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_第1页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_第2页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_第3页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_第4页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之60分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 浅析 60 分钟 政法学院 2010 级社会工作专业 2010425039 官爽 60 分钟 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主打的一档电 视新闻杂志栏目 它走过了 36 年的历史 本文将为你浅析这一档 王牌节目的基本信息 历史沿革 成功经验 机遇挑战等 一 我与电视的缘 从小就一直观看电视节目 从 幼年时的动画片 稍大点儿了 会看电视连续剧 慢慢的看看电影 年龄大了 就会对体育类 新闻类等节目感兴趣 看到主持人妙语连珠的讲述 羡慕之情油 然而生 因此我从小就有当一名节目主持人或一名记者的理想 高中的时候对大学就很期待 因为这里有轻松的学术氛围 有功底深厚的专业教师 有发展自我的良好环境 填报志愿的时 候 我的第一志愿并不是热门的经济类或管理类 而是义无反顾 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新闻类 只是后来种种缘由 我被调剂到了其 他专业 虽然由于专业的限制 可能我不能实现幼时的理想 不 过我并没有放弃对自己兴趣的 追逐 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充分发展 自我的条件 于是在选课的时候 我选择了几门与新闻或电视有 关的课程 其中赵老师的 西方电视节目赏析 就在其中之列 我很有幸的选上了这门课 上课时 老师以渊博的知识 风趣的口吻 将西方电视节目 的精髓给我们娓娓道来 听了几次课 让我受益匪浅 获得了很 多知识 老师给我们介绍并播放了美国 英国 日本 韩国等西 方国家的新闻节目 访谈节目 纪录片等等诸种形式的电视节目 虽然很多节目的形式在中国的电视台都有 很显然 中国的电视 节目在很大程度上都借鉴了外国的形式 只有看到节目的本源才 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真意 西方国家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 节目内 容的开放程度以及主持人的现场表现能力等等都是中国同类节目 难以望其项背的 我想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的 电视节目发展较晚 起点较低 另一方面中国现行的这种体制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视节目的发展 虽然中国的电视节目存在 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 中国的电视节目还是有很多可取之 处的 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看的西方电视节目 如果非要选一 种的话 那就是 60 分钟 吧 根据老师的讲解 互联网上 的信息和自己的观看 对 60 分钟 做一下简单的解读 二 基本信息 60 分钟 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主打的一档电视 新闻杂志栏目 栏目创办于 1968 年 9 月 当时还没有一个完整 的栏目形态 只是在每周二晚间黄金时段和 CBS 新闻小时 轮 流播出 在创办后的好几年里 这档新闻节目并没有引起多少反 响 在美国尼尔森当时的收视调查中只排在第51 位 直到 1975 年 栏目调整了播出时间 固定在每周日晚间7 00 至 8 00 段 播出 也就在这一年 著名记者主持人丹 拉瑟加入 60 分钟 从这之后 栏目收视率竟逐渐上升到 36 而且在娱乐节目 一统天下的竞争中连续 23 年名列美国联播网黄金时段收视率的前 10 位 CBS 的新闻栏目也在 60 分钟 这里首次实现盈利 说 60 分钟 我们不一定知道 但提到美国著名电视记者 迈克 华莱士 我们就一定还有印象 1986 年 他在北京中南海 独家采访了邓小平 2000 年 他再次到北京采访江泽民 华莱士 是 60 分钟 的创始人之一 在 1968 年整 50 周岁时 他出任 60 分钟 的记者和主持人 凭借自己高人一等职业技巧和新闻敏感 还有另人崇敬的职 业精神 他和 60 分钟 一起逐渐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新闻界的楷 模 除了邓小平和江泽民 他还采访过肯尼迪 约翰逊 尼克松 卡特和里根等美国总统 采访过卡斯特罗 阿拉法特 卡扎菲 阿萨德等世界各国领导人 如今的华莱士已经86 岁 2004 年 了 却还在为 60 分钟 工作 与其它新闻栏目不同的 60 分钟 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 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 它的主持人都是 记者 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 这是它的要求 也是它的特色 除 了华莱士 它的记者主持人还有丹 拉瑟 哈里 里森纳 莫利 塞弗 莱丝莉 斯塔尔和埃德 布莱德利等等 后来由于著名专栏 作家安迪 鲁尼的加盟 60 分钟 开辟了专门的新闻评论版块 每期的 60 分钟 基本由 3 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 1 个 新闻评论版块组成 深度报道各 13 分钟左右 评论版块 4 分钟 左右 加上片头导视 片花和广告 总共60 分钟整 三 节目解读 60 分钟 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 探讨重大社会背景 下的重大社会问题 所以在整体定位上 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 志栏目 因此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 社会事件 司法公正 人类灾难 战火纷争等 硬新闻 为主 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 要读解 品格读解 曾任 60 分钟 执行主编的菲利普 席弗勒总是 自豪地说 60 分钟 是新闻品格的象征 是客观立场的代表 为这个栏目工作 我感到骄傲 正是这种新闻职业品格和精神 支撑着 60 分钟 近半个世纪来的长盛不衰 凝聚着一大批尖端 新闻从业人员 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 真相 可在 2004 年 9 月 8 日 60 分钟 公开了几份指向小布什 的备忘录 最后却被证明这些备忘录是假的 无论 60 分钟 是有意还是被利用 这种错误总是致命的 栏目的新闻品格开始 受到置疑 叙事读解 今晚请看 60 分钟 的这些故事和安迪 鲁尼 的评论 这是每期栏目的片头主持人都要说的一句话 它用的 是 故事 一词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是栏目收视率的重要支撑 具体表现在对情节的精心选取和挖掘 对矛盾冲突的捕捉和表现 对细节的抓取和提炼 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控制 还有就是以形 象化的信息为论据 避免说理 语言读解 与电影艺术化的影像语言不同 新闻的影像语言 更多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也正因此 新闻影像语言往往被 轻视被忽视 国内的大多数新闻栏目在语言上就极不讲究 认为 只把信息传达了就行 60 分钟 的影像语言却总是那么精致纯熟 他们首先关注 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 如采访时多用特写 然后 在机位变化 运动轨迹 色调运用 场景转换 镜头剪接 声画 组合 特技使用等各方面进行最佳配置 以达到最好的传播和观 赏效果 而所有这些都是新闻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包装读解 统一而富有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是一档电视栏目 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60 分钟 显然在这方面极为成功 关键 词是 杂志 和 跑表 60 分钟 是新闻杂志栏目 在包装上干脆也做成一本杂志 的样子 以 60 分钟 为题 那干脆就用跑表来标示这 60 分钟 的流逝 每周日 7 00 整 屏幕黑下 跑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逐 渐扬起 黑幕上出现白色方框 仿佛一本杂志的封面 然后在这 个方框中出片题和片头 之后杂志的标示一再出现在主持人身后 的背景中 跑表的画面则用来联接各个版块 分针的位置不断变 化 直至最后杂志封面再次出现 跑表分针指向59 分 封面中 出现工作人员字幕 本期 60 分钟 至此结束 四 60 分钟 一帮老家伙整出的王牌节目 我对新闻的理解是 从未听说过的故事 60 分钟 所擅长的 正是讲述这样的故事 丹 休伊特 60 分钟 执行主编 1968 年 已经身为王牌电视节目制片人的丹 休伊特向哥伦比 亚广播公司 CBS 管理层递交了一份报告 设想创办一个黄金时段 片长一小时的新闻节目 根据他的建议 节目将由三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是一个故事 由一个记者出镜采访 并串联讲述整个故 事 而三个故事中间则穿插广告 通过广告来将不同风格品味的故 事融合成一档节目 用当年丹 休伊特的话来说 就是要让观众既看 到玛丽莲 梦露的衣橱 又可以让观众一窥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实 验室 要让节目在保持一定严肃性的同时 又让新闻具有娱乐性和 可观赏性 CBS 管理层采纳了丹 休伊特的设想 并从他提交的报告 中摘取了 60 分钟 这个字眼作为节目的名称 美国电视新闻王牌 栏目 60 分钟 由此诞生 某种意义上来说 60 分钟 是由一群老人担纲的栏目 1986 年迈克 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 他已 70 岁 在他 84 岁的时候 他再 次来到北京 那次是采访江泽民 如今他依然是 60 分钟 的全职 记者 他在 60 分钟 一乾就是三十多年 丹 拉瑟递交辞呈引起 轩然大波 其实他也已经是个 73 岁的老人了 他在 60 分钟 乾 了 24 年 而执行主编丹 休伊特则从 60 分钟 诞生之日起就一直 在这里工作 他的目标是 死在办公桌上 实际上 60 分钟 栏 目的成员 根本没有那种二十几岁刚刚大学毕业 冲劲十足的毛头 小伙 他们大多数的年龄都在 35 岁 45 岁之间 在到这个栏目之前 他们都有过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 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 否则无法胜任这个栏目的工作 这几乎已经是 60 分钟 的一种传 统 当然 从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上看一个新闻栏目 60 分钟 真是有点老了 但 60 分钟 老而弥坚 五 成功经验 世界上很少有哪一档电视节目能够像 60 分钟 这样成功 连 续播出 36 年 是美国新闻历史上资历最老 收视率最高的 10 个电 视节目之一 连续 22 年高居收视率前 10 名 甚至 5 次成为美国收 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 一直高踞美国转播率最高的黄金时段 1999 年 60 分钟 甚至创下了同时在 1423 家电视台黄金时段转播的纪 录 它还是美国电视节目中获得美国电视最高奖 艾美奖 最多的节目之一 艾美奖的评委们认为 60 分钟 用简单而有效 的方式深入了故事的核心 进入了人物内心 编排自由 富有活力 开创了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60 分钟 拓宽了 新闻的视野 重新诠释了新闻的本质 它的成功 不仅仅冲击着新 闻本身 使其成为新闻业的旗帜 它更成为客观 公正 自由的新 闻品质的象征 60 分钟 的成功绝非偶然 实际上 随着美国社会的急速发 展 美国观众自身对信息的渴求也日益增长 这就为 60 分钟 准 备了良好的社会资源和观众资源 而便携式电子新闻采访设备 ENG 的普遍应用不仅使得记者有了更多自主话语权 也将记者推 到了与观众面对面的正前方 从而造就了众多诸如迈克 华莱士 丹 拉瑟这样的新闻大腕 同时 王牌主持人的推出与明星记者的塑造 又成为 60 分钟 笑傲江湖的重要法宝 但真正成就 60 分钟 的 是它对于真相的追求和它对故事的编排手法迎合了观众的收视期待 这二者共同保证了 60 分钟 在商业上的成功 在美国这样一 个商业化的社会 任何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都必须首先建立在商业 成功的基础上 真相是个难以界定的模糊概念 然而它却是 60 分钟 成功的 内核 制作人坚信 对于一档像 60 分钟 这样的调查性新闻节目 真相才是观众最想知道的 因此声音对于观众来说甚至比画面来得 更重要 因为观众可能并不介意画面美不美 这样对于采访的问题 和解说词来说 就要力求准确和深入 虽然以年轻人的眼光会觉得 60 分钟 的节目风格看起来有点老派 也可能会觉得它有点保守 因为他们通常无法从片子中看到快速切换的画面 也不会有强烈的 节奏 但是与时髦新鲜相比 真相更具有震撼力 60 分钟 的片长比经常达到十比一甚至更高 即播出十分钟的节目 它们的 原始录像材料会高达 100 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 一个 真相 基于这样的理念 60 分钟 的记者甚至对自己节目的广告赞 助商也毫不留情 福特汽车公司曾经是节目的主要赞助商 但当 60 分钟 的记者发现该公司生产的一种油箱不符合安全标准之后 依然毫不犹豫地做了一期节目 节目播出之后 福特公司立即撤下 广告 但仅仅一个星期之后 他们的广告就又回来了 针对奥迪汽 车加速器 60 分钟 也作过类似报道 结果奥迪公司也是先撤广 告 而后又重新投放广告 在丹 休伊特看来 这些公司意识到 把 他们的品牌同 60 分钟 这样坚持新闻立场的节目联系在一起的重 要性和价值 也正因为此 业内有不少人士相信 60 分钟 商业上的成功 首先表达的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和信仰 担任过节目执行主编的菲 利普 席弗勒曾经不无自豪地说 60 分钟 是新闻业的象征和代表 客观公正立场的偶像 为这个栏目工作 我感到骄傲 相比较于 追求真相这样听起来有点虚无的内在理念 60 分钟 的节目形式 是其成功的外在因素 究其本质而言 60 分钟 就是在一个小时 时间里 向观众讲述几个精心挑选的小故事 丹 休伊特认为 好故 事的标准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