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函数_第1页
锐角三角函数_第2页
锐角三角函数_第3页
锐角三角函数_第4页
锐角三角函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 1 目标导学 1 正弦三角函数概念及其应用 会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 sinA 表示正弦 2 知道当锐角固定时 它的对边 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 定的这一事实 预习 1 在直角三角形中 30 角所对的 边等于 的一半 2 勾股定理 a b c 展示 一 问题的引入 为了绿化荒山 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 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 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 对坡面的 绿地进行喷灌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 30 为使 出水口的高度为 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归纳 在 Rt ABC 中 C 90 A 30 BC 35m 求 AB 根据 在直角三角形中 30 角所对的边等于 的一半 即 ABC AB 对对对 对对 2 在上面的问题中 如果使出水口的高度为 50m 那么需要 准备多长的水管 斜边c 对边a b C B A C B A C B A 结论 在上面求 AB 所需水管的长度 的过程中 虽然问题条件改变 了 但我们所用的定理是一样的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一个锐 角等于30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 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值都等于 也是说 只要山坡的坡度是 30 这个条件不变 那 么 与 的比值不变 3 既然直角三角形中 30 角的斜边与对边的比值不变 那 么其 他角度的对 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否也不会变呢 我们再换一个解试一试 如课本图 28 1 2 在 Rt ABC 中 C 90 A 45 A 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 一个定值吗 如果是 是多少 归纳 在直角三角形中 当一个锐角等于 45 时 不管这个直角三角形的 大小如何 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都等于 4 温馨提示 在直角三角形中 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 不管三角形的 大小如何 A 的 与 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二 正弦函数概念 自学课本第78 页 在 Rt ABC 中 C 90 我们把锐角 A 的对边与斜边 的比叫做 A 的 记作 sinA 即 sinA 斜边c 对边a b C B A 例 当 A 30 时 sinA sin30 当 A 45 时 sinA sin45 三 正弦函数的简单应用 例 1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求 sinA 和 sinB 的值 1 3 4C B A 2 13 5 C B A 随堂练习 做课本第 79 页练习 反馈 1 在直角三角形中 当锐角 A 的度数一定时 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 何 A 的 与 的比都是一个固定值 2 在 Rt ABC 中 C 90 我们把锐角 A 的 与 的比 叫做 A 的正弦 记作 3 做课本第 85 页习题 28 1 复习巩固第 1 题 第 2 题 只做与正 弦函数有关的部分 课时跟踪反馈作业 一 选择题 1 如图 1 已知点 P 的坐标是 a b 则 sin 等于 A B C a b b a 2222 ab D abab P a b y x O CB A C B A 1 2 3 2 2005 南京 如图 2 在 ABC 中 AC 3 BC 4 AB 5 则 sinB 的值 是 A B C D 3 4 4 3 3 5 4 5 3 在 Rt ABC 中 C 90 sinA 则 sinB 等于 5 13 A B C D 12 13 13 12 5 12 5 13 4 2004 辽宁大连 在 Rt ABC 中 C 90 a 1 c 4 则 sinA 的值 是 A 151115 15434 BCD 5 如图 3 在 Rt ABC 中 C 90 AB 10 sinB BC 的长是 2 5 A 2 21 21 4 21 50 BCD 6 在 Rt ABC 中 C 90 BC 4 sinA 则 AB 的长为 2 3 A B 6 C 12 D 8 8 3 7 在 Rt ABC 中 C 90 a b c 分别是 A B C 的对边 1 若 c 2 a 则 sinA sinB 3 2 若 a b 5 12 则 B 的正弦值是 8 在 Rt ABC 中 C 90 a 6 c 10 求 A 和 B 的正弦 余弦值 余弦 正切函数 2 目标导学 1 知道余弦 正切概念 2 知道当锐角固定时 它的对边 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 固定的这一事实 的符号组 sinA 3 会进行余弦 正切概念的简单应用 预习 1 什么是锐角的正弦 2 sin30 sin45 3 在 Rt ABC 中 C 90 sinA 则 sinB 等于 5 13 A B C D 12 13 13 12 5 12 5 13 展示 一 余弦 正切概念的引入 6 C B A 1 探究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 如图所示 在 Rt ABC 中 C 90 当锐角 A 确定时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 定了 现在我们要问 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也确定 了呢 为什么 2 总结 类似于正弦的情况 当锐角 A 的大小确定时 A 的斜边与邻边 的比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分别是确定的 我们把 A 的邻边与斜 边的比叫做 A 的 记作 cosA 即 cosA 把 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 A 的正切 记作 tanA 即 tanA 锐角 A 的正弦 余弦 正切都叫做 A 的 二 余弦正切概念的应用 例 2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BC 6 sinA 求 3 5 cosA tanB 的值 随堂练习 课本第 81 页练习 1 2 3 题 A的邻边b A的对边a 斜边c C B A 总结 在直角三角形中 当锐角 A 的大小确定时 A 的 与斜 边的比叫做 A 的余弦 记作 把 A 的对边与 的 比叫做 A 的正切 记作 反馈 课本第 85 页习题 28 1 复习巩固第 1 题 第 2 题 只做与余弦 正切函数有关的部分 课时跟踪反馈作业 一 选择题 1 如图 1 两条宽度都为 1 的纸条 交叉重叠放在一起 且它们 的交角为 则它们重叠部分 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为 1 sin A 1 cos B sinC 1D D C B A D C B A C B A 1 2 3 4 2 如图 2 在四边形 ABCD 中 BAD BDC 90 且 AD 3 sin ABD sin DBC 则 AB BC CD 长分别为 3 5 12 13 A 4 12 13 B 4 13 12 C 5 12 13 D 5 13 12 3 如果 a 是锐角 且 cosa 那么 sin 90 a 的值等于 4 5 A 94316 255525 BCD 4 如图 3 菱形 ABCD 中 对角线 AC 6 BD 8 ABD 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sina B cosa C tana D tana 4 5 3 5 4 3 3 4 5 如图 4 为测一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 A B 间的距离 在距 A 点 17 米的 C 处 AC AB 测得 ACB 50 则 A B 间的距离应为 A 17sin50 米 B 17cos50 米 C 17tan50 米 D 17cot50 米 6 在 ABC 中 C 90 且 AC BC CD AB 于 D DE AC 于E EF AB 于 F 若 CD 4 AB 10 则 EF AF 等于 A B C 1 2 5 2 52 5 55 D 二 填空题 7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的比为 25 24 则其中最小角的 正切值是 8 在 Rt ABC 中 C 90 a b 4 且 S ABC 2 则 c 3 9 已知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长为 30 这边所对角的余弦值为 8 17 则 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三 解答题 10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为 20cm 底边长为 30cm 求底角的正切 值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 目标导学 1 牢记 30 45 60 的正弦 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 并 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 2 能够利用特殊值的三角函数解决一些有关计算和实际问 题 预习 1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一个锐角正弦 余弦 正切值是怎么定 义的 展示 1 问题 两块三角尺中有几个不同的锐角 是多少度 分别 求出这几个锐角的正弦值 余弦值和正切值 求时可以设每个三 角尺较短的边长为 1 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求出 这些三角函数值 2 填一填特殊值的三角函数 30 45 60 的正弦值 余弦值和正切值如下表 30 45 60 sin cos tan 3 上表中数学变化的规律 对于正弦值 分母都是 分子 按角度增加分别为 与 对于余弦值 分母都是1 分子按角度增加分别为 与 对于正切 60 31 度的正切值为 当角度 3 递减时 分别将上一个正切值除以 即是下一个角的正切3 值 对于 sina 与 tana 角度越大函数值也越大 对于 cosa 角度 越大函数值越小 4 强调 sin60 2用 sin260 表示 即为 sin60 sin60 二 特殊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例 3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cos260 sin260 2 2 tan45 cos45 sin45 例 4 1 如图 1 在 Rt ABC 中 C 90 AB BC 求 A 的度数 63 2 如图 2 已知圆锥的高 AO 等于圆锥的底面半径 OB 的 倍 求 a 3 温馨提示 当 A B 为锐角时 若 A B 则 sinA sinB cosA cosB tanA tanB 随堂练习 1 课本第 83 页练习第 1 2 题 2 课本第 85 页习题 28 1 复习巩固第 3 题 作业 1 已知 Rt ABC 中 C 90 cosA AB 15 则 AC 的长是 3 5 A 3 B 6 C 9 D 12 2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 sin260 cos260 1 B sin30 cos30 1 C sin35 cos55 D tan45 sin45 3 计算 2sin30 2cos60 tan45 的结果是 A 2 B C D 132 4 已知 A 为锐角 且 cosA 那么 1 2 A 0 A 60 B 60 A 90 C 0 A 30 D 30 A60 时 cosa 的值 A 小于 B 大于 C 大于 D 大于 1 1 2 1 2 3 2 8 在 ABC 中 三边之比为 a b c 1 2 则 sinA tanA 等于 3 A 32 313 331 3 6222 BCD 9 已知梯形 ABCD 中 腰 BC 长为 2 梯形对角线 BD 垂直平分 AC 若梯形的高 是 则 CAB 等于 3 A 30 B 60 C 45 D 以上都不对 10 sin272 sin218 的值是 A 1 B 0 C D 1 2 3 2 11 若 tanA 3 2 2cosB 0 则 ABC 33 A 是直角三角形 B 是等边三角形 C 是含有 60 的任意三角形 D 是顶角为钝角的等腰三角形 D C B A 12 设 均为锐角 且 sin cos 0 则 13 已知 等腰 ABC 的腰长为 4 底为 30 则底边上的高为3 周长为 14 在 Rt ABC 中 C 90 已知 tanB 则 cosA 5 2 15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sin30 cos45 cos60 2 2sin60 2cos30 sin45 3 4 cos45 cos30 2cos60 2sin302 sin45 tan30tan60 16 在 ABC 中 AD 是 BC 边上的高 B 30 C 45 BD 10 求 AC 17 如图 POQ 90 边长为 2cm 的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B 在 OP 上 C 为 CQ 上 且 OBC 30 分别求点 A D 到 OP 的距离 30 Q P O D C B A 18 如图 自卸车车厢的一个侧面是矩形 ABCD AB 3 米 BC 0 5 米 车厢底 部距离地面 1 2 米 卸货时 车厢倾斜的角度 60 问此时车厢的最高点 A 距 离地面是多少米 精确到 0 1m 解直角三角形 1 目标导学 1 知道什么叫解直角三角形 2 在解直角三角形中 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 预习 1 计算 cos30 tan30 tan45 cot30 sin60 2 如图 在 ABC 中 A 30 tanB AC 2 求 AB 的 3 2 3 长 展示 问题 要想使人完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 梯 子与地面所成的角 a 一般要满足 50 a 75 现有一个长 6m 的梯子 问 1 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完全攀上多高的墙 精确到 0 1m sin75 0 97 2 当梯子底端距离墙面 2 4m 时 梯子与地面所成的 a 等 于多少 精确到 1 这时人是否能够安全使用这个梯子 cos66 0 4 随堂练习 如下图 已知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160 米 从 A 点看 B 点的仰角是 11 AC 长为 1 5 米 求 BD 的高及水平距离 CD sin11 0 1908 cos11 0 9819 温馨提示 利用三角函数解应用题时 首先要把问题的条件与结 论都转化为一个直角三角形内的边和角 然后再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解 题 自学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元素 至少有一个 边 求出 其它所有元素的过程 即解直角三角 形 反馈 1 课本第 96 页习题 28 2 复习巩固第 1 题 2 课本第 96 页习题 28 2 复习巩固 第 2 题 课时跟踪反馈作业 1 Rt ABC 中 若 sinA AB 10 那么 4 5 BC tanB 2 在 ABC 中 C 90 AC 6 BC 8 那么 sinA 3 2006 年中考题 在 ABC 中 C 90 sinA 则 3 5 cosA 的值是 A B C 3 5 4 5 916 2525 D 4 如图 在 ABC 中 AD 是 BC 边上的高 tanB cos DAC 1 求证 AC BD 2 若 sinC BC 12 求 AD 的长 12 13 DC B A c b aC B A 5 一只船向东航行 上午 9 时到达一座灯塔 P 的西南方向 60 海里的 M 处 上 午 11 时到达 N 处时发现此灯塔 P 在船的正北方向 求这只船的航行速度 6 如图 B C 是河岸边两点 A 是对岸边上一点 测得 ABC 45 ACB 60 BC 60 米 甲想从 A 点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 BC 边 若 他的速度为 5 米 分 请你设计他的路线及所用的时间 解直角三角形 2 目标导学 在解直角三角形中 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函数 预习 1 三角形有 个元素 分别是 条边和 个内角 2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 元素 至少有一个边 求出 其它所有元素的过程 即解直角三角形 3 解直角三角形时一般要用到下面的知识 1 三边之间的关系 a2 b2 勾股定理 2 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A 90 3 边角之间的关系 c b aC B A sin A sinB A 对对对 对对 B 对对对 对对 cosA cosB A 对对对 对对 B 对对对 对对 tanA tanB A A 对对对 对对对 B 对对对 B对对对 展示 在如图的 Rt ABC 中 1 根据 A 75 斜边 AB 6 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吗 2 根据 AC 2 4 斜边AB 6 你能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 其他元素吗 例 1 如 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C BC 解这个直角三26 角形 6 2 C B A 例 2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B 35 b 20 解这个直角三 角形 精确到 0 1 c b 20 a 35 C B A 3 应用实例 现在自学课本第 90 页本章引言提出的有关比萨斜塔倾斜的 问题 随堂练习 课本第 91 页练习 反馈 课本第 96 页习题 28 2 第 3 题 第 4 题 第 5 题 作业 1 Rt ABC 中 C 90 AB 10 sinB 则 BC 的长为 2 5 A 2 21 21 4 21 50 BCD 2 在 Rt ABC 中 C 90 a b 分别是 A B 的对边 如果 sinA sinB 2 3 那么 a b 等于 A 2 3 B 3 2 C 4 9 D 9 4 3 在 Rt ABC 中 C 90 则 sinA cosA 的值 A 大于 1 B 等于 1 C 小于 1 D 不能确定 4 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是 1 2 则较短边所对的角的正弦值 是 A B C 或 D 或 1 2 5 5 1 2 5 5 3 2 5 5 5 ABC 中 C 90 AB 13 BC 5 tanB 的值是 A 5131212 135135 BCD 6 在 Rt ABC 中 CD 为斜边 AB 上的高 已知 AD 8 BD 4 那么 tanA 等于 A B C 2 2 2 3 22 48 D 7 在 ABC 中 C 90 且 cosA B 平分线的长为 26 则 3 2 a b c 8 在 Rt ABC 中 C 90 AB 5 sinA 则 BC 3 5 9 AD 为 Rt ABC 斜边 BC 上的高 已知 AB 5cm BD 3cm 那么 BC cm 10 已知 Rt ABC 中 C 90 sinA 求 cosB 及 tanB 的值 3 2 11 已知 Rt ABC 中 C 90 b 2 A 的平分线5 AD 解这个直角三角形 4 3 15 解直角三角形 3 目标导学 求不可到达的两点间距离 预习 1 从地面上的 C D 两处望正西方向山顶 A 仰角分别为 30 和 45 C D 两处相距 200m 那么山高 AB 为 A 100 1 m B 100m C 100m 332 D 200m 展示 例 3 2003 年 10 月 15 日 神舟 5 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当 飞船完成变轨后 就在离地球表面 35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如图 当飞船运行到地球表面上 P 点的正上方时 从飞船上能直接看到 的地球上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 这样的最远点与 P 点的距离是多 少 地球半径约为 6400km 结果精确到 0 1km cos18 0 95 例 4 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 从热气球看一栋高楼顶的仰角为 30 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 60 热气球与高楼的水平距离 为 120m 问这栋高栋有多高 结果精确到 0 1m Q O F P 东 北 45 M BA 随堂练习 课本 93 页练习第 1 题 第 2 题 反馈 课本第 97 页习题 28 2 第 6 题 第 7 题 第 8 题 作业 1 某人沿倾斜角为 的斜坡前进 100m 则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 m 100100 100sin sincos mBmC D 100cos m 2 已知A B 两点 若点 A 对点 B 的仰角为 那么 B 对 A 的俯角是 A B 90 C 2 D 180 3 上午9 时 一条船从 A 处出发 以每小时 40 海里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 行 9 时30 分到达 B 处 如图 从 A B 两处分别测得小岛 M 在北偏东 45 和北偏东 15 方向 那么 B 处船与小岛 M 的距离为 A 20 海里 B 20海2 里 C 15 海里 D 20海里33 65 13 45 B A D C 4 将cosB sinB 改写成下列式子 其中写错的是 1 2 3 2 A sin30 cosB cos30 sinB B sin30 cosB sin60 sinB C cos60 cosB sin60 sinB D cos60 cosB sin30 sinB 5 如图 为测河两岸相对两抽水泵 A B 的距离 在距 B 点 30m 的 C 处 BC BA 测得 BCA 55 则 A B 间的距离为 A 30tan55 m B m C 30sin55 m 30 tan55 D 30cos55 m 6 已知 是锐角 2sin 10 则 的度数是 3 A 20 B 30 C 50 D 60 7 某人沿着坡度为 1 的山坡向上走 50m 这时他离水平地面 m 3 8 在倾斜角为 30 的斜坡上植树 若要求两棵树的水平距离为 6m 则斜坡上 相邻两树的坡面距离为 m 9 一船上午 9 点位于灯塔 A 的东北方向 在与灯塔 A 相距 64 海里的 B 港出发 向正西航行 到 10 时 30 分时恰好在灯塔的正北的 C 处 则此船的速度为 10 用科学计算器或数学用表求 如图 有甲 乙两楼 甲楼高 AD 是 23 米 现在想测量乙楼 CB 的高度 某人在甲楼的楼底 A 和楼顶 D 分别测得乙楼的 楼顶 B 的仰角为 65 13 和 45 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乙楼的高度为 米 结果精确到 0 01 米 注 用数学用表求解时 可参照下面正切表的相关部分 A 0 6 12 18 1 2 3 65 2 1452 1542 1642 174 235 11 如图 B C 是河岸边两点 A 是对岸边一点 测得 ABC 45 ACB 45 BC 60 米 则点 A 到岸边 BC 的距离是 第 11 题 第 12 题 第 13 题 12 如图 某同学用一个有 60 角的直角三角板估测学生旗杆 AB 的高度 他将 60 角的直角边水平放在 1 5 米高的支架 CD 上 三角板的斜边与 旗杆的顶点在同一直线上 他又量得 D B 两点的距离为 5 米 则旗杆 AB 的高度约为 米 精确到 1 米 取 1 73 3 13 小明想测量电线杆 AB 的高度 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上坡 的坡面 CD 和地面 BC 上 量得 CD 4 米 BC 10 米 CD 与地面成 30 角 且 此时测得 1 米杆的影长为 2 米 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 米 三 解答题 14 如图 在甲建筑物上从 A 点到 E 点挂一长为 30m 的宣传条幅 在 乙建筑物的顶部 D 点测得条幅顶端 A 的仰角为 45 测得条幅底端 E 点的 俯角为 30 求底部不能直接到达的甲 乙两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BC 答案可带根号 28 2 解直角三角形 4 目标导学 会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中的方位角与方向角 问题 预习 1 方向角 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 90 的角叫 做方向角 2 方位角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 叫做方位角 展示 1 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要点 1 审题 按题意画出正确的平面或截面示意图 并通过图形弄 清已知和未知 2 将已知条件转化为示意图中的边 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 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如果没有现成是直角三角形 可供使用 可通过作辅助线产生直角三角形 再把条件和问题转化 到这个直角三角形 3 根据直角三角形 或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元素 边 角 之间关系解有关的直角三角形 2 例题 如图所示 一艘海轮位于灯塔 P 的北偏东 65 方向 距 离灯塔 80 海里的 A 处 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 到达位于 灯塔 P 的南偏东 34 方向上的 B 处 这时 海轮所在的 B 处距离 灯塔 P 有多远 精确到 0 01 海里 cos25 0 91 sin34 0 559 3 自学课本 94 页 随堂练习 1 课本第 95 页练习第 1 题 第 2 题 归纳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画出平面图形 转化为解直角 三角形的问题 2 根据条件的特点 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 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 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反馈 课本第 97 页习题 28 2 拓广探索第 9 题 第 10 题 课时跟踪反馈作业 1 如图 轮船航行到 C 处时 观测到小岛 B 的方向是北偏西 35 那么同 时从 B 观测到轮船的方向是 A 南偏西 35 B 东偏西 35 C 南偏东 55 D 南偏东 35 东 北 B C 第 1 题 第 5 题 第 8 题 2 身高相同的三个小朋友甲 乙 丙放风筝 他们放出的线长分别是 300m 250m 200m 线与地面所成的角分别为 30 45 60 假设风筝线 是拉直的 则三人所放风筝 A 甲的最高 B 乙的最低 C 丙的最低 D 乙的最高 3 一日上午 8 时到 12 时 若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角由 30 增大到 45 一棵树的高为 10m 则树在地面上影长 h 的范围是 A 5 h 10 B 10 h 10 C 10 h10333 4 ABC 中 AB 6 AC 3 则 B 最大值是 A 30 B 45 C 60 D 无法确定 5 如图 水库大坝横断面为梯形 坝顶宽 6m 坝高 2m 斜坡 AB 的坡角为 45 斜坡 CD 的坡度 i 1 2 则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