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接触网预埋槽道的安装方法关于接触网预埋槽道的安装方法 原则 原则 要满足设计安装精度要求 预埋槽道的最终定位必须固定在模板台车上 要满足设计安装精度要求 预埋槽道的最终定位必须固定在模板台车上 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 1 1 操作空间小 本工程所使用的台车的顶升油缸的最大行程为 200mm 左右 隧道衬砌的钢筋网片与模板间无法进行人工操作 2 2 模板台车分块的铰接点在模板收缩时会产生折点 3 3 钢筋网片与预埋槽道后部的锚钉有可能会有位置冲突 4 4 钢筋绑扎的速度有可能远大于衬砌速度 5 5 隧道内槽道与模板台车连接 累计误差较大 经过武广线现场实地调研及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隧道专家的沟通 总结出两个经过武广线现场实地调研及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隧道专家的沟通 总结出两个 槽道固定方案 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槽道固定方案 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槽道模型 槽道模型 HTA A 52 34 Q A 代表后部锚钉为 I 型钢 Q 代表允许使用于动荷载 布置形式 布置形式 参见隧道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 方案一方案一 钢筋网片二次定位法钢筋网片二次定位法 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 1 台车加工 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 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定位孔 2 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 长约 3 米 宽约 1 米 3 将两根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 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离 用钢筋或型 钢焊接牢固 4 槽道粗定位 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时 按照设计位置 测量出槽道位置 并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 在槽道后部锚钉处 垂直槽道方向 间 隔绑扎几根短筋 长约 30cm 将其挂在钢筋网上 5 槽道精确定位 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 顶升模板到位 利用 T 型螺栓 穿过钢模板上预留长孔 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 锁紧螺栓 使槽道紧贴模 板 进行精确定位 6 二次衬砌浇注 7 衬砌脱模 T 型螺栓螺母松开后 旋转 900取出螺栓 收回模板脱模 此方案优点在于 此方案优点在于 1 1 可以避免锚钉与后部钢筋干涉 可以避免锚钉与后部钢筋干涉 2 2 当槽道跨两块模板使用时 不存在铰接点问题 当槽道跨两块模板使用时 不存在铰接点问题 3 3 模板脱模不需要回收很大的行程 几厘米即可 模板脱模不需要回收很大的行程 几厘米即可 缺点是 模板需要开长孔 以便于找到粗定位于钢筋网片的槽道 缺点是 模板需要开长孔 以便于找到粗定位于钢筋网片的槽道 方案二方案二 抽屉式模板固定法抽屉式模板固定法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 1 模板台车加工时 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位置钻固定用螺栓孔 并在台车 两端需要固定槽道的位置画好定位基准线 2 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 长约 3 米 宽约 1 米 3 将两根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 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离 用钢筋或 型钢焊接牢固 4 制作一个工装卡具 卡住槽道 可以对其在弧线方向进行约束 而沿线 路方向可以通过卡具的伸出长度进行精确控制 5 模板台车脱模 将油缸收缩 20cm 左右 推至工作位置 清理模板及刷 完脱模剂之后 将焊接好的槽道组用卡具卡好 由台车一端依据事先画 好的基准线送入模板内部 直至对好螺栓孔 锁紧螺栓 使槽道贴紧模 板 6 二次衬砌浇注 7 衬砌脱模 T 型螺栓螺母松开后 旋转 900取出螺栓 收回模板脱模 此方案优点在于 模板开孔小 安装精度高此方案优点在于 模板开孔小 安装精度高 缺点在于 缺点在于 1 1 当模板顶升时 锚钉可能会碰到钢筋网片 当模板顶升时 锚钉可能会碰到钢筋网片 2 2 当槽道位置在模板铰接点或隧道为变截面时 此方法不可行 当槽道位置在模板铰接点或隧道为变截面时 此方法不可行 3 3 模板需要较大的行程才能安装 模板需要较大的行程才能安装 T T 型螺栓在模板上连接方法 型螺栓在模板上连接方法 1 在台车模板上开安装孔 单根槽道固定点建议为两处 槽道两端部各一处 开孔原则 应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优化 减少模板开孔数量 针对一组平行双槽道 建议一根槽道上开 A 型孔标准尺寸为 150mm 42mm 另一根槽道上开 B 型孔标准尺寸为 22mm 42mm 针对单根 槽道 建议槽道上开 A 型孔标准尺寸为 150mm 42mm 参见下图 一组 A 型安装孔 150mm 42mm 另一组 B 型安装孔 22mm 42mm 双根槽道的安装孔 隧道施工缝方向 2 提前将槽道固定点位置的填充泡沫扣除 台车移动就位后 油缸顶升拱顶 拱腰模板 与网片钢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贴住后 通过 A 型安装孔调整槽 道位置 进行模板上精确定位 顺线路方向 单根槽道一组 A 型的安装孔 150mm 42mm 3 将 T 型螺栓放入槽道 水平旋转 90 可参考 T 型螺栓安装 外部检查标准 即后部压痕垂直于槽道方向 扭紧螺母 针对 A 型孔需要采用可靠的封堵 确保局部不会出现漏浆 脱模后造成外观缺陷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预埋槽道的锚钉与钢筋网片冲突时 不允许切断锚钉 2 槽道内发泡填充物为接触网安装阶段剔除 郑西客运专线接触网预埋槽道的操作方法郑西客运专线接触网预埋槽道的操作方法 工程特点 工程特点 1 郑西客运专线以土质隧道为主 要求施工时必须边开挖边做衬砌 不会存在开挖 100 200 米再衬砌的情况 衬砌厚度多为 500mm 2 一组槽道中槽道间距 350mm 上下行腕臂吊柱间距为 3 米 槽道组最近距模板边缘 500mm 最远槽道位置会在距模板边缘 3850mm 3 台车制作情况 三门峡十二局 10 5m 台车已到现场 正在拼装 月底可以打第一 模混凝土 华阴二十三局 9 米台车已到现场拼装 灵宝三局 10 5m 台车已加工好 未运到工地 潼关一局 10 1m 台车未加工完成 如果现场对台车改造 加工精度 不会比在工厂里高 4 各施工单位的台车均为三块式 槽道安装位置不会在模板铰接点上 顶升油缸的 工作行程不小于 180mm 5 隧道内台车按前后顺序为 防水膜安装台车 钢筋绑扎台车 二次衬砌台车 经过郑西线现场实地调研及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隧道专家的沟通 总结出槽道经过郑西线现场实地调研及与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隧道专家的沟通 总结出槽道 固定方案 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固定方案 比较具有可操作性 方案方案 前推法前推法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 1 台车加工 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 在模板台车上开定位孔 有两种方法 1 T 型螺栓法 即在模板上开一个 45 25mm 方孔 2 拉铆或绑扎法 即在模板上开 4 5 的小孔 2 按照隧道弧度现场制作一个工作台 长约 3 厄米 宽约 1 米 3 将两根槽道放置在工作台上 根据设计要求调整槽道间距离 用钢筋或 型钢焊接牢固 同时酌情可以将接地线钢筋一端焊接在距模板边缘较远 的那组槽道上 4 将模板台车前推至未绑扎钢筋的隧道位置 将油缸收缩至最低 使模板 与洞壁之间的空间达到 700mm 左右 工人进入模板外侧 进行清理模板 刷脱模剂和槽道安装 固定方式有两种 1 T 型螺栓 使用预先加工好的长螺栓孔 将 T 型螺栓从模板内侧 穿过模板 与槽道连接 每根 4 米槽道建议使用不少于三个螺栓 固定 此方法固定可靠准确 但现场开孔精度不易控制 且需要封堵 此方法固定可靠准确 但现场开孔精度不易控制 且需要封堵 2 用铝铆钉配合扁钢带将槽道固定在模板上 也可以考虑用铁 丝直接穿过模板小孔进行绑扎固定 此方法简便易行 孔封堵简便 但精度稍差一些 此方法简便易行 孔封堵简便 但精度稍差一些 5 二次衬砌浇注 6 衬砌脱模 T 型螺栓螺母松开后 旋转 900取出螺栓 收回模板脱模 如 果采用铝铆钉固定 可以直接脱模 如是铁丝绑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3 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二)说课稿 教科版
- 1.3 民族 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低延时与高可靠性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 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关于ppp项目考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建筑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
- 工地员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影响施工进度的外部因素及应对策略
- 服装英语考试题及答案
- 改造历史建筑实现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医院关于印发《即时检验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 EPC模式承包人建议书与承包人实施方案
-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
- GB/T 17880.5-1999平头六角铆螺母
- 2023年陕西省直和西安市接收军转干部划分条件
- 客诉客退产品处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