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D卷_第4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9 页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列不是该图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雄厚的技术力量 C 统一的电网 D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 2 2 分 读图 图中湖泊星罗棋布 人口密集 有 鱼米之乡 之称的区域是 A B C D 3 2 分 下列粮食的集中产区位于长江上游的是 第 2 页 共 19 页 A 鄱阳湖平原 B 江汉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成都平原 4 2 分 下列地区中被誉为 鱼米之乡 的是 A 长江三角洲地区 B 华北平原 C 宁夏平原 D 东北平原 5 2 分 下列城市 属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A 上海 B 北京 C 广州 D 西安 6 8 分 高铁好啊高铁妙 45 分钟沪杭到 上海人周末把西湖游 沪杭高铁的开通 产生了 城效应 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 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旅游也更加便捷了 据此 回答下面小 题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它的核心城市是 A 南京 B 杭州 C 上海 第 3 页 共 19 页 D 苏州 2 同城效应 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 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 3 以下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该地区的是 A 苏州古典园林 B 丽江古城 C 莫高窟 D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其主要优势条件包括 滨海临江 水 陆 空交通便利 农业历史悠久 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综合实力最强 有众多侨乡 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 A B C D 7 4 分 2018 年 4 月 26 日 习近平主席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 要讲话 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最 读 长江沿江经济带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4 页 共 19 页 1 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是重庆 位于长江干流上游 地势第一阶梯上 B 是武汉 位于赣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处 C 是南京 位于长江干流下游 江苏省行政中心 D 是杭州 位于长江入海口 2 有关长江沿江经济带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长江经济带是利用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优势形成的 B 大力发展航运 开发下游水能资源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C 长江三角洲经济 科技发达 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D 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 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丰富地区 8 2 分 改革开放后 大量劳动力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形成新时代的 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 是 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A 环境优美 B 交通便利 C 人才聚集 D 就业机会多 劳动报酬高 9 2 分 我国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工业基地 其中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是 A 辽中南 第 5 页 共 19 页 B 京津唐 C 沪宁杭 D 珠江三角洲 10 2 分 有关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主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 B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辐射 C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主要依靠长江干流航运进行 D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意义是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 11 2 分 位于长江沿江经济发达地带的城市是 A 上海 南京 天津 北京 B 上海 广州 重庆 武汉 C 上海 西安 长沙 武汉 D 上海 南京 武汉 重庆 12 2 分 读图 该地区城市密集 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A 南京 B 杭州 C 上海 第 6 页 共 19 页 D 苏州 13 4 分 读 长江沿江地带 示意图 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城市密集的原因 错误的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沿江与沿海结合部 B 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C 人才 信息等优势明显 D 资源丰富 能源充足 2 长江沿岸地带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攀枝花工业区 B 成渝工业区 C 沪宁杭工业区 D 武汉工业区 14 2 分 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流域优势条件的是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有黄金水道 铁路 公路 以及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络 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形成全方位 多层次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 7 页 共 19 页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A B C D 15 4 分 读图我国列山脉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山脉以西的地区是 A 东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2 关于 山脉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与武夷山脉走向一致 B 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C 山脉北侧年降水在 400mm 以下 D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16 2 分 2008 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 2010 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关于这两 座城市的特点 叙述正确的是 第 8 页 共 19 页 A 上海是我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 B 上海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C 北京是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 D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17 8 分 读 长江经济带三个经济图略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长江干流流经的 4 个特大城市中 除了上海和武汉外 还有 A 成都和重庆 B 合肥和南京 C 重庆和南京 D 重庆和南昌 2 长江下游经济圈中的杭州所在的省区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属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3 长江中游经济圈铁路交通发达 下列铁路不超过本区的只有 A 京广铁路 第 9 页 共 19 页 B 京九铁路 C 沪昆铁路 D 京沪铁路 4 下列商品粮基地中 不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是 A 成都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江汉平原 D 鄱阳湖平原 18 2 分 长江沿江地带东西方向的作用是 A 厂 的角色 B 店 的角色 C 纽带作用 D 辐射作用 19 4 分 下图是我国长三角 环渤海 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 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 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长三角河网密布 河运条件优越 B 环渤海地形平坦 铁路网密集 第 10 页 共 19 页 C 公路运输灵活便捷 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D 兰新 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2 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 正确的是 A 甲 西北地区 B 乙 长三角 C 丙 环渤海 D 丁 西南地区 20 2 分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 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1 8 分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河湖众多 号称 鱼米之乡 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城 市最密集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 2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图 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图 和 甲城市某年气温曲线和降水 量图 第 11 页 共 19 页 材料 3 民航资源网 2015 年 12 月 30 日消息 12 月 30 日 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 与 2010 年 12 月开通运营的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 这标志着全球第一条热带地区环岛高铁 也是全球首条环岛 高铁全线贯通 旅客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 1 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 图中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 其气候类型为 气候 气候特征是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 鱼米之乡 的自然条件 回答一条即可 4 读海南环岛高铁图 A 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5 读海南环岛高铁图 A 岛隔琼州海峡与 填简称 省级行政区相望 6 读海南环岛高铁图 A 岛农作物的熟制是 22 8 分 读 南通政区示意图 回答各题 第 12 页 共 19 页 1 我们的家乡南通 位置优越 濒江临海 南濒 江 东临 海 2 海安 如皋 如东 海门 启东和通州等县 市 区中 既濒江又临海有 等三县 市 区 3 南通市位于的地形区是 属于 气候 4 南通地区交通方便 随着 大桥的通车 进一步加强了南通与上海市的联系 5 2011 年 工程抵达南通 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能源 A 南水北调 B 西气东输 C 西电东送 D 大庆油田 23 4 分 区域政策优先 引领辐射显著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的入海口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图 如图 第 13 页 共 19 页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1991 年和 2008 年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48 0814 4718 720 340 219 657 960 350 22 200841 879 8917 270 040 0323 916 350 630 01 1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读材料一 分析长江三角洲种植粮食作物的有利气 候条件有 2 长江三角洲初夏常出现 天气 3 据表中所反映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 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 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答一点即可 4 2013 年 9 月 29 日 上海自由贸易区挂牌成立 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上海自由贸 易区建成后 以上海为龙头 对 河流 整个流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 24 7 分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他为后人留下的 徐霞客游记 是不可多 得的地理学巨著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14 页 共 19 页 1 徐霞客考察路线经过的甲地位于 山脉的西侧 乙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 甲 乙两地居民主食差异为 2 考察地恒山位于 省 徐霞客曾到过的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是 3 单装徙步 行十万余里 在丙地考察时 徐霞客除徒步外 还可以借助的交通工具是 丙地区目前形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该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优势是 25 8 分 下图为长江流域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 为长江最大支流 江 为长江三角洲 其三角洲上有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 钢 2 图中 为我国长江著名的荆江段 下列有关该河段的说法中有三项是正确的 它们是 第 15 页 共 19 页 A 位置处在长江著名的 三峡 上游 B 对于该河段灾害的治理 可以采取 裁弯取直 方法 C 素有 九曲回肠 之称 D 河道弯曲 泥沙淤积 形成地上河 容易出现水灾 E 荆江段河道有利于航船 3 图中 为处在长江口的三角洲地带 请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发展农业的优势 地形 或土质 方面 水源方面 交通方面 第 16 页 共 1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6 2 6 3 6 4 7 1 7 2 8 1 9 1 10 1 11 1 第 17 页 共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