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_第1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_第2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_第3页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 2011 10 24 科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他根据儿童道德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 道德两难法 在道德两难故事的讨论中 启发儿童积极思考 道德问题 从道德的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来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这则道德两难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 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 生命危在旦夕 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 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 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 但该药价钱 十分昂贵 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 海因茨四处求 人 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 万 般无奈之下 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 卖给他 或允许他赊账 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 的请求 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 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 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 治好了妻子的病 但海 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 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 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让儿童讨论 以此来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 汉斯应该偷药吗 为什么 2 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 为什么 3 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 为什么 4 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 为什么 5 汉斯偷药是违法的 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 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 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 为什么 科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模式 如下表所示 关于 海因茨两难 的道德推理水 平 阶 断 道德推理的特点 不该偷的理由该偷的理由 1 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偷东西会被警察 抓起来 受到惩罚 他事先请求过 又不是偷 大东西 他不会受重罚 前 习 俗 水 平 2 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 满足需要为准则 如果妻子一直对他不好 海 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 冒险偷药 如果妻子一向对他好 海 因茨就应关心妻子 为救 她的命去偷药 3 以人际和谐为准也称 为 好孩子 取向 做贼会使自己的家庭名声扫 地 给自己的家人 包括妻 子 带来麻烦和耻辱 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 他都得对妻子负责 为救 妻子去偷药 只不过做了 丈夫该做的事 习 俗 水 平 4 以法律和秩序为准则 采取非常措施救妻子的命合 情合理 但偷别人的东西犯 法 偷东西是不对 可不这样 做的话 海因茨就没有尽 到丈夫的义务 5 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 准则 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 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 的组成部分 海因茨已经为 救妻子命尽了全力 无论如 何都不该采取偷的办法解决 问题 但他还是去偷药了 这是一种超出职责之外的好 行为 法律禁止人偷药 却没有 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 西这种情况 海因茨不得 不偷药救命 如果有什么 不对的话 需要改正的是 现行的法律 稀有药品应 该按照公平原则加以调控 后 习 俗 水 平 6 以普通的伦理原则为 准则 海因茨设法救妻子的性命无 可非议 但他没有考虑所有 人的生命的价值 别人也可 能急需这种药 他这么做 对别人是不公正的 为救人性命去偷是值得的 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理性 的人来说 人的生命最可 贵 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 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 务的源泉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模式给我们勾画出 道德发展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 逐步展开的过程 更高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兼容更低层次和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反之 则不能 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 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有些人可能只停留 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 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的阶段 通过大量的研究 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 习俗 水平 后习俗水平 六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1 前习俗水平 0 9 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 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 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 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 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 坏及严重程度 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 受 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海因茨偷药的 故事可能会作出这样两种不同的反应 赞成者认为 他可以偷药 因为他先提出请求 又 不偷大的东西 不该受罚 反对者则会说 偷药会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 他 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 固定不变的 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 赞成者会说 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 他 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 反对者则会说 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 因而对他没有 好处 科尔伯格认为 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 俗水平 2 习俗水平 9 15 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 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 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 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 能 够了解社会规范 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 规则已被内化 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 好孩子 定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儿童 个体 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 顺从传统的要求 符合大家的意见 谋求大家的赞 赏和认可 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 好孩子 的要求 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 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这一阶段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赞成者会说 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 反对者则说 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 名誉 第四阶段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 向 他们服从社会规范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法律的权威 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 知法懂 法 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因此 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该阶段 的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赞成者会说 不这么做 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 反对者会 说 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 但偷东西犯法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 后习俗水平 15 岁以后 又称原则水平 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 其道德判 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 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 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 的尊严 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 是一种社会契约 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 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但同时认为契约 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 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 享受权利的同时 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赞成者 认为 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 反对者认为 不论情况多么危险 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 第六阶段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 表现为能以公正 平等 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 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 行为就是正确的 在这个阶段上 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 切 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赞成者认为 尊重生命 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 反对者 认为 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 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 雷夫老师从第一阶段到第六阶段 即 我不想惹麻烦 我想要奖赏 我想取悦某 人 我要遵守规则 我能体贴别人 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正是对科尔 伯格道德发展六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用 六阶段 引导孩子的学业和人格成长 第六阶 段 不但是最难达到的 也是最难教的 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 其中还包括 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 近 25 年的教育实践 雷夫老师深信 着力于孩子的品格培养 激 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与铁腕管理相反 他提倡的是 没有害 怕的教育 和彼此信任 与 小红花 奖励不同 他反复强调 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 他教出了优秀的教学成绩 培养出了谦逊有礼 诚实善良的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 雷夫老师是有资格在孩子们面前讲做第六阶段思维者的要求的 因为他以自己 25 年的工作 证明了他是一个第六阶段思维者 海因茨偷药故事的分阶段分析 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划定为以下三个水平 每个水平依次 包含两个阶段 共有 6 个道德发展阶段 最著名的两难故事 有一位妇女因患罕见的癌症而濒临死亡 医生认为有一种可以救她的 药 即该市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 药剂师以十倍于成本的价格 2000 元出售该药 得病的妇女的丈夫 Heinz 向每一位熟人借钱 但总共只凑够了一半左右的钱 他告诉药剂 师 他的妻子危在旦夕 请他便宜售药 或是迟些日子付款 但药剂师拒绝了 Heinz 绝望 了 闯进药店 为妻子偷了药 丈夫是否应该偷药 为什么 1 水平 1 前习俗性道德 在这一水平 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 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 第一阶段 他治道德 社会视角 自我中心的世界观 不能考虑不同行动者在利益与视角方面的差异 道德 判断 行善避恶的原因是避免来自权威的较高权力的惩罚 偷窃问题 为什么不 因为会 有人看见 叫警察 Heinz 困境 问题是 他去药店偷药对不对 如果对 为什么 只 要他不被警察抓住 就行 因为这样他可以帮助他的妻子 如果他被警察抓住 就不行 因为这样他就帮不了他的妻子 第二阶段 个人主义 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社会视角 个人学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和世界观 因此他们处于冲突之中 因此必 须进行利益调适 道德判断 只要遵守规则有助于个人利益 个人就应该遵守规则 但他也必须让别人遵 守规则 因此 交换 交易和协议应该为涉及到的各方利益服务 偷窃 商店老板不喜欢这样的做法 而当你想要别的东西 老板会把你撵出商店 Heinz 对于海因茨来说 他妻子的生命的重要性 要比对于药剂师药的重要性重要 2 水平二 习俗性道德 在这一水平上 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 第三阶段 人际的相互 期待 关系和人际遵从 社会视角 个人开始意识到他所属于的群体 以及他与别人分享的情感 期待和异治 个人能够使自己的利益服从那些他与别人分享的利益 并站在别人立场考虑问题 道德判断 做正确的事 就意味着满足个人的期待 特别是来自朋友和家庭的期待 偷窃 你的家人或朋友会对你评价很糟 海因茨困境 应该 否则就对他的妻子不 好 第四阶段 社会系统和良知 社会视角 个人能够采纳整个社会系统的视角 超出与朋友和同伴的人际视角来看待问题 个人之间的关系被放在了社会的整个社会系统 中来理解 道德判断 行为正确就意味着做社会的法律所规定的事 如果人人为所欲为 社会的秩 序就会崩溃 偷窃 这违反法律 海因茨困境 偷窃是违法的 但它也如果不帮助垂死的人也同样是违反法律的 因为对 于任何社会来说 社会成员的生命都重于任何物质财产 所以海因茨做得没错 3 水平 3 后习俗的道德 逻辑推理 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人权利 社会视角 个人将社会关系看作是由人们基于平等的权利与社会机会自愿达到的契约性 协议来调控的 道德判断 做正确的事要求考虑他人的权利 人们必须彼此达成协议 以确保所有人的 权利 这样做的原因是所有的人都生而平等 偷窃 偷窃冒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 海因茨困境 每个人都有生命权和财产权 这里妻子的生命权与药剂师的财产权相冲突 不过当生命与财产发生冲突时 生命更高 第六阶段 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社会视角 个人力图从人性和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