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_第1页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_第2页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_第3页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5 课课 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奴 一 教学任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 知道中国全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 以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有关历史资料 调查日军在各地所犯的罪行 并进 行小组讨论分享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 创造思维 动手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 特别是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学习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 激发仇 恨法西斯的情感 树立为人类和平 民主 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2 重难点 重点 七七事变及其影响 南京大屠杀 难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从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 野蛮侵略行径及如何正确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 二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在语文课上 同学们已经接触过关于卢沟桥的知识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 卢沟桥始建于金代 设计科学合理 经过多次地震和洪水的考验 历 800 年时间 至今仍屹立在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 雕刻精美 在桥身两侧 280 根望 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 485 个 每当太阳未出 月亮未落之时 卢沟 桥形成一幅月色迷离的画面 因此美其名曰 卢沟晓月 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 之一 数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游人流连忘返 卢沟桥确实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桥 它成为历史名桥 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 美 仅仅因为它的建筑水平高 都不是 时间回到 193 年 7 月 7 日晚 日本侵 略者的枪声打破了卢沟桥的宁静 卢沟桥的枪声唤醒了一个民族 从而揭开了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当年抗日将士那悲壮的 卢沟桥歌 仿佛在永定河 上回荡 播放 卢沟桥歌 二 讲授新课 1 血染卢沟桥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 日本侵占了东三省 紧接着又向华北推进 1935 年逼迫国民政府与之签订了 何梅协定 又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到 1936 年 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 同学们看书第 74 页第一子目 血染卢沟桥 的课文内容 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结合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问题 1 七七事变前北平周围的形势怎样 问题 2 为什么日军要进攻卢沟桥 问题 3 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 影响如何 由此 我们就可以看出 七七事变与柳条湖事件一样 是日本的一个借口 是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在卢沟桥与平津保卫战中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就是国民党第 29 军 书上提到 了哪些 29 军的感人事迹及英雄人物 学生根据书上的提示做出人物介绍 补充资料 日军向华北大举增兵 进攻北平 天津 在敌人飞机 大炮的 疯狂轰炸下 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身先士卒 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他激励 广大将士 战死者光荣 偷生者耻辱 荣辱系于一身者轻 而系于国家民族 者重 国家多难 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激战中 佟麟阁壮烈殉国 一三二师师 长赵登禹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为了纪念他们 北平的两条马路分别命名为佟 麟阁路 赵登禹路 为了这些牺牲的战士 作曲家麦新专门作了 大刀进行曲 来纪念 29 军的 抗战决心 播放 大刀进行曲 虽然中国守军奋起迎战 但在日军优势炮火下 伤亡惨重 节节失利 29 日 北平沦陷 30 日 天津沦陷 面对这样危险的境地 共产党与国民党又作出了怎样的应对呢 资料 1937 年 7 月 8 日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全中国的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 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我们要求全国人民 用全力援助神圣的抗日自卫 战争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 保卫华北 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 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 建 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 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1937 年 7 月 17 日 卢沟桥事变 10 日后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 最 后关头 谈话 如果战端一开 那就是地无分南北 人无分老幼 无论何人 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根据国共两党多次谈判达成协议 将工农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9 月 国民党公布了中 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全民族抗战进 入一个新的阶段 八路军和新四军臂章 2 南京大屠杀 卢沟桥事变以后 日军又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国民党组织了 一场规模最大 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淞沪会战 为保卫首都 国民党军队又 组织了南京保卫战 但南京最终还是沦陷了 12 月 13 日 南京沦陷 不足五 万人的日军入城 由此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浏览课本第 76 到 77 页 找出屠杀人数 持续时间及日军手段 日军残忍的手段及伤亡人数都记载在我们的教科书上 可是日本新修订的 教科书将之概括为南京事件 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 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 言 之前老师给大家已经布置过任务 让大家搜集南京大屠杀的史料证据来反 驳他们 同学们组内分享 再选出一名发言人把你们全组人认为最有价值的资 料与全班分享 资料分享 资料一 远东国际法庭经过两年半漫漫长夜的审讯 开庭共 818 次 审讯记录达 48000 多页 在 1948 年 11 月 4 日上午开始举行宣判庭 那个长达 1218 页 打破世界纪录的判决书便宣读了 8 天之久 宣布各被告的个别刑罚是在 11 月 12 日下午 最后一庭 举行的 对松井石根 远东国际法庭判处的是绞死刑 远 东国际法庭判决书说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早晨 当日军进入市内时 完全没 有遭遇到抵抗 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 南京市像被捕获的饵食似的落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该市不像是由有组织的战 斗部队所占领的 战胜的日军捕捉他们的饵食 犯下了不胜计数的暴行 日 军单独地或二三成群地在全市游荡 任意实行杀人 强奸 抢劫和放火 当时 任何纪律也没有 许多日军喝得酩酊大醉 在街上漫步 对一点也未开罪他们 的中国男女和小孩毫无理由地和不分皂白地予以屠杀 终至在大街小巷都遍地 躺着被杀害者的尸体 中国人像兔子似地被猎取着 只要看见哪个人一动就 被枪杀 由于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屠杀 在日方占领南京的最初两三天的工 夫 至少有 12000 的非战斗员的中国男女和儿童被杀害了 资料二 随军记者浅海铃木 龙钟煌所写的 紫金山下 通讯就报道了向井敏 明 野田毅的杀人比赛 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原日军 16 师团士兵东史郎在日记 里记载了对中国军民屠杀的实例等 资料三 美国 纽约时报 驻南京记者杜廷写道 日军占领南京后三天情况 变了 大规模地抢劫 奸淫妇女 屠杀普通居民 将居民从家中逐出 成批地 处决俘虏 抓走青年男子 使南京成为一座恐怖城市 资料四 日本政府一再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新修订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竟宣称 南京大屠杀是捏造的 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言 教师总结 日本人否认侵略罪行 妄图歪曲事实 我们要呼吁正视历史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课堂小任务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日需要永久的和平安宁 为了让痛苦的历史不再重演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拿起手中的笔 告诉日本中学 生历史的真相 请你以 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 为主题 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 短信 在信中要告诉他日军侵华时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 同时也要向异国同 龄人表达中国人民反对侵略 热爱和平 希望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处的心 愿 注意 信中要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 日本右翼分子与日本人民区分开 三 教学反思 在处理这一课的时候 我把七七事变及其影响作为重点 把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的正式形成和从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行径作为难点 在课的处理上我采用比较传统的时间线索贯穿本课 从复习之前所学习过 的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一直讲到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 依据课上的内 容来分析卢沟桥的地理位置 当时北平的情况以及卢沟桥事变的具体情况 并 由此也提到了国民党 29 军的英勇作战 联系到了本课的课题 宁为战死鬼 不 作亡国奴 面对日军的攻势 国 共两党又作何反应 通过设问来处理本课的 一个难点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部分内容 我选择让学生自己来处理 活动的设问就 以人们常提到的 日本历史教科书 的问题 通过小组让学生去寻找材料 直 观地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