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1页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2页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3页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4页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十大市江苏省十大市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鉴赏专题古诗鉴赏专题 常州市常州市 三 古诗鉴赏 三 古诗鉴赏 1010 分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拟将憔悴吊三闾 自是长安日下影 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又看暝色满平芜 试问寒沙新到雁 应有来书 1 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 分 2 又看暝色满平芜 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作用 3 分 3 试问寒沙新到雁 应有来书 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期盼 3 分 9 1 远谪异地 失意孤独 悲愤苦闷 3 分 2 诗人遥看夜色笼罩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用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诗人内心的凄怆 3 分 3 四年故乡亲人 渴望家书 希望得到朝廷的音讯 4 分 赏析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 字芸叟 号浮休居士 又号矴斋 邠州 今陕西邠县 人 治平进 士 元丰四年 1081 从高遵裕征西夏 无功而返 他当时掌机密文字 作诗讥议边事 灵州城下千株柳 总被官兵斫作薪 白骨似沙沙似雪 将军休上望乡台 西征途 中二绝 次年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 坐罪谪监郴州 今湖南 酒税 南行途经湖南 岳阳 赋 卖花声 二首 楼上久踟躇 地远身孤 踟躇 徘徊不前 逗留之意 地远 张舜民远谪 历时三 涉水六 过州十有五 自汴抵郴 所至流连 即言诗人登上岳阳 楼 放眼望见山迢水阔 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 前路茫茫 归路茫茫 满心彷徨 无限 悲凉 起句即以 久踟蹰 写出心思沉重 拟将憔悴吊三闾 拟 即效仿之意 憔悴 形容人瘦弱 面色不好看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枯涸 引申为劳苦 失意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三闾 战国时楚国官名 屈原贬后任此职 此处指屈原 屈原 博闻强志 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 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 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屈原至于江滨 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 形容枯槁 屈原贾生列传 后西汉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 在汉文帝三年 公元前 177 年 被贬为 长沙王太傅以后作 吊屈原赋 他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 因而赋中不但慨叹 屈原生前的不幸 对他寄以极大的同情 同时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 揭露了统治者 的是非不分 黑白颠倒 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的不平和不甘屈服的心情 此处诗人吊屈原 也有此意 借屈原才华横溢 正直不屈 忠君爱国却几遭放逐的悲惨遭遇 表达了自己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悲愤苦闷和远谪异地的凄凉 自是长安日下影 流落江湖 长安 是唐代的国都 朝廷国君所在地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 人愁 后人常以长安借代当朝国都 国君 如南宋辛弃疾 鹧鸪天 西北望长安 可怜 无数山 本词中 长安 借代指当时北宋都城汴京 日下 古代以帝王比作日 因以帝王所在之地为日下 流落江湖 形容仕途失意 困厄 潦倒 漂泊异乡 江湖 与 庙堂 相对 见范仲淹 岳阳楼记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 民 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此处化用孟郊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 自念西上身 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 又落江湖中 之句 传达思君恋阕之意 抒发被贬去国之悲 类似还有王仲宣 南登霸陵岸 回首望长安 等 上阙写尽流落江湖 远谪异地的孤独 仕途失意 忠而被贬的苦闷 思君恋国 实现抱负的渴望 烂醉且消除 不醉何如 烂醉 即大醉 以喝酒之多 醉酒之沉 写出内心愁苦之多 浅醉尚不行 要待大醉 喝到不省 人事方能得片刻的消解 且 即 暂且 犹言酒醒后千愁万苦涌心头 愁更浓 想来词 人定是终日醉酒 消磨时日 麻醉自己 一句 不醉何如 写尽志不得申 愁不得解的无 奈苦闷 又看暝色满平芜 暝色 即暮色 夜色 见王维 山居秋暝 平芜 即草木丛 生的平旷原野 见欧阳修的诗句 平芜尽处是青山 行人更在青山外 浑浑噩噩 昏昏 沉沉中又见暮色渐起 渐浓 笼罩整个旷野 满 有 布满 充满 之意 一则写出夜 色渐浓的动态过程 写出时光偷逝 写出诗人内心隐隐年华空逝报国无门的悲苦 二则也 写出暮色之浓 遍布之广 以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出诗人凄怆的内心 试问寒沙新到雁 应有来书 自古思乡怀人 君 常冀鸿雁传书 此句化用杜牧 秋浦途中 为问寒沙新到 雁 来时为下杜陵无 新到雁 即刚到之雁 应 即应该之意 推想 期望 寄情鸿雁 抒发渴望家书 朝廷音讯的迫切心情 雁是候鸟 按时迁徙 而人归不归却不是自主的 所以有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的感叹 滞留异地的旧人看着南来的新雁 不觉感慨 又过一年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宦海失意 思归不得的愁苦不觉更深一层 新 极具表现力 强化了情感 连云港市连云港市 三 诗歌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牡丹 刘克庄 南宋 曾看洛阳旧谱 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 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 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 怕花愁 注 姚黄 牡丹中的名贵品种 广陵花 指芍药 古代有 扬州芍药甲天下 之说 1 请说出 只许姚黄独步 中 独步 的含义 2 分 2 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 4 分 3 君莫说中州 怕花愁 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请结合全词内容 作具 体分析 4 分 三 诗歌鉴赏 三 诗歌鉴赏 1010 分 分 9 1 2 分 独步 二字 写出了昔日洛阳牡丹的美丽和名贵 1 分 当时洛阳的 繁华 1 分 2 4 分 对比 1 分 芍药与牡丹对比 1 分 牡丹 王侯 的繁盛与寂寞 冷落 1 分 北方故土的昔盛今衰 1 分 3 4 分 表面是惜花之情 实则是对北方故土的思恋之情 对朝廷不收复故土的 怨愤之情 作者空怀壮志 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每点 1 分 南京市 盐城市南京市 盐城市 三 古诗词鉴赏 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锦江在成都南 绵州在成都东北 绵谷在绵州东北 1 前值东风后值秋 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简要说明 2分 2 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3 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4分 三 古诗词鉴赏 10分 9 1 借代 东风 代指春天 评分建议 2分 修辞手法1分 简要说明1分 2 颔联写芳草 碍马 白云 遮楼 表达了诗人对锦江美景的依恋之情 颈联写山 含恨 水悲歌 抒发了诗人告别锦江后的离愁别恨 评分建议 4分 每联分析各2分 3 点明思念友人的题旨 以景作结 乔木高耸 淡烟迷茫的画面 情韵悠长 余味无 穷 评分建议 4分 每层2分 第二层 以景作结 1分 简要分析1分 南通市南通市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 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 扬花如雪 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 举目乱山重叠 据鞍归去也 情凄切 一日三秋 寸肠千结 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 安用暂圆还缺 愿人长似 月圆时 节 1 杨花如雪 这 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 分 2 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4 分 3 一日三秋 寸肠千结 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1 3 分 交代了离京的时间 即暮春 1 分 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 1 分 用 杨花的 纷乱如雪 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 1 分 2 4 分 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 1 分 接着写 忍泪 的原因 1 分 再写前路的艰险 1 分 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 1 分 3 3 分 夸张 对偶 表现离愁之重 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评分建议 修辞手法 1 分 只答 对偶 不得分 答到 离愁之重 思念之苦 等意 思即可 苏州市苏州市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10 分 巴丘书事巴丘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 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 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 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 腐儒空白九分头 1 首句中提到的 三分书 具体指哪部作品 首联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 分 2 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3 分 3 结合全诗的内容 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3 分 三 古诗鉴赏 10 分 1 三国志 1 分 点题 交代写作缘起 暗示河山分裂 或 中原沦陷 的局面 为尾联埋下伏笔 暗示河山分裂 1 分 点题 缘起 伏笔 写出一个给 1 分 给满 2 分为止 2 颔联运用拟人手法 1 分 写 对偶 不给分 并且视听结合 1 分 形象地写 出了秋天的肃杀之景 或 暗示了战云纷乱 动荡不安的时局 1 分 3 表达了作者坎坷漂泊的感慨 1 分 报国无门 或 年老无成 的哀叹 1 分 忧国伤时的情怀 1 分 泰州市泰州市 三 古代诗歌鉴赏 三 古代诗歌鉴赏 1010 分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 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 不堪回首 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 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 海棠亭畔 红杏梢头 1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 2 分 2请简要分析 云锁朱楼 中 锁 字的妙处 4 分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 春愁 的 4 分 9 从清明前 面对风和日丽 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的愉悦 1 分 到清明后 面对落 花飞絮 云雾压楼的郁闷惆怅 1 分 锁 字运用拟人手法 1 分 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 雾压朱楼的情景 2 分 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 烦恼 的心情 1 分 意味无穷 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的手法 2 分 通过对莺声 绿杨 海棠及红杏 等美景的描写 化抽象为具体 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 春 愁 烦恼 惆怅等 2 分 扬扬州州市市 三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10 分 西塍废圃 宋 周密 吟蛩鸣蜩引兴长 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 留与游鱼盖夕阳 1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 2 诗的一 二两句表现了废圃的景色 请简要赏析其表现手法 4 分 3 有人说 这首诗用词浅近清新 意境妙合自然 虽为 废圃 却 废 而不冷 请 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4 分 9 1 表达了作者对宁静 1 分 和谐 自然生活 1 分 的喜爱之情 2 分别从听觉 视觉与嗅觉描绘景色 听觉 蟋蟀 蝉儿的鸣叫 视觉 玉簪花 凋落一地 嗅觉 落花的阵阵香味 2 分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动态的鸣蝉 蟋蟀 静态的玉簪花 夕阳 突出表现了废圃的幽静 2 分 3 蟋蟀 蝉儿虽鸣叫于秋日 叫声宛转悠扬 充满生机 1 分 玉簪花儿虽已零落 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 清新怡人 1 分 野塘中虽只有秋荷 但 留与游鱼盖夕 阳 又让其充满了温情 夕阳的一抹红色 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 温 情 或 暖色 意对即得 1 分 可见 虽是 废圃 但 废而不冷 1 分 镇镇江江市市 三 古诗词鉴赏 三 古诗词鉴赏 1010 分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 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 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 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 闻打暮天钟 注 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 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之时 1 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 清冷 的特点 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角度作简要 分析 4 分 2 这首诗妙在写景 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 6 分 9 1 诗人选取薄暮雪霁天晴时分 出门远眺见遍山白雪 樵人初归 野草燃烧 断断续 续的烟霭生于傲立的石松之间 空山寒寂 景物清冷 2 分 落第之后 栖身荒山古寺 空山独行 情感清冷 心灰意冷 凄凉 失落 苦闷 2 分 2 整首诗在写景上 远近结合远近结合 选择了 野火 断烟 危峰 等远景 也选择了溪 水这样的近景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选择了 白屋 寒日 溪云 等静景 也选择 归 下 勾勒出山间景物的生气和动态 俯仰结合俯仰结合 写了天上溪水上升腾的云朵 也选择了采樵人 沿着羊肠小道缓缓下山 明暗结合明暗结合 野火为明 断烟为暗 写出了景物时间推移变化 这 首诗歌前六句全为望景 最后一联写清脆的钟声 视听结合视听结合 让诗歌的景物描写有声有色 余韵无穷 每点 2 分 答出三点给 6 分 徐州 淮安 宿迁徐州 淮安 宿迁 三 古诗词鉴赏 10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 千丈翠奁开 先生杖屦无事 一日走千回 凡我同盟鸥鹭 今日既盟之 后 来往莫相猜 白鹤在何处 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 排翠藻 立苍苔 窥鱼笑汝痴计 不解举吾杯 废沼荒丘畴昔 明月清风此夜 人世几欢哀 东岸绿阴少 杨柳更须栽 注 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 作者被主和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 千丈翠奁开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带湖的哪些特点 3分 2 作者借鸥鹭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 请从内容上作简要说明 4分 3 结合全词 说说 东岸绿阴少 杨柳更须栽 寄寓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