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II )卷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II )卷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II )卷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II )卷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同步练习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1 2 分 选出对 登高 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 诗人以 风急 二字带动全联 然后随着视线的移动依 次引出 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一联对仗工整 读来富有节奏感 共十四个字 字字精当 无一虚设 体现了杜甫非凡的艺术功力 B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 萧萧而下的树叶和奔流不息 滚滚而来的江 水 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 C 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 直至颈联才点出一个 秋 字 独登台 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 悲秋 二字 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 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悲壮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异乡 年老多病的处境 故而生出 无限的悲愁之绪 D 颈联中的 万里 百年 和上联中的 无边 不尽 遥相呼应 使读者想到诗人的愁苦孤独就像落叶 和江水一样 推排不尽 驱赶不绝 诗至此已给客居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了久客孤独的内容 增入悲秋苦病的情 思 融入离乡万里 人到暮年的感慨 诗意显得更加深沉 2 2 分 对诗歌 卖炭翁 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 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 苦宫市也 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 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与唐代的李白 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 运炭和卖炭的经过 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 象 D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运用叙述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则运用说明 全诗笔法简 洁 富有表现力 第 2 页 共 6 页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121 分分 3 3 分 公元 759 年岁末 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 在 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 茅屋 后人 把这里叫做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 歌 是 4 1 分 系向牛头充炭直 的 直 意思是 5 5 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三重茅挂罥塘坳大庇突兀 6 2 分 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 诗人 7 5 分 翩翩两骑来是谁 中的 翩翩 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8 5 分 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 三 三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 1 分分 9 1 分 回车叱牛牵向北 四 四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3434 分分 10 3 分 阅读下面的诗 完成问题 卖炭翁 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1 卖炭翁 卖炭 是为了换得 和 2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伐薪烧炭 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第 3 页 共 6 页 B 何所营 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 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 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11 21 分 读 卖炭翁 一诗 回答后面问题 1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 一车炭 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 半匹红绡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 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 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 苦宫市也 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 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与唐代的李白 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 运炭和卖炭的经过 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 象 D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运用叙述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则运用说明 全诗笔法简 洁 富有表现力 3 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 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把 称 叱 牵 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 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 中的 文书 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 而小太监手里却有 文书 和 敕 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 巧取豪夺 第 4 页 共 6 页 D 牛困人饥日已高 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 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 的艰难困苦 路远 车重 雪厚 人苦 4 翩翩两骑来是谁 中的 翩翩 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5 宫使驱将惜不得 中的 惜不得 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6 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10 分 2016 扬州 阅读诗歌 完成下列各题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 包大中丞括 清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 吾曹 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 年伯 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 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包大中丞括 包括 人名 大中丞 官名 些小 指官职卑微 吾曹 我们 1 这首诗首句有何作用 2 结合最后一句 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 五 五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13 16 分 2019 八上 利辛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 回答问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 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 三峡 乙 江出西陵 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 湘 北合汉沔 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 波流浸 灌 与海相若 清河 张君梦得 居齐安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以览观江流之胜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 快 第 5 页 共 6 页 哉 节选自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 注释 张 大 浸灌 浸 灌 意思都是 注 此处指水势浩大 清河 县名 现河北清河 张 君梦得 张梦得 字怀民 苏轼友人 齐安 宋代黄冈为黄州齐按郡 因称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略无阙处阙 夏水襄陵襄 或王命急宣或 始得平地始 其势益张益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至于赤壁之下 波流浸灌 与海相若 3 甲 乙 两文都描述了江水 江水的共同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4 甲 乙 两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 6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121 分分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