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相关要求,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近期我乡在 11个村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扶贫摸底调查,通过广泛走访农户,深入交流,实地查看,对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查找出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贫工作的思路。现就前期的调查摸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排部署情况 2015年 7月 14日省委召开了 *先进事迹报告会暨全省扶贫攻坚动员会以来,市、县和乡三级分别召开了扶贫攻坚动员会, 8月 7日我乡再次安排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在此次会议上,乡党委、政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全乡政 府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乡直单位负责人、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共计 90人参加了摸底调查工作。会后,各扶贫工作专班深入村组开展了摸底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做到了 “三个认清 ”,明确了工作的意义。一是认清了时间的紧迫性。此次活动从省到村动员会一开到底,充分显示各级党委、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视,会上明确了 *市和 *县 2018年完成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在摸底调查中每位党员干部集中了全部精力,利用 5天时间顺利完成了摸底调查任务。二是认清了贫困的多样性。在此次摸底调查中 ,工作专班明确了贫困户的标准,特别注意到了 户与户之间的差距,找出了农户贫困的不同原因,找准了问题的症结,也理清了下一步对户的思路,为今后开展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三是认清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此次活动的摸底调查,是为下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解决全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顺利实现预期脱贫目标的一次重大活动,参加调查摸底成员在此次行动中 ,走访认真细致 ,数据核对准确,收集了影像和纸质资料,准确无误的完成了既定任务。 (二 )做到了 “四个明确 ”,保证了行动的高度统一。此次活动时间短、任务重,所有参与调查摸底的党员干部在下村入户中做到了四个明确:一是明确了时限。 8月份正是 农忙季节,工作专班人员不分昼夜开展工作,在三天内顺利完成入户调查,两天内把所有户表汇总完毕 ;二是明确了任务。根据工作安排,工作人员认真填好入户摸底调查表和汇总表,特别是对边远村组农户进行了重点摸底,做到了逐村逐组不落户,逐家逐户不落人,摸清了 *的家底 ;三是明确了内容。工作队成员每到一户都认真对照住房状况、产业发展、人口劳动力、文化教育状况和民生保障等五类情况,一项一项的问,一笔一笔的算,准确的填写了农户的基本情况 ;四是明确了方式方法。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在摸底调查中,工作队成员不分白天黑夜错时进行调查,深入到田间地块开展工作,确保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三 )做到了 “六个落实 ”,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乡党委、政府要求此次活动必须要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严禁出现走过场、打水漂的现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了全面落实:一是走访户户到。 8月 7日至 11日,利用 5天时间走遍了全乡 11个村, 43个村民小组,可以说,在每家农户堂屋里都留下了工作人员的脚印,准确摸清楚了全乡困难群众的详情 ;二是表格项项填。此次调查摸底内容涵盖面广,调查仔细深入,共涉及了 5大类, 29小类, 60项具体内容,每一项专班成员都认真进行了核实 填写 ;三是摸底数据实。在调查中,对于农户的生产发展、住房、受教育等情况,专班成员认真与群众算好经济账,拍摄照片留存档案,每一项数据都进行了认真核对 ;四是核实项目准。针对户表上面的项目,专班人员通过实地调查与农户核对相结合,村干部与邻居反映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全方位核实 ;五是与农户交流深。在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力争把情况摸准,在与群众深入交流中,工作队员为了把情况摸准,每到一处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农户批烟叶、绑烟叶、上杆子,有的帮忙摘胡椒、除草等,无形中拉近了干群关系,与群众增进了感情、拉近了距离,了解到群众的真心话和真想法,为全乡扶贫工作开了好头 ;六是工作作风实。此次扶贫调查中,乡党委对纪律要求非常严格,明确规定在走访中不能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不能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在此次调查摸底过程中,工作队员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面前,不分领导、干部职工和普通党员,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执行到底。例如在走访偏远农户时,乡党委书记骑摩托、走小路、住农户、入户走访,乡长步行数里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干部职工深入偏远村组农户一住就是两三天,党员和群众代表顶着烈日翻山越岭,各专班成员都发扬了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党员干部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群众广泛认可。 二、摸底基本情况 通过 5天时间,走访摸底群众 7293人, 2314户,通过对住房、产业发展、人口劳力、文化教育和民生保障五个方面的调查,对全乡基本情况有了深入地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 )住房结构状况:通过走访和实地查看,共走访了 2314户农户,调查房屋总数为 2326栋,具体情况如下 :砖木 195户,砖混 349户,占总户数的 15%;土木 1768户,占总户数的 石木 14户,占总户数的 重度危房户 432户,占总户数的 危房户 1368户,占总户数的 (二 )产业发展状况:据统计,截止 2014年底,全乡农户占有山林面积 111347亩,耕地面积 15948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 3158亩,占耕地面积的 烟叶种植面积 4685亩,占耕地面积的 粮食油料作物种植面积 10335亩,占耕地面积的 种植袋料1756680袋 ;生猪存栏 2643头,羊存栏 837头,牛存栏 3010头,鸡存栏 13799只。 (三 )人口劳力状况:根据摸底调查情况来看,全乡摸底调查人口有 7293人,其 中:劳动力人口 5120人 (含 60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 ),占总人口的 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1938人,占总人口的 占劳动力人口的 重病重残 605人,占总人口的 在校学生896人,占总人口的 (四 )文化教育状况:根据向本人了解和查阅户口信息统计,目前全乡小学学历 3145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 43%,初中学历 2301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 高中学历 863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 大专以上学历 253人,占摸底调查总人口的 在校学生人数 896人,义 务教育阶段人数为 455人,其中,学前教育 191人,小学 332人,初中 125人,高中 155人,大专以上 93人。 (五 )民生保障状况:针对全乡 2314户居民的水、电、路等方面调查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全乡有饮水困难农户 521户,涉及 1781人,占总人口的 用电困难农户 372户,占总户数的 16%,涉及 1169人,占总人口的 16%;不通公路农户 338户,占总户数的 涉及 1058人,占总人口的 分散五保户 29人,农村低保 421户,共计 753人,占总人口的 低于 3000元以下的有 437户, 1041人,占总人口的 三、目前存在问题 根据实地走访和调查数据分析,目前造成全乡贫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劳动力短缺、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跟不上、民生保障不足等方面。 (一 )劳动力短缺。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来看,劳动力人口不足目前是制约 *乡发展的一大难题,走访实有户籍人口 7293人,其中劳动力人口 5120人,在外务工的有 1938人,也就是说在家的劳动力只有3182人,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属 60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老年人。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家务农辛苦,投入大,收入 不高,造成中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二是户口外迁,造成空挂人口较多,根据统计外迁有 500多户, 1700多人,主要分布在 *、 *、 *、 *、*市区和 *县城、 *镇等地。同时,还有部分年轻人在本地娶亲难,在外地招婿,也是造成人员外流的原因 ;三是人口结构比例失调,重病、重残和年龄较大人员比较多, (二 )文化程度不高。根据统计情况来看,全乡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 3145人,初中 2301人,高中 863人,大专以上人口 253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走访人口比例的 74%,文化 水平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较难,对于农业发展的认识,还停留在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 ”的层面,致富无技术、增收无门路。 (三 )住房条件较差。根据走访来看,调查的 2326户房屋中,危房户 1368户,占总户数 其中重度危房户 432户,土木房和石木房屋 1782户,占总户数的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土坯房已经成为我乡推进精准扶贫的一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户住房环境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建新房旧房没有拆除。部分农户建新房后把旧房用于堆放杂物或者转让他人居住 ;二是无意愿建房。部分农户因为居住位置偏远、闭塞,物流商贸不畅,基础设施滞后,生活不方便,认为建房无意义,不愿意建房 ;三是无能力建房。主要集中在年纪较大、重病重残等农户中,全乡共计 432户,并且房屋均处于重度危房。四是新建房屋难度大。主要表现在:1、农民意愿不强,无意愿农户占总户数的 2、困难户无能力建房,占总户数的 3、基础设施不完善,建房原材料运送成本较高,特别是二次搬运成本高于成本价,挫伤农民积极性也是一些农户不愿意建房的原因 ;4、没有合适居民点,例如百庙、长河部分村组,都属于大于 30坡地,无法找到合适的居民点 ;5、建房资金短缺,主要集中在完全无能力建房和贫困户两个方面,总计 609户,占总户数37%。 (四 )产业发展不优。 *乡全境山地居多,目前虽然全乡有烟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发展,但是部分农户致富能力依然不足,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农户在家务农没有主导产业,外出务工没有劳动力 ;全乡2314户,烟农 534户,菌农 484户,两产业交叉累计发展 110户,还有 1406户无主导产业 ,占总户数的 二是外出务工人员 1938人,占全乡劳动力人口的 37%,务工虽然增加了收入,但是也造成了劳动 力和人才的外流 ;三是商贸、物流不畅,缺少第三产业发展,无法促进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五 )民生保障不足。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基层民生保障的力度,但是还不能够达到基层群众的需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保障能力还比较弱。低保户、五保户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可是一些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虽然新农合报销一定比例,但一遇大病,个人承担部分仍然是一笔很大数目,导致部分农户因没有得到有效帮扶,致使脱贫之后再次返贫。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通过调查*目前有 338户群众不通公路,有 372户群众用电质量差或用电困难,有 521户, 1781人还存在饮水困难等问题,行路、饮水、用电等民生难题还相当突出,也成为摆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一道鸿沟。 (六 )项目资金有限。根据 *乡的实际来看,近年来开展的扶贫工作主要集中在 “脚疼医脚,头疼医头 ”的层面上,缺少具有支撑性的扶贫项目和项目资金,没有有效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的门路,近三年来,*乡争取到的扶贫项目 30个,项目资金 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资金额度小,项目比较分散,发挥效果不明显,与实际要解决的民生难题差距比较大。 (七 )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整体的摸 底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我乡确定为贫困户的有 1177户 ,共计 3273人,占总人口的 可以看出贫困人口的基数大,群众住房改善难,劳动力人口短缺,人员素质偏低,产业发展不强,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还相当突出,与市、县提出的 2018年脱贫任务差距还比较大,扶贫任务相当重。 四、下一步计划。 在今后扶贫工作中 ,立足 *乡实际 ,牢牢把握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精神,抢抓 “十三五 ”*扶贫开发和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县建设的重大机遇,切实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推进 *乡扶贫工作。 (一 )明确目标,细化任务。 按照省、市、县委提出的关于在 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的要求,以及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的目标,结合 *实际,对全乡确定为脱贫对象的 1177户, 3273人,实行分类管理,分步实现脱贫,力争在今后三年内顺利实现精准脱贫,与全县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此次精准扶贫工作,我乡按照三类标准制定脱贫计划:一是基础条件差致贫。就具体调查情况来看,我乡人均在 3000元以上,但是收入不稳定的人员还有 543户, 1738人,他们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改善方面,通过争取政策,加大力度改善饮水、交通、用电等方面的难 题,明年底可以脱贫。二是无劳动能力致贫。这类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低保户和五保户,此类人群还有 317户, 614人,他们脱贫的方式就是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实现政府供养,帮助其 2018年完全脱贫。三是因病因灾致贫。此类对象有 317户, 921人,本身有发展能力,但是因病、因残或因灾致贫,主要通过争取政策资金,在生活上给予扶持,在生产上帮助谋划产业发展,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确保2017年以前完全实现脱贫。 以上贫困户将根据年度逐步实现脱贫 ,按照 2015年前脱贫 235户,766人 ;2016年脱贫 283户, 839人 ;2017年脱贫 361户, 1074人 ;2018年脱贫 298户, 594人,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顺利实现“精准脱贫,不落一人 ”。 (二 )分类施策,分步实施。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应从实际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扶贫对象全覆盖,做到每位干部都参与帮扶贫困户,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服务。 1、产业帮扶。充分利用 “三万 ”“五联 ”和扶贫工作队驻村机会,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在稳定本村烟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驻村 干部和工作队联系农户的方式,积极鼓励群众发展新型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实现 “一村一项主打产业、一户一个致富项目 ”的产业发展格局。 2、基础设施帮扶。积极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村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3、移民搬迁帮扶。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 迁。重点推进村内居民点建设,力争每村规划建设 1极引导群众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推进弱势群体居民点建设速度,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和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力争三年内建成 *片、麻坪片、芭桃片3个弱势群体集中居民点,彻底解决群众住房难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4、结对帮扶。坚持以 “三万 ”“五联 ”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制定好驻村领导、驻村干部和乡直单位干部帮扶计划,确保每名干部帮扶 3村定补干部也要结对帮扶贫困户1对于帮扶的贫困户,要有计划有措施,确保规定时间内实现脱贫目 标。 (三 )强化领导 ,保障有力 1、组织领导上给予保障。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乡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专项专人负责抓落实。坚持落实党政 “一把手 ”精准扶贫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精准扶贫的任务分工,将精准扶贫作为全乡的中心工作来抓,逐步将精准扶贫成效、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提高和减贫数量作为各单位、各村考核的工作重点内容和新指标,形成精准扶贫人人有责的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财力上给予保障。加强政策资金整合力度 ,特别是对公共服务体系财政奖补的支持力度要逐步加大 ,促进基层民生工程建设。同时 ,乡政府还将在今后三年的工作中拿出本级财政收入的可用财力大部分用于精准扶贫和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在扶贫过程中,要建立扶贫到户资金使用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发挥效益,确保扶贫到户资金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上。 3、建立考评机制。为抓实抓好扶贫到户的实施,应建立健全扶贫到户考核评比激励机制。一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对工作专班、乡直单位和 村督促检查机制,做到 “半年检查、年度考核 ”。二是考核评比激励机制。制定考核评比奖励办法,将精准扶贫纳入到村和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各村、各单位应把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落实、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等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综合评比,奖惩激励。对组织实施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五、建议对策 (一 )政策给予倾斜。建议省、市、县在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调动各方面政策资源,把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特别是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在住房上,对重度危房和土坯房,加大对危 房改造、易地搬迁、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和弱势群体居民点建设等政策进行整合,提高扶持力度,鼓励农户改善环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对边远乡镇、村组农户的水、电、路、小流域治理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差的现状 ;在产业发展上,利用政策导向,鼓励一村一品,一户一个致富项目,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二 )集中优势力量。在加派工作队的力度上,对于基础条件差、扶贫任务重的村应加大扶贫力度,把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工作队,选派到边远贫困村组,帮助谋划经济发展和脱贫计划。在过去的选派驻村工作队上,例如 *乡 芭桃、王家坡、麻坪、长河等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安排的工作队均是单位小人员少,甚至是一单位挂多村,尽管工作队非常努力,但毕竟财力、人力、物力有限,支持力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基本上很难实现预期的扶贫任务和目标。 (三 )加大行业扶贫力度。建议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农业技术等单位加大对基层的扶持力度,从提升身体素质、受教育程度和农业技术上入手,逐步改善基层的发展环境,帮助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和精神等各方面全面脱贫。例如,卫生部门应对农村卫生室就医环境改善、药物配备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大病救助报销种类,提高报销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教育部门应加大农村高中生、大中专以上学生的帮扶力度,解决农村贫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从 “扶智 ”下手,改善农村发展人才匮乏的困境 ;农业技术方面,应加大基层一线农技人员选派力度,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待遇,改善目前基层农技力量薄弱问题,增强农村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的能力,帮助贫困户找项目谋发展,为实现精准脱贫做好产业发展保障。 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云扶贫搬迁办发 2014 13号文件精神,我街 道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龙街道位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城乡结合的街道,属城市建设规划区域。幅员面积 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0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占 卡贫困户 195户 604人 )。 截止 2013年,街道农村村级公路里程 中硬化公路里程 地面积 中撂荒土地 787亩。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蔬菜、柑橘,养殖牛羊兔鱼等第一产业为主。 二、贫困户贫困成因 通过开展贫困户相关信息调查 。我们发现贫困户之所以难脱贫、易返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 调查发现部分偏远贫困户往返一趟集镇需要步行 3个小时以上。居住环境恶劣、资源贫乏,生产生活资料严重匮乏,即使有资源也多因交通闭塞、信息不畅,难以得到有效开发。 二、受教育程度低,脱贫意识低,缺乏发展技能。 农村贫困人口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思想观念陈旧,传统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生活上往往靠帮靠救济,脱贫意识极其薄弱。几乎没有懂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人员,缺乏自我 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三、产业附加值不高,缺乏劳动力,收入水平低。 多数贫困户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责任田,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日常生活比较艰难。加之第一产业要有产出,主要依靠人工劳力,且产业附加值不高、收入低,费力不讨好,两相对比之下青壮劳力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即便想要发展产业也是 “有心无力 ”。 四、教育负担重,抗风险能力低,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再穷不能穷教育。文化知识的培养是贫困户最终改变贫困命运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 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一万元左右,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一遇到家庭中有住院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灵活运用搬迁政策。 一是针对贫困户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存条件差的问题。加 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对于确实过于偏远的农户,要灵活运用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政策。将农户调整集中安置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居住。三是迁入地要积极为搬迁户协调解决宅基地,土地以及上学、卫生等必须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并积极为搬迁户规划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产业技能。 一是认真组织各种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坚持就近就地原则,分散办班,分类指导。为使学习劳动两不误,尽量安排农闲时间组织招生,要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的特点,实行随 到随学,只要达到要求和学习目的就行,在课程安排上以当地主要产业的管理为主,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同时对当地懂技术、有经验、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要鼓励他们积极帮扶贫困农户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三、优化产业模式,提高收入水平,吸引劳动力回巢。 一是引进产业附加值高,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安排扶贫对象劳动力就业和辐射带动周边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吸引劳动力回乡就业。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统一规划。以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扩规模,提档次,集中力量整合产业项目,打造地区产业品牌。改变农户个人自产自销、粗放 经营的低竞争力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户收入。 四、加强各项保障政策,减轻农户负担,提高抗风险能力。 对于贫困户教育负担重的现状。一是着力抓好 “雨露计划 ”等贫困户学生读书优惠政策。建议加大对高级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的补助,同时积极与教育部门衔接,合理组织安排贫困学生在校勤工俭学,大力推进贫困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二是制定相关灾害救助政策,着力减小农户遭遇自然灾害时的损失。同时积极借鉴合作医疗、保险等较成熟的措施,与社保、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联合推出农业生产保险,以帮助农户规避自然 灾害的风险。同时利用专业合作社、集体与企业协议生产等形式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积极整合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医疗政策。同时加大贫困户就医看病时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以外费用报销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农户看的起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乡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是大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集高寒、边远、贫困、山区、民族 “五位一体 ”,气候恶劣、山高坡陡、基础薄弱、产业滞后、群众贫困,全乡辖 6个行政村 153个村民小组 4495户 18545人,少数 民族占总人口的 全乡经济总收入 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686元,是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去年,上高桥乡在市、县的关心指导下,把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点面结合,建造血式扶贫新格局,在打堡村先行试点,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扶贫资金用 “活 ”了,群众思想变 “活 ”了,项目产生了叠加效应、扩大效应,项目实施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众多媒体关注,一年来全乡黄牛养殖存栏增加近 2000头,真正破解了贫困山区产业发展难、群众增收难、资金筹措难的 “三难 ”问题。 一、产业扶贫就是要走滚动发展之路 2014年初,打 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下达了,上级给这个人均收入不足 1000元的贫困村下发 100万元扶贫款,这却让乡村干部犯了难,怎么发、发给谁、干什么 ? 以前,财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都是以无偿方式发放给农户,导致群众享受扶贫资金和物资心安理得,产生了严重的 “等、靠、要 ”思想,甚至出现攀比、盲求等现象,久而久之,群众自身脱贫致富积极性不高、惰性思想蔓延,扶贫工作陷入了 “越扶越被动、越扶越落后 ”的怪圈。扶贫资金发到农户手里后,种什么不见什么,养什么也不见什么,最终的致富项目五花八门,成不了气候,甚至会有人把钱挪作他用。听闻 10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落在打堡村并初步计划发展养牛后,便有群众三五成群在一起议论,每家能够分到多少钱,还商讨先买牛待资金兑现后将牛卖掉套取四五千块扶贫资金。一霎间,种种舆论四起。 到底是沿袭过去的做法,四平八稳的把资金发下去呢,还是设法破解这一窘境,让上高桥扶贫工作走出一条新路,真正让群众致富 ?围绕这个主题,乡党委政府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在乡村组三级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在市、县指导下,明确了思路、坚定了信心、统一了思想,扶贫要靠产业,产业必须滚动持续发展,方能走出一条扶真贫 、真扶贫之路。 上高桥乡打堡村行政村整村推进规划方案,明确制定 “扶勤不扶懒、扶先进不扶后进,以勤带懒、以先进带后进 ”的基本思路,以 “滚雪球 ”模式发展,农户自愿申请,选出适合养母牛的农户作为精准扶贫的 “点 ”,每头牛补助 5000元, 2年后繁殖的小牛归农户自己所有,5000元本金再传递到另一家农户手中,循环使用,变无偿扶贫资金为滚动发展基金资金,有序扩大覆盖面,力求发挥扶贫资金最大化效益。滚动资金回收后乡统管、村监督、村民小组群众集体议决,用于发展产业、投入公益项目建设。 二、组建龙头企业,有力发挥带动作用 要把这个项目按照滚动发展的模式运作好,缺不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市委办、市委统战部、县委挂钩帮扶上高桥乡以来,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调研论证、分析研判,帮助上高桥乡理清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就是要在扶贫工作中紧扣精准扶贫,实行区域发展和点面结合滚动发展,以打造 “种草养畜示范区 ”为目标,采取上游公司闯市场拉动、中游大户提干劲带动、下游小户夯基础撬动三线齐动,坚定不移的发展黄牛生态养殖,闯出一条 “支部 +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 ”的路来。 2011年,引导成立了第一家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2年获 “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称号,2013年该社发展注册成立了 “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 ”。目前,已完成 “琦鑫 ”牌黄牛干巴系列的条码、商标注册、 成麻辣牛肉、黄牛干巴、卤牛肉、红烧牛肉等系列产品,年生产加工能力 250吨,实现产值 900余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黄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此后,相继成立了天军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寨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成养殖户与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充分调动了农户养殖黄牛的积极性,营造了加快黄牛养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 围。 2014年带动全乡发展社员 1400余户, 10头牛以上的大户 40多户,养殖黄牛 5000余头,流转土地种草 6000余亩,出栏黄牛 3000余头,实现产值 3300余万元,人均增收 200元以上,占全县黄牛养殖的 1/3以上。 三、想妙计求破解,依靠群众谋发展 方向定了,政策明确了,单有乡村干部了解知晓还不够,如果群众不支持、不参与,再好的政策落不了地,也就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见不到效益,解决不了问题。 乡里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三基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2025年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三基三严护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泸州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司“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50题)
- 环境友好型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考核试卷
-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健食品批发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光纤通信系统动态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新源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旅社存货管理办法
- 税务查账教学课件
- 产业研究报告-2025年中国生物质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测试题及答案
- 消防避火服课件教学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00题)
-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深圳学位房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光镊(机械生物学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四川达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用人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