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一)试卷(II )卷_第1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一)试卷(II )卷_第2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一)试卷(II )卷_第3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一)试卷(II )卷_第4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一)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0 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 一 试卷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阶段检测 一 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6666 分分 1 8 分 上天揽月 下洋捉鳖 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其中上天揽月被杨利伟实现 而深入到大 洋的最深处 却一直在试验 2012 年 6 月 19 日 递宁人唐嘉陵和队友已经实现了 6965 米深潜 成为中国 人的骄傲 根据材料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题 1 实现 6965 米深潜这天 地球公转位置接近图中的哪一位置 A B C D 2 实现 6965 米深潜这天 地球公转位置接近图中的哪一位置 A B 第 2 页 共 20 页 C D 3 对这一天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遂宁白天长 夜晚短 C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D 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4 对这一天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太阳直射北半球 B 遂宁白天长 夜晚短 C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 D 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2 2 分 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方向不同 B 都绕太阳转 C 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D 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 3 2 分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3 页 共 20 页 A 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 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 北京的天还没有亮 D 对全球来说 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4 2 分 与地球自转有关的自然现象是 A 各地热量的差异 B 四季更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昼夜更替 5 2 分 经过漫长 艰苦的科学探索 我们终于知道了地球的形状是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标准的椭球体 D 标准的正球体 6 2 分 外出旅游最常用的地图有 导游图 地形图 政治地图 交通图 第 4 页 共 20 页 A B C D 7 2 分 在比例尺为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中 量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为 5 厘米 则两地实地距离是 A 5000 千米 B 500 千米 C 50 千米 D 5 千米 8 2 分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 他应选择的地点 A 0 纬线上 B 0 经线上 C 北纬 80 D 南极点 9 2 分 阅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 A 的经纬度是 20 E 70 S 图中 B 的经纬度是 170 E 40 S B 图中 A 在 B 西北方向 第 5 页 共 20 页 C 图中 A 和 B 都在东半球 D 图中 A 在高纬度 B 在中纬度 10 2 分 中国科考船 雪龙号 从上海启航到南极考察 向南越过南回归线进入的海域属于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南寒带 11 4 分 学校标准化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学习环境 彤彤同学绘制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 据图 完成后面小题 1 学生公寓楼甲位于校门口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2 彤彤同学绘制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 教学楼长度约为 A 20 米 第 6 页 共 20 页 B 40 米 C 100 米 D 200 米 12 2 分 小华外出旅游入住北京某酒店 看到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有一排挂钟 如图 她对造成不 同时区时差的原因 解释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 北京和东京相差两小时 B 地球公转 东京和北京相差两小时 C 地球自转 东京和北京相差一小时 D 地球公转 北京和东京相差一小时 13 4 分 2019 年 2 月 5 日 科幻大片 流浪地球 在中国内地上映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人类又 一次接近末日的惊心动魄的自我拯教传奇 也是一部关于中国自身重新崛起的传奇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读右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电影上映之日 地球运行到图中的 段 我们中山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 BA 段 昼长夜短 B CB 段 昼短夜长 第 7 页 共 20 页 C AD 段 昼长夜短 D DC 段 昼短夜长 2 影片中 流浪地球计划 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离太阳的过程中停止自转 小明对这个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的推测 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将不再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B 地球表面的气温会升高 C 地球将不再围绕太阳公转 D 面向太阳的一面会出现极昼现象 14 8 分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地形部位 是 A 鞍部 B 山峰 C 山谷 D 山脊 2 图中河流 的流向是 A 自西向东 第 8 页 共 20 页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西北向东南 3 山峰的海拔高度最有可能为 A 600 米 B 800 米 C 900 米 D 1000 米 4 图中茶叶主要分布的海拔高度是 A 200 米以下 B 200 400 米 C 400 600 米 D 600 米以上 15 2 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A 亚欧大陆 B 美洲大陆 C 非洲大陆 D 大洋洲 16 2 分 赤道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A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B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第 9 页 共 20 页 C 只有非洲和南美洲 D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17 2 分 当北半球是夏季时 南半球的季节是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18 2 分 下列哪种现象是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可能形成的 A 高山 B 高原 C 裂谷 大洋 D 平原 19 2 分 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是 A 南极洲 北冰洋 B 亚洲 北冰洋 C 欧洲 北冰洋 D 南极洲 太平洋 20 2 分 根据测量 有人预言 几千万年以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其原因是 A 板块碰撞 B 板块张裂 C 板块挤压 第 10 页 共 20 页 D 板块隆起 21 2 分 世界上热带和寒带面积最大的大洲分别是 A 北美洲 南极洲 B 亚洲 欧洲 C 南美洲 南极洲 D 非洲 南极洲 22 2 分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A 麦哲仑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乌拉尔河 D 巴拿马运河 23 2 分 下列四幅示意图中 表示南半球的是 A B C 第 11 页 共 20 页 D 24 4 分 某同学利用铝盆 海绵 蜡烛 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如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 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 碰撞 B 张裂 C 挤压 D 消亡 2 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A 日本东京地震的发生 B 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 红海不断扩张 D 地中海不断缩小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5 10 分 读 东半球 图 完成下列各题 第 12 页 共 20 页 1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 a 点的经度是 b 点的纬度是 3 图中 A 是 洲 大洲 它有世界上最高的 高原 B 为 洲 大洲 它的大部分范围属于 高 中 低 纬度 4 A B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5 C 是 洲 大洲 D 为 洋 大洋 三 三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3232 分分 26 7 分 下图是 地球公转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地球公转到 A 位置时 日期是 前后 此时 北极圈以内有 现象 2 当地球公转到 B 位置时 阳光直射在 上 此时全球的昼夜情况是 3 当地球公转到 C 位置时 南半球处于 季 第 13 页 共 20 页 4 当地球公转到 D 位置时 北半球的节气是 此时北京的日出时间是 27 4 分 读下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地球公转至 处时 盐城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不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是 A 地方时的差异 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四季的更替 28 6 分 读经纬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14 页 共 20 页 1 A 点的纬度 经度 2 B 点在 半球 南半球或北半球 和 半球 东半球或西半球 3 A 点在 B 点的 方向 4 B 点在五带中的 带 29 8 分 阅读 六大板块示意图 及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应对日本东部海域到四国海域的海沟未来将有可能发生的里氏 9 级大地震 日本静冈县政府 6 月 27 日宣布 计划在未来 10 年内投资 4000 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 251 6 亿 用来加高堤坝 提高桥梁 抗震性 1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 图中 A 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和 洲 B 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 C 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 D 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 E 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 洲和 洲 30 7 分 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题目要求 第 15 页 共 20 页 1 我国位于面积最大 A 洋的 侧 2 D 洲和 E 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 就东西半球来说 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4 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被赤道穿过其中部的是 填大洲的名称 第 16 页 共 2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6666 分分 1 1 1 2 1 3 1 4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1 2 第 17 页 共 20 页 12 1 13 1 13 2 14 1 14 2 14 3 14 4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