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风平(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_第1页
牛风平(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_第2页
牛风平(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_第3页
牛风平(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_第4页
牛风平(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 牛风平 一 前言 科学教育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公民 的科学素养 近年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深层 次问题和困难也逐步暴露了出来 从表面上看 不少问题源于学校对科学教育 的重视不够 专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不全 教师的科学知识不够扎实 但隐藏 其后的深层次问题是教育者对科学本身的性质没有真正掌握 也就是说 对科 学究竟是什么 科学与其它学科有什么差异还没有完全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 及时掌握我 校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 于 2011 年 2 月至 2011 年 6 月对 我校开设科学课程 11 个班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初步了解 对其中五年级三个班进 行了重点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到儿童在科学知识 过程和方法 科学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以及我校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现状 存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 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二 调查内容与方法 儿童科学素养调查是通过书面闭卷考查进行 卷面分值为 100 分 1 小时 完成 学生单人独桌 内容分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三方面 调查对 象是全校所有小学五年级全部学生 153 人 共收回有效考查卷 153 份 学生科 学素养调查卷的结构和题型设计以重要文献中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为基础 以 科学课程标准 为准绳 以教材为依据 结合儿童实际特点 突出基础性 时代性 综合性 选择性和创新性 有利于事实分析常态教学 有利于促进学 校课程改革 问题形式主要是选择 填空 判断 画图和探究活动设计五种类型 包含 科学知识 过程和方法 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部分 分值分别为 37 分 48 分和 15 分 问卷以客观题为主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我校儿童科学素养的总体情况 3 本数据采用整体分析 对本校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班进行统计 分值核定 A B C D 四个等第 90 100 分为 等 75 89 分为 等 60 74 分为 等 60 分以下为 等 具体情况见表 1 表 1 春城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类 别五 1 五 2 五 3 班级人数 515052 测试人数 515052 平均分 77 5776 5273 99 人数 755 等 13 7109 62 人数 252522 等 49 015042 32 人数 151519 等 29 453036 53 人数 456 等 7 841011 53 从表 1 可知 我校五年级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一般 呈正态分布 B 等和 C 等较多 占据总测查人数的大半数 检验表明学生与学生之间科学素养 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二 科学知识 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类情况 被测学生数 153 人 科学知识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部分分 别包含在选择 填空 判断 画图和探究活动设计五种类型中 1 科学知识 方面 表 2 春城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科学知识 得分情况统计 类 别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五 1 1887145377 五 2 1850140776 05 五 3 1924148777 29 合 计 5661434776 79 4 从表 2 可知 过去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比较强调教师的教法 很少过问学 生的学法 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我们强调了让学生成为科学课程的主人 倡 导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力求形成开放的科学课程体系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 主活动 自主探究 因此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总体为 76 79 呈 正态分布 情况较好 从总体情况来看 说明小学科学课程开展深入 尤其是 科学知识的普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学生的认知途径还不够开放 依赖科学课本和教师及成人讲述的现象还 比较普遍 但可喜的是已有一部分学生能通过电视 电影 报刊 杂志 计算 机网络等形式去认识科学 了解有关科学知识 调查结果显示 有的学生在获 取信息资料的手段上比较多 比较先进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相对存在一定差距 调查中还反映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薄弱 因此 在我们的科学课 教学研究中要充分重视科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相结合 2 过程和方法 方面 表 3 春城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过程和方法 得分情况统计 类 别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五 1 2448186476 16 五 2 2400171571 46 五 3 2496170768 38 合 计 7344510669 53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 过程和方法 得分率为 69 53 从表 3 可见 学生 对科学方法的理解比科学知识略有下降 这也较正常 对一些在小学科学教材 中多次出现的实验方法 不少学生对此理解得较好 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的实验 能力等下降 我认为 一是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以及实验器材的补足不够 二是 在课堂上 多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能够真正投身实践的机会很少 学生缺少 了对事物的直接接触和动手操作 难以真正掌握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过程和方 法 所以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 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教学的实施是提高过 程和方法素养的重要方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方面 由于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测试很难掌握 所以测试卷上分值仅设 15 5 分 具体包括科学兴趣 珍爱生命 环境保护 安全的意识和尊重事实证据的 科学精神几个方面 情况如下表 表 4 春城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得分情况统计 类 别应得分实得分得分率 五 1 76559978 34 五 2 75058878 44 五 3 780 60176 99 合 计 2295178877 9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方面总体的得分率为 77 91 由此可见 我校小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较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因素 缺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无法真正领悟科学的 因此 大力倡导让孩子们去亲历科学 在 真枪实弹 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 感悟 体验 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 陶 冶学生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从上述数据来看 过程和方法 得分率 69 53 和 科学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得分率 77 91 存在较大差距 为什么存在着这么大的差距 使我们 必须对学生目前所能参与的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一方面 我们要认识到小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的巨大潜力 他们拥有科学 情感这位最好的老师 另一方面 我们要积极帮助学生把科学情感转化为科学 活动 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科学所能赋予他们的力量以及科学所能带给他们 的欢乐 可以安排学生多参观科技馆 博物馆之类的活动 也可以因地制宜地 开展种植和养殖活动 特别是像阅读科普读物这样的活动 四 结论与思考 根据上述结果 可以初步认为 我校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总体水平一般 学 生科学兴趣比较浓厚 他们对世界 对具体事物 对学习过程都充满了好奇 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 我校的科学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素质 科学素养 等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调查来看 目前我校的科学教育主要还 只停留在课程改革的表面 为此 今后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一 科学素养教育的重点和途径 6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制定的课程目标 有针对性地对教 师进行培训 使教师能够独立诊断他们自己学生的科学素养构成要素的缺陷 从而解决科学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二 科学素养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 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是 1 班额 空间 环境和 条件 2 教师的教学观念及驾驭能力 3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 4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5 探究式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把握 6 对知识与 能力 过程与结果等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三 科学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科学课程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评价方式的改革将 大大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进展 要在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 展开 对科学课程评价方式的研究 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建立 科学的评价体系 并实施科学化的评价程序 四 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 科学教师是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建构者 这一群体教育观念 行为方式的转 变和创造性的发挥将直接关系到科学课程改革的进程 1 加强专职科学教师的培训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改变教学方法和模 式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 提高研究水平 形成一支懂业务 善反思的科研教师群体队伍 2 注意兼职科学教师队伍的学习和培训 组织和指导兼职科学教师的科学 课程理论学习 观念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