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ppt_第1页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ppt_第2页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ppt_第3页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ppt_第4页
吸氧有效排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气道护理 ICU白艳娟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1 第一节吸氧第二节有效排痰 2 第一节吸氧 1 氧疗的重要性2 氧疗的目的3 氧疗的原则4 缺氧的评估5 给氧方法6 氧疗并发症7 监护8 注意事项9 常见吸氧方法的操作 3 人体各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各不相同 大脑缺氧10秒可导致失去意识 大脑组织约4 6分钟 小脑10 15分钟 延髓20 25分钟 脊髓45分钟 交感神经节60分钟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约30分钟 肝细胞1 2小时 而肺组织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长一些 氧疗的重要性 4 氧疗的目的 通过提高吸入气体中的氧浓度 提高氧在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度 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 达到预防或治疗低氧血症 满足机体代谢氧的需要的目的 5 氧疗的原则 氧是一种最常用但又最易被误用的物质 应被看成是一种药物 对患者来说有益处 也有坏处 用氧应有明确的指证 1 如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 PaO2 60mmHg SaO2 90 2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PaO2 50mmHg 3 有组织缺氧但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患者 如心排血量降低 贫血 休克 CO中毒等 4 麻醉手术后预防性给氧 总的来说 各种类型的缺氧均应是氧疗的适应症 氧疗开始后 应持续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 适时调整氧疗方案 以最低的氧吸入达到满意的PaO2或SaO2 6 缺氧的评估 1 评估 具有缺氧的病因 具有呼吸急促或困难的临床表现 发绀 动脉血气分析与氧饱和度监测 2 缺氧程度 轻度低氧血症 SaO2 80 PaO250 60mmHg 无发绀 中度低氧血症 SaO260 80 PaO240 50mmHg 有发绀 重度低氧血症 SaO2 60 PaO2 40mmHg 严重发绀 7 第四年 第三年 第二年 第一年 插管 呼吸机 口咽通气管 面罩 鼻塞 双鼻道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造口内给氧 优点 疗效好 易于分泌物排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点是对病人损伤大 感染可能 气管黏膜干燥 影响沟通交流 呼吸机给氧 优点 是最有效的氧疗途径和方法 它借助机械的作用和不同的物理原理和功能 能最大限度地提高FiO2 纠正许多类型的缺氧 缺点 同气管插管内给氧 口咽 鼻咽通气管内给氧 主要用于昏迷伴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的病人 不舒适 影响沟通交流 面罩 优点 较鼻塞吸氧氧气相对集中 氧浓度高 缺点 不舒适 进食时必须移开 影响散热 昏迷患者妨碍呕吐物流出 双鼻道 鼻塞 优点 使用方便 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吸氧方式 缺点 吸入氧浓度不稳定 容易脱落移位 高流量时出现不适 可出现鼻腔干燥 出血 可出现痰液堵塞氧气管 8 氧疗并发症 一 1 氧中毒 氧中毒是氧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 原因为高浓度吸氧后体内氧过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 损伤肺泡 毛细血管膜出现肺型氧中毒 表现为胸骨后疼痛 咳嗽 呼吸困难 肺活量减少 PaO2下降 肺部呈现炎性细胞浸润 充血 水肿 出血和肺不张 如进一步损害脑组织 则称之为脑型氧中毒 主要出现视觉和听觉障碍 恶心 抽搐 晕厥等神经症状 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9 氧疗并发症 二 2 二氧化碳潴留 见于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患者 原因有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的兴奋刺激主要靠低的氧分压 高浓度吸氧后动脉血氧分压升高 患者缺氧改善 呼吸中枢的刺激消失 出现低通气 引起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一步升高 吸氧后缺氧引起的肺血管代偿性收缩反应消失 肺血管扩张 通气不足的肺泡得到血液灌注 通气 灌注比例失调肺泡无效腔增加 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二氧化碳潴留与脱氧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有关 脱氧血红蛋白比氧合血红蛋白携带更多的二氧化碳 吸氧后氧合血红蛋白增多引起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 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主要症状有出汗 摇头 烦躁 意识障碍 皮肤潮红 结膜充血 口唇呈樱红色等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CO 升高 治疗为低浓度吸氧 促进通气 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 注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低浓度吸氧 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血氧浓度饱和 SaO 在90 以上 可预防高度吸氧引起的低通气和二氧化碳潴留 10 氧疗并发症 三 3 吸收性肺不张 产生原因 高浓度吸氧后肺泡中维持肺泡处于开放状态的氮气被洗出 而代之以氧气 氧气容易弥散吸收入血 肺泡内气体减少 逐渐闭陷 出现肺不张 吸收性肺不张易出现于肺的低通气区域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 血压下降和心动过速 胸部检查示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至实音 呼吸音减弱至消失 病变部位胸廓活动减弱或消失 气管和心脏移向患侧 缓慢发展的肺不张可能无症状或仅引起轻微肺部症状 吸收性肺不张的预防 吸氧浓度尽可能不超过60 若为机械通气 可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鼓励深呼吸咳嗽排痰 11 监护 1 控制氧流量和浓度 严密监测其正确的使用 确保给氧装置输送的氧浓度正确 保持气道通畅是氧疗的关键 应充分清除口鼻和气管内分泌物 促进通气 2 防止并发症 对吸入氧气进行温化和湿化防止干冷气体直接进入器官引起痰栓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 严密观察患者面部皮肤和鼻粘膜情况 防止面部压伤和鼻黏膜出血等 3 生命体征监测4 组织氧合监测 动脉血氧分压 动脉血氧饱和度 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 动脉乳酸等5 健康指导 氧治疗场所禁止明火吸烟等 保证用氧安全 告知患者合理用氧的重要性 并指导患者正确处理吸氧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用经验知识与说明书来正确实施氧疗 12 注意事项 一 1 重视病因 氧疗不能代替病因治疗 仅能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氧疗同时不能放松病因治疗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是氧疗的基础和保障 在氧疗过程中 应该随时预防和去除呼吸道阻塞的因素 加强翻身 拍背 雾化吸入 鼓励病人咳嗽排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13 注意事项 二 3 药物和机械方法增强呼吸动力 对自主呼吸减弱的病人 在积极氧疗的同时 还应配合呼吸兴奋剂和呼吸机的应用 以解决呼吸动力障碍问题 4 选择适当的氧浓度和給氧途径 盲目高浓度氧疗增加氧中毒的危险性 过低不易纠正缺氧 应根据缺氧的可能机制 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浓度 一般认为以能维持动脉氧分压在60mmHg以上的最低氧浓度为佳 14 注意事项 三 5 加强气道湿化 氧疗时气道容易干燥 影响和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应做好气道湿化工作 如饮水 呼吸机湿化 及时添加湿化瓶内灭菌水等6 防止爆炸与火灾 氧气易燃易爆 做好 四防 注意用氧安全 15 吸氧操作方法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 评估患者的病情 意识 呼吸状况 合作程度及缺氧程度 2 评估鼻腔状况 有无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或分泌物阻塞等 3 动态评估氧疗效果 16 吸氧操作方法 二 操作要点 1 严格掌握吸氧指征 选择适合的吸氧方式 2 正确安装氧气装置 管道或面罩连接紧密 3 根据病情调节合适的氧流量 4 用氧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 神志 氧饱和度及缺氧程度改善情况等 17 吸氧操作方法 三 指导要点 1 向患者解释用氧目的 以取得合作 2 告知患者或家属勿擅自调节氧流量 注意用氧安全 3 根据用氧方式 指导有效呼吸 18 吸氧操作方法 四 注意事项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气道湿化 2 保持吸氧管路通畅 无打折 分泌物堵塞或扭曲 3 在插鼻导管时 应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 如有创面 应插入健侧鼻孔 面罩吸氧时 检查面部 耳廓皮肤受压情况 19 吸氧操作方法 4 使用氧气时 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 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导管 再关流量表 再关闭氧气总开关 以免一旦旋错开关 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5 吸氧过程中 应观察缺氧状态有无改善 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是否通畅等 如用鼻导管持续吸氧者 每8 12h更换一次导管 并由另一鼻孔插入 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 鼻腔分泌物多者应经常清除 防止导管阻塞 鼻塞每日更换 20 吸氧操作方法 6 患者饮水进食时 应暂停给氧 7 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连续吸氧患者每天更换湿化瓶 湿化液及一次性吸氧管 8 新生儿吸氧应严格控制用氧浓度和用氧时间 21 吸氧操作方法 9 氧气筒内氧气不可全部用尽 压力降至5kg cm2时 即不可再用 以防灰尘进入筒内 而造成再次冲气时引起爆炸的危险 10 对未用或用空的氧气筒 应分别注明 满 或 空 的标志 以免急用时搬错而影响抢救 22 吸氧操作方法 1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意用氧安全 尤其是使用氧气筒给氧时切实做好四防 防震 防火 防热 防油 23 第二节胸部物理治疗 CPT 搜索 胸部物理治疗 CPT 搜索 CPT概念 用物理的技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治疗方法 包括体位引流 拍背 震颤 咳嗽 吸引 呼吸练习CPT作用 1 清除气道分泌物 降低大气道阻力 有利于肺的扩张 降低小气道阻力 增加肺的顺应性 减少局部损伤和细菌的侵袭力 2 促进肺的再扩张 增加局部灌注 从而有效的吸入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改善通气 使肺组织健康无阻塞 使呼吸肌肉强壮 改善肺部状况 CPT适应症 无力咳嗽或因咳嗽而体力衰竭的患者 出现有过多或不正常分泌物滞留 分泌物阻塞引起的肺不张 气管插管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呼吸或全身神经肌肉营养不良CPT禁忌证 肋骨损伤 严重的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 肺脓疡或气胸无胸腔引流 高颅内压 不稳定的血液动力情况 肺出血或凝血病 异物吸入或特别的呼吸困难 CPT之体位引流 搜索 体位引流的原理 根据患者肺部病变部位及患者的需要 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以有利于分泌物引流 肺通气和灌注 促进气管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清除体位引流的操作方法 1 餐前1 2h或餐后2h进行 2 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 3 引流顺序 先上叶 后下叶 若有二个以上炎性部位 应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 4 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出现心律失常 血压异常等并发症时 立即停止引流 及时处理 5 辅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或振颤 及时有效清除痰液 体位引流的注意事项 重症患者的体位安置极为重要 头低位易引起呼吸困难 需谨慎 严密观察 高颅内压 反流 膈神经麻痹 新生儿腹部膨胀时 应避免头低位 腹部手术 神经外科 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也不适合头低位 CPT之拍背 搜索 拍背的原理 利用手腕的力量 将手掌弯起通过拍的动作会使不同大小振幅及频率的波穿过胸部 减少分泌物附着于气道壁 物理性的将黏液移除 并且增加气道传送的速度拍背的方法 1 在餐前30min或餐后2h进行 2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采取相应体位 3 避开乳房 心脏和骨突 脊椎 胸骨 肩胛骨 部位 4 叩击法 叩击时五指并拢成空杯状 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向上 由外向内 快速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 5 振颤法6 振动排痰仪拍背的注意事项 1 拍背时应薄衣服盖住 防止皮肤损伤 注意保护胸 腹部伤口 合并气胸 肋骨骨折时禁做叩击 2 根据患者体型 营养状况 耐受能力 合理选择叩击方式 时间和频率 儿童和成人大约60次 分 婴儿大约40次 分 对重症婴儿和易引起支气管痉挛患者频率应慢 3 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当患者出现皮肤情况不佳 凝血病 骨质疏松 佝偻病 心律不齐 呼吸暂停 心动过缓 治疗中烦躁 皮下其肿 颅内压增高 脑室出血 肺水肿 严重的心功能不全等情况时 胸部物理治疗不适合进行 CPT之咳嗽 搜索 咳嗽的原理 深吸气 声门关闭 胸腹腔内压力增加 声门打开 腹肌收缩 快速排出空气 形成了咳嗽刺激咳嗽的方法 大量吸气 快速用力呼气 同时教患者咳咳咳 必要时刺激口咽部 产生咳嗽有效咳嗽方法 1 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上身微向前倾 2 缓慢深呼吸数次后 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 屏气数秒 然后进行2 3声短促有力的咳嗽 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 循环做2 3次 休息或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可再重新开始 CPT之震颤 搜索 震颤的原理 震颤是将一种细微抖动的压力间歇性的施于胸部 产生波能 震颤力量的大小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机械振动排痰机 代替人工手法体位引流的新产品 其治疗头可对人体产生特定方向周期变化的综合治疗力 由垂直力及水平力合成 其中一种为垂直于体表的治疗力 它对人体产生的叩击 震颤作用可使呼吸道粘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松弛和液化 使其变小变松 另一种为平行于体表的水平治疗力 它对人体产生的定向挤推 震颤作用可使支气管中已被液化的黏液按定向挤推方向逐步推出体外 即从细支气管 支气管 气管 CPT之气道抽吸 搜索 气道抽吸目的 清除气道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 保证供氧 防止肺部并发症 抽吸程序 1 向患者 家属解释程序 洗手 2 增加吸氧 使用适当的面罩和头罩 3 检查负压 60 120mmHg 将吸痰管末端开口暴露 并与吸引器连接 吸痰管必须保持无菌 4 戴无菌手套的手拿吸痰管后 不应触及其他物品 防止污染 5 脱离患者的呼吸机和氧供 动作轻柔的将吸痰管插入鼻 口咽或气管插管 此时不给负压 如果感觉阻力不应硬插 用轻微的力量重新插入 6 吸痰时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 边慢慢收回 在分泌物多处持续吸引 每次吸间不超过10秒 7 将氧 呼吸机接于患者 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呼吸音情况 8 反复吸引者在吸引前需给氧 维持氧水平在正常标准 CPT之注意事项 搜索 CPT注意事项 1 血液病患者并发休克 肺部感染 肺不张 血小板很低 皮肤无出血点 CPT需谨慎 若皮肤有出血点 又急需CPT解除肺通气障碍 可通过先输新鲜血小板后再做CPT 操作时尽量使用震颤手法配合体位引流 而少用或不用拍背手法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新鲜出血点 2 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 大心脏 CPT时不能直接在心前区拍击 震颤 需边做边观察 防止发生心率紊乱 术后的患者尤其谨慎 根据手术的不同决定做CPT的时机 CPT过程中严密心脏监护 患者若有烦躁 低氧应立即停止操作 CPT之注意事项 搜索 CPT注意事项 3 咳嗽无效或功能缺失 1 当有脊髓损伤或神经肌肉疾病所造成的咳嗽反射消失或膈肌麻痹 膈神经受损时会造成通气障碍 即使患者粘液的分泌量及粘稠度正常 纤毛运动功能正常 其气道清除的效果仍较差 2 昏迷不醒 痰液积聚且咳嗽反射受损 使用机械通气患者 及长期卧床致使无法咳嗽 进一步造成分泌物滞留 肺部因而扩张不全及发炎 应经常更换体位 协助咳嗽 帮助做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