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6 海陆的变迁A卷_第1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6 海陆的变迁A卷_第2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6 海陆的变迁A卷_第3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6 海陆的变迁A卷_第4页
沪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06 海陆的变迁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9 页 沪教版沪教版 20202020 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年中考地理备考专题 0606 海陆的变迁海陆的变迁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828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1 2 分 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证明这里曾经是 A 陆地 B 海洋 C 河流 D 山脉 2 2 分 2018 八上 梅县期中 下列现象中 哪一项是由于海平面升降造成的 A 安第斯山脉 B 大西洋 C 台湾海峡 D 喜马拉雅山脉 3 2 分 关于下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两大洲可能曾经是一个整体 B 南美洲东海岸陆地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陆地凹进部分轮廓比较吻合 C 海牛和鸵鸟可以在大西洋之间自由游动和飞翔 D 该发现促进了 大陆漂移学说 的提出 第 2 页 共 19 页 4 2 分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 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 0 5 厘米至 1 2 厘米的速度互相靠 近 有人推算出大约 2 亿年后 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 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B 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D 板块运动的结果 5 2 分 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这说明了 A 很早以前有人在山上吃海鲜 B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C 海洋可以变陆地 D 古代的海洋生物爬到山上 6 2 分 2016 八上 南山期中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六大板块之中 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 太平洋板块 第 3 页 共 19 页 B 印度洋板块 C 大西洋板块 D 北冰洋板块 2 阿拉伯半岛位于什么板块 A 太平洋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亚欧板块 D 非洲板块 3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红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B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D 太平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4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美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5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 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 A 太平洋 B 印度洋 第 4 页 共 19 页 C 大西洋 D 北冰洋 7 2 分 2018 七下 建湖月考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 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传统建筑尽可能用轻质材料 设计和建设防震建筑 经常进行防震演练 躲在室内不出门 A B C D 8 2 分 2016 八上 房山期中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解释正确的是 A 由亚欧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B 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 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D 由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 2 第 5 页 共 19 页 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 地壳最活跃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9 2 分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板块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张裂和挤压运动 B 板块内部比较活跃 C 各大板块大多数时候处于静止当中 D 板块构造学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10 2 分 2015 七上 泗阳期末 下列选项中 不能作为地球 沧海桑田 变迁例证的是 A 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 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 C 印度发生大面积洪灾 农田被淹没 D 极地发现煤田 11 2 分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关于各点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9 页 A 甲地处板块挤压地带 会形成新的大洋 B 乙处地壳相对稳定 C 丙处两大板块相互张裂分离 会形成新的大洋 D 丁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12 2 分 2018 七上 柳州期末 读 六大板块示意图 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地壳活跃地带位于 A 板块内部 B 海陆交界地带 C 陆地内部 D 板块交界地带 2 地壳发生张裂运动时 会发生的现象是 形成峡谷 地表隆起 形成高大山脉 形成新的海洋 第 7 页 共 19 页 A B C D 13 2 分 地球表面 沧海桑田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壳变动与海平面的升降 B 人类填海造陆 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D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4 2 分 2019 七上 南康期末 读地中海 阿尔卑斯山 喜马拉雅山地带图 结合相关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乙板块是 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 2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岩石中含有鱼 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 第 8 页 共 19 页 A 这里曾经是海洋 B 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 生物在不断进化 D 地壳稳定没有变动 3 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 上图中 A 阿尔卑斯山会消失 B 喜马拉雅山会增高 C 红海会缩小 D 地中海会扩大 4 2018 年 8 月 3 日在中国云南邵通 图中甲处 发生 6 5 级地震 此次地震时云南省 14 年来最 大的一次地震 引发这次大地震的原因是 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 D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 15 2 分 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连线 错误的是 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山中岩石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地形抬升 B 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断裂下沉 C 非洲的西部海岸与南美洲东部海岸轮廓相似 板块断裂 D 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张 成为新的海洋 第 9 页 共 19 页 16 2 分 2015 七上 望谟期中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 发现岩石中含有鱼 海 螺 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说明这里地质史上曾经是 A 陆地 B 冰川 C 海洋 D 山脉 17 2 分 2015 七上 恩施月考 读 板块构造示意图 和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 完成 下列小题 1 一登山爱好者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鱼的化石 对此你的理解是 A 这是该登山爱好者的炒作行为 B 某位登山爱好者不小心丢落的 C 这是外界的飞来之石 D 这里曾经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 2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证据 根据该学说的主要内容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拼合而成 第 10 页 共 19 页 B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 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扩张 D 现代测量表明 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缩小 18 2 分 2018 昆明 能够正确反映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A B C D 19 2 分 2017 八上 鼎湖月考 北京时间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59 分 苏门答腊岛附近 海域 3 9 N 95 9 E 发生里氏 8 9 极大地震 此次地震诱发了强大的海啸 这次地震发生在 第 11 页 共 19 页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印度洋板块内部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内部 20 2 分 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点 28 分 在四川汶川 30 6 N 103 3 E 发生 8 级 强烈地震 并引发周边地质灾害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截止到 5 月 17 日 全国各地支援灾区捐款捐物 总价值已超过 60 亿元人民币 据此回答 地震发生地区位于 A 季风区和非季风过渡地带 B 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 C 长江支流岷江与干流交汇处 D 亚欧板块内部的川西高原附近 21 2 分 2015 年 4 月 25 日 南亚国尼泊尔发生 8 1 级地震 大量外国游客被迫滞留尼泊尔境内 地震发生后 中国启动撤侨事宜 接回中国游客 确保中国海外侨民的安全 此次地震成因复杂 但主要 原因是尼泊尔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C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第 12 页 共 19 页 D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22 2 分 2017 七上 芒市期中 板块交界地带的挤压运动 不会形成 A 高山 B 海沟 C 裂谷 D 岛链 23 2 分 2016 七上 滦南期中 六大板块中 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 B 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24 2 分 据中国测绘局消息 喜马拉雅山现在还在不断长高 其长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厚 B 板块还在不断地碰撞 挤压 C 地球在不断的运动 D 地球在不停的膨胀 25 2 分 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吹 日晒 雨淋等自然现象 B 人类的挖山 填海造陆等活动 C 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 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第 13 页 共 19 页 26 2 分 2018 七下 井陉矿开学考 读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是 A 汶川地震 B 喜马拉雅山在升高 C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D 日本地震 2 当发生地震时 正确的避震方法是 A 立即收拾东西 B 立即逃跑 C 立即打电话或告诉家人 然后再跑 D 立即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椅底下 就地避震后 再有秩序地撤离 27 2 分 当地震发生时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迅速关闭电源 燃气 B 避开高大建筑物 C 注意保护头部 D 及时返回室内 28 2 分 2015 七上 泰兴期中 读 六大板块示意图 完成后面小题 第 14 页 共 19 页 1 日本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因此多火山 地震 这两大板块是 A a 板块和 b 板块 B a 板块和 c 板块 C e 板块和 c 板块 D a 板块和 e 板块 2 六大板块中 以大洋为主的板块是 A a 板块 B b 板块 C c 板块 D d 板块 3 图中 d 板块是 A 南极洲板块 B 亚欧板块 C 印度洋板块 第 15 页 共 19 页 D 非洲板块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9 5 分 2017 九上 江西月考 某学校初二学生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 某学校初二学生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 红色之旅 和 自然生态之旅 实践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出发前同学们认真研究地图发现 村庄分布很有规律 请描述分布特点并分析这样分布的利弊 2 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据此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 3 到达目的地 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右图 发现实践基地 30 N 120 E 正好位于 地形部位 边缘 4 若城镇气温 10 C 则到达山顶时 气温约 5 右图河流有一条支流 发源于 800 米山地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 30 5 分 2019 八上 北京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8 年 9 月 28 日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 左图 发生 7 4 级强烈地震 此后又发生了 多次余震 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 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此次地震 海啸灾害后 火山也频繁 喷发 可谓祸不单行 第 16 页 共 19 页 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 地震的国家 这是为什么呢 为寻找答案 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 海洋 和陆地的变迁 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 1 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 双项选择 A 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 世界主要火山 地震带分布图 C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D 印度尼西亚交通图 2 通过研究 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 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右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双项选择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 地震带的分布 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 火山 地震带和 火山 地震带的交汇处 3 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 其中有些错误表述 请从中挑出三处 第 17 页 共 19 页 示例 错误 平均分成六大板块 错误 1 错误 2 错误 3 4 通过学习 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 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 将其 补充完整 A 自然原因 B 海平面下降 C 填海造陆 5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 同学说 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B 同学说 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 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 并阐述理由 6 通过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一节的学习 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 并说明理由 第 18 页 共 1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828 题 共题 共 5656 分分 1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