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C卷_第1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C卷_第2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C卷_第3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C卷_第4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末检测章末检测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1 2 分 2019 八上 港南期末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金刚石 水 耕地 石油 阳光 天然气 A B C D 2 2 分 2019 七下 宜春期中 人口 资源 环境 是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 下列资 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土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生物资源 3 2 分 2019 八下 宜兴期中 我国一直以 地大物博 而自豪 现在 却有 地大物薄 之 第 2 页 共 12 页 说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资源总量丰富 但种类不多 B 总量小 种类少 C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D 自然资源分布均匀 4 2 分 2019 北戴河模拟 读中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所示不是中国资源调配工程的是 A 西气东输 B 青藏铁路 C 西电东送 D 南水北调 2 西电东送工程中线和南线输送的能源类型主要是 A 水电 B 火电 C 风力发电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核电 5 2 分 2017 八下 黑龙江月考 我国土地资源中 对农业发展最为有利的是 A 东部人多地少 B 土地类型多样 C 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 草地多 耕地少 6 4 分 2017 八上 沛县月考 关于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的变化 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南多 东北少 B 秋冬少 春夏多 C 夏秋多 冬春少 D 南方多 北方少 7 4 分 2018 八上 东莞月考 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 国土面积大 耕地总面积很小 B 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 人口增长迅速 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 草场过度放牧 草地遭受破坏 数量减少 8 4 分 2017 眉山 我国山地多平地少 人多地少 土地资源利用中优质耕地面积减少最为严 重 要保有 18 亿亩耕地形式严峻 以下耕地减少的原因中最能说明严峻形式的是 修建高尔夫等运动场地 城镇化 工业化 自然灾害 生态退耕 A B 第 4 页 共 12 页 C D 9 2 分 2019 八下 昭平期中 读下图漫画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上图所示漫画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漫画所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B 漫画所揭示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 C 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D 解决图示问题的主要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2 有关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水能资源也丰富 B 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建水库 C 我国的水能资源 现在大部分已被开发利用 D 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长江 10 8 分 2019 八上 泰兴期末 读 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1 该图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A 东多西少 B 南多北少 C 北多南少 D 夏秋多 冬春少 2 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 应采取的措施为 A 兴建水库 B 海水淡化 C 跨流域调水 D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11 4 分 2019 七下 高要期中 下列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中 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 海水淡化 B 修筑水库 C 开渠引水 D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12 6 分 2018 八上 东莞月考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A 冬春多 夏秋少 第 6 页 共 12 页 B 冬春少 夏秋多 C 东部多 西部少 D 东部少 西部多 13 2 分 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 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 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 防止海洋污染 D 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14 2 分 2019 八上 泗洪期末 下列我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制止侵海 占海的开发行为 防止和控制海水污染 鼓励开发浅海 滩涂 取消伏季休渔制度 A B C D 15 8 分 2016 平南模拟 以下关于我国海洋国土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台湾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B 我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C 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D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省鸭绿江口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第 7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鱼是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的 可以随意打捞 17 2 分 海洋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尽量开采 18 2 分 2018 苏州 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地下淡水 19 2 分 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最紧张的地区是华北平原 20 2 分 2017 八上 翁牛特旗月考 有人说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对吗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939 分分 21 10 分 如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可利用土地包括 可利用草地 以及工矿 交通 城市用地和内陆水 域等 其中比重最大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国 东部 西部 地区 2 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土地资源属于 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 问题 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 因此我国把 十分珍惜 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 基本国策 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22 10 分 2018 八下 南通期中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1 A 是 平原 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产地 土地类型以 为主 耕作制度 熟制 是 2 B 是 高原 该地区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 3 C 是 平原 D 盆地中的绿洲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和优质瓜果产地 4 受地势影响 我国大河大多自 向 奔流入海 沟通了东西交通 在各阶梯的过 渡地带 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23 6 分 2019 八上 滦州期末 祖国母亲养育了我们 可祖国母亲身上却存在许多 病症 现在让我们为母亲 诊断把脉 写出病因及处方 1 病症一 水资源短缺 图中 地区供水最为紧张 病因 本区水源少 土地利用类型 多 人口集 中 城市众多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处方 我国实施的大型调水工程是 该工程中线方案是由汉 江上游的 水库引水 跨 四大流域 经 第 9 页 共 12 页 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以解决 地区的缺水问题 2 病症二 水土流失严重 图中 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 病因 该处土质疏松 破坏严重 且夏季多暴雨 的冲刷 地表形成了 特点 处方 3 病症三 土地荒漠化 图中 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病因 由于 或弃牧毁草开荒致使草场退化 处方 4 病理分析 我们祖国母亲的许多 病症 尽管与许多自然因素有关 但也受人为原因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母亲 也为了我们的幸福 让我们共同倡议 针对 病症 任写 两点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的话 24 13 分 2019 德州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材料二 赵州桥 又称安济桥 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 由隋朝匠师李春建 造 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 跨度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1 干早是 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请对干早的原因进行正确的排序 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高大山脉对湿润 气流的阻挡 第 10 页 共 12 页 2 B 处是 水利枢纽 该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3 图中 A 河流下游河段流城面积狭小 其原因是 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 mm 等降水量线 区共有的清洁能源有 4 从地理角度 说明赵州桥桥体在大拱两端各建有两个小拱的主要目的 5 来到 区的游客 名数会出现头痛 流鼻血 呼吸闲难等反应 主要原因是 6 区种植的青稞 小麦穗大粒饱 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得益于哪些自然条件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