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1页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2页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3页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4页
农机推广站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 县农机推广站 XXXX 年度工作总结 XXXX 年我站以秸秆机械化还田 机插秧技术推广工作 为重点 大力发展特色农机具 积极开展为农服务工作 不 断加强自身建设 树立文明单位形象 农机推广工作取得了 较大突破和较好的业绩 一 突出工作重点 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工作成效显著一 突出工作重点 秸秆机械化还田和机插秧工作成效显著 1 1 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XXXX 年我县被确定为 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县 省下 达我县任务全年要完成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 16 97 万亩 还 田率达 13 其中夏季还田 11 63 万亩 还田率达 20 秋季还田 5 34 万亩 还田率达 7 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县农机推广部门精心指导 各镇 认真组织实施 共组织了联合收割机 1544 台 全部装有切碎装置 其中加改装切碎装置 531 台 大中型拖拉机 1258 台 秸秆还田 机 635 台 旋耕机 577 台投入了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作业 涉及 全县各镇区 230 个村居 60565 农户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 35 92 万亩 还田率达 26 5 其中夏季还田面积 23 75 万亩 占 全县三麦总面积 58 15 万亩的 49 8 完成夏季还田目标的 204 集成机插秧技术 10 2 万亩 秋季还田面积 12 17 万亩 占 全县水稻总面积 73 14 万亩的 16 6 完成秋季还田目标的 237 集成机条播面积 6 1 万亩 今年 我县确定 2 个省级秸秆还田示范镇颜单 恒济和 44 个 示范村 以典型辐射带动全县的秸秆禁烧和全量还田工作 其中 2 示范镇还田率达 100 示范村还田率达 80 以上 近湖 庆丰 芦沟 开发区还田率达 50 以上 全县秸秆还田工作措施过硬 技术指导得当 工作成效明显 在全市秋播市还田现场上市农委茆主任 在全县夏收夏插秋收秋 种现场会上县委张书记 苏县长以及在省市秸秆还田验收会上有 关专家领导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县委书记 XXX 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夏收夏插和秋收秋 种工作 他要求农口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为来年更大面积推 广秸秆还田总结好的经验 XXX 作出重要批示 秸秆还田是一项切秸秆还田是一项切 实可行的生态工程 民心工程 要大力推进 科学指导 认真总结 以实可行的生态工程 民心工程 要大力推进 科学指导 认真总结 以 利于明年更大面积推广 利于明年更大面积推广 县长苏冬分别召开夏秋全县农作物秸秆综 合利用和禁烧工作会议 县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XXX 副县长 XXX 带领各镇农业镇长和督查组成员召开夏秋两季秸秆综合利用现场 会议 苏冬要求 要广泛深入宣传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使广大 群众理解和支持秸秆禁烧工作 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变成广大 群众的自觉行动 要疏通出路 变废为宝 通过秸秆还田 秸秆 回收 发展秸秆利用项目等方法 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要加强组 织领导 健全责任体系 强行入轨 科学管理 建立奖惩制度 做到有违必究 有违必罚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我站认识到合适的技术路线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推广秸秆 全量还田技术的成败 牵涉到千家万户的作业成本 农时季节 机手的作业效益和后茬水稻的稳产高产等方方面面 站技术人员 深入实际 积极示范推广适合本地实际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夏 季我县近湖 颜单 恒济等西南七镇主要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 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 以水田还田机作业为特色 其他镇主推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配套水稻直播技术 以大中型旋耕机深翻还 3 田为主 秋季我县主要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集成机条播技术 以反转灭茬还田机作业集成机条播技术为特色 在还田实践中 我们还了解沿河以秸秆粉碎机粉碎还田 颜 单自制梯形钢耙集成到秸秆还田机上 替代原刮土板 既免去了 单独耙田的成本 又大大提高了埋茬起浆的效果等辅助技术路线 积极探索提高还田质量的技术创新方法 今年县里专门拿出 450 万元作为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奖补资 金 在县级财政扶持政策的基础上 各镇 区 还出台了相应的 配套扶持政策 奖补资金达 150 多万元 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 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 2 机插秧推广迎难而上 机插秧推广迎难而上 面临直播稻的冲击 机插秧推广难度增加 我站认真分 析形势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扩大宣传 狠抓落实 搞好技 术培训 强化技术服务 全年培训插秧机操作手 120 人次 上 门服务 112 台次 插秧机操作水平和作业效益稳步提高 一是机插秧面积稳中有升 一是机插秧面积稳中有升 XXXX 年全县新增插秧机 7 台 保有量已达 1737 台 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 10 2 万亩 机插率 达到 13 9 在大张旗鼓宣传机插秧的优势和成功经验的同 时 突出重点 强势推进 西部重点镇始终保持机插秧的良好 势头 逐步形成连片种植 规模效应 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尝到 了甜头 恒济镇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 东部镇机插面积较 去年有所增长 二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是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种田大户 农机专业户和农机 合作社 服务公司等服务组织已成为购置插秧机的主体 以芦 沟蓝田 恒济永益 颜单正清等为代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插 作业面积占机插总面积的比例超过 60 机具使用效率明显提 4 高 机插作业开始向规模化转变 机插秧服务组织加快向专业 化发展 插秧机维修服务开始向社会化转变 三是整体推进的格局初步显现 三是整体推进的格局初步显现 今年启动建设了恒济 颜 单两个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 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普及 为提高全县水稻生产水平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促进劳动力转 移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 落实补贴政策 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又有新突破二 落实补贴政策 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推广又有新突破 今年实施财政补贴 553 万元 主要用于大中型拖拉机升级 换代及配套机具秸秆还田机 秸秆固化成型设备 曝气增氧机 等设施农业机械的推广 主动对接芦沟 建阳 恒济 上冈等 镇高效农业项目 提供农机化服务 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 XXXX 年设施农业配套机具包括秸秆 固化成型设备 5 台套 插秧机 7 台 曝气增氧机等设施渔业机 具 370 台 高效植保机 静电喷雾器 16 台 大中型拖拉机 174 台 其中大棚王 5 台 配套还田机 153 台 三 发展合作组织 管理机制规范化建设走向新高度三 发展合作组织 管理机制规范化建设走向新高度 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是今后推动农机服务向社会化 市场化 组织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载体 XXXX 年全县拥有农机专业合作 社 30 家 XXXX 年新增 8 个 合作社社员达 1243 人 具有固 定资产 6535 45 万元 拥有农机具 2752 台套 今年完成作业 面积 94 86 万亩 服务收入达 6768 25 万元 纯收入达 1946 82 万元 服务农户 53853 户 对已成立的组织进一步引 导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运作 推动 农机化工作的发展 XX 县正清农机专业合作社 XX 县蓝田农 机专业合作社在全市农机新机具推广和新型服务组织建设工作 会议上介绍了办社经验 受到与会的省市领导一致好评 正清 5 永益 蓝田获得省 四星级 丛贵合作社获得省 三星级 称号 其中正清获得 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的殊荣 我们实行 在农机具购置补贴上重点对合作组织倾斜 在数量上给予优先 保证 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积极帮助农 机专业合作组织疏通渠道 解决机库建设征地难的问题 XXXX 年申报 省级农机服务体系机库建设项目 三个 获得省级财 政补贴 30 万元 四 四 20112011 年工作打算年工作打算 2011 年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全力做好农 机新技术 新机具的引进 试验 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 以购 机补贴等惠农政策为契机 实施农机装备项目推进 不断提升 为农服务水平 1 1 认真做好财农机购置政补贴政策的导向工作 认真做好财农机购置政补贴政策的导向工作 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以政策补贴为导向 积极发 展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 推进特色农机示范基地建设 扩大现 有示范基地规模 扩大示范基地建设范围和建设数量 充分发 挥示范引导作用 全面推广设施农机 积极发展秸秆固化设备 曝气增氧机 高效植保机 保鲜库等特色农机具 为高效农业 发展提供农机装备技术支持 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做出应 有的贡献 预计推广插秧机 50 台 大中型拖拉机 200 台 高 性能收割机 60 台 秸秆还田机 300 台 其他设施农机 200 台 套 2 2 切实搞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 切实搞好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不仅要根据各地特色从技术路线上加 以完善 更要从现行的生产方式上加以改变 重点搞好秸秆机 械化还田示范片规划 推广适合本地区实际的秸秆还田机 不 6 断完善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建立标准化作业模式 逐步改变农 民的不良生产习惯 通过不断的宣传 示范和典型带动 让农 民看到实实在在的秸秆还田应用效果和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把秸秆机械化还田变成自觉行动 预计夏季还田率 50 秋季 还田率 10 3 3 突出抓好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 突出抓好水稻种植机械化工作 进一步加大水稻机插技术宣传力度 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示 范机插技术和机直播技术 继续争取县委 县政府把水稻生产 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列入农业重点工程 坚持整体推进 重 点突破的发展战略 在全县建设 2 个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示范区 基本实现水稻机械化栽插 4 4 全面加强农机推广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