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方培深马鞍山市含山县姚庙中心学校大陈小学,1114940627 摘 要:小学生阅读速度慢是一种普遍现象。书读得慢,阅读量就小,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就难以实现。阅读的目的性决定了阅读的选择性,有选择性的阅读必然是跳跃式的、捕捉式的,这就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而根据阅读目标抓住文章重点是可以忽略不重要的内容的。怎样短时间内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唯有在浏览中概括大意,在跳读中捕捉关键语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其概括与提炼文章内容的过程。关键词:快速阅读,整体摄入,关键语词,概括,提炼引 言小学生阅读速度慢是一种普遍现象。书读得慢,阅读量就小,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就难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9年间的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时期阅读量标准是145万字以上。这个数目的确定,无疑是对小学生的识字量和阅读速度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和要求。 阅读的目的性决定了阅读的选择性,有选择性的阅读必然是跳跃式的、捕捉式的,这就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而根据阅读目标抓住文章重点是可以忽略不重要的内容的。新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第二学段的阅读就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怎样短时间内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唯有在浏览中概括大意,在跳读中捕捉关键语句。要做到这样,没有较快的阅读速度是无法实现的。人们普遍认为,细嚼慢咽式的精读,是最利于阅读理解和记忆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精读虽然有利于理解,但却不利于记忆。其原因是,精读往往以缓慢的速度摄取、传输信息,这和大脑处理信息的快节奏有着很大的差距,两种活动之间不协调,也不匹配。而快速阅读却恰恰相反,它以超宽视觉能力快速地摄取信息,并利用人脑对图像的超强记忆力来整体摄入文字,能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其概括与提炼文章内容的过程。众所周知,浏览与细读,是阅读的“两翼”。细读便于深入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浏览重在快速把握文章主体,是细读、精读的基础,必须做在前面。那么,到底怎样利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和体验,提出几点浅陋的认识。 一、大块阅读,整体摄入。文章本身都具有其完整性特点。“大块阅读”,追求的是文章内容整体,整句或整段地阅读,甚或可以“一目十行”、不求甚解,不能不是需要采取的阅读措施和方法。这样读书的目的就在于整体摄入文章信息,而不是从一开始就纠缠于零碎的文字信息之中。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大块阅读”,务必抓住一个“点”中心词句。例如教学恐龙一文,由于课文知识性较强,文中所介绍的恐龙种类繁多。要想在短短两节课中把文章所写内容都加以理解和记忆住,是不太容易的。我先让学生看一眼全文,再整段整段地浏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恐龙千奇百怪的形态和生活情况。这样,就让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从而将阅读时的注意力集中了在文章的内容重点上,使学生从文中获取具有一定联系性的信息。又如荷花一文的教学,由于文章主要内容集中,对荷花的描写极其详细,但层次清晰,便于学生着眼文章整体。课上,我引导学生扫视全文后,即引导概括出“文章主要描写了荷花盛开时的各种姿态,并展开了奇妙的想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质疑:荷花盛开时的姿态都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想象成荷花呢?学生的提问有了层次,也有了一定深度。在快速浏览中,学生将文字信号直接映入大脑记忆中枢进行理解和记忆,所以,眼睛所看到的文字如同图像一样,一眼所看到的文字信息同时进入大脑中枢,以与大脑思维速度相匹配的速度供给信息,从而在短时间内抓住了文章的的内容重点。这也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即由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由粗到细,循序渐进地展开阅读。我们课前的种种“激趣导入”,就是源于此种学生心理基础。二、找中心句,抓关键词。一个最古老的用来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就是关键语词阅读。这个技巧包括让眼睛快速扫过文章内容,尽可能多的抓住关键词,忽略不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逐句逐段地扫描关键词,以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例如在上海底世界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快读浏览全文,抓住“声音”、“活动”、“色彩”、“形态”、“景色”和“物产”等关键词,进行概括训练,从而得出“本文主要介绍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的结论,这样的练习为学生快速地吸收有关海洋知识和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做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性,但须引导,使其发现其间(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又如教学少年王勃一课,我引导学生抓住各段首句关键语句进行“跳读”,迅速捕捉到“受邀参加宴会”、“答应写作庆贺文章”、“眺望江上秋景”、“写就滕王阁序”等关键语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把握住这篇叙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学生对于王勃的聪明才智的理解就有了清晰的脉络了,对于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对比、衬托等写法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教学实践证明,先粗后细的阅读节奏既有利于把握全文,又有利于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细致分析和深入理解作下铺垫,所以适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是有必要的。 三、紧扣文眼,提炼标题。将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历来是快速阅读的最佳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能在引导学生在每一段文字阅读后停下来,总结一下刚才读到的内容,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或提炼成小标题,则有利于快速阅读的实现。这里的概括与提炼,始终紧扣“文眼”(即文章的名字),抓住全文的中心词。在教学槐乡五月时,为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我先是让学生粗读全文,了解各段大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文题中的“槐花”二字,对课文一至三自然段进行小标题式的提炼概括。这种概括提炼本身即是快速浏览文字的活动。学生在快速浏览中,对每段各句的大意进行概括并将之相互联系,进而比较出内容上的主次,以利于对整段文字的内容重点的把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最终概括出以下三个小标题:赏花图、品花图、乐花图。(这几个标题的及时提炼,将文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写作思路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阅读理解。)“文眼”,即文题的核心文字,是对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最高概括。“紧扣文眼”,就是让学生从读文的一开始就确立阅读目标,同时又为快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重点内容指明方向。这点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尤其是小学生。在刚接触一篇文字的时候,小学生常常被文中精美的插图所吸引,而忽略对文字的浏览。这时需要因势利导,将文题信息及时与之关联。比如教学日月潭的传说一文,因文中插图较多(苏教版中有4幅之多)且色彩鲜艳、画面诡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去,文本阅读不便马上展开。我于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将几幅画分为“二龙戏珠”、“大战恶龙”、“家乡美景”。随即,引导学生根据文题进行提炼,确立本文阅读目标为:了解日月潭两座大山名称的来历,理解传说中的兄妹俩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