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人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人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人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人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4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人教版第六中学人教版第六中学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 4 4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 6 分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下面是其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1 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B 秦岭 太行山 阴山 乌鞘岭 C 乌鞘岭 太行山 阴山 秦岭 D 太行山 阴山 乌鞘岭 秦岭 2 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 毁林开荒 B 修筑梯田 C 地表光秃 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 D 多寒潮和台风 3 针对该地地表现状 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植树种草 增加植被覆盖率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退耕还林还草 杜绝放牧 禁止发展畜牧业 整修梯田 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第 2 页 共 18 页 A B C D 2 2 分 历史上 曾以北京作为京城的朝代是 A 元 明 清 B 唐 元 明 C 宋 明 清 D 汉 元 清 3 2 分 呼和浩特市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4 2 分 北京有许多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外国游客来北京旅游这些景点 下面的景 点中 你知道可以向他们推荐哪些吗 长城 故宫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颐和园 天坛 承德避暑山庄 A B C D 第 3 页 共 18 页 5 6 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回答下题 1 区域的农业主要发展 A 种植业 B 渔业 C 林业 D 畜牧业 2 与 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经过秦岭 淮河 与其大致吻合的是 A 一月 0 等温线 B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C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D 种植业和畜牧业分界线 3 根据自然条件 适合种植柑橘的是 A B C D 6 2 分 北京是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 全国政协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 民检察院也住在北京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 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 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 第 4 页 共 18 页 系的各个国家 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 据此回答 2013 年 1 月份以来 北京多次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空气能见度低 质量下降 给人们的生产 生 活及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下列行为中 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 增加城市绿地 B 注意节能减排 倡导低碳经济 C 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 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7 2 分 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地表支离破碎 B 窑洞是传统民居 C 水土流失严重 D 水运仍是重要的运输方式 8 2 分 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 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A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B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C 小兴安岭 塔里木盆地 横断山脉 D 天山山脉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9 2 分 北方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 5 页 共 18 页 D 热带雨林 10 2 分 北京典型的传统民居是 A 胡同 B 四合院 C 高脚楼 D 土楼 11 4 分 读我国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及表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 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开发历史悠久 粮食生产经验丰富 黑土广布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地广人稀 光热充足 作物单产高 A B C D 2 乙地区过去曾是我国重要粮仓 向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 但近年来 乙地区却从甲地区大量 调入粮食 导致乙地区粮食生产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发展速度快 占用耕地多 第 6 页 共 18 页 B 水 旱灾害频发 粮食产量下降 C 生产技术落后 粮食单产降低 D 劳动力缺乏 耕地大量荒废 12 2 分 北京周围的地理事物与实际不符的是 A A B B C C D D 13 2 分 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有 A 黄土坡 B 黄土塬 C 黄土峁 D 黄土梁 14 2 分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 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B 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三熟 第 7 页 共 18 页 C 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 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D 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15 2 分 我国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半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B 干旱的温带季风气候 C 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D 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16 2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如图 回答 长江 黄河 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 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位于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17 20 分 近年来 东北各地不断探索现代农北发展路径 效果显著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过 要抓 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 为东三省发展再注强心剂 据此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18 页 1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综合性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区 2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 便利的交通运输 B 十分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3 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A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B 林区和沙漠区 C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 暖温带和中温带 4 黑土地 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黑土地 形成的环境是 第 9 页 共 18 页 A 寒冷干燥 B 高温多雨 C 炎热干燥 D 寒冷湿润 5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C 水源不足 D 地表崎岖 6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综合性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区 7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 便利的交通运输 B 十分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8 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A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第 10 页 共 18 页 B 林区和沙漠区 C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 暖温带和中温带 9 黑土地 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黑土地 形成的环境是 A 寒冷干燥 B 高温多雨 C 炎热干燥 D 寒冷湿润 10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C 水源不足 D 地表崎岖 18 2 分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太阳辐射 距海远近 季风风向 纬度位置 A B C D 19 2 分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下列描述与我国秦岭 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A 民居屋顶坡度大 墙体高 第 11 页 共 18 页 B 多水田 以种植水稻 油菜为主 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D 农业以旱地为主 多种植小麦 玉米等作物 20 2 分 秦岭 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1 月 0 等温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B C D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1 4 分 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2013 年入汛以来 黑龙江省遭遇连续的强暴雨 使多条江河连续多次发生洪水 导致堤坝险情不断 部分乡村被淹 险工弱段地区的群众被迫转移 人民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 1 2013 年黑龙江省各河段发生洪水的原因是 2 洪水造成的危害有 一项即可 3 材料介绍的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的 气象灾害或地质灾害 第 12 页 共 18 页 4 材料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22 15 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是 山脉 该山脉以西是 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2 在 2000 年 国家决定停止开垦三江平原 主要目的是为了 A 保护湿地 B 保护耕地 C 发展畜牧业 D 植树造林 3 每年的 4 5 月份 东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 而松花江和鸭绿江等河流水量已开始增大 原因 是什么 4 根据图上信息 说明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3 6 分 读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3 页 共 18 页 1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青海省和 自治区 填字母 2 三江源中的 三江 是指图中 的 三条河流 3 F 是 铁路 它的起点是西宁 终点为 日光城 拉萨 这条铁路通过兰青线把青藏地 区与全国连接在一起 4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了以下措施 退耕还草 林 全面禁猎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5 关于入藏旅游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去西藏 B 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帽 C 最好带上防晒霜或防晒伞 D 最好选择冬季旅游 24 10 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4 页 共 18 页 1 山脉 A B 其中分布有高山草场 发展山地牧业的是 2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C 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塞外江南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河流 该河流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是 由于 严重造成的 3 D 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河 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 工程 第 15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 1 1 2 1 3 2 1 3 1 4 1 5 1 5 2 5 3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第 16 页 共 18 页 11 2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