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II )卷_第1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II )卷_第2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II )卷_第3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II )卷_第4页
北京义教版2019-2020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北京义教版北京义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学年初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2 分 从半球位置看 我国位于 A 北半球 东半球 B 北半球 西半球 C 南半球 东半球 D 南半球 西半球 2 2 分 关于我国的气候 叙述正确的是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我国的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不受冬季风的影响 我国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主要表现为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 A B C D 3 2 分 关于中国地理常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B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第 2 页 共 17 页 D 中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 4 2 分 下列少数民族众多 旅游业为主要支柱的省级行政区是 A 贵州省 B 吉林省 C 广东省 D 云南省 5 2 分 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因为富裕 人口增长快 B 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 人口增长慢 C 人口增长越慢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D 人口增长过快不利于经济发展 6 2 分 我国黑河 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A 地形复杂多样 B 气温高 适宜生存 C 城镇多 交通便利 D 地形平坦 气候适宜 7 2 分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我国每年仍约增加 1400 万人 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死亡率小 B 人口出生率高 C 人口基数大 D 自然增长率高 第 3 页 共 17 页 8 2 分 东方网 报道 从 2013 年起 上海每年新增老年人口中的 80 以上将是独生子女父母 预计 2015 年底 上海户籍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逾 430 万人 户籍人口近 3 成是老人 以上新闻反映了 上海市人口的 问题 A 老龄化 B 基数大 C 密度大 D 分布不均 9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我国人口基数大 自然增长率高 C 我国人口基数大 每年新增人口多 D 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 10 4 分 读图 完成下题 1 图中摔跤的这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是 A 四合院 B 蒙古包 C 石板房 D 吊脚楼 第 4 页 共 17 页 2 该民族的饮食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 A 米饭 B 馒头 C 以肉 奶为原料的食品 D 拉面 11 2 分 青藏高原上 分布着许多大河源头 主要的河流有 A 长江 黄河 珠江 B 黄河 怒江 珠江 C 长江 黄河 澜沧江 D 长江 雅鲁藏布江 黑龙江 12 6 分 读 中国的行政区划及邻国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省的简称是藏 第 5 页 共 17 页 B 省的省会是济南 C 是我国临海东海 D 是陆上邻国蒙古 2 北回归线穿过的我国四省区 按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 台 桂 滇 粤 B 滇 桂 粤 台 C 台 粤 滇 桂 D 台 滇 桂 粤 3 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 错误的是 A 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 温和多雨 利于农业生产 B 辽阔的海域 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 南北跨纬度广 气候差异大 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2 分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呈东北 西南走向 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 界线的山脉是 A 大兴安岭 B 太行山 C 昆仑山 D 天山 14 2 分 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 既沟通了东西交通 又产生了巨大水能 其原因是 A 地势西高东低 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 6 页 共 17 页 B 地形复杂多样 相间分布 C 我国东临太平洋 降水充沛 D 我国山脉分布杂乱 15 2 分 位于我国大 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的地形区是 A 内蒙古高原 B 东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16 2 分 读甲 乙两省区轮廓示意图 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是河南省 乙的行政中心是西安 a 是太行山 其东侧是东北平原 b 是秦岭 走向为东西走向 甲乙两省相邻 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A B C D 17 4 分 读图 我国某季节的风向图 回答下列各题 第 7 页 共 17 页 1 该图表示我国盛行风向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18 2 分 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雨热同期 B 冬季风活动不稳定 C 台风的袭击 D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19 2 分 黄河和长江干流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A 青 甘 第 8 页 共 17 页 B 青 藏 C 川 甘 D 青 川 20 4 分 如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流量和河流含沙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河流泥沙含量在河口镇到陕县段大大增加 原因是该河段所流经地形区由于 造成水 土流失 夏季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 地形平坦 植被茂密 A B C D 2 桃花峪到利津段河流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由于降水量减少 B 由于引黄灌溉 C 由于地上河缺少支流汇入 第 9 页 共 17 页 D 由于河流下游蒸发增强 21 2 分 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盆地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22 2 分 有关长江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B 是我国第一长河 C 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 D 有冰期 不利于通航 23 4 分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听到这首 亚洲雄风 我们 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这里的 山 如果是世界的 头 那么这座 山 指的是 A 天山 B 阿尔卑斯山 C 兴都库什山 D 喜马拉雅山 2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 奔流不息 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 正确的 是 A 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的河流 呈放射状流向太平洋 第 10 页 共 17 页 B 亚洲第一长河是中国的长江 C 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的河流 呈放射状流向四大洋 D 一江春水向东流 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24 4 分 读 黄河流域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原因是 A 成为地上河 无支流汇入 B 近年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C 流经干旱地区 D 近年来上 中游用水量过多 2 小浪底和刘家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 河流水量大 B 落差大 C 河道弯曲 D 河流含沙量小 25 2 分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 人口总数居第一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山东省 B 四川省 第 11 页 共 17 页 C 河南省 D 江苏省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6 16 分 读 中国略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 河流 地形区 盆地 高原 平原 省级行政区 2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 B 国家 C 海 D 海峡 E 海 F 岛 第 12 页 共 17 页 27 8 分 图是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河流 A 是 河 流向大致是 秦岭和该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的分界线 2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北为 干湿地区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主要耕地类型是 1 月 0 等温线以南是 温度带 和热带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是 3 图中铁路线表示 铁路 是我国南北向铁路干线之一 28 11 分 读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A 线东南受 影响明显 所以称为季风区 受其影响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分别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3 上图中 B 线大致经过我国的 一线 写出山脉 河流名称 4 我国第三阶梯的海拔为 以下 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和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0 2 11 1 12 1 12 2 12 3 第 15 页 共 17 页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