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727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 2 分 下列图例表示水库的是 A B C D 2 2 分 下列关于亚洲的 左邻右舍 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邻欧洲 西濒临太平洋 B 南望大洋洲 北濒临北冰洋 C 东邻北美洲 西濒临大西洋 D 西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东北隔海与非洲相望 3 2 分 下列温度带中 亚洲没有跨越的是 A 热带 B 北寒带 C 北温带 D 南温带 4 2 分 亚洲东部靠近世界第一大洋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第 2 页 共 16 页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5 2 分 下列亚洲河流中 没有注入海洋 而是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的是 A 湄公河 B 印度河 C 塔里木河 D 黄河 6 2 分 下列各组均为亚洲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是 A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尼罗河三角洲 B 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 欧洲西部平原 C 印度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 北美东北部 中国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 7 2 分 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A 红河 B 湄公河 C 萨尔温江 D 伊洛瓦底江 8 4 分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听到这首 亚洲雄风 歌曲 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这里的 山 如果是世界的 头 那么这座山是指 A 天山 第 3 页 共 16 页 B 阿尔卑斯山 C 昆仑山 D 珠穆朗玛峰 2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是说亚洲河流众多 奔流不息 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高东低 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B 北高南低 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C 中部地势高耸 四周地势较低 河流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D 地势变化复杂 河流流向没有规律可循 9 4 分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 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A 自北向南流 B 自东向西流 C 自东南向西北流 D 从中部呈辐射状向四周流 2 亚洲大河流向和分布特点 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 中部高 四周低 第 4 页 共 16 页 B 东南高 西北低 C 南部高 北部低 D 东西高 中部低 10 8 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三江源位于的省区 为 A 西藏自治区 B 甘肃省 C 四川省 D 青海省 2 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 但气候差异显著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文 B 土壤 C 地势 D 植被 3 地区的种植业一般分布在 A 绿洲 B 高原边缘 第 5 页 共 16 页 C 河谷地带 D 山顶 4 青藏地区的青稞 小麦 穗大粒饱 单产高 其主要原因是 A 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B 水源充足 灌溉方便 C 地势较低 气温高 D 品种优良 11 2 分 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太平洋东北部的岛国 B 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C 大西洋东北部的岛国 D 大西洋西北部的岛国 12 8 分 读图 回答问题 1 图中甲处所示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A 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第 6 页 共 16 页 2 图中甲处所示的重要海上通道是 A 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 巴拿马运河 3 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被称为 海上生命线 通过该航线中东石油主要输往 A 中国 日本等东亚国家 B 非洲国家 C 拉丁美洲国家 D 欧洲西部国家 4 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被称为 海上生命线 通过该航线中东石油主要输往 A 中国 日本等东亚国家 B 非洲国家 C 拉丁美洲国家 D 欧洲西部国家 13 2 分 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最高的山是富士山 B 河流源远流长 C 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 D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秋季开放 14 2 分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和工业产品主要出口国外的原因分别是 第 7 页 共 16 页 科技发达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国内市场狭小 矿产资源丰富 A B C D 15 2 分 东南亚被称为 十字路口 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台湾海峡 16 2 分 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 以盆地为主 B 多高原 山地 盆地 C 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D 多平原 少山地 17 2 分 有关下面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B 乙国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第 8 页 共 16 页 C 丙国的地形明显分为北 中 南三大地形区 D 丁国最大的港口是里约热内卢 18 2 分 印度的地形分布特点是 A 南部为喜马拉雅山 北部为德干高原 南部为恒河平原 B 南部为德干高原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为恒河平原 C 北部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为恒河平原 南部为德干高原 D 南部为喜马拉雅山 中部为恒河平原 西部为德干高原 19 2 分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 班加罗尔 B 加尔各答 C 孟买 D 新德里 20 2 分 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 在我国被称澜沧江的河流是 A 湄南河 B 湄公河 C 红河 D 伊洛瓦底江 21 2 分 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以平原为主 山地面积较小 B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 C 有世界最大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第 9 页 共 16 页 D 有世界面积最大高原 青藏高原 22 2 分 印度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 它的优势是 A 劳动力资源丰富 B 消费市场匮乏 C 环境污染 D 资源缺乏 23 2 分 有关日本多火山 地震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多山地 B 国土狭长 C 位于板块交界处 D 面积小 24 2 分 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A 旗袍 B 西装 C 和服 D 牛仔服 25 2 分 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最主要的条件是 A 气候湿热 B 平原广大 C 劳动力充足 D 土壤肥沃 第 10 页 共 16 页 26 2 分 印度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有余 得力于 A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B 推行 绿色革命 C 修筑水利工程 D 改变饮食习惯 27 2 分 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 6 个地理单元 其中我国位于哪个地区 A 南亚 B 西亚 C 东亚 D 中亚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28 10 分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亚洲雄风震天吼 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 那么你对亚洲了 解有多少呢 请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位于西亚的 H 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第 11 页 共 16 页 2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洋 水域广阔 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气候具有显著 的 气候特征 3 图中 F 岛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跃 4 小明通过读图 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 四周低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5 图中 A B C D E 五条河流 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和 填字母 6 亚洲南部主要盛行的是季风 风向 29 8 分 读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 图 1 和 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图 图 2 回答问题 1 日本矿产资源大多依赖进口 其中是有主要来自波斯湾等地区 图中航线甲将石油经过 海峡运往日本 该航线被称为日本的 除南极洲外 没有为日本提供铁矿石的洲 是 2 日本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但仍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 其进口比例达 说明日本具 有较强的 意识 3 日本棉花的进口比例为 说明该国主要工业部门中有以棉花为原料的 工 业 4 日本 能源 资源较为丰富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矿物能源的不足 30 6 分 阅读资料 结合地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3 年 10 月 3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 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 第 12 页 共 16 页 水相连 血脉相亲 共创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新辉煌 1 东南亚包括 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 山水相连 发源于我国境内的河流 A 有 亚洲多瑙河 之称 3 东南亚气候湿热 有利于粮食作物 的生长 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如 任写一 种 4 海上丝绸之路 必经图中狭长水道 B 如今已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海上通道 它沟通了 洋和太平洋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727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8 2 9 1 答案 略 9 2 答案 略 10 1 10 2 10 3 10 4 第 14 页 共 16 页 11 1 12 1 12 2 12 3 12 4 13 1 14 1 15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