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2_第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2_第2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2_第3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2_第4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2 2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1 4 分 下面对我国地理概况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地跨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B 领土最南端在海南省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 C 南与越南 老挝 缅甸山水相邻 D 位于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 2 2 分 我国两个内海是 A 渤海 黄海 B 黄海 东海 C 台湾海峡 渤海 D 琼州海峡 渤海 3 2 分 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每年 5 9 月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控制 2013 年 3 月干旱严重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当年我国南方 北方部分地区都受到早灾影响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包括图 第 2 页 共 16 页 中哪个数码所示山脉 A B C D 2 特旱区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 A 云南省 B 贵州省 C 西藏自治区 D 四川省 3 当年西南地区旱情严重 主要原因是 A 山高谷深 河流少 B 人口太稠密 用水量极大 C 冰雪难以融化 D 气温回升快 西南季风未到达 4 4 分 下列有关中国疆域 人口 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疆域辽阔 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B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各民族的分布具有 大杂居 小聚居 的特点 其中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D 中国人口分布大致以漠河 腾冲一线为界 呈东多西少的态势 5 4 分 我国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据此完成 第 3 页 共 16 页 下面小题 1 近年来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上图漫画反映了我国 人口出生率较低 人口老龄化加剧 人口死亡率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 B C D 2 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 促进人口大规模迁移 B 促进乡村城市化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 D 彻底解决劳动力短缺的现状 第 4 页 共 16 页 6 4 分 2011 年以来 我国先后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 双独二孩 单独二孩 和 全面二孩 的调整 如图示意 1987 2015 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 下列关于 1987 2015 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B 人口数量缓慢下降 C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2 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我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全面二孩 政策实施后将 A 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B 解决人口质量问题 C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 7 6 分 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 又是阶梯界线的是 A 天山 B 昆仑山 C 祁连山 D 巫山 第 5 页 共 16 页 8 4 分 下图中能够反映华北平原气候特点的是 A A B B C C D D 9 2 分 中国位于 A 西半球 北半球 B 东半球 北半球 C 西半球 南半球 D 东半球 南半球 10 2 分 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共有 56 个少数民族 B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藏族 C 各民族无论大小 一律平等 D 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 西南 东北地区 11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6 页 A 大河自西向东流 沟通东西交通 促进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系 B 呈阶梯状分布 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 地势向海洋倾斜 利于形成降水 D 西高东低 使高山 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12 6 分 一位外国游客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 感慨地说 中国真大啊 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 高的情况下 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月份是 A 1 月 B 5 月 C 7 月 D 9 月 2 这位游客乘坐的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 陇海一兰新线 B 京哈一京广线 C 宝成一成昆线 D 浙赣一湘黔线 13 2 分 2014 年 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昆仑山脉位于哪两个阶梯的分界 线上 A 第一和第三级阶梯 B 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第 7 页 共 16 页 C 第一和第二级阶梯 D 第三和第四级阶梯 14 4 分 我国国土辽阔 区域差异大 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山环水绕 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高 寒 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辽东半岛长冬无夏 青藏地区光照强 气温日较差大 C 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 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因索 D 东北三省煤 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 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 水能 2 图中阴影区域 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 下列关于 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 沃野千里 B 区域被誉为 中华水塔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C 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 各种养分积累多 D 区域是长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15 4 分 读北京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 8 页 共 16 页 1 北京的年降水量约为 A 1680 毫米 B 680 毫米 C 1300 毫米 D 360 毫米 2 判断北京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6 4 分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描述的气候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二 二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121 分分 17 4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9 页 共 16 页 1 写出 A 山脉的名称 A 是 2 地比 地降水多的原因主要是 从 地到 地画一直线 则此线 部人口稠 密 部人口稀疏 3 两地所在的温度带名称分别为 地是 地是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 原因是 18 5 分 留得住青山绿水 记得住乡愁 筑牢 一湖三山四水 生态屏障 守护美丽湖南碧水 蓝天 读图 回答问题 1 读图 三山 中属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山 2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所述景 观指图中 湖 潇湘 指 湖南的母亲河 江上游段 第 10 页 共 16 页 3 位于湘江沿岸的株洲冶炼厂是我国铅锌冶炼龙头企业 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8 年启 动搬迁 原址改造为沿江风光带和工业遗址公园 长沙某中学开展 湘江生态环保行 活动 两位同学发 表的看法 根据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原则 你赞成谁 19 2 分 2019 年春晚除了在北京设主会场外 还在长春 井冈山 深圳设分会场 读图 回答 下列问题 1 由深圳到长春 四个会场的冬季气温变化规律是 其影响因素是 2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其发展的主要优势是毗邻 便于引进资金 技术 管 理经验等 3 长春分会场位于 地形区 一首 雪花赋 十分贴合当气候环境 指出其气候特点 4 井冈山分会场所在省区是 简称 该省山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的饮料作物是 第 11 页 共 16 页 20 3 分 读我国沿北纬 32 地形剖面图 完成问题 1 从图中海拔 地形区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 图中 A 地形区生态环境脆弱 主要原因是 选择 A 深居内陆 降水稀少 B 人口密集 植被破坏严重 C 海拔高 气温低 D 山脉阻挡 水汽难以到达 3 图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填字母 21 4 分 读懂地形地势 读 中国略图 及 我国沿北纬 32 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虚线 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其中代表二 三级阶梯界线的是 填 序号 2 地形剖面图中 横断山脉 至 巫山 之间的地形区为 3 读 中国略图 黄河 长江均注入 洋 其大致流向为 4 综上所述 可知我国地势特征是 第 12 页 共 16 页 22 3 分 读中国简图 回答问题 1 铁路线名称 A B A B 两条铁路线的交汇城市 为 2 首都 3 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 的简称为 4 在 省区生活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族 5 图中广州位于 工业基地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616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1 1 2 1 3 1 3 2 3 3 4 1 5 1 5 2 6 1 6 2 7 1 8 1 9 1 10 1 11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2 1 12 2 13 1 14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