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浪潮之巅 读书笔记 作为年轻人 在这个恰如其分的时候 浪潮之巅 带我初次走 进潮涨潮落的互联网战国时代 让我对 IT 行业的传奇和残酷叹为观 止 又静静地开始思考互联网行业立足和发展的本质 此书似乎就是通过具体案例在写 IT 发展史 但我们的读书收获 远不止 IT 发展史 以史为鉴 吴军先生对 AT T IBM INTEL Microsoft 等公司的兴衰分析 不仅让我们看 到一家家公司在整个行业的浪潮中浮沉的过程 更是揭示了它们背 后的原因 管理的 基因的 经济的 他启发我们去思考 IT 行业发展的完整生态链 投资 教育 产业的 相互交融 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图景 理性地分析之 借鉴之 莫负 这最好的时代 1 AT T 一家曾经如日中天 拥有垄断资源的百年公司 为何最 后走向衰落 前身是贝尔电话公司 屡次遭反垄断法的切割和约束 却没有倒下 反而因此修枝剪叶 发展得更好 观点 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进行科技进步 而不能利用垄断 优势坐享其成 后者往往令公司失去技术领先地位 终结 AT T 的内因是贪婪和短视 为了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无线 通讯和互联网技术革命来临的关键时刻 将公司业务分拆成小公司 上市 卖股票挣钱 杀鸡取卵 最终被下一波浪潮吞没 错失发展 机会 观点 当一家公司没有人对它有控制权时 它的长期发展 就会有问题 1995 年 美国股票开始疯涨 AT T 的股票大部分被华尔街投资银行 掌控 这些人只为了自己的股票利益 完全不顾公司的长期发展 因而令公司屡屡做出短视的错误决策 二 蓝色巨人 IBM 基因决定了 IBM 不会成为 PC 大王 从机械时代的制表机起家 二战时还参加制造勃朗宁自动步枪和 M1 冲锋枪 第一次转型 从机械制造到计算机制造 领导电子技术革 命潮流 1950S 1970S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 1952 年小沃森出 任 IBMCEO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其最大贡献是将计算机从高 政府部门和军方推广到民间 将它的功能由科学计算变成商用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1980S 1976 年 乔布斯发明第一台可商业化的个人电脑 Apple 随后 IBM 决定也要加快研制自己的 PC 最终推出 IBM PC 1981 占领 了大部分的微机市场 但是 IBM 最后并没有成为 PC 大王 而是推出 了 PC 市场 原因有三 IBM 的固有基因 反垄断后遗症 微软的出 现 一 IBM 的基因 锁定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为其主要客户 不屑于 大众销售 效益太低 二 1970 1980 年 IBM 与司法部打了 10 年反垄断官司 最终和解结 果是 IBM 必须公开一些技术 允许其他厂商制造兼容机 于是 IBM 就失去了优势 成为众多 PC 制造商之一 三 比尔盖茨凭操作系统摆了 IBM 一道 盖茨先空手套白狼 买了 别人的 DOS 然后转卖 IBM 他没有让 IBM 买断而是每台 PC 收不多的 版权费 结果反而积少成多 他又利用合同漏洞再卖给别人 IBM 却告不赢他 PC 谁都可以做 操作系统用惯了却不能换 微软凭 Windows 系统确定了自己的垄断地位 就这样 IBM 成了 80 年代信息革命中的落伍者 IBM 出现了严重亏损 开始大幅裁员 第二次转型 从计算制造到服务 1990S 1993 年 郭士纳出任 IBMCEO 顺利把 IBM 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商 公司转变为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性公司 开始大力推广 廉价开源的 linux 服务器 IBM 走了与 AT T 截然不同的路 AT T 将一个好好的公司拆 散卖掉 IBM 将分出去的公司整合回来 打造了一个从硬件到软件 到服务一条龙的航空母舰 现在 其开源服务器 Linux 仍然牢牢控 制美国政府部门 军队 大公司和银行的业务 IBM 是一家保守的公司 他的创新能力很强 但很少花大 力气去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 因为政府 大企业更注重稳定性 不 能接受一点错误 2004 年 IBM 将其 PC 业务 包括 Thinkpad 品牌 卖给联想 IBM 去掉了亏损的部门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盈利能力 联想也得 到了 Thinkpad 这个第一品牌 提高了市场份额 也比大手大脚惯了 的 IBM 更有能力降低笔记本部门的成本 人工便宜 因此这次买 卖对联想 IBM 各有好处 三 Apple 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神话 从一家单纯的 PC 生产厂商到建立一个完整产业链 apple 将每 一款产品都做到了极致 是乔布斯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创新 Apple 的发展之路就是公司一个一个新的成长点 是时代脉搏的 声声跳动 苹果一开始就往高端市场发展 他在微机领域不能取代兼容机和 微软的地位 但高端市场的狭窄也避免了它和微软 戴尔 惠普的 竞争 以 apple 领先的技术 即便只是固守个人电脑的高端市场 也能在 PC 的技术潮流向前漂流 乔布斯却在网络泡沫时代看到了网 络大潮下真正的金沙 iPod 改变了音乐市场 apple 垄断了播放器市场 iPhone 颠覆了通信行业 iPad 平板电脑成为了颠覆整个 PC 工业生态链 wintel 体系 的重要一环 现在的计算机公司不得不步苹果的后尘 把重点转到 各种 触摸性平板电脑上来 而微软也会渐渐失去它对 IT 行业的主导地位 公平地讲 apple 每一款产品都非它的原创 iPod 出现之前 MP3 播放器就已经满大街了 iPhone 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 最先最 智能手机的是加拿大 RIM 公司 黑莓手机 类似 iPad 的平板电脑 微软之前也走过 但并未成功 但苹果将每一款产品做到了极致 技术与艺术结合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所以说创新远不止是原创 而更多的是发现价值 点石成金 中国恰恰是缺乏这种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在一个山寨货大行其道 的市场上 人人的追求就仅仅是通过降低成本使产品便宜一点儿 这样的局面与产业的发展毫无益处 书中提到乔布斯对索尼共同创始人盛田昭夫恭敬有加 并借鉴了 很多管理方法和理念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 日本产品走向国际化的 过程中 出了一批世界级 面向国际的经营管理和产品设计大师 而我们却很少真诚地学习日本 21 世纪的中国对盛田昭夫的了解远 不如对乔布斯的了解 只能祝愿中国的年轻人视野开阔 保持求知 的渴望 四 计算机工业生态三大规律 一 摩尔定律 Moore s law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两年会翻一 番 后来大家把周期缩短到 18 个月 现在 计算机等 IT 产品性能每 18 个月就翻一番 二 安迪 比尔定律 Andy and Bill s Law 比尔 比尔盖茨 要拿走安迪 原英特尔 CEO 所给的 即 每当 以英特尔为首的硬件商提高了电脑性能 微软为首的软件商就会吃 掉性能增加的大部分 反过来 只要微软不断推出更高级的操作系 统 用户就不得不升级硬件更新 英特尔等硬件商就能生产更高级 的芯片 硬盘挣钱 该定律把原本属于耐用消费品的电脑手机变作消耗品 刺激整个 IT 行业的发展 人们把微软和英特尔领导的 PC 时代称为 WinTel 体系 三 反摩尔定律 一个 IT 公司如果今天和 18 个月钱卖掉同样多的 同样的产品 它 的营业额就要降一半 该定律刺激 IT 公司不断寻找技术突破 提高性能 同时也为新兴小 公司提高超越大公司的机会 五 英特尔 微机时代的领导者只有两个 软件方面的微软和硬件方面的英特尔 六 微软 IT 领域的罗马帝国 斗败苹果 以开放兼容占据市场 微软的崛起起源于乔布斯的一个致命错误 把未公开发布的麦金托 什给盖茨看了 盖茨惊讶其图形化操作系统 回去一边拖延时间 一边自己暗暗研究新的操作系统 windows 为了完成研发上的布局 盖茨要在市场上尽可能用它落后的 DOS 坚持到微软视窗系统开发出 来 主要有两招做法 薄利多销 以每个拷贝 5 美分近乎免费的价格 把 DOS 预装在 IBM PC 上 保证了大部分销售 来者不拒 同时吸引了大量个人在 DOS 上开发软件 使用户产生 对微软的依赖 封闭的苹果主要败在微软人民战争的战术上 技术领先的苹果走封闭式道路和纯技术路线 不开放麦金托什的技 术 不允许其他厂商制造兼容机 坚持硬件软件一起卖 而 IBM 已 经被迫开放兼容机 于是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起 世界硬件市场的 格局从苹果对 IBM 变成苹果对 IBM 加上所有兼容机 IBM PC 越做越 便宜 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微软则借 IBM PC 的流行 以超低价为 诱饵绑定操作系统在 IBM PC 上 于是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又对第三方软件商以支持与合作的态度鼓励 于是微软的 操作系统上积聚了大量廉价实用的软件 而苹果的最大败笔就是兼 容性极差 连自己内部不同版本的机器都不兼容 搞垮网景 靠垄断优势搞捆绑销售 上世纪 90 年代 互联网兴起 网景浏览器先拔头筹 大受欢迎 盖 茨立即意识到要守住用户通向网络的大门 火速推出 IE 用上杀手 锏 与 windows 捆绑 免费提供给用户 网景就被斗垮了 微软这 招百试不爽 当然也受反垄断控告 但微软以捆绑销售是为了防止 盗版蒙混过关 七 思科公司 乘着互联网浪潮起家的企业 1985 年 互联网刚刚冒头 为了把不同协议的局域网连在一起 急 需能协调多协议的路由器 思科正好应运而生 1986 年就推出多协 议路由器 马上占领市场 八 雅虎 开创互联网免费模式 在 1990s 互联网刚刚兴起 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戴维 菲 洛在斯坦福大学制作了给网页按主题分类的系统 方便搜索资料 后来越来越多人使用 最终创建公司 1995 雅虎对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互联网开放 免费的商 业模式 浏览网页 使用搜索 邮箱等服务不收费 网站只把内 容做好 致力提高流量 凭此赚取广告费实现盈利 但是 雅虎的基因骨子里是个媒体公司 不是技术公司 后来他自不量力要与 google 斗技术 耗费大量资源 最终沦落到现 在等待被收购的处境 假如他趁早放弃自己亏损的搜索业务 与 google 合作 专心做好自己的媒体 应该还能在互联网占有一席之 地 九 惠普 硅谷的见证人 斯坦福工业园最早的入驻者之一 生产电子仪器起家 后 来进入计算机市场 发明喷墨打印机 但由于女 CEO 菲奥莉娜坚持收购亏损的康柏公司 电脑硬 件生产 企图联合其市场占有率挑战戴尔 结果两个问题重重的 公司合并后业绩更差 惠普一落千丈 2005 年 赫德接管 开源节流 开创惠普的快速发展期 但后因性骚扰事件离职 惠普从来没有领导过哪次技术浪潮 业务也越来越向不稳 定低利润的消费电子公司而不是创新公司靠拢 因此前景并不很美 妙 十 摩托罗拉 没落的贵族 曾经的无线通信领域的领先者 手机通信的发明者 发明 大哥大 模拟手机 技术和品质一直领先 摩托罗拉在二战后到 1990S 在模拟手机 计算机处理器 数字处理芯片 DSP 领域上都是大哥大地位 但进入数字移动通信 时代后却败给了诺基亚一众非老牌通信厂家 计算机处理器败给了 英特尔 DSP 败给了德州仪器 作者认为是摩托罗拉自己的基因决定了这一切 其公司的 传统信念过于重视技术 对外观 功能的关注较少 低估了消费者 对这方面的重视度 产品的开发周期又太长 最终落伍了 2000 年前后的铱星计划的失败给了摩托罗拉沉重的打击 这个计划的技术无与伦比却超前于市场 摩托罗拉三个领域同时发展 战线太长 如果专注一个 或许还能在某一领域保持老大地位 进入智能机时代后 摩托罗拉铁了心把赌注全押在 Android 上 市场反响不错 十一 一个 IT 公司创业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 1 比起谋臣 一个有领袖气质的创始人更可能成功 2 光有好团队和技术不够 还要有商业头脑 还必须找到一个能盈 利的商业模型 business model 3 要有卓越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才能在大风大浪的硅谷生存下去 4 一个新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要看外部环境好不好 5 最重要的是 创业者要有好运气 十四 信息产业的规律性 1 70 20 10 律 在信息产业的同一领域里 一般容不下三个以上 的主要竞争者 老大 老二和老三的市场占有率比例大概是 70 比 20 剩下 10 由一大群小产家分 2 诺威格定律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后 就无法再使市 场占有率翻番了 所以它必须不断寻找新的成长点 或扩展业务 或彻底转型进入其他行业 但由于企业基因决定定律 转型成功很 难 3 企业基因决定定律 一个公司创始初期形成的企业文化和商业模 式 风格将深刻影响企业的发展 比如苹果至今仍然保持着硬件软 件一起卖的相对封闭的商业模式 十五 风险投资和华尔街对科技产业的贡献 风险投资 天使投资人是科技创业者最坚实的后盾 是幕后的英雄 投资银行和华尔街则是吹鼓手 有利可图时可以捧你 无利可图则 可以摔死你 十七 挑战者 Google 技术和商业的完美结合 找到自己企业正确的使命非常重要 这决定着该企业是否 可以为大众市场所接受 比如微软的盖茨明确自己的使命是让计算 机便宜下来 并且变得好用 他做到了 于是成为微机之王 Google 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很早则明白 在互联网时代 让所有人 很容易免费上网并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公司 必将成为互 联网之王 关键词 免费和方便 他们做到了 于是成为了互联 网之王 他们都是面向大众市场 专注于每个人都要使用的服务 于是挣到了最大份额的钱 而面向企业用户的 IBM 和面向精英的苹 果 由于市场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比较大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自然比 不上靠大众市场吃饭的 Google 和微软 因为不论经济形势好坏大家 都要买日用品 都要用 PC 都要上网 Google 的 Android 发展模式是学微软的做法 横着吃整个 市场 他只关心最重要的操作系统部分 而把上下游全部交出去 比微软更绝的是 Android 是免费的 十八 诺基亚 成功的转基因公司 诺基亚最初只是芬兰一家木工公司 最后竟成功转型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手机制造商 原因有三 抓住了移动通信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契机 80 年代 手机通信从第一代模拟时代向数字化时代转变 欧洲抢先 制定了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 GSM 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 GSM 移动 通信电话网络就是芬兰公司运营的 手机的提供商就是诺基亚公司 而美国此时同时出现了多个标准 非常混乱 最终 GSM 胜出一统天 下 美国摩托罗拉也就失去先机 政府的大力扶植 推翻了在模拟时代摩托罗拉制定的商业竞争规则 摩托罗拉败在没有发现数字时代手机市场的重大变化 当手机竞争 从信号处理技术的竞争变成为了产品功能 方便性 新颖性及外观 的竞争时 摩托罗拉等公司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了 十八 印钞机 最佳的商业模式 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印钞机式的 它不需要多少人力 一旦运作起 来便能自己产生利润 持续发展 Google 的广告系统 传统媒体广告业主要有三项成本 运营成本 如办报 发行 印 刷的成本 批发或零售费用 包括给广告批发商让利或支付广告 销售人员的工资等 订单处理 支付管理订单和安排广告刊登人 员的工资 Google 的自动化广告系统成功将后两种成本降到最低 客户自己申请登记 系统自动根据用户搜索内容匹配关键词 显示 对应广告 然后自动计算费用 不需要人力管理 ebay 和亚马逊的在线市场 网络时代人们有发便地交易旧货的需求 于是 ebay 出现了 并收购 paypal 解决了网络支付问题 通过向卖家和买家收取手续费 只要 做好平台的维护便可不断收钱 但是很难解决欺诈的问题 于是只 向正规商家开放的 Amazon 出现了 戴尔的虚拟工厂 戴尔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将所有硬件生产外包 自己只负责订单 处理和销售 将传统制造业的 7 个环节 产品设计 原料采购 仓 储运输 加工制造 订单处理 批发经营与零售 减少到最后 2 个 而且采用直销手段 不经过批发零售商 大大降低成本和价格 21 金融风暴的冲击 金融风暴就像是一场冰河期 那些常年亏损却因总体经济形势好而 不倒闭的大企业就像是恐龙 在冰河时期将被彻底淘汰 那些新兴 的小企业就有机会取而代之 这就是商业中的自然代谢 23 下一个 Google 下一个科技浪潮 云计算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科技浪潮 它将使用户摆脱桌面 通过浏 览器 借高速网络和云端服务器 随时随地方便地享受各种应用 互联网 2 0 目前只是互联网 1 0 的一种进化 仍未找到明确的商业 模式 因此前景未明 这些公司发展遵循的规律都是一致的 曾经在读 地区优势 时可以看到产业发展受到创新能力的影响 建立在产品生产周期模式上的理论表明 地区经济跟随主导产品 或企业发展可预见的模式为 从革新增长到产品成熟到规模生产再 到最终的衰退 新兴产品早期充满革新精神 成长时期可望在地理 上聚集 以充分利用集中的专业技术和供应商 而当产品 无论 是汽车还是半导体 成熟并标准化时 生产应转移到低成本地区 以充分利用低廉的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 据此可以解释 128 公路地 区在市场成长时期繁荣过一段时间 而当产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文员面试考试题及答案
- 足部疾病推拿治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创新报告
- 2025年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站绿色建筑集成初步设计评估报告
- 2025年电商平台内容营销与种草经济内容营销团队培训与成长报告
- 有用的企业面试题库【全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新型化学品防爆认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幼儿托管班社区共建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环保建筑渣土运输服务合同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Excel版
- 医院总务设备科管理制度
- 消杀灭指导价格表
- 高中化学学法指导课件
- 仪表安装规范以及验收
- 《观潮》课件.ppt2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_3~6年级_单词表(带有音标)
- 农业环境讲义4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专项综合练习题
- 鲫鱼的外形与内部解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