533 2 商丘市22 446 131 5 开封市19 845 235 0 周口市23 151 525 4 数据来源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3 机遇分析机遇分析 1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 郑州机场是全国八大枢纽机场之一 完全具备成为航空枢纽的条件 随着 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现已入驻的国内国际物流企业 40 余家 货运航 空公司 14 家 开通全货机航线 23 条 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及东南亚主要城市 连接欧美货运枢纽的航线网络 航空物流不仅会覆盖亚太地区 而且还会构建 一条沟通欧美和连接非洲的 空中大陆桥 例如 富士康生产的手机抵达欧 美的商店仅需 24 小时 这将有助于郑州机场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 流中心 随着航空经济的发展 郑州航空港也正在引进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 发展航空制造业集群 旨在形成以航空经济为主的临空产业集聚区 9 2014 年 航空港创造生产总值 421 39 亿元 增速同比增长 17 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 400 9 亿元 同比增长 91 8 所以 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建设将会促进河南区 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毛汉英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河南实施东进西 出的双向开放战略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历史机遇 河南实现跨越式发展大有希望 丝绸之路经济带最主要的通道是新亚欧大陆桥 而河南正处于新亚欧大陆桥的 咽喉位置 且河南也有快捷的交通方式 高铁以及航空 这意味着河南发展 的机会越来越多 基于此 毛汉英也明确提出河南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着力 点 一是新亚欧大陆桥 二是 2013 年获批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 郑欧 国际航班已在新亚欧大陆桥上运行 其客户货源地也已覆盖珠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等经济圈基础货源地 集货半径超 1500 公里 辐射范围达 2000 公里 河南郑州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的主线上 其地理位置独特 这一优势能够使河南 形成大规模的物流 进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物贸集散地 因此 丝绸之 路经济带为河南带来了一个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契机 4 威胁分析威胁分析 1 技术创新落后技术创新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某一地区将科学知识转化成新产品的能力 可提高区域竞争 力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而河南省技术创新基础设施不先进 且社会信息 文化程度也较低 即时信息利用不充分 严重影响创新主体获得信息的速度以 及质量 进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创新的市场环境和创业水平在河南也 缺乏生机和活力 以及创新资金缺乏和融资渠道不畅 且河南省的劳动者素质 整体水平偏低 导致科技创新人才偏少 创新效率下降 这些也使外商对河南 的投资减少 进而制约河南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2 适龄劳动人口减少适龄劳动人口减少 区域的存在以人口的存在为前提 而劳动人口的数量以及构成都会对区域 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2013 年末河南省总人口达 10601 万人 2014 年末河 南总人口达 10662 万人 与 2013 年相比 自然变动净增人口 61 万人 2013 年 河南常住人口中 15 64 岁劳动适龄人口达 6572 万人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853 万人 伴随老年人口的持续增多 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呈减少态势 河南省 也是外出人口大省 大量的劳动适龄人口外出打工 也加深了我省常住人口的 老龄化程度 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 劳动力资源不断减少 这标志着我省的 人口负担不断增加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 5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 SWOT 分析 在研究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综合考虑区域内部的 优势 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 威胁 进而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通 过上述进行的 SWOT 分析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如下 优 劣势 机会 威胁 优势 S 资源丰富且齐全 独特的区位优势 劣势 W 资源禀赋的差异 城市化水平不高 产业结构调整有待于提 高 机会 O 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 实验区的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强势战略 SO 充分利用河南省独特的 地理区位 建设临空经 济产业区 并加快融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进而促进河南区域经济 扭转战略 WO 发挥各个地市之间的比 较优势 加快生产要素 在各地市之间的流动 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工业 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 的发展 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威胁 T 技术创新落后 适龄劳动人口减少 规避战略 ST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引 进高技术产业和技术创 新人才 制定就业优惠 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