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A卷_第1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A卷_第2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A卷_第3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A卷_第4页
河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六)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河大版备考河大版备考 20202020 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 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 六六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121 分分 1 4 分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隔 h 招 l i sh 秸秆 合辙 y 韵 2 9 分 默写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故虽有名马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淮南秋雨夜 晒翅常疑白雪消 相伴过年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怅望青田云水遥 陋室铭 中 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 3 1 分 踏雪寻梅 猜 金陵十二钗 之一 4 7 分 名著阅读 1 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10 页 A 西游记 的主体部分写取经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 具体写了四十来个故事 故事情节精彩复杂 有着 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B 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禅子 转世投胎 乳名江流 后与唐太宗结拜为兄弟 并赴西天取经 历经 81 难 终得正果 受职 旃檀功德佛 C 蓓姬在那洞里因迷路号啕大哭 汤姆安慰她 鼓励她 后来汤姆用风筝线探路 手脚并用地在通道里往 前爬 终于看到一个亮点 爬出了山洞 D 在学校里 汤姆通过认真背诵 圣经 积累到九张黄条 十张蓝条 凭此换取了学校颁发的奖品 一本 圣经 2 沙僧是唐僧三徒弟之一 一路跟随唐僧西天取经 最终功德圆满 被如来佛祖封为金身罗汉 简要概括沙僧由 天将 成为取经人的过程 有人认为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 你不赞同这种看法 理由是什么 二 二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979 分分 5 17 分 阅读 过零丁洋 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2 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 在诗中感慨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显得消极悲观 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 结合我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 举例谈谈你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理解 第 3 页 共 10 页 4 下面对文天祥 过零丁洋 的赏析 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国家危亡之时 起兵勤王抗元 B 颔联用 风飘絮 和 雨打萍 六个字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C 颈联巧借地名写出了诗人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 D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失败被俘的经历 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6 19 分 阅读甲 乙两则文言文 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 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 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则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乙 子墨子日 万事莫贵于义 今 如果 谓人日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子为 愿意 之乎 必不 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日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 之贵也 争 争论 一言以相杀 是义贵于其身也 故日 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 墨子 贵义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 无相忘 B 是义贵于其身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C 死亦我所恶 不以恶小而为之 D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 予观夫巴陵胜状 2 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并指明其意义 3 下列句子中的 之 与例句中的 之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断子之手足 A 人皆有之 第 4 页 共 10 页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吾欲之南海 何如 D 醉翁之意不在酒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万事莫贵于义也 5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 乙文用 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论证 万事莫贵于义 甲文则 用 论证 的观点 6 甲文 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与乙文中 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你认为两文中的 义 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为什么 7 43 分 古诗文阅读 陶渊明 四海与丘山 陶渊明 365 427 一名潜 字元亮 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 他出身仕宦家庭 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 祖父 父亲都做过太守 后家道中落 九岁丧父 与母妹三人多在外祖父孟嘉家生活 陶渊明在 晋故征西大将 军长史孟府君传 中描述外祖父 行不苟合 言无夸矜 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 逾多不乱 至于任怀得意 傍若无人 陶渊明 存心处世 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他既有 猛志逸四海 的追求 又有 性本爱丘山 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陶渊明怀着大济苍生之愿 担任祭酒一职 后因官场黑暗而辞官 安帝隆安四年 他又 投入桓玄门下 元兴二年 桓玄篡夺帝位 他不愿同流合污而再返回田园 元兴三年 刘裕起兵讨桓平叛 陶渊 明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 冒险到达建康 担任刘裕参军 他写诗明志 千里虽遥 孰敢不至 义熙元年秋 他任彭泽县令 晋书 陶潜传 记载 以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复为镇军 建成参军 谓亲朋曰 聊欲弦歌 以为三径 之资可乎 执事者闻之 以为彭泽令 在县 公田悉令种秫谷 曰 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 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 五十亩种粳 素简责 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 吏白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 解印去县 乃赋 归去来兮 第 5 页 共 10 页 辞 宋文帝元嘉元年 他已贫病交加 但对江州刺史檀遭济馈赠的粱肉 他挥而去之 檀道济劝他 贤者在世 天下无道则隐 有道则至 今子生文明之世 奈何自苦如此 他答 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 虽然生活清贫 但陶渊明能从极平淡 极普通的田园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 他在 与子俨等疏 中描写 自己的情趣 少学琴书 偶爱闲静 开卷有得 便欣然忘食 见树木交荫 时鸟变声 亦复欢然有喜 尝言五 六月中 北窗下卧 遏凉风暂至 自谓是羲皇上人 这种快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 他的笔下 田园生活是 暧 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是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是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 南山 又如 读 山海经 其一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泛览 周王传 流观 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 如 好一个 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不是没有痛苦和烦恼 只是因为有这种热爱自然 怡然自得的精神品格 他能 比较容易获得心灵的充实和平衡 晋书 陶潜传 记载 陶渊明尝著 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 闲 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 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 也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 时人谓之实录 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十分推崇这位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亲自为陶渊明编集 作序 作传 他认为陶渊明那些描 写田园生活情趣的诗篇可以使人忘却世间的奔竞争夺 培养旷远 率真的情感 获得精神的自由 到了隋唐 陶 渊明得到的评价越来越高 北宋年间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又得到了选一步的巩固 欧阳修盛赞 晋无 文章 唯陶洲明 归去来兮辞 王安石评价 渊明趋向不群 词彩精拔 晋宋之间 一个而已 苏东坡在 与 苏辙书 中说 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 癯 而实腴 自曹 刘 鲍 谢 李 杜诸人 皆莫过也 注释 弦歌 出任邑 县 令 三径 常指归隐后的住所 癯 瘦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 妻子固请种粳 素简责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第 6 页 共 10 页 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 2 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 吏白应柬带见之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B 亦不详其姓字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C 乃赋 归去来兮辞 屠乃奔倚其下 狼 D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以中有足乐者 送东阳马生序 3 为文中画横线处断句 用 断三处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 4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大意 以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 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 参考 起 站起 起来 兴起 起用 出现 产生 建造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 10 版 商 务印书馆 5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和评论陶渊明的 简要归纳 填人下面方框内 6 文中有三处提到陶渊明的 志 猛志逸四海 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 及也 结合全文 简要写出陶渊明 志 的具体内涵 7 读 山海经 其一 如何体现陶渊明 能从极平淡 极普通的田同生活中体味到无限的快乐 这一点 请结合这首诗的词句加以品析 8 文章在介绍陶渊明时 为什么要多次引用史料 请简要分析 9 儒家主张 济世安民 道家崇尚 自然平和 陶渊明是 儒 是 道 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你的阅读 积累 参考名家点评 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儒家情怀 陶是个知识分子 骨子里是心忧国家 要踏破不平救黎民 治天下 还有 金刚怒目 的一 面 一时彭泽县里削富济贫 充实国库的政改实验搞得轰轰烈烈 正是 翻身一怒虎啸川 秀才出手乾坤转 梁衡 第 7 页 共 10 页 道家风骨 陶 是个非常平和的田园诗人 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 他非常乏穷 而心里很平静 他穷 到衣服也破烂不堪 而还在东篱下采菊 偶然抬起头来 悠然地见了南山 这是何等自然 鲁迅 第 8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