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计算题_第1页
体育统计学计算题_第2页
体育统计学计算题_第3页
体育统计学计算题_第4页
体育统计学计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 计算题 1 调查 500 个大学生 平均身高 x 1 73m 标准差 S 7 05cm 求 95 99 的置信区间 解 x 1 96S 1 96S 95 的置信区间为 1 73 1 96 7 05 1 73 1 96 7 05 99 的置信区间为 1 73 2 58 7 05 1 73 2 58 7 05 答 2 跳远 N 280 x 5 284m S 0 4m 定 4 5m 为及格 求有几个人不及格 解 Z 4 5 5 258 0 4 1 96 Y 2 5 N 280 2 5 7 3 跳高 x 1 5m S 0 08m 要 2 5 的人达到优秀 那么 x P 1 0 25 0 975 得出 Z 1 96 x 1 5 0 08 1 96 得出 x 1 6568 三 论述题三 论述题 1 1 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 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 答 1 曲线在 X 轴上方 以 为对称轴 且在 处 有最大值 称峰值 x x x f 2 和为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 其中确定曲线在 X 轴上的中心位置 决定曲线的 平扁度 其中 值越大 曲线越扁平 反之则陡 3 自变量 X 可以在实数列 X 范围内取值 曲线覆盖的区域的概率为 1 即曲线与 X 轴所围成的极限面积 为 1 当 时 曲线以 X 轴为渐近线 x 2 2 累进记分法的步骤 累进记分法的步骤 答 确定起分点和满分点的成绩与分数 起分点一般为 0 分 满分点一般为 100 或 1000 分 求累进方程式 分别计算出起分点和满分点的 D 值 利用 D 值公式 然后分别代入累进分计算公式 ZkDY 2 计算某一成绩对应的 D 值 依次将各成绩的 D 值代入累进方程式 计算出累进分数 可以制作成评分表 四种统一变量单位方法之比较 正态变量 非正态变量 百分位数法 不等距升分 累进记分法 等距升分 分法 等距升分 分法 Z U 四 计算题 1 正态分布在实践中应用 2 累进记分法 3 U T X 检验 补充补充 结论 1 整群抽样的标准误要比单纯随机抽样的标准误大得多 2 单纯随机抽样 机械抽样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3 机械抽样抽样误差的计算同单纯随机抽样 一 单纯随机抽样均数和率的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 抽样方法 平均数样本率 重 复 1 2 n s 1 1 n pp 不重复 1 2 N n n s 1 1 N n n pp 表中 S 为样本标准差 n 为样本容量 N 为总体容量 P 为样本率 抽样误差分别记为 和 x s p s 1 关于一个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差的检验 U 检验 t 检验 检验 2 x 2 关于两个总体平均数的检验 t 检验 U 检验 3 率的检验 U 检验 检验 2 x 一 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一 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一 关于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0 1 U U 检验检验 以双侧为例 前提 正态总体 总体标准差 已知 0 检验的问题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 通过样本检验总体均值有无显著变化 0 步骤 1 作统计假设 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 即 0 H 0 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 即 1 H 0 2 根据抽样结果 采用 U 检验 计算统计量 u 值 0 1 n x u 0 0 N 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 做双侧 U 检验 查正态表 求临界值 使得 2 a U 2 2 a p a Uu 4 结论 若 则拒接 接受 即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 u 2 a U 0 H 1 H 若 则接受 即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 u 2 a U 0 H 例例 1 1 由历史资料知道某地由历史资料知道某地 1212 岁男孩的身高服从岁男孩的身高服从 cmcm 今抽查 今抽查 100100 名 测得名 测得cmcm 若标准 若标准 4 9 140 2 N143 x 差无变化 该地区差无变化 该地区 1212 岁男孩身高与以前有无显著变化 岁男孩身高与以前有无显著变化 a a 0 050 05 解 1 作统计假设 现身高与以前无 0 H 显著变化 即 0 现身高与以前有显著变化 即 1 H 0 2 采用 U 检验 计算统计量 u 值 n x u 0 0 19 3 100 4 9 140143 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0 05 做双侧 U 检验 查正态表 求临界值 2 a U 得 2 2 a p a Uu 由 0 975 得到 1 96 2 1 2 a p a Uu 2 a U 4 3 19 1 96u 2 a U 拒接 接受 即身高与以前有显著变化 单侧检验见笔记本 0 H 1 H 2 2 检验 检验 以双侧为例 t 前提 正态总体 总体标准差未知 检验的问题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 通过样本检验总体均值有无显著变化 0 步骤 1 作统计假设 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 即 0 H 0 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 即 1 H 0 2 根据抽样结果 采用 检验 计算统计量 T 值t 1 0 n s x T 1 n t 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 做双侧 检验 查 分布表 求临界值 使得 tt 2 a t 2 2 a p a tT 4 结论 若 则拒接 接受 即总体均值有显著变化 T 2 a t 0 H 1 H 若 则接受 即总体均值无显著变化 T 2 a t 0 H 例 施丽影教材第例 施丽影教材第 114114 页 例页 例 7 47 4 设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抽查设某同学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抽查 1515 次 成绩如下 米 次 成绩如下 米 4 204 20 4 224 22 4 174 17 4 264 26 4 204 20 4 264 26 4 234 23 4 194 19 4 284 28 4 384 38 4 344 34 4 324 32 4 414 41 4 234 23 4 224 22 能否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能否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 4 304 30 米 米 解 先由样本求得米 米26 4 x07 0 s 1 作统计假设 4 26 米与 4 30 米无显著差异 即可以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 4 30 0 H30 4 0 米 2 因总体标准差未知 采用 t 检验 计算统计量 T 138 2 115 07 0 30 4 26 4 1 0 n s x T 1 取显著水平 做双侧 t 检验 求临界值 查 t 分布表得到 05 0 2 t 145 2 14 2 t 2 138 2 T145 2 14 2 t 接受 即可以认为该同学的成绩为 4 30 米 0 H 二 关于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 1 检验检验 以双侧为例 t 前提 正态总体 和未知 但 即无显著差异 2 11 N 2 22 N 1 2 21 检验的问题 从两个总体中各抽取一个样本 由样本结果检验两总体均值有无显著差异 即 1 2 步骤 1 作统计假设 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即 0 H 1 2 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 即 1 H 1 2 2 根据抽样结果 采用 检验 计算统计量 T 值t 2 2121 212211 21 nnnn nnsnsn xx T 2 21 nn t 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 做双侧 检验 查 分布表 求临界值 使得 tt 2 a t 2 2 a p a tT 4 结论 若 则拒接 接受 即两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 T 2 a t 0 H 1 H 若 则接受 即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T 2 a t 0 H 注 检验同样存在单侧检验t 对 应作左侧检验 以为主体提问 1 2 1 对 应作右侧检验 以为主体提问 1 2 1 例 施丽影教材第例 施丽影教材第 115115 页 例页 例 7 57 5 正常成年人体血液红细胞含量服从正态 现从某地抽取男子正常成年人体血液红细胞含量服从正态 现从某地抽取男子 156156 人 女子人 女子 7474 人 计算出红细胞含量人 计算出红细胞含量 毫升 万 男 13 465 x 毫升 万 男 80 54s 毫升 万 女 16 422 x 问 问该地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是否与性别有关 毫升 万 女 20 49s 01 0 解 1 作统计假设 两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该地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无关 即 0 H 1 2 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有关 即 1 H 1 2 2 根据抽样结果 采用 检验 计算统计量 T 值t 5 73 2 2121 212211 21 nnnn nnsnsn xx T 3 显著水平 a 0 01 做双侧 检验 查 分布表 求临界值 使得 用插值法求tt 2 2 a p a tT 得606 2 228 2 a t 4 5 73 2 606 T 2 a t 则拒接 接受 即该地正常成年人的红细胞含量均值与性别有关 0 H 1 H 2 U U 检验检验 对于 检验 当 均大于 50 时 可用 U U 检验检验 代替 检验 检验 其统计量 t 1 n 2 nt 0 1 2 2 2 1 2 1 21 n s n s xx u N 练习 从甲乙两校各抽取 60 名同岁男生 测得身高为 165cm 3cm 170cm 甲x 甲 s 乙x 3 3cm 若两校身高均服从正态分布 且 问乙校身高是否明显高于甲校 0 05 乙 s 乙甲 a 解 这里可以采用 检验和 U 检验两种方法 t 1 作统计假设 乙校身高不明显高于甲校 即 0 H 乙 甲 乙校身高明显高于甲校 即 1 H 乙 甲 2 计算统计量 若用 检验 T 8 6207t 若用 U 检验 8 6842u 3 对于显著水平 0 05 作右侧 检验 查 分布表 求临界值 使得att a t 1 66 利用插值公式 见教材 ap a tT a t 4 T 8 6207 1 66 a t 拒接 接受 即乙校身高明显高于甲校 0 H 1 H 若问 甲 乙 校身高是否明显低 高 于乙 甲 校呢 则应用左 右 侧检验 二 标准差的假设检验二 标准差的假设检验 一 关于一个总体标准差的检验 检验检验 以双侧为例 2 x 前提 正态总体 检验的问题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 根据样本结果检验总体标准差有无发生显著变化 即 0 步骤 1 作统计假设 总体标准差没有显著变化 即 0 H 0 总标准差有显著变化 即 1 H 0 2 根据抽样结果 采用 检验 计算统计量值 2 xk 2 0 2 2 0 1 2 ns xx k k i i 2 1 n x 3 根据给定的显著水平 a 值 作双侧 检验 查 分布表 求临界值 2 x 2 x 使得 1 2 1 2 2 1 a p k 2 1 1 a p k 表中所给的面积为临界值右侧的面积 2 2 a p k 4 当 时 接受 1 k 2 0 H 当 或 时 拒接 接受 k 1 k 2 0 H 1 H 5555 某学生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且 某学生的跳远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且cmcm 任意抽查 任意抽查 1010 次 结果如下 次 结果如下 cmcm 8 0 578578 572572 570570 568568 572572 570570 572572 570570 596596 584584 问着问着 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