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2020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2020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2020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2020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9月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0 页 20202020 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届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 9 9 月月考试卷月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关于下图 8 四个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 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B 省是我国西南边疆省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 省是我国的湖北省 简称鄂 行政中心是武汉市 D 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 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相邻 2 2 分 人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 6 个地区 其中我国位于 A 东亚 B 南亚 C 西亚 D 中亚 3 2 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与图中信息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蒙 住窑洞 唱信天游 第 2 页 共 20 页 B 滇 跳孔雀舞 吃竹筒饭 C 新 参加那达慕大会 骑马 摔跤 D 吉 全年气候炎热 喜欢跳跷跷板 4 2 分 结合如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多西少 B 山东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 C 漠河 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 D 平原 盆地人口少 高原 山地人口多 5 2 分 下列哪条线可较好的把我国划分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 A 乌鲁木齐 香港一线 B 黑河 腾冲一线 C 秦岭 淮河一线 D 120 E 经线 6 2 分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A 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小 人口增长慢 C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第 3 页 共 20 页 D 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7 2 分 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配对正确的是 A 回族 开斋节 B 藏族 那达慕大会 C 蒙古族 雪顿节 D 傣族 丰收节 8 2 分 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 小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B 大散居 大聚居 交错杂居 C 小散居 大聚居 交错杂居 D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9 2 分 下列山脉属于西北 东南走向的是 A 祁连山 阿尔泰山 B 阴山 雪峰山 C 武夷山 长白山 D 横断山 昆仑山 10 2 分 在 2011 年 3 月初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 云南西部怒江 溜索改桥 提到了议程上 并 计划在两年内全部完成 制约该地区交通发展的因素是 A 降水少 B 地形崎岖 C 终年寒冷 第 4 页 共 20 页 D 资源缺乏 11 2 分 划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类型 B 平均海拔高度 C 相对高度 D 山脉走向世 12 2 分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暑期四条游览线路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四条游览线路中 穿过我国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A B C D 2 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相关山脉简略示意图 其中绘制出现错误的是 第 5 页 共 20 页 A B C D 13 2 分 有关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冬季全国普遍低温 B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C 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 D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14 2 分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B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第 6 页 共 20 页 C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D 秦岭 淮河一线 15 6 分 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特征 叙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 B 外流河受季风影响明显 C 南方河流汛期长 含沙量大 D 越往北河流结冰期越短 16 2 分 2018 年 9 月 30 日 我国高寒地区最长快速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哈佳快速铁路的建成 搭起了中国 八横八纵 高铁路网最北 一横 的骨架 下图为我国高铁分布图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哈佳快速铁路冬季的运行速度较夏季慢一些 主要原因是 A 冬 夏季风向和风速不同 B 冬季为旅游的淡季 客流量少 C 应对冬季电力供应的不足 第 7 页 共 20 页 D 应对冬季严寒低温和冰雪天气 2 图中 A 线路 所经过的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 B 线路 沿途为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C 线路 经过我国干旱地区 风沙影响大 D 线路 穿过祁连山 施工难度大 3 我国高铁线路主要布局在 A 高原 高山地区 B 地势的第二 三级阶梯上 C 东部的沿海地区 D 中部和西部人口密集地区 17 2 分 读图 秦岭的走向是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北 西南走向 D 西北 东南走向 第 8 页 共 20 页 18 2 分 有 塞上江南 美称的地形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宁夏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19 2 分 读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 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人类活动 D 地形 2 图中 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为实现该区域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 B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 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把陡坡开垦为耕地 D 引进良种畜禽 实行天然放牧 3 挽黄河臂膀 依太行身躯 踏千里黄土 踩万年 乌金 这句话赞美的地区是 第 9 页 共 20 页 A 东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高原 20 2 分 李克强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 里面提出 中央的 7161 亿元 三农 投入大部分要集中 在粮食生产区 下列商品粮基地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A 成都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潘阳湖平原 D 松嫩平原 21 2 分 读下列我国沿北纬 32 地形剖面图 回答小题 1 图中甲地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炎热 B 高寒 C 暖湿 D 干旱 2 图中乙地是处于我国三级阶梯分界处的 A 大兴安岭 第 10 页 共 20 页 B 横断山脉 C 雪峰山 D 祁连山脉 3 图中丙地所属的地形类型是 A 高原 B 丘陵 C 盆地 D 山地 4 图中丁地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或特殊天气是 A 泥石流 B 滑坡 C 沙尘暴 D 梅雨 5 该图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 四周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部低 四周高 D 西高东低 22 2 分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中的 青草池塘 最有可能在以下的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第 11 页 共 20 页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成都平原 23 2 分 我国地势第一 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下列哪一组山脉构成的 A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B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C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云贵高原东南部 D 昆仑山 祁连山 横断山 二 二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24 3 分 读东南亚图 回答问题 1 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东南亚位于两洋两洲的 十 字路口 大洋 A 是 大洋 B 是 咽喉 D 是 海峡 位于半岛 E 和岛屿 F 之间 呈喇叭状面向大洋 B 河流 C 是该区的一条 重要的国际性河流 它是 第 12 页 共 20 页 2 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3 F 岛屿所在的国家被称为 火山国 形成的原因是 4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 两省 5 G 海域是中国的 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也是日本石油进口和商品出口的必经之 地 25 3 分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写出数码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2 写出大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E F 3 写出小写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 b 第 13 页 共 20 页 26 2 分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高原 盆地 平原 山脉 2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分别是 平原大多分布在第 级阶梯上 27 4 分 读中国地形图 回答问题 1 临海 A 2 高原 B 3 C 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 沙漠 第 14 页 共 20 页 4 山脉 D 是 其东侧的地形区是 5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面积广大 28 5 分 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填空 1 气候类型 A 热带季风气候 B C D E 2 思考回答 我们当地 民勤 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29 3 分 读下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5 页 共 20 页 1 全部位于 A 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2 东北三省大部分在 带 农作物熟制 塔里木盆地属于 带 青藏高原 属于 温度带 3 图中 B 温度带和 C 温度带之间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线 4 B 温度带是 温度带 从干湿地区来看 B 温度带所在地区大部分属于 地区 30 4 分 2017 年 10 月 18 日 9 时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当我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 地球公转位置在 之间 澳大利亚的学校处于 季 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2 该日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再过三个月后 上海的昼夜长短状 况是昼 夜 以后昼渐 夜渐 第 16 页 共 2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2 2 13 1 14 1 第 17 页 共 20 页 15 1 16 1 16 2 16 3 17 1 18 1 19 1 19 2 19 3 20 1 21 1 21 2 21 3 21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