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doc_第1页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doc_第2页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doc_第3页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doc_第4页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第二节 炼焦及化学产品分类2一、 炼焦化学产品的组成2二、 焦炭的化学组成3(一) 固定碳和挥发分3(二) 灰分3(三) 水分3(四) 硫分3(五) 磷分4三、 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4(一) 筛分组成4(二) 转鼓试验4第三节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产量统计4第四节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主要技术经济5一、洗煤5(一)洗精煤灰分5(二)洗精煤硫分5(三)洗精煤回收率5(四)洗精煤耗原煤量5(五洗精煤水分6(六浮选精煤耗药剂量6二、配煤6(一)配煤比6(二)配合煤灰分6(三)配合煤硫分7(四)配合煤水分7(五)配合煤挥发分7(六)配合煤胶质层指标(X、Y值)7(七)配合煤细度7(八)配合煤细度合格率、均匀系数7三、炼焦8(一)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转鼓指数)8(二)冶金焦抗碎强度(M25转鼓指数)8(三)冶金焦耐磨强度(M10转鼓指数)8(四)冶金焦灰分9(五)冶金焦硫分9(六)冶金焦合格率9(七)全焦率9(八)冶金焦率9(九)炼焦耗洗精煤9(十)吨焦耗洗精煤量10(十一)炼焦耗热量10(十二)炼焦工序单位能耗10(十三)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11(十四)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11(十五)焦炭水分11(十六)冶金焦挥发分11(十七)焦炭块度率11(十八)炼焦其它物料消耗12(十九)每孔装煤量12(二十)焦炉能力利用率12(二十一)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12(二十二)结焦时间13(二十三)计划系数(K1)13(二十四)执行系数(K2)13(二十五)总推焦系数(K3)13(二十六)装煤系数14(二十七)温度均匀系数(K均匀)14(二十八)温度安定系数(K安定)14(二十九)炉头温度系数(K炉头)14(三十)横排温度系数(K横排)14四、化学产品15(一)化学产品回收率15(二)苯精制产品回收率15(三)焦油精制产品回收率16(四)酚精制产品回收率17(五)吡啶精制产品回收率17(六)喹啉精制产品回收率17(七)洗油精制产品回收率17(八)萘精制产品回收率18(九)其它精制产品回收率18(十)化学产品合格率18(十一)化学产品等级率18(十二)化学产品酸、碱等消耗量18(十三)动力、燃料消耗及回收工序能耗19(十四)洗涤塔后煤气含苯量19(十五)饱和器后煤气含氨量20五、制酸20(一)硫酸硫利用率20(二)硫酸触媒容积利用系数20第二节 第二节 炼焦及化学产品分类一、 一、炼焦化学产品的组成炼焦化学产品的数量和组成随炼焦过程(主要是炼焦方法和温度)和原料的质量不同而变化。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各种产品的产率(对干煤的重量百分比)为:焦炭 73%78%焦炉煤气 15%19%焦油 2.5%4.5%化合水 2%4%粗苯 0.8%0.35%氨 0.25%0.35%其它 0.9%1.1%二、 二、焦炭的化学组成焦炭的化学性质是由固定碳、挥发分、水分、灰分、硫分和磷分来决定的。(一) (一)固定碳和挥发分固定碳是焦碳的主要成分。将焦炭再次隔绝空气加热到850以上,从中析出挥发物,剩余部分系固定碳和灰分。挥发物含量是焦炭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挥发物含量过高表示焦炭不成熟(生焦),挥发物含量过低表示焦炭过烧(过火焦)、生焦耐磨性差,使高炉透气性不好,并能引起挂料,增加吹损,破坏高炉操作制度,过火焦易碎,易落入熔渣中,造成排渣难和风口烧坏等。(二) (二)灰分焦碳燃烧后的残余物是灰分,它是焦炭中的有害杂质,其中主要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还有氧化钙、氧化镁等氧化物,灰分石含量增高,固定碳减少。高炉冶炼过程中,为造渣所消耗的石灰石和热量将增加,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焦比增加。因煤在炼焦过程中灰分全部转入焦炭,故焦炭灰分高低取决于煤的灰分。焦炭灰分越低,对高炉操作越有利。(三) (三)水分焦炭在102105的烘箱内干燥到恒重后的损失量为水分.冶金焦水分一般为3%5%。焦炭水分应力求稳定,因高炉生产一般以湿焦计量,焦炭水分波动,对高炉操作不利,造成炉况波动。(四) (四)硫分焦炭含硫占高炉配料中硫来源的80%以上,硫进入生铁后造成生铁含硫高,为除去这部分硫,需增加溶剂脱硫,影响高炉正常生产。在炼焦过程中,煤中含硫的70%90%转入焦炭,故焦炭硫分的高低取决于煤的硫分,一般冶金焦硫分不大于0.9%。(五) (五)磷分焦炭中的磷分在炼铁时大部分转入铁中,生铁含磷使其冷脆性变在,用于转炉炼钢时,磷给难以除掉,因此生铁中磷分越低越好。煤炼焦时磷分全部转入焦炭,故焦炭磷分高低取决于煤的磷分。三、 三、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高炉对焦炭的要求是块度均匀、耐磨性好和抗碎性强。焦炭的物理机械性质指标是筛分组成、耐磨性和抗碎性。(一) (一)筛分组成为使高炉透气性好,焦炭块度要均匀,因此焦炉生产的焦炭通常分为大于40毫米、2540毫米的冶金焦、1025毫米的小块焦和小于10毫米的粉焦四级,全焦中冶金焦率通常为93%左右。(二) (二)转鼓试验为了试验焦炭的耐磨性和抗碎性,通常采用转鼓试验。转鼓试验就是模仿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撞击、挤压、研磨,将一个十分复杂的受力情况加以简化的试验方法。在转鼓中装入大于60毫米的焦炭50千克,以每分钟25转速度转动4分钟,然后取出焦炭在孔径分别为40毫米和10毫米的圆孔筛上过筛,以大一40毫米和小于10毫米的重量各占试样总重的百分比为指标。前者以M40表示抗碎指标,后者以M10表示耐磨指标。第三节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产量统计 根据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生产的特点,对其产量计算作以下补充说明: (l)洗精煤包括构成焦炭产品本体的所有煤。 (2)洗精煤产量按计价(计量)水分计算,即超过计价水分要扣除,不足计价水分要补足。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产量(吨)= 含实际水分湿洗精煤产量(吨) 1-湿洗精煤实际水分(%) 1-规定计价水分(%) 湿洗精煤实际水分为洗煤车间出厂分析的结果值。 (3)焦炭产量按生产的全部焦炭折合成干焦计算。其中包括炉头、炉尾焦以及符合本企业冶炼技术要求的数量,筛分后,块度不小于25毫米的为冶金焦,1025毫米的为小块焦,小于10毫米的为粉焦。 (4)化学产品产量应以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不包括供下一工序精制的自用产量。因为有些产品(如粗苯、焦油等)在一些企业是最终产品,而在另一些企业则是尚待下一车间加工处理的原料(半成品或中间产品)。 (5)煤气(净煤气)可用净煤气产量(米3)计算,也可用热值(吉焦)计算,即用净煤气产量(米3)乘净煤气平均低热值(吉焦米3)求得;如用净煤气的体积来计算产量,则应换算为标准煤气42804.1868106=0.01792(吉焦米3)。第四节 洗煤、炼焦及化学产品主要技术经济 指标计算方法 一、洗煤(一)洗精煤灰分 洗精煤灰分是指洗精煤所含灰分在洗精煤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灰分(%)= 洗精煤含灰分总量(吨) 100% 洗精煤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洗精煤灰分由发货批料取样化验而得。汇总时,各批料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二)洗精煤硫分 洗精煤硫分是指洗精煤所含硫分在洗精煤中所占重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硫分(%)= 洗精煤含硫分总量(吨) 100% 洗精煤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洗精煤硫分指标的计算可参照洗精煤灰分指标的计算说明。(三)洗精煤回收率 洗精煤回收率是指洗选后的精煤占入洗原煤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回收率(%)= 洗精煤产量(含计价水)(吨)100% 入洗原煤总量(含计价水)(吨)(四)洗精煤耗原煤量 洗精煤耗原煤量是反映每生产一吨洗精煤所耗用的原煤数量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耗原煤量(吨吨)= 原煤耗用量(含计价水)(吨) 洗精煤产量(含计价水)(吨) 计算说明:原煤耗用量包括途耗、库耗等损耗在内。(五洗精煤水分 洗精煤水分是指洗精煤所含水分占洗精煤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洗精煤水分(%)= 洗精煤含水分总量(吨) 100% 洗精煤量(实物量)(吨) 计算说明:参照洗精煤灰分指标的计算说明。(六浮选精煤耗药剂量 浮选精煤耗药剂量是指每浮选1吨精煤所消耗的药剂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浮选精煤耗药剂量(千克吨) = 药剂消耗总量(千克) 浮选洗精煤总产量(含计价水)(吨)二、配煤(一)配煤比 配煤比是指在报告期内所消耗各种煤量占配合煤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焦煤比(%)= 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 肥煤比(%) = 肥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 瘦煤比(%) = 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 气肥煤比(%) =气肥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 13焦煤比()=1/3焦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 其它煤比(%) = 其它煤配入量(含计价水)(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含计价水)(吨)(二)配合煤灰分 配合煤灰分是指配合煤中所含灰分在配合煤总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灰分(%) = 配合煤含灰总量(吨) 100% 配合煤总量(干基)(吨)(三)配合煤硫分 配合煤硫分是指配合煤中含硫量在配合煤总量中所占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硫分()= 配合煤含硫总量(吨) 100% 配合煤总量(干基)(吨)(四)配合煤水分 配合煤水分是指配合煤中所含水分占配合煤总量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水分()= 配合煤含水总量(吨) 100% 配合煤(实物)总量(吨)(五)配合煤挥发分 配合煤挥发分是指配合煤中所含挥发物的数量占配合煤总量的百分比。这项指标有干基和干燥无灰基两种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挥发分(干基)()= 配合煤含挥发分总量(吨) 100% 配合煤总量(干基)(吨)配合煤挥发分(干燥无灰基)()= 配合煤含挥发分总量(吨) 100% 配合煤总量(干基)(吨) 配合煤含灰总量(吨)(六)配合煤胶质层指标(X、Y值) X值是煤在受热时的最终收缩量;Y值是胶质体厚度。两者均以毫米表示。 计算说明:以上(二)(六)项的数值均由化验取得,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但在数值波动不大时,也可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七)配合煤细度 配合煤细度(细粉率)是指配合煤通过粉碎后检验煤料中不大于3毫米的煤所占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细度()= 粉碎后不大于3毫米的配合煤量(吨) 100% 配合煤总量(吨) 计算说明:煤的细度通过检验取得,用加权算术平均计算,但在数值波动不大时,也可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八)配合煤细度合格率、均匀系数 为了检查配合煤各质量指标与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和均匀程度,企业还可以根据需要,计算配合煤细度合格率和配合煤均匀系数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配合煤细度合格率()= 总检验次数不合格次数 100% 总检验次数 计算说明:细度波动范围按冶金部颁发的操作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 配合煤灰分 配合煤水分均匀系数 = 总检验次数一不合格次数 100% 配合煤挥发分 检验次数 计算说明: (l)配合煤灰分要求与理论计算值的波动范围为士0.3;配合煤水分要求与理论值的波动范围为士1.0;配合煤挥发分要求与理论值的波动范围为士0.7;超过以上范围的为不合格。 (2)以上配合煤各种均匀系数指标,在配煤比变动的当班可不作考核。三、炼焦(一)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转鼓指数) 冶金焦抗碎强度是反映焦炭的抗碎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大于 40毫米所占的冶金焦抗碎强度(M40)(%)= 百分比 (%)冶金焦产量(吨)之和 100% 冶金焦总产量(吨) 计算说明:按规定水分(水量)计算。采用国外转鼓试验的,按实际情况计算,并加以说明。(二)冶金焦抗碎强度(M25转鼓指数) 冶金焦抗碎强度是反映焦炭的抗碎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冶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大于25毫米所占 金焦抗碎强度(M25)(%)= 的百分比()冶金焦产量(吨)之和 100% 冶金焦总产量(吨)(三)冶金焦耐磨强度(M10转鼓指数) 冶金焦耐磨强度是反映焦炭的耐磨性能的指标,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逐日(月)(试验后块度小于10毫米所占的冶金焦耐磨强度(M10)(%) = 百分比(%)冶金焦产量(吨)之和 100% 冶金焦总产量(吨) 计算说明:按规定水分(水量)计算,采用国外转鼓试验的,按实际情况计算,并加以说明,该指标实质上是磨损率,指标值越小越好。(四)冶金焦灰分 冶金焦灰分是指冶金焦炭中含灰量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冶金焦灰分()= 冶金焦中所含灰分总量(吨) 100% 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五)冶金焦硫分 冶金焦硫分是指冶金焦中含硫量所占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硫分()=冶金焦中所含硫分总量(吨) 100% 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六)冶金焦合格率 冶金焦合格率是指检验合格的冶金焦占冶金焦检验总量的百分比。冶金焦各种质量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即视为不合格品。冶金焦合格率的计算公式为: 冶金焦合格率() = 冶金焦检验合格量(吨) 100% 冶金焦检验总量(吨)(七)全焦率 全焦率(成焦率)是指入炉煤干馏后所获得的焦炭数量占入炉煤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全焦率()=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 100% 入炉煤总量(干基)(吨)(八)冶金焦率 冶金焦率是指冶金焦产量占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冶金焦率()=冶金焦炭量(干基)(吨) 100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冶金焦产量是指大于25毫米的焦炭产量。(九)炼焦耗洗精煤 炼焦耗洗精煤是指工艺上每生产一吨焦炭(全焦干基)耗用的湿洗精煤数量(包括计价水,但不包括库耗、途耗)。其计算公式为: 炼焦耗洗精煤(吨吨)= 入炉洗精煤耗用量(含计价水,但不包括库耗、途耗)(吨)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十)吨焦耗洗精煤量 吨焦耗洗精煤量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全焦干基)所耗用的湿洗精煤量(合计价水,包括库耗、途耗)。其计算公式为: 吨焦耗洗精煤量(吨吨)= 洗精煤耗用量(含计价水,包括库耗、途耗)(吨)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十一)炼焦耗热量 炼焦耗热量是指1千克入炉煤炼成焦炭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为便于比较,一般用换算为7水分的湿煤耗热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当量干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干煤)= 加热煤气量(米3)煤气热值(吉焦/米3) 实际干煤装炉量(千克) 实际水分湿煤耗热量(吉焦千克)(湿煤)= 当量干煤炼焦耗热量(1实际装炉煤水分(%)(吉焦/千克)(干煤) 7%水分湿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实际水分湿煤炼焦耗热量(吉焦/千克)(湿煤)Q(湿煤实际水分(%)-7%) 当焦炉用焦炉煤气加热时: 式中 Q74.1868千焦 当焦炉用高炉煤气加热时:式中 Q=84.1868千焦 计算说明: (l)加热煤气流量应进行交换时间的校正(K换),当焦炉加热用煤气的实际温度和压力与设计所选用的一致时,流量表刻度盘上的读数就是标准状态下流量,否则还应进行温度校正(KT)和压力校正(KP )。 (2)使用混合煤气加热时,应按所消耗的各种煤气量及其热值进行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十二)炼焦工序单位能耗 炼焦工序净能耗总量是指工艺生产系统的备煤车间(不包括洗煤),厂内部原料煤的损耗,炼焦车间,回收车间(冷凝鼓风、氨回收、粗苯、脱硫脱氰、黄血盐),辅助生产系统的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以及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的食堂、浴池、保健站、休息室、生产管理和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扣除回收外供能源,并折成标煤量。 炼焦工序能耗是指生产一吨焦炭(干基)所消耗的能源量。其计算公式为: 原料煤折标煤量(千克)焦化产品外供量折标煤量(千克)+工序能耗折标煤量(千克吨)=加工能耗折标煤量(千克)余热回收外供量折标煤量(千克)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 (1)式中分子即为炼焦工序净耗能源总量; (2)原料煤为装入焦炉的干洗精煤量; (3)焦化产品外供量是指供外厂(车间)的焦炭、焦炉煤气、粗焦油、粗苯等的数量; (4)加工能耗是指高炉煤气、水、电、蒸汽、压缩空气; (5)余热回收外供量,如供应外厂(车间)的蒸汽数量等。(十三)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是指在报告期内炼焦车间(工段)每个炼焦工人及学徒生产的焦炭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炼焦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 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 炼焦工人及学徒平均人数(人)(十四)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 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是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炼焦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炭化室炼焦周转时间(时:分孔)= 实际作业时间(时) 实际出炉总炉孔数(孔) 计算说明:实际作业时间(时)= 日历时间24(时)焦炉孔数(十五)焦炭水分 焦炭水分是指焦炭中含水分的数量占焦炭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焦炭水分(%)= 焦炭所含水分总量(吨) 100% 焦炭总产量(吨) 计算说明:按规定需对焦炭中不同块度焦炭分别在计量部位取样化验。全日焦炭水分可接班以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全月(年)焦炭水分按日(月)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十六)冶金焦挥发分 冶金焦挥发分是指冶金焦炭中含有挥发物的数量占冶金焦总产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冶金焦挥发分(%)= 冶金焦所含挥发分总量(干燥无灰基)(吨) 100% 冶金焦总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焦炭挥发分是按有关规定经试验分析取得,当产量相差不大、数值波动较小时,可用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否则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十七)焦炭块度率 焦炭块度率是指不同块度级别的焦炭占全部焦炭产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焦炭块度率(%)=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干基)(吨) 100 经筛分的全部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某种块度规格焦炭量是指大于40毫米、2540毫米、1025毫米、小于10毫米等焦炭按不同规格计算焦炭块度率。(十八)炼焦其它物料消耗 其它物料包括煤气、新水、电力、蒸汽等。其消耗是指每生产一吨焦炭耗用某种物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煤气(吉焦/吨)= 全厂煤气耗用量(吉焦) 焦炭产量(干基)(吨) 新水(千克吨)= 全厂新水耗用量(千克) 焦炭产量(干基)(吨) 电(千瓦时吨)=全厂电力耗用量(千瓦时) 焦炭产量(干基)(吨) 蒸汽(吉焦/吨)= 全厂蒸汽耗用量(吉焦) 焦炭产量(干基)(吨) 压缩空气(米3吨)=全厂压缩空气耗用量(米3) 焦炭产量(干基)(吨) 计算说明: (l)炼焦其它物料消耗是指全厂的耗用量(包括回收系统等)。 (2)在计算车间消耗指标时,除炼焦车间按焦炭量计算外,其它车间则按产品系统进行计算,即式中子项为生产该产品的水、电、煤气等消耗总量,母项为该产品产量。(十九)每孔装煤量 每孔装煤量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孔炭化室一次装入的干煤量。其计算公式为: 每孔装煤量(吨孔)=装入煤总量(干基)(吨) 出炉孔数(孔)(二十)焦炉能力利用率 焦炉能力利用率是反映焦炉在报告期内实际焦炭产量与设计能力差距情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焦炉能力利用率()= 实际焦炭产量(全焦、干基)(吨) 100 按设计参数计算的焦炭产量(全焦、干基)(吨)(二十一)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亦称焦炉日历利用系数)是指焦炉在日历工作时间内每立方米炭化室有效容积平均每日生产的合格全焦产量。它是综合反映焦炉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焦炉炭化室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吨米3日)= 合格全焦产量(干基)(吨) 焦炉孔数每孔炭化室有效 容积(米3)(日历日数)(日) 计算说明: (1)焦炉孔数和炭化室有效容积按设计规定计算。 (2)全厂各焦炉孔数及其炭化室有效容积大小不一时,先按有效容积相同的焦炉计算其利用系数,再以各种炭化室总有效容积为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全厂综合利用系数。(二十二)结焦时间 结焦时间(炭化时间)是指某炭化室装煤时平煤杆进入小炉门到推焦时推焦杆与焦炭接触开始推焦的全部间隔时间。其计算公式为: 结焦时间(时/孔)= 实际结焦总时间(时) 实际出炉总孔数(孔) 计算说明: (1)式中子项、母项的统计时间应一致。 (2)实际结焦总时间是指在统计时间内推焦的各炉结焦时间之和。 (3)多座焦炉的平均结焦时间应按加权算术平均计算。(二十三)计划系数(K1) 计划系数是反映炼焦炉结焦时间变化情况的指标,用K1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计划系数(K1)=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计划和规定结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二十四)执行系数(K2) 执行系数是反映焦炉推焦操作正常与否的指标,用K2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执行系数(K2)=每班实际推出炉孔数实际和计划推焦时间相差5分钟以上的炉孔数 每班计划推出炉孔数(二十五)总推焦系数(K3) 总推焦系数是反映炼焦车间(工段)在执行规定的结焦时间等方面管理水平的指标,用K3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推焦系数(K3)= 计划系数(K1)执行系数(K2) 计算说明: (1)推焦时间是以推焦杆接触焦饼开始推焦的时间计算;装煤时间是以平煤杆开始进入小炉门的时间计算。 (2)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 (二十六)装煤系数 装煤系数是反映装煤均匀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装煤系数=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和规定装煤相差200千克的炉孔数 本班实际装煤炉孔数(二十七)温度均匀系数(K均匀) 温度均匀系数是指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均匀系数。它是反映焦炉加热均匀程度的指标,用 K均匀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K均匀=2M一(A机A焦) 2M 式中M焦炉燃烧室数;A机、A焦分别为机侧与焦侧测温火道温度超过平均温度20 (边炉为士30)的个数。 计算说明:检修炉和缓冲炉除外。(二十八)温度安定系数(K安定) 温度安定系数是反映焦炉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稳定性的指标,用K安定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K安定2N-(A机+A焦) 2N式中N在所分析的期间内直行温度的测量次数。A机、A焦分别为机侧、焦侧直行平均温度与加热制度规定的温度标准偏差超过7的次数。(二十九)炉头温度系数(K炉头) 炉头温度系数是反映炉头火道温度均匀程度的指标,用K炉头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K炉头=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 焦炉机、焦侧炉头火道数 计算说明:不合格火道数是指机、焦侧炉头火道温度分别与其炉头平均温度相差士50以上的火道数。炉头平均温度是指包括边炉在内的全部炉头火道温度的平均温度。(三十)横排温度系数(K横排) 横排温度系数是反映燃烧室横向温度均匀程度的指标,用K横排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K横排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 规定横排温度测量火道数 计算说明:不合格火道数是指实测温度与标准线温度分别相差20(单排)、10(十排)、7C(全炉)以上的火道数。四、化学产品(一)化学产品回收率 化学回收产品对干煤的回收率指标,是指在焦化生产中,每吨装炉干煤能回收多少化学产品。回收率以百分比表示,按不同产品计算: 煤焦油回收率()= 煤焦油产量(无水)(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硫酸铵回收率(%)= 硫酸铵产量(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硫酸铵(折)回收率(%)= 硫酸铵产量(折含氮100%)(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浓氨水回收率(%)= 浓氨水产量(折含氮100%)(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粗苯回收率 = 粗苯产量(折180馏出量)(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轻苯回收率(%)= 轻苯产量(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重苯回收率(%)= 重苯产量(折200前馏出量)(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粗轻吡啶回收率(%)= 粗轻吡啶产量(折含吡啶100%)(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粗酚钠回收率(%)= 粗酚钠产量(折含酚100%)(吨)100%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尿素回收率(%)= 尿素产量(折含氮100%,干基)(吨)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无水氨回收率(%)= 无水氨产量(折含氮100%)(吨) 100%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焦炉煤气发生量(吉焦/吨)= 焦炉煤气发生量(吉焦)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焦炉煤气发生量(米3/吨)= 焦炉煤气发生总量(米3) 焦炉装入干煤量(吨) 计算说明:每吨干煤煤气发生量应按热量单位计算:用体积单位表示时,应换算为标准煤气(4280 4.1868千焦米3)。(二)苯精制产品回收率 苯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指各种苯精制产品总产量占原料(粗苯或轻苯)处理量的百分比。苯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按总回收率和不同产品回收率分别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 苯精制产品总回收率(%)=苯精制产品总产量(吨) 100% 处理原料量(吨) 焦化苯回收率(%)=焦化苯产量(吨) 100% 处理原料量(吨) 焦化甲苯回收率(%)=焦化甲苯产量(吨)100% 处理原料量(吨) 焦化二甲苯回收率(%)=焦化二甲苯产量(吨) 100% 处理原料量(吨) 计算说明: (1)苯精制产品总产量= 焦化苯十焦化甲苯十焦化二甲苯十二甲残油十溶剂油 (2)处理原料总量= 本期调进原料总量十期初减期末的中间产品量折算系数(将中间产品折成原料) 其折算系数为:混合分乘以10.98;洗混合分、吹出苯、苯残油、甲苯残油分别乘以10.96。如波动不大,可不折算。 (3)处理原料包括轻苯、重苯、粗苯、轻油等。(三)焦油精制产品回收率 焦油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指焦油精制产品占原料油处理量的百分比。焦油精制产品是指一次加工的产品,不包括通过再精制加工所得产品。焦油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按总回收率和不同产品分别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 焦油精制产品总回收率 = 焦油精制产品总量(吨) 100% 处理(无水)焦油总量(吨) 计算说明:焦油精制产品中,粗酚、重吡啶是折纯量,轻油折180前馏出量。对于中间产品,如数量波动不大,可不参加母项计算。母项应包括在制品期末、期初耗用焦油量差额。 粗酚回收率(%)=粗酚总量(折酚100)(吨) 100% 处理(无水)焦油总量(吨) 计算说明:粗酚中如包括回收车间的酸盐,应在子项中扣除这部分酚量,其酚量为100酚量0. 90;如有计量手段的,可按实际量乘以酚钠含酚折纯。 粗酚提取率(%)=粗酚总量(折酚100%0(吨) 100% 处理(无水)焦油中含酚总量(吨) 工业萘回收率(%)=工业萘(或萘饼)中萘总量(吨) 100% 处理(无水)焦油中含萘总量(吨) 工业萘提取率(%)=工业萘(或萘饼)中萘总量(吨) 100% 处理(无水)焦油总量(吨) 洗油回收率(%)= 洗油总量(吨) 100% 原料(无水)焦油总量(吨)计算说明:防腐油、二蒽油、粗蒽等产品的回收率计算,按上述方法类推。轻油回收率(%)= 轻油产量(吨) 100% 原料(无水)焦油总量(吨) 计算说明:重吡啶回收率计算,按上述方法类推,但子项应折纯。(四)酚精制产品回收率酚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指酚精制产品占粗酚中含酚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酚精制产品回收率(%)= 酚精制产品总产量(吨) 100% 处理粗酚中含酚总量(吨)焦化苯酚回收率(%)= 焦化苯酚产量(吨) 100% 处理粗酚中含酚总量(吨)工业酚回收率(%)= 工业酚产量(吨) 100% 处理粗酚中含酚总量(吨)甲酚回收率(%)= 甲酚产量(吨) 100% 处理粗酚中含酚总量(吨)二甲酚回收率(%)= 二甲酚 产量(吨) 100% 处理粗酚中含酚总量(吨) 计算说明:式中甲酚包括三混甲酚、邻位甲酚、间对甲酚,应分别计算。(五)吡啶精制产品回收率 吡啶精制产品总回收率(%)=吡啶精制产品总产量(吨) 100% 原料吡啶总量(吨) 计算说明: (l)原料吡啶总量= 粗轻吡啶(折100)十期初库存量一期末库存量。 (2)吡啶精制产品可分别计算纯吡啶、一甲基吡啶、-甲基吡啶、吡啶溶剂等的回收率,其计算方法按吡啶精制产品总回收率类推,子项分别为各产品产量,母项为原料吡啶总量。(六)喹啉精制产品回收率 喹啉精制产品回收率是指喹啉精制产品总量占耗用重吡啶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喹啉精制产品回收率(%)=喹啉精制产品总量(吨) 100% 重吡啶消耗总量(吨) 计算说明: (1)喹啉、重吡啶浮选剂,二甲基吡啶,2,4,6三甲基吡啶等回收率计算,按上述方法类推,子项分别为各产品产量,母项为重吡啶消耗总量。 (2)原料重吡啶= 重吡啶(折纯)士期末、期初库存差额。(七)洗油精制产品回收率 洗油精制产品包括,甲基萘、工业苊、萘酐等。生产中,直接计算萘酐对洗油消耗量的比率,即萘酐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为: 萘酐回收率(%)=工业苊产量(吨) 萘酐产量(吨) 100% 消耗洗油量(吨) 工业苊消耗量(吨)(八)萘精制产品回收率 精萘产品回收率是指精萘产量占原料萘(工业萘或萘饼)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精萘回收率()= 精萘产量(吨) 100 原料萘消耗量(吨)士期末、期初差额(吨)(九)其它精制产品回收率 其它精制产品回收率计算,原则上按上述各式类推。 古马隆茚树脂产品,其原料有重苯(重质苯)及脱酚酚油两 种。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古马隆一茚树脂回收率( )= 古马隆树脂产量(吨) 100% 原料重苯(重质苯)量(吨) 计算说明:重苯(重质苯)按200前折算。 古马隆一茚树脂回收率()=古马隆树脂产量(吨) 100% 原料脱酚酚油量(吨)(十)化学产品合格率 化学产品合格率是指某种化学产品检验合格量占检验总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某种化学产品一次合格率()=某种化学产品检查合格量(吨) 100% 某种产品检验合格总量(吨)(十一)化学产品等级率 化学产品等级率是指某种化学产品某等级品的数量占该产品检验合格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 某种化学产品等级率()= 某种产品某等级数量(吨) 100% 某种产品检验合格总量(吨)(十二)化学产品酸、碱等消耗量 化学产品酸、碱等消耗量是指化学产品回收车间每回收一吨某种化学产品所消耗的酸、碱等数量。在计算酸、碱等消耗量时,除苯精制产品及焦油消耗纯碱等对原料计算外,其它均对产品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硫酸铵耗酸量(千克吨)= 硫酸耗用量(100%)(千克) 硫铵(折含氮100%)总量(吨) 计算说明:还可以别外计算按硫铵实物量计算的耗酸指标。 粗苯耗洗油量(千克/吨)= 洗油耗用量(千克) 粗苯总量(吨)计算说明:母项中如属轻苯,需将重苯部分折算在内。酚钠耗碱量(千克/吨)= 碱(100%)耗用量(千克)_ 酚钠(100%)总产量(吨)粗酚耗酸量(千克/吨)=酸(100%)耗用量(千克) 粗酚(折纯)总产量(吨)粗酚耗碱量(千克/吨)=碱(100%)耗用量(千克) 粗酚(折纯)总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