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最新版_第1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最新版_第2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最新版_第3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最新版_第4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最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北京义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A A 卷最新版卷最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从太空看 地球的形状是 A 接近正圆的球体 B 一个倒扣的盆子 C 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D 天圆如张盖 地方如棋局 2 2 分 关于温度带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B 北温带四季分明 C 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D 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 3 2 分 收集地理信息的便捷途径是 A 阅读地理图书 B 访问互联网站 C 开展地理考察 D 阅读地图 4 2 分 同学们 我们要充满智慧地学习地理 下列学习方法你认为最不适合的是 A 善于观察 拓宽视野 B 会读图表 熟练运用 C 死记硬背 题海战术 第 2 页 共 16 页 D 联系实际 勤于实践 5 2 分 秦岭 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1 月 0 等温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B C D 6 2 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 生态中国 美丽中国 的目标 下列地区的做法 正确的是 A 长江三角洲地区保存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 B 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拆除四合院和胡同 C 香港和澳门由于地狭人稠 减少绿地面积建设高层建筑 D 东北平原北部地区为了增加粮食产量继续大面积开荒 7 2 分 夏收期间遇上少有的好天气 华北平原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 说明了 A 天气对工业的影响 B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C 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D 天气对衣着的影响 8 2 分 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3 页 共 16 页 1 一次性物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 牙刷 B 纸杯 C 塑料袋 D 纸巾 2 倡导 低碳生活 有助于环境保护 下列做法不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A 多乘公交车 少开私家车 B 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 节假日少赠纸制贺卡 D 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 9 2 分 如图为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第 4 页 共 16 页 D 10 2 分 阿拉伯人总是带着头巾 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 骑骆驼出行 这样的着装是为了 A 遮挡风沙 B 有男子汉气概 C 御寒保暖 D 大方漂亮 11 2 分 如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 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 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 是 A B C D 12 2 分 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 A 海南省 B 广东省 C 台湾省 第 5 页 共 16 页 D 广西省 13 2 分 小欢想到如图所示著名旅游景点旅游 她应该去的国家是 A 荷兰 B 日本 C 巴西 D 美国 14 2 分 读下面四国图 回答下面小题 甲 乙 丙 丁 1 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2 某国核工业 航天业居世界前列 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 该国是 A 甲国 第 6 页 共 16 页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3 位于南半球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是 A 甲国 B 乙国 C 丙国 D 丁国 15 2 分 下列城市中 有 音乐之都 称号的是 A 威尼斯 B 维也纳 C 雅典 D 罗马 16 2 分 小强业余时间喜欢冲浪 他可能生活在 A 高原地区 B 平原地区 C 河流沿岸 D 沿海地区 17 2 分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A 图名 比例尺 注记 B 图名 比例尺 方向 第 7 页 共 16 页 C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D 图名 方向 图例和注记 18 2 分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这一测定地图方向的方法 应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适用 A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 B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C 既没有指向标 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 D 任何地图都适用 19 2 分 AB 两地相距约 150 千米 在比例尺为 1 500000 的地图上 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A 3 厘米 B 30 厘米 C 6 厘米 D 60 厘米 20 2 分 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中 符合 绿色 节能 低碳 的是 A 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纸质贺卡 B 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C 垃圾分类放置 分类回收 D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21 2 分 地图的三大要素是 A 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B 比例尺 纬线 经线 C 方向 经度 纬线 第 8 页 共 16 页 D 图例 经线 纬线 22 2 分 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图 回答下题 1 四幅简图 图幅大小相同 按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2 图中省区与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 新 B 皖 C 蜀 D 粤 23 2 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 400 米 如 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 20 厘米 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 1 20 000 B C 1 2 000 第 9 页 共 16 页 D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米 24 2 分 下列关于地图和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B 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内容较详细 C 大地球仪比例尺比小地球仪比例尺大 D 实地范围越大的地图也越详细 25 2 分 在一幅比例尺为 l 1500 000 的北京市地图上 量得昌平镇到延庆镇的图上距离为 2 3 厘米 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345 000 厘米 B 34 5 千米 C 345 千米 D 3450000 千米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6 1 分 常用图例的含义 第 10 页 共 16 页 27 1 分 请运用所见所闻 将下列活动 居民 风土人情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填字母 黄土高原 荷兰的 阿拉伯地区 内蒙古高原 我国南方地区 三 三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8 6 分 读下图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图缺失了地图三要素中的 要素 2 图中地区地形类型以 为主 乙处的地形部位是 第 11 页 共 16 页 3 图中甲山位于湖泊的 方向 4 图中最高处的海拔范围是 5 A B 两河相比 流量较稳定的是 河 理由是 6 概括图中居民点分布的主要特征 本区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9 5 分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左图 和某日太阳光照图 右图 回答下列问 题 1 读左图 该地区的地形类型有 和 两种 2 M 村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量得 M 村到 N 村图上距离是 2 厘米 两村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3 右图所表示的节气是 在该季节内 M 村的气候特征是 4 下图为同一位置不同时间 玲玲的身影长短变化情况示意图 假设玲玲身高不变 在不考虑方 向的情况下 请比较判断 第 12 页 共 16 页 A 如果是在同一天的不同的情景示意 则更接近正午的是 图 B 如果是在不同季节的正午时刻的情景示意 则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图 30 6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深秋的周末 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 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一一 滨海市的小明 小畅 小佳的好心情 他们相约去湖滨公园划船游玩 材料二 滨海市区略图 1 图中 三处分别是小冰 小娴 小丽的家 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 用简要的语言描述 一下小明家的具体位置 2 图中铁路的走向大致是 方向 火车站在宾馆的 方向 3 三位同学相约在湖泊西南方向的运动场附近会合 这个运动场指的是 填代号 4 船从 A 处划向 B 处 是顺风还是逆风 5 如果三位同学划船保持每分钟 20 米的速度 从 A 处到 B 处需要 分钟 A 到 B 的图上 距离约为 2 厘米 6 他们计划周末去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 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他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地 图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8 2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4 2 14 3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2 2 23 1 24 1 25 1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