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特点_第1页
港珠澳大桥特点_第2页
港珠澳大桥特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珠澳大桥 超级工程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 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铭记 它们 是为打破过去的记录而生的 它们都代表了最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 它 们代表着时代的进取精神 不管是在过去 现在还是未来 港珠澳大桥 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 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 全长接近 50 公里 主体工程长度约 35 公里 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 将会形成 三小时生活 圈 缩减穿越三地时间 大桥的设计寿命为 120 年 预计于 2016 年完工 大 桥落成后 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 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 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项目一旦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将是现代世界最瞩目的宏伟工程 大桥有如下几个亮点 港珠澳大桥单列 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 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 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 据悉其中转站也是艺术品 大桥工程通过填海建造 两个人工岛 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 隧道 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 结合 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 主跨采用 双塔双索钢箱梁斜拉 桥 其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能满足抗风 抗震等高要求外 其景观效果也更 是一流 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 总高 米 建成后将成为大桥主桥 型最突出养眼外貌 人工岛将建设成为集交通 管理 服务 救援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 营中心 岛内的绿化工程及岛上造型美观的建构筑物均能做到相得益彰 和谐 之美 且在海景较美的地方打造世界一流观景平台 由于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 为提高游客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 识 以及便于游客的观赏 将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 然而 要建造这样的工程却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 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 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 造成的两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 一种方案是将建岛地点的淤泥挖掉 但要挖去 800 万的淤泥 却很困难 这些淤泥足以建造 3 座 146m 的胡夫金字塔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圆钢桶围岛 根据人工岛的面积将需要 120 个 每个直径为 22 5m 高度为 55m 18 层楼高 重量达 55 吨 一架 A380 空中客车 但却没 有如此大的模具可以建造圆钢桶 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将其分解为 72 个单元进 行拼装 为了使误差不超过 3cm 采用内胆拼装 建造这些圆钢桶的钢板达 12960 片 共 6 万吨 这足以搭建 8 座埃菲尔铁塔 而吊装这些圆钢桶的误差 更是不能超过 2cm 难度之大 可见一斑 港珠澳大桥采用大直径钢管复合桩 且首次采用埋床法施工 每个沉管的重量为 万吨 相当于 万辆车 每辆车按 T 计 每个标准沉管长度是 米 宽度 米 高 米 建好后达到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管壁最厚地方达到 米 每个沉管的规模相当于一艄航空母舰 沉管两边密封后可漂浮在水面上 用大 型船舶把它拉到施工安装现场 沉管间对接误差要控制在 CM 内 并顺利地沉 放到海底 米深的地方 沉管的沉放需要非常精确的定位 除了有自动的 定位系统 沉管两端都会安装浮出水面测量塔 沉管间的衔接处有数十处相互 对接的定位 沉管沉到海底后 两端涂好的胶层将使其一个个连接并密封 之 后再用水泥在连接处密封 第二个难题是海底隧道建造 第二个难题是海底隧道建造 隧道基础软基的加固设计施工 如果出现基 础不均匀沉降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沉管的预制 如此规模的砼构件 质量控 制尤其是裂缝控制是一个难题 沉管的运输 沉放安装 连接止水等 任何一 个环节都出不得问题 港珠澳大桥隧道两端都是自由端 没有现成的固定端作 为转换点 也是一个难题 在海底隧道施工方法目前主要采用沉管式与盾构式 两种 港珠澳大桥是采用沉管隧道方案 其优点主要是它能够把隧道长度和人 工岛的规模控制在较小范围 显著减少人工岛的阻水率 另外沉管隧道的施工 建设风险相对较小 为了在海底建造隧道就需要沉管 数量为 33 节 每节沉管 长 180m 宽 33m 高 11m 重量为 76000 吨 这相当于一艘中型航母的质量 为了能够将沉管很好的安装采用了拼装技术 即一节沉管分为 8 个单元 而建 造这些沉管的钢模板的钢用量达到了 3000 多吨 如何确保这些钢材的焊接不超 出误差又是一个难度啊 除此之外 沉管在水中的最大敌人是氯盐 它能够锈 蚀混凝土中的钢筋 最后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于剥落 如何来保证大桥长 达 120 年的使用寿命 根据 20 年的测试数据 港珠澳大桥工程师柴瑞和他的团 队最终找到一个抵抗氯盐的好办法 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由此诞生 它抵抗 氯离子的能力比普通混凝土提高数倍以上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裂缝控制 隧 道管节的浮运 沉放 隧道机电安装 安全 耐久性的每个施工环节质量 安 全都必须控制好 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三个难题是桥梁的建造 第三个难题是桥梁的建造 桥梁采用全钢建造 总长度为 22km 重量达到 了 55 万吨 这相当于 5 个鸟巢的钢用量 虽然全钢的桥梁比传统混凝土桥梁重 量轻了很多 但它依然要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 地震 通过一系列实验 港珠 澳大桥工程师谢红兵和他的团队最终把目光集中到了一个最新的科技材料 高 阻尼橡胶 这种材料制造而成的支座 可以将地震能量通过分子之间的力来进 行了消弭 采用埋床法全预制墩台 全预制墩身的安装 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 面板抗疲劳构造细节设计技术以及跨海超长钢箱梁长寿命桥面铺装技术等是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