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合集_第1页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_第2页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_第3页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_第4页
高中物理公式合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必修 1 公式 1 平均速度 通用 总 总 t s v s1 s2时 v1 v2为前半程 后 21 21 2 vv vv v 半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t1 t2时 v1 v2为前半段时间 2 21 vv v 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用于匀变速匀变速直线运动 2 0t vv v 用于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纸带上 中t vv 某点的瞬时速度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基本公式 知三求二 atvvt 0 2 0 2 1 attvs asvvt2 2 0 2 t vv s t 2 0 2 2 1 attvs t 2 辅助公式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2 22 0t s vv v 中 逐差法 2 123456 9T ssssss a 3 比值公式 第 N 秒末的速度 v0 0 v v v 1 2 3 第 N 秒内的位移 v0 0 s s s 1 3 5 前 N 秒内的位移 v0 0 s1 s2 s3 1 4 9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sN sN 1 aT2 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 v0 0 23 12 1 321 ttt 3 力学公式 重力 mgG 弹簧的弹力 kxF 滑动摩擦力 m fNf 静摩擦力 平衡时 m ff 静 0 动力静 Ff 合力的范围 21 FF 合 F 21 FF 当 F1 F2且夹角为 120 时 F1 F2 F合 当 F1 F2且夹角为 时 2 cos2 1 FF 合 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下滑分力 G1 mgsin 垂直分力 压力 G2 mgcos 4 牛顿第二定律 maF 光滑斜面上物体自由下滑时 singa 粗糙斜面上物体匀速下滑的条件 tan 一根连续的绳子上的拉力处处相等 牛二定律的瞬时性 弹簧 皮筋等软性物体的弹力不能突变 桌面 绳子等硬性物体的弹力可以突变 重力 电场力不能突变 连接体问题 下图中无论地面是否有摩擦 力 中间绳子的拉力均为 F mm m T 21 1 TF m1m2 T F m1 m2 5 超重与失重 当加速度竖直向上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上时 物体超重 或 agmN y agmN 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或竖直分加速度向下时 物体失重 或 agmN y agmN 高中物理必修 2 公式 1 曲线运动基本规律 条件 v0与 F合不共线 速度方向 切线方向 弯曲方向 总是从 v0的方向转向 F合的方 向 2 船渡河问题 v船与河岸的夹角为 1 时间最短 90 船 v L t min 2 路程最短 如果 v船 v水 smin L 船 水 v v cos 如果 v船 v水 v船 v合 水 船 v v cos 3 绳拉船问题 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的运动进行分解 合运动 物体实际的运动 两个分运动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 4 自由落体运动 末速度 ghgtvt2 下落高度 2 2 1 gth 下落时间 g h t 2 5 竖直下抛运动 末速度 gtvvt 0 下落高度 2 0 2 1 gttvh 6 竖直上抛运动 末速度 gtvvt 0 上升高度 2 0 2 1 gttvh 上升时间 g v t 0 上 最大高度 g v H 2 2 0 7 平抛运动 分速度 0 vvx gtvy 合速度 22 0 gtvvt 速度方向速度方向 0 tan v gt 分位移 tvx 0 2 2 1 gty 位移方向位移方向 0 2 tan v gt 飞行时间 与 v0无关 g h t 2 8 斜抛运动 分速度 cos 0 vvx gt sin 0 vvy 分位移 tvx cos 0 2 0 2 1 singttvy 飞行时间 g v t sin2 0 射程 g v X 2sin 2 0 射高 g v Y 2 sin 22 0 9 线速度 单位 m s T r t s v 2 10 角速度 单位 rad s Tt 2 11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rv 12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 f T 1 13 转速与频率的关系 fn60 14 向心力 r T mmr r v mF 2 2 2 2 4 向 15 向心加速度 2 2 2 2 4 T r r r v a 向 16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 grv y g xv 2 0 v2 v1 17 方程格式 F向 实际力 所需的向心力 18 开普勒第三定律 圆轨道 k T a 2 3 k T r 2 3 19 万有引力定律 G 6 67 10 11 2 21 r mm GF 20 中心天体质量 2 32 4 GT r M 21 中心天体密度 3 3 4 2 3 为近地卫星周期T GT R M 22 卫星的轨道越高 转动得越慢 23 卫星的运行速度 r GM v 24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 R GM g 黄金代换 GM R2g 25 第一宇宙速度 环绕速度 km s9 7 1 Rgv 第二宇宙速度 脱离速度 11 2km s 第三宇宙速度 逃逸速度 16 7km s 26 功的定义式 恒力做功 cosFsW 27 变力做功的计算 摩擦力做功 Wf fs s 为路程 F s 图像法 图象围的 面积 代表功 功能关系 功能关系 间接计算功 28 摩擦发热 Q f s相对 29 功率 cosFv t W P 30 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 f P vm 31 动能 2 2 1 mvEk 32 重力势能 EP mgh 33 弹性势能 2 2 1 kxEp 34 动能定理 2 1 2 2 2 1 2 1 mvmvEW k 总 35 机械能守恒 2 22 2 11 2 1 2 1 mvmghmvmgh 选修 3 1 公式 一 电场一 电场 1 电荷先中和后均分 带正负号 2 21 qq q 2 库仑定律 不带正负号 2 21 r qq kF k 9 0 109 N m2 C2 r 为点电荷球心间的距 离 3 电场强度定义式 q F E 场强的方向 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4 点电荷的场强 Q 为场源电量 2 A A r Q kE 5 电场力做功 带正负号 ABAB qUW 6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P EW 电 7 电势差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 q W U AB AB 8 电势的定义式 带正负号 q WAP A P 代表零势点或无穷远处 9 电势差与电势的关系 BAAB U 10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d U E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11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 m qU v 2 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加速度 md qU a 偏转量 2 0 2 2vmd lqU y 偏转角 2 0 tan vmd lqU WG Ep W弹 Ep W电 Ep W总 EK W其它 E 机 13 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并偏转 1 2 2 1 2 2 42 2 dU lU m qU md lqU y 14 电容的定义 单位 法拉 F U Q C 15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 S C 4 二 电路二 电路 1 电阻定律 l 叫电阻率 S l R 2 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 与电阻成正比 2 1 2 1 R R U U 总 U RR R U 21 1 1 3 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 与电阻成反比 1 2 2 1 R R I I 干 I RR R I 21 2 1 4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1 nRRRR 串 5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1 21 n R RR RR R 并 6 I U 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 R k 1 tan 7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R U I 8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rR E I 9 闭合电路的路端电压与输出电流的关系 rIEU 10 电源输出特性曲线 电动势 E 等于 U 轴上的截距 内阻 r 直线的斜率 短 I E r tan 11 多用电表 若将电压表量程扩大 n 倍 需 g RnR 串 1 若将电流表量程扩大 n 倍 需 1 n R R g 并 欧姆表 调零 测量 内 R E Ig RxR E Ix 内 12 电功 电能 PtUItW 对于纯电阻t R U RtIUItPtW 2 2 13 电功率 UI t W P 对于纯电阻 R U RIUI t W P 2 2 14 电热 RtIQ 2 15 热功率 RIP 2 热 16 闭合电路中的电功率 IUIUEI 内外 17 电源输出的最大电功率 当时 输出功率最大 rR r E P 4 2 出 18 电源的效率 rR R E U EI UI P P 总 出 三 磁场三 磁场 1 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 2 安培定则 判断直线电流 环形电流 通电 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3 磁感应强度 单位 特斯拉 T lI F B 4 安培力 为 B 和 L 的夹角 sinBILF 安培力的方向判断 左手定则 5 磁通量 单位 韦伯 Wb sinBS 为 B 和 S 的夹角 与匝数无关 6 力矩 L 为力 F 的力臂 FLM 7 通电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 的轴旋转的磁力矩 cosnBISM 为 B 和 S 的夹角 辐射对称磁场中磁力矩最大 nBISM 8 洛伦兹力 为 B 和 v 的夹角 sinqvBf 9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半径 qB mv r 周期 与 v 无关 qB m T 2 10 速度选择器选出粒子的速度 B E v 11 质谱仪测粒子荷质比 22 2 rB U m q 12 回旋粒子加速器 动能 m rBq Ek 2 222 13 霍尔效应 测速BvdU 测流量 a c bR B I Q 11 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 BvdE d 为极板间的距离 选修 3 2 公式 一 电磁感应一 电磁感应 1 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动生电动势 右手定则 感生电动势 楞次定律 2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 动生电动势 sinBLvE 感生电动势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 nE 4 磁通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sinSB sinSB sin sin 12 SB 5 回路电磁感应通过的总电荷量 R nq 6 自感现象 线圈总要试图维持原电流 7 右图中金属杆受到的 安培力为 R vlB F 22 二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 1 在匀强磁场中 线圈从中性面开始 绕垂直 于磁场的轴匀速旋转产生的正弦交流电 瞬时值 e nB Ssin t 最大值 Em nB S 2 中性面 线圈与磁场垂直的位置 此时最 大 但为零 故 t 0 e 3 交流电压 电流 的有效值 1 正弦交流电 2 m U U 2 非正弦 21 2 2 2 2 1 2 1 tt R U t R U t R U 或 21 2 2 2 21 2 1 ttRItRItRI 4 交流电压 电流 的平均值 1 研究的时间时 4 T t t nE 2 若 且为正弦交流电时 4 T t m EE 2 5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T f 1 f 2 6 电感器对交流电的作用 感抗 RL 2 f L 通直流 阻交流 通低频 阻高频 7 电容器对交流电的作用 容抗 fC RC 2 1 隔直流 通交流 阻低频 通高频 8 变压器 1 变压原理 2 1 2 1 n n U U 2 变流原理 1 2 2 1 n n I I 3 多绕组变压器 U1 U2 U3 n1 n2 n3 n1I1 n2I2 n3I3 9 远距离输电 2323 UUII略小于 S l U P RIP 22 线损 选修 3 5 公式 一 碰撞与动量守恒碰撞与动量守恒 1 动量 p mv 矢量 单位 kg m s 2 动量的变化 p mv2 mv1 一维 是矢量减法 一般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 动量与动能的关系 k mEp2 m p Ek 2 2 4 冲量 I Ft 矢量 单位 N s 5 动量定理 I p 或 Ft mv2 mv1 一维 6 动量守恒定律 m1v1 m2v2 m1v1 m2v2 一 维 条件 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7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m1 OP m1 ON m2 O M 8 弹性碰撞 没有动能损失 m1m2 v0 0 21 21 1 v mm mm v 0 21 1 2 2 v mm m v 牛顿摆中 m1 m2 故 v1 0 v2 v0 入射球 损失的动能最多 9 完全非弹性碰撞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 m1v0 m1 m2 v 10 若 m M 开始均静止 且系统动量守恒 则 mv1 Mv2 ms1 Ms2 二 波粒二象性二 波粒二象性 1 光子的能量 hc hvE v 为光的频率 为光的波长 其中 h 6 63 10 34J s 2 遏止电压 km EmveU 2 max 2 1 3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mvhv 2 max 2 1 4 光源发出的光子数 hc Pt n 5 康普顿效应 光子的动量 h p 6 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p h 三 原子结构之谜三 原子结构之谜 1 汤姆生用电磁场测定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22d B Eh m q 2 分子 原子的半径约为 10 10m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 10 14m 核子 质子 中子 的半径约为 10 15m 3 巴耳末系 可见光区 5 4 3 1 2 1 1 22 n n R 对于氢原子 R 1 097 107m 1 4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 1 2 1 E n En 1 2r nrn 其中 n 叫量子数 n 1 2 3 E1 13 6eV r1 0 53 10 10m 5 能级跃迁 hv Em En 四 原子核四 原子核 1 剩余的放射性元素质量 2 1 0 2 1 T t mm 2 剩余的放射性元素个数 2 1 0 2 1 T t nn 3 卢瑟福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