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分实验思考题_第1页
药分实验思考题_第2页
药分实验思考题_第3页
药分实验思考题_第4页
药分实验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分实验 实验一 氯化钠的杂志检查 1 药物中杂质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药物中的杂质是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药品的杂质是药品中不 具治疗作用或对人体有危害或影响药品稳定性和疗效的物质 因此 杂质检 测是控制药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以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 药物中杂质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什么的一般杂质 什么是特殊杂质 来源 1 由生产过程中引入的 2 贮藏过程中产生的 一般杂质 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 在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 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 指某一个或某一类药物的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3 药物中杂质检查应严格遵循什么原则 为什么 遵行平行实验的原则 如加入的试剂 反应的温度 放置的时间等均应相同 这样检查结果才有可比性 减少系统误差 4 试计算出氯化钠中溴化物 硫酸盐 镁盐 钾盐 铁盐 重金属和砷盐的限量 5 取某一药物 0 5g 进行金属检测 规定限量为百万分之十 应取多少 ml 标准 铅溶液 6 某一药物砷盐限量为百万分之四 取标准砷溶液 2ml 做对照 问应取供试品 多少克 实验二 药物中特殊杂志的检查 1 简要说明以上杂志检查项目的原理和方法 1 阿司匹林中水杨酸检查的原理 水杨酸在弱酸性环境中和 FeCl3 作用显紫 色 而阿司匹林结构中无游离酚羟基 不能发生此反应 方法为化学方法 中的显色反应检查法 取一定量的被检杂质标准溶液和一定量供试品溶液 在相同条件下处理比较反应结果从而确定含量是否超过限量 2 盐酸普鲁卡因中对氨基苯甲酸检查原理 盐酸普鲁卡因 对氨基苯甲酸在 酸性条件下可与二甲氨基醛缩合而成色 不同物质分配系数不同 在薄层 色谱中可被分离 且斑点大小和浓度有关 方法 本实验采取薄层色谱中的的杂质对照品法 根据杂质限量取供试品 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杂志对照片溶液 分别点样于薄层色谱板上 展开 斑 点定位 供试品溶液除斑点外的其他斑点与相应的杂志对照片进行比较 若供试品杂质斑点颜色不深于对照品杂杂质斑点 则说明没有超过限量 2 简要说明薄层色谱法在药物杂质检查中的应用 1 杂质对照品法 适用于已知杂质并能制备杂质对照品法的情况 2 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适用于杂质的结构不确定 或虽杂质的 结构已知但是缺少杂质对照品的情况 反适用于杂质斑点的颜色与主 成分斑点颜色相同或相近 3 杂志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并用法 杂质较多 上面两种情况 都存在 4 对照药物法 当无合适的杂质对照品 或供试品显示的杂质斑点颜色 与主成分斑点颜色有差异 难以判断限量 3 试计算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对氨基苯甲酸 的限量 实验三 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中残留乙醇 1 气液色谱法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固定液 相似相溶原则 1 分离极性化合物 采用极性固定液 2 中等极性化合物 采用中等极性固定液 3 分离非极性化合物 应用非极性固定液 4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时 一般用极性固定液 5 能形成氢键的物质 选用极性或氢键型的固定液 6 相似相溶原则为一般原则 或分离效果不满意 往往用 混合固定液 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各不相同的按适合比例混合的固定液 2 FID 检测器属于什么类型检测器 使用 FID 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时载气流速 对峰高有无影响 1 按对组分的选择性分类 属于高灵敏度通用型检测器 按输出信号与 组分含量间的关系不同分类 属于质量型检测器 2 FID 属于质量型检测器 峰高取决于单位时间引入检测器的组分质量 在进样量一定时 峰高与载气流速成正比 而对峰面积影响较小 3 气象色谱分析中有哪几种定量方法 试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1 归一化法 优点 简便 结果与进样量无关 操作条件影响小 缺点 必须所有组分在一个分析周期内都出峰 不适用于微 量杂质的含量测定 2 外标法 优点 不必使用校正因子 不必加内标物 常用于日常控制 分析 缺点 结果准确度取决于进样的准确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程 度 3 内标法 优点 准确性高 由于操作条件引起的误差 将同时反映在 内标物及待测组分上 对进样量要求相对较低 缺点 a 内标物选择困难 应是试样中的不存在的组分 色谱 峰位于被测组分附近或几个被测组分中间 需与待测 组分完全分离 必须是纯物质 较纯物质质量需校正 b 每次都要准确称取样品与内标物质量 不适于快速 分 析 4 内标曲线法 优点 不须计算校正因子 对液体样品也可量取体积 其他同内标法 5 标准加入法 优点 可以消除基体产生的系统误差 适用于检验样品 中是否存在干扰杂质 当很难配置与样品溶液相似的 标准溶液或样品基体成分很高而且变化不定 或样品 中含有固体物持而对吸收的影响难以保持一定时 采 用标准加入法非常有效 4 色谱系统适用性实验的目的与指标是什么 目的 评价检测中仪器 电信号 分析操作及样品等方面的综合特性 确认 色谱系统的分离度和重现性 针对色谱漂移 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方 便确认色谱条件 指标 1 理论塔板数 n 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 填充柱法的理论板数应 大于 1000 毛细管色谱柱法的 n 应大于 5000 2 分离度 R 待测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 1 5 3 重复性 内标法测定时 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5 次 所得待测物与 内标物峰面积比的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不大于 5 以外标法测定 时 所得等测物相对标准偏差 RSD 应不大于 10 4 拖尾因子 T 除另有规定外 峰高定量时 T 应在 0 95 1 05 之间 峰面积法测定时 T 值偏离过大 也会影响小峰的检测和定量的准 确度 实验四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1 试阐述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基本原理 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有酯键 易水解生成水杨酸和醋酸 片剂中为防止酯键 水解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做稳定剂 因此在片机中有酸性杂质 含量测 定时为消除酸性杂质干扰 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 消除酸性杂质干扰 第 二步 水解与滴定 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加氢氧化钠将乙酰水杨酸转变为钠 盐测定 2 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 应如何做空白实验 目的 实验过程中加热 NaOH 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降低浓度 空白实 验可以校正二氧化碳带来的误差 此外还可以消除内因 操作 外因 试剂 仪 器 杂质等带来的系统误差 应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 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本实验中以等量中性乙醇溶剂替代供试液 3 如何理解 取基准无水碳酸钠 0 15g 精密称定 这句话 精密称定 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0 15g 理论上应是 0 1449 0 1501g 不计其余误差 另外 如此配制 滴定终点体积在 20 30mL 左右 滴定管在此区间比较准 实验六 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含量 1 试简述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1 朗伯 比尔定律 A Ecl lg 1 T 即物质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吸光 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且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2 双波长法 当光谱重叠时 在其光谱中选择两波长 在选定的波长处 另一组分有相同的吸收 被测组分与干扰组分的吸收有足够大的差别 则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差值与被测组分浓度成正比 A 的差值与被测组分浓度成正比 2 试查阅本品的其它分析方法 从中了解复方制剂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 药品的分析方法有容量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其中适用 于制剂的是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 本品还可用 HPLC 同时测定两个主药含量 用外标法定量 还有傅立 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 目视比色法 指纹图谱法等 2 复方制剂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 干扰多 检测方法复杂 其 干扰不仅来自于附加成分或辅料 也来自有效成分的相互干扰 如无 互相干扰 可直接测定含量 但大多数药物都会相互干扰 拟复方制 剂的发展趋势 是分离与测定同时进行 且方法要求专属性高 实验七 HPLC 法测定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含量 1 影响理论塔板数的因素有哪些 固定相的种类 性质 填充情况 柱长 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 测定柱效所用 的物质的性质 2 实验中色谱柱一定时如何提高理论塔板数 1 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度均匀的载体 并尽量填充均匀 可减少涡流 扩散 提高柱效 2 可降低流速 提高柱温 3 改变流动相 增大流动相极性 保留时间增大 4 减少进样器到色谱柱 色谱柱到检测器的死体积 金属接口尽量磨平 5 考察 PH 值影响 可用磷酸调节不同的 PH 值提高理论塔板数 实验八 维生素 E 胶丸的含量测定 1 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 E 含量时为什么使用内标法 气相色谱法进样量很小 一般只有几微升 重现性不好 用内标法更准确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标准方法 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份时 加入 一种内标物质以校准和消除由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离结果的影响 由于通过测量内标物质及被测组分的峰面积相对值来计算 结果更为准 确 另外维生素 E 的内标物质已经找到 为正三十二烷 2 试述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分析适用范围 1 分离效能高 一般填充柱理论塔板书为 4 毛细管柱最高可达一百 多万 适用于分配系数接近的难分辨的药物 2 高灵敏度 可检测低至 10 11 10 13g 物质适用于痕量分析 如药品在 残留溶剂检查 农药残留量检查 3 高选择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气相色谱法可分离同位素 对 映体等性质极为相似的组分 4 简单快速 5 应用广泛 分析适用范围 可以分析气体试样 也可分析易挥发或可转化为易挥发的 液体和固体 只要沸点在 500 以下即易挥发 极性小 热稳定性好 分子 量在 400 以下的物质原则上都可直接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气相色谱法也 可分析部分无机离子 高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3 维生素 E 含量测定的其他方法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1 硫酸铈滴定液直接滴定 简单 操作方便不适用于痕量分析 专属性差 2 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后 再与不同试剂反应生成配位化合物进行比色 测定 简单 专属性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专属性高灵敏度高 准确度高 分离效能高 不受试剂挥 发性和热稳定性限制 4 同步荧光扫描法 简便易行 灵敏度高 准确度较高 专属性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