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4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 3 3 月月考试卷 月月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3 分 亚洲面积广大 自然环境复杂 读亚洲地形简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代表的是太平洋 B I 代表的是欧洲 C G 代表的是台湾海峡 D E 代表的是黄土高原 2 有关亚洲地形 气候和河流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同纬度的 E 地气温比 J 地低 B 亚洲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C 亚洲的许多大河下游流速缓慢 多峡谷 D H 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 3 关于南美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亚马孙河是南美洲最长的河流 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第 2 页 共 16 页 B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C 巴西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 D 炎热干燥 是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4 中国奥运军团在第 31 届奥运会参赛期间 将不能感受到的风土人情是 A 精湛的足球表演艺术 B 热情奔放的桑巴舞 C 肤色各异的志愿服务者 D 声势浩大的火把节 2 3 分 亚洲的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分布在亚洲 A 东部 中部 西部 B 东部 西部 南部 C 东部 东南部 南部 D 东南部 西部 北部 3 3 分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 A 马来西亚 B 菲律宾 C 越南 D 印度尼西亚 4 3 分 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亚洲地跨热带 温带 寒带 气候复杂多样 B 亚洲地势中间低 四周高 第 3 页 共 16 页 C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 5 3 分 如图为西亚石油资源运输图 线路 主要通往 A 印度 B 俄罗斯 C 美国 D 日本 6 3 分 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日本 D 沙特阿拉伯 7 3 分 图是亚洲人口分布略图 图中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是 第 4 页 共 16 页 A 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B 亚洲的东部和北部 C 亚洲的西部和南部 D 亚洲的中部和东部 8 3 分 亚洲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迭日涅夫角 西经 169 40 最西点为小亚细亚的巴巴 角 东经 26 03 亚洲东西跨经度达 A 195 43 B 167 17 C 143 37 D 164 17 9 3 分 下列关于滨州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位于黄河下游 濒临渤海 B 雨热同期 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交通发达 以铁路运输为主 D 农作物种类丰富 盛产小麦 棉花 甜菜等 10 3 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第 5 页 共 16 页 A 亚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南极洲 11 3 分 下列各组国家中 均为亚洲且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是 A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B 俄罗斯 日本 印度 印度尼西亚 C 美国 巴西 俄罗斯 尼日利亚 D 中国 印度 哈萨克斯坦 蒙古 12 3 分 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有 A 欧洲 B 北美洲 C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D 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带 13 3 分 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 A 中东地区 B 北美洲 C 欧洲西部 D 大洋洲 14 3 分 读亚洲简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第 6 页 共 16 页 1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印度洋 B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亚洲 河像热血流 听到这首 亚洲雄风 的歌曲 我们的 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C 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D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 3 在亚洲的同一天里有人因炎热而纳凉 有人因寒冷而烤火 有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 有人为长 期干旱而忙碌 这些都说明亚洲的范围广 各地气候差异大 下面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第 7 页 共 16 页 C 海洋性气候强 D 夏季风的强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15 3 分 朝韩两国最高领导人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在平壤签署 9 月平壤共同宣言 宣布半 岛战争状态结束 并提出实现和平 共同繁荣的具体方案 读下图 东亚地区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朝鲜 韩国 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 以平原地形为主 朝鲜是我国陆上邻国 韩国与我国海岸相邻 A B C D 2 朝鲜族是两国的主体民族 巴基 是传统的朝鲜族男式 裤子 其裤裆 裤腿肥大 朝鲜族 男子爱穿 巴基 的原因 第 8 页 共 16 页 A 便于攀爬采摘香蕉等水果 B 在棉花种植中便于挽起裤腿 C 便于骑马射箭驰骋草原 D 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 16 3 分 下列城市与所属气候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A 伦敦 地中海气候 B 东京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雅典 高原山地气候 D 北京 温带季风气候 17 3 分 亚洲北 东 南三面分别濒临的海洋是 A 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B 北冰洋 大西洋 印度洋 C 北冰洋 印度洋 大西洋 D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18 3 分 有关国家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人类大家庭中 形成了许多小家庭 国家 B 小国应听从大国的安排 C 各国在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日趋减小 第 9 页 共 16 页 D 根据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大体可以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9 3 分 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力是 A 流水 B 风力 C 冰川 D 海浪 20 3 分 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张关于 世界之最 的卡片 其中错误的是 A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是死海 B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 C 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是青藏高原 D 世界上最大湖泊是里海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2222 分分 21 6 分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它地域辽阔 文化多样 读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1 亚洲北临 洋 西南以 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2 亚洲地跨热带 北温带和北寒带 A 地终年高温多雨 属于 气候 类型 B 地气候终 第 10 页 共 16 页 年严寒 A B 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3 关于亚洲多样文化 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 西亚地区的阿拉伯人 黑种人 身着宽大袍子 过着游牧生活 B 南亚孟加拉人交通工具主要是船 C 北亚东西伯利亚人口密集 多身着毛皮服装 D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居住在长屋里 22 8 分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完成问题 1 据图说明图示大洲的纬度位置 不少于 2 点 2 图中 C 地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说明判断理由 不少于 2 点 3 图中 A B D E 四地中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地 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地 分 别说明判断理由 4 运用图中信息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 并说明判断理由 23 3 分 读以下两幅地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1 页 共 16 页 1 读图一 亚洲跨寒 温 热三带 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东面与 洲隔海相 望 图中甲处是 半岛 其人口密度与乙半岛相比较为 稀疏 稠密 乙半岛的南部是 高原 丙半岛河流的流向大多是 2 读图二 图中 四地中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填写代码 具有终 年炎热干燥气候特征的是 填写代码 图中 A B 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填写字母 造 成两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地形 纬度 海陆 24 1 分 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显著和 分布广的特点 25 4 分 读亚洲略图 回答问题 1 A 洋 B 半岛 2 从图中可以判断亚洲的地地势特点 判断的依据是 3 从图中可以判断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正确的叙述是 第 12 页 共 16 页 A 大部分在东半球 南半球 B 大部分在东半球 北半球 C 大部分在西半球 南半球 D 大部分在西半球 北半球 4 从图中可以判断亚洲地域辽阔 南北跨纬度广约 90 度 东西跨经度约 度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1 2 1 3 1 4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