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粤教版第二十四中学粤教版第二十四中学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 B 我国位于亚洲的西部 太平洋的西岸 C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 太平洋的东岸 D 我国位于亚洲的西部 太平洋的东岸 2 2 分 下表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 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 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的位次 3466 人均量占世界平均量 1 22 51 41 3 A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B 自然资源十分匮乏 C 自然资源丰富 种类齐全 D 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 2 分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A 渤海 东海 黄海 南海 B 渤海 南海 东海 黄海 C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D 南海 东海 渤海 黄海 第 2 页 共 15 页 4 2 分 车牌号为 鲁 A 的车辆属于 A 河北省 B 贵州省 C 甘肃省 D 山东省 5 2 分 下列深色区域表示的是我国自治区的分布 正确的分布图是 A B C D 6 2 分 从 2016 年 1 月 1 日起 全国正式实施 全面二孩 政策 即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 子女的政策 这一变化说明 A 我国不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第 3 页 共 15 页 B 近年来 我国人口数量大幅下降 C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D 为促进人口合理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也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7 2 分 下列生活垃圾 属于 白色污染 的是 A 废报纸 B 一次性纸杯 C 废旧电池 D 一次性发泡餐具 8 2 分 长江干流和黄河干流都流经的省区是 A 青海 西藏 B 青海 四川 C 青海 甘肃 D 青海 云南 9 2 分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B 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地区 C 各地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差别很大 东部远大于西部 D 人均耕地面积小 为解决粮食问题可以把草地开垦为耕地 10 4 分 读下列漫画 完成下列各题 第 4 页 共 15 页 1 该图对话反映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 夏秋多 冬春少 B 南方多 北方少 C 夏秋少 冬春多 D 南方少 北方多 2 为解决黄河 入不敷出 缺水的现状 下列措施中最为有效的是 A 跨流域调水 如南水北调 B 修建水库 C 开采地下水 D 挖水窖 11 2 分 下面四幅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非季风区范围正确的是 A B 第 5 页 共 15 页 C D 12 2 分 下列不是山区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是 A 泥石流 B 崩塌 C 洪涝 D 滑坡 13 2 分 如图中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 东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四川盆地 14 2 分 黄河 长江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 A 青海和青藏高原 B 四川和四川盆地 第 6 页 共 15 页 C 西藏和青藏高原 D 青海和黄土高原 15 2 分 春季 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 河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 读 哈尔滨 气候资料表 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 和 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 下列关于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特征的分析 正确的 是 月份 123456789101112 气温 17 11 6 25 91417 720 220 515 56 6 5 4 14 5 降水 mm 3 85 57 42949 684 4104 3134 456 722 713 85 7 A 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 冬季无结冰现象 C 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 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16 2 分 不望祁连山顶雪 错把甘州当江南 祁连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是 A 纬度高 B 降水量大 C 深居内陆 第 7 页 共 15 页 D 海拔高 17 2 分 古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 又向江南看杏花 造成塞北与江南景观差异的因素是 A 资源 B 气候 C 地形 D 河流 18 2 分 关于长江 黄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B 都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 第二 第三级阶梯 C 两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 西藏 D 都自西向东流 注入海洋 19 2 分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风活动不稳 B 夏季风不稳定 C 地形复杂多样 D 纬度差异大 20 2 分 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 松花江 B 珠江 C 雅鲁藏布江 第 8 页 共 15 页 D 长江 21 2 分 读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图 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 A 各类土地资源比例均衡 B 耕地 林地比重相对偏小 C 难利用土地比重很小 D 可利用草地的面积小 22 2 分 下列做法不符合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主题思想的是 A 垃圾分类 资源再利用 B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C 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 D 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23 2 分 读下图判断韶关的气候类型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24 2 分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 柴达木盆地 B 成都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4141 分分 25 9 分 读 中国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省级行政区中 蒙古族分布较多的是 A 长江 黄河的发源地位于 B 人 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C 填省区全称 2 D 是 邻国名称 E 处为 海域名称 F 是 山脉名称 3 是 省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 它与 D 国是否相临 26 17 分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10 页 共 15 页 1 写出我国第一 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 写出第二 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A B C D 3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我国三级阶梯的名称 4 你的家乡在第 级阶梯 5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 往往下切形成峡谷地段 河流落差 其经济利 用价值是 6 第一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第二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27 8 分 读我国四城市降水柱状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四城市降水月份分配的相同之处是 雨季最长的是 2 根据四城市降水的特点 说明我国易出现 和 气候灾害 3 如果上述四城市分别是北京 武汉 广州和哈尔滨 请填出各自的字母代号 北京 第 11 页 共 15 页 武汉 广州 哈尔滨 28 7 分 读 我国部分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长江 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 2 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 高原 图中数字 所在地形区中哪个是该高原 3 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由于流速减慢 泥沙沉积 形成 4 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 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 5 长江宜宾以下航运便利 被誉为 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第 12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0 2 11 1 12 1 13 1 14 1 第 13 页 共 15 页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高集团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装灯安全协议书9篇
- 委婉提建议课件
- Fluralaner-intermediate-4-Acetyl-2-methylbenzoic-aci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央财张川川课件
- 平衡课件教学课件
- 农发行南充市南部县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内饰色彩搭配创新趋势研究报告
-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在新能源调度中的应用与调度系统升级报告
- 农发行宁德市福安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IATF16949项目移交管理程序
- 第三节酒店业的演变-课件
- GB/T 8758-2006砷化镓外延层厚度红外干涉测量方法
- GB/T 6396-2008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 GB/T 35759-2017金属清洗剂
- ABB缠绕型干式变压器
- GB/T 21063.1-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1部分:总体框架
- 第三讲:新闻真实性分析课件
- 《婚姻家庭法 (第三版)》第四章夫妻关系
-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