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大题及答案.._第1页
测量大题及答案.._第2页
测量大题及答案.._第3页
测量大题及答案.._第4页
测量大题及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3 六 计算题 1 一测回角度测量 得上半测回 A 左 63 34 43 下半测回 A 右 63 34 48 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 结果取值到秒 2 表中各直线的已知方向值换算出它们的正 反方位角或象限角 并填在表中 直线名称 正方位角 0 反方位角 0 象限角 0 AB 315 30 AC 60 20 CD 127 24 52 36 3 计算下表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见表 测站 点号 方向 高差观测值 h i m 测段长 Di km 测站数 nI 高差改正数 vi Wni N mm 改 正后高 差值 m 高 程 m BM 67 648 1 1 224 0 535 10 A 2 2 424 0 980 15 B 3 1 781 0 551 8 C 4 1 714 0 842 11 D 5 1 108 0 833 12 BM 67 648 2 W h i mmW 容 58mm 5 D km 6 N 10 v mm h 4 下图中 A 点坐标 xA 600 25m yA 1300 78m B 点坐标 xB 300 25m yB 1000 78m 水平角 15 36 27 84 25 45 96 47 14 求方位角 5 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测站 点号 方向 高差观测值 h i m 测段长 Di km 测站数 nI 高差改正数 vi Wni N mm 高 差 m 高 程 m 2 13 BM 67 648 1 1 224 0 535 10 A 2 2 424 0 980 15 B 3 1 781 0 551 8 C 4 1 714 0 842 11 D 5 1 108 0 833 12 BM 67 648 Wni h i mmW 容 58mm D km N v mm h 6 已知 A 点坐标 XA 140m YA 70m B 点坐标 XB 90m YB 120m 试计算 A B 两点 之间的水平距离 DAB 及其坐标方位角 AB 7 下图中 B 点的设计高差 13 6m 相对于 A 点 按图所示 按二个测站大高差放样 中间 悬挂一把钢尺 1 530m 0 380m 13 480m 计算 8 在盘左位置当经纬仪视线大致水平时 其竖盘读数在 900 附近 当视线向上倾时读数减少 在测站 分别观测两个目标 的坚直角读数据如下表 1 在备注中注明竖直度盘刻画注 记形式 2 求竖直角 3 求竖盘指标差 X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平均角值 0 指标差 备 注 O M 左 98 41 24 右 261 18 48 O N 左 86 16 18 右 273 44 00 9 计算下图附合高程导线各高程点的高程 附合高程导线的计算表 测段编号 点名 高差观测值 m 测段长 k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的高差 m 高 程 H m 1 BM1 30 461 1 560 231 566 A 2 51 253 0 879 B 3 13 3 120 315 2 036 C 4 78 566 1 136 D 5 36 560 1 764 BM2 215 921 辅助计算 10 在盘左位置当经纬仪视线大致水平时 其竖盘读数在 900 附近 当视线向上倾时读数减少 用此经纬仪进行竖直角观测 其读数如表 1 在备注中注明竖直度盘刻画注记形式 2 求竖直角 3 求竖盘指标差 X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平均角值 0 指标差 备 注 O B 左 76 34 00 右 283 24 00 11 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O 左 M 0 01 30 N 68 07 12 右 M 180 01 42 N 248 07 30 12 下表是一竖直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竖直角 指标差 平均竖直角 O A 左 75 30 06 右 284 30 18 13 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O 左 M 0 02 42 N 125 35 00 右 M 180 03 18 4 13 N 305 35 42 14 设 A 为后视点 B 为前视点 A 点高程为 250 456 米 后视读数为 1 457 米 前视读数为 1 696 米 问 A B 两点的高差是多少 B 点的高程是多少 15 某建筑物 其室外地面建筑标高 1 200m 屋顶建筑标高为 24 000m 而首层 0 000 的 绝对高程为 424 135m 试问室外地面和屋顶的绝对高程各为多少 16 已知 HA 63 105m HB 71 563m 求 HAB 和 HBA 17 设 A 点为后视点 B 点为前视点 A 点高程为 56 215m 当后视读数为 1 158m 前视读数 为 1 762m 时 A B 两点的高差是多少 并绘图说明 18 将图 2 32 中水准测量观测数据 填入水准测量手簿 并进行计算检核 求出各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手簿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差 高程 m 备注 BMA TP1 TP1 TP2 TP2 TP3 TP3 TP4 TP4 B 计算检核 20 已知一支水准路线的起始点为水准点 A HA 423 658m 由 A 点的往测高差为 3 256m 返测 高差为 3 278m 支线单程长度为 1 7km 求终点 B 的高程 21 在平坦的地面上 用钢尺丈量两段距离 第一段往测值为 172 412m 返测值为 172 423m 第二段往测值为 425 168m 返测值为 465 190m 试比较哪一段精度高 丈量结果是否合格 22 有一标准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30m 0 006m 1 25 10 5 30 t 20c m 将一根 30m 的钢 尺与其比较 发现比标准尺长了 11mm 钢尺比较时的温度为 25 C 求此钢尺的尺长方程 5 13 23 有一长 30m 的钢尺 它在拉力 100N 温度 20 高差为零时的检定长度为 30 008m 现用 该尺丈量了两个尺段的的距离 所用拉力为 100N 丈量结果见下表 试进行尺长 温度及倾斜 改正 并求出各测段实长 24 已知 A 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为 4 该点的磁偏角为 18 AB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15 27 求 AB 直线的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 并绘图示之 25 5 如图 4 15 已知 12 67 2 135 3 227 求直线 23 34 的坐标方位角和 象限角 26 若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24 39 42 距离为 58 12 米和 A 点的坐标为 A 200 00 200 00 试计算 B 点的坐标 27 若已知直线 CD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为 C 205 35 528 46 D 273 41 476 33 求直 线 CD 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28 已知建筑坐标系的原点 O 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O 285 78 258 66 纵轴为北偏 东 30 有一控制点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P 477 55 455 77 试求其在建筑坐标系中 的坐标 29 调整表中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 并求出各点高程 20 分 30 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 往测丈量的长度为 217 30m 返测为 217 38m 今规定其相对误差 不应大于 l 2000 试问 1 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2 按此规定 若丈量 100m 往返 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10 分 31 已知控制点 A B 及待定点 P 的坐标如下 xA 189 000m yA 102 000m xB 185 165m yB 126 702m xp 200 000m yp 124 000m 计算用角度交会法放样 P 点所需的测设数据 3 33 已知某交点 JD 的桩号 K5 119 99 右角为 136 24 半径 R 300m 试计算圆曲线元素 和主点里程 并且叙述圆曲线主点的测设步骤 34 从水准点 A 用支水准路线测得 1 号点的往测高差为 28 465m 返测高差 28 451m HA 50 000m 计算高差闭合差 fh 和 1 号点的高程 H1 35 在管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中 将仪器架于离 A B 等距离处 测得 hAB 0 567m 将仪器移近 后视点 A 尺 得后视 a 1 674m 前视读数 b 1 120m 问 1 LL CC 2 准管气泡居中时 视线是上倾还是下倾 3 如何校正 36 如图所示的中平测量方法 已知 BM5 至 BM6 之距约为 1Km 基平测得 BM6 高程为 57 932m 要求中平测量精度为 计算出中平测量记录表中的中桩点高程 6 13 37 完成竖直角观测手簿 竖直度盘顺时针注记 测站 N 仪高 1 47 目标 目标高 竖盘读数 指标差 竖直角 备注 盘左 盘右 1 2 00 79 31 06 280 29 18 2 2 50 102 51 42 257 08 00 38 在地面上有一矩形 ABCD AB 40 38m 0 03m BC 33 42m 0 02m 求面积及其中误差 1 解 一测回角度测量为 1 2 A 左 A 右 1 2 63 34 43 63 34 48 63 34 46 2 下表中各直线的已知方向值换算出它们的正 反方位角或象限角 并填在表中 直线名称 正方位角 0 反方位角 0 象限角 0 AB 135 30 44 30 AC 240 20 60 20 CD 307 24 3 计算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表 4 12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表 4 12 序号 点名 方向 高差观测值 h i m 测段长 Di km 测站数 nI 高差改正 vi Wni N mm 改正 后高 差值 m 高 程 m BM 67 648 1 1 224 0 535 10 4 1 228 A 68 876 2 2 424 0 980 15 7 2 417 B 66 456 3 1 781 0 551 8 4 1 785 C 68 244 4 1 714 0 842 11 5 1 709 D 66 535 5 1 108 0 833 12 5 1 113 BM 67 648 2 W h i 25 mmW 容 58mm 5 D 3 74km 6 N 56 10 v 25mm h 0 4 解 arctan 1000 78 1300 78 300 25 600 25 7 13 225 00 00 225 00 00 180 15 36 27 420 36 27 360 60 36 27 60 36 27 180 84 25 45 156 10 42 156 10 42 180 96 47 14 432 57 56 432 57 56 360 72 57 56 5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测站 点号 方向 高差观测值 h i m 测段长 Di km 测站数 nI 高差改正数 vi Wni N mm 高 差 m 高 程 m BM 67 648 1 1 224 0 535 10 4 1 228 A 68 876 2 2 424 0 980 15 7 2 417 B 66 456 3 1 781 0 551 8 4 1 785 C 68 244 4 1 714 0 842 11 5 1 709 D 66 535 5 1 108 0 833 12 5 1 113 BM 67 648 Wni h i 25 mmW 容 58mm D 3 74km N 56 v 25mm h 0 6 解 AB arctan 120 70 90 140 315 7 解 故 1 530 0 380 13 480 13 6 1 030m 8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平均角值 0 指标差 备 注 O M 左 98 41 24 08 41 24 08 41 18 06 顺时针标注 右 261 18 48 08 41 12 O N 左 86 16 18 03 43 42 03 43 51 09 8 13 右 273 44 00 03 44 00 9 附合高程导线的计算表 测段编号 点名 高差观测值 m 测段长 km 高差改正数 mm 改正后的高差 m 高 程 H m 1 BM1 30 461 1 560 8 0 30 453 231 566 A 262 019 2 51 253 0 879 3 0 51 256 B 210 763 3 120 315 2 036 15 0 120 300 C 331 063 4 78 566 1 136 5 0 78 571 D 252 492 5 36 560 1 764 11 0 36 571 BM2 215 921 15 603 7 375 42 15 645 辅助计算 fh 42 mm L 7 375km fh 容 54mm 10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 0 竖直角 0 平均角值 0 指标差 备 注 O B 左 76 34 00 13 26 00 13 25 00 60 天顶式顺时针 右 283 24 00 13 24 00 11 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O 左 M 0 01 30 68 05 42 68 5 45 N 68 07 12 右 M 180 01 42 68 05 48 N 248 07 30 12 下表是一竖直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竖直角 指标差 平均竖直角 O A 左 75 30 06 14 29 54 12 14 30 6 右 284 30 18 14 30 18 13 下表是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9 13 O 左 M 0 02 42 125 32 18 125 32 21 N 125 35 00 右 M 180 03 18 125 32 24 N 305 35 42 14 解 h a b 1 457m 1 696m 0 239m HB HA h 250 456m 0 239 m 250 217m 答 A B 两点的高差是 0 239 米 B 点的高程是 250 217 米 15 解 H 外 423 135m 1 200m 422 935m H 屋顶 424 135 24 000 448 135m 16 解 HAB HB HA 71 563m 63 105m 8 458m HBA HA HB 63 105m 71 563m 8 458m 17 答 hAB HA HB a b 1 158 1 762 0 604m 绘图 18 解 水准测量手簿 测站 点号 后视读数 m 前视读数 m 高差 高程 m 备注 BMA 1 352 0 551 75 623 TP1 1 903 75 072 TP1 2 112 1 037 TP2 1 075 76 109 TP2 1 521 0 039 TP3 1 482 76 148 TP3 0 457 0 772 TP4 1 729 75 376 TP4 1 788 0 167 B 1 621 75 543 计算检核 7 730 7 810 0 080 7 810 1 243 1 323 0 080 1 323 75 543 75 623 0 080 19 答 10 13 数据结果如下表 测点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 BMA 416 023 12 3 542 0 011 3 531 1 419 554 8 1 897 0 008 1 905 2 417 649 17 4 489 0 016 4 473 3 422 122 11 5 321 0 010 5 331 BMA 416 791 48 0 813 0 045 20 解 1 高差闭合差 fh h 往 h 返 3 256 3 278 0 022m 22mm 2 容许闭合差 fh 容 40 52mm fh fh 容 精度符合要求 3 改正后高差 4 B 点高程 HB HA hAB 设 423 658 3 267 420 391m 答 终点 B 的高程为 420 391m 21 解 K1 1172 423 172 4121 172 4175 1 15674 1 15700 K2 1425 168 425 1901 428 179 1 19326 1 19300 第二段精高度 丈量结果合格 22 答 l 30m 0 006m 1 25 10 5 30 t 20 0 011m 30m 0 005m 1 25 10 5 30 t 20 m 23 解 AB 尺长改正 ld l l lo 29 862 0 008 30 0 008m AC 尺长改正 ld l l lo 17 418 0 008 30 0 0046m AB 温度改正 lt ld t to 29 862 1 25 10 5 27 5 20 0 0028m 11 13 AL 温度改正 lh h2 2L 0 372 2 29 862 0 0023m AL 高差改正 lh h2 2L 0 432 2 17 418 0 0053m AB 实长 D L ld lt lh 29 862 0 08 0 0028 0 0023 29 8545m AC 实长 D 17 418 0 0046 0 0017 0 0053 24 答 Am Am 115 27 18 4 115 49 A 115 27 4 115 31 图形如下 25 答 a23 a12 180 67 180 135 112 a23 180 R R 180 a23 68 a34 a23 180 112 180 227 65 a34 R 65 26 答 坐标正算公式有 XAB XB XA DABcos AB YAB YB YA DABsin AB XB DABcos AB XA 58 12 sin124o39 42 200 00 157 17 YB DABsin AB YA 58 12 sin124o39 42 200 00 247 96 B 点的坐标为 166 95 247 80 27 答 根据坐标反算 tg200 yCD xCD yD yC xD xC 476 33 528 46 273 41 205 35 52 13 68 06 yCD 为负 xCD 为正 AD 边象限角在第三象限 12 13 aCD 360oarctg 52 13 68 06 360o 37o27 00 322o33 00 根据公式 DAB x2AB y2AB 有 DCD x2CD y2CD yD yC 2 xD xC 2 476 33 528 46 2 273 41 205 35 2 85 73m 28 答 根据式有 x p xp xo cos yp yo sin y p xp xo sin yp yo cos x p 477 55 285 78 cos30o 455 7 98 555 sin30o 264 60 y p 477 5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