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_第1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_第2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_第3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_第4页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摘 要 装备制造业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而且事关整个国家和 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大国 但是我国起点低 技术创新不足 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还有很多需要 提升的地方 而要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当中的竞争地位 成本控制必 不可少 本文主要通过对装备制造业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铺垫 再以吉 利汽车为例 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并最终给出对于我国装备制造 业现存成本控制相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成本控制 吉利汽车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2 Analysi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st Control of China 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icators that reflect a nation 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world s largest producer of equipment manufacture our low starting poi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 so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are a lot of aspects needed to be improved And to promote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status cost control is necessary 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related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dding Geely automobile for example sho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nd finally gives for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existing cost control related problem Key words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st control Geely automobile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 产品成本及成本控制概述 本论文的主题是发现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问题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 相对应的建议 因为涉及到成本控制 因此作为制造业 就需要分析其产品成本 以及成本控制内容 一 产品成本的构成 1 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 其本质就是企业因为生产制造的原因而需要材料方面的采购入 库 而在这个环节所发生的所有相关的运输费等可归集到采购成本的费用 2 加工成本 加工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中除去直接材料以为的其他生产费用 并且还包括 产品加工过程当中发生的各项损失 加工成本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产成品加工成本 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全部加工制造完成的整 个加工过程中发生的除原材料成本之外的全部费用 2 半成品加工成本 即自制半成品价值 指已在生产过程的一个或几个阶 段上完工 但是尚未最后完工的成本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2 3 车间加工成本 一个生产车间对产品在该车间加工所产生的所有费用 4 代工成本 企业为其他单位代加工或者修理的代加工品 其在加工或修 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3 储运成本 储运成本 顾名思义 其是包含着俩部分的成本的 一个方面是企业的存 货需要储藏而发生的相关的仓储费 另一方面是企业在运输货物当中所必需发 生的运输费用 其劳动耗费具有生产性 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可以增加商品自 身的价值 储运成本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用于和仓储相关的设备折旧费 维修费以及商品的自然损耗 2 用于仓储作业而耗费的人工费等 3 商品储存量的增加则必然会增加坏账发生的可能性 而这又会让企业增 加风险的成本 4 管理仓储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4 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是装备制造业企业主要的成本来源 是与销售收入相匹配的 销 售成本主要是因为在发生与本身经营相关的成本时所产生的劳务成本等 销售成本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主营业务成本 主要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时所发生的成 本 这个成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成正相关 2 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在销售材料 出租固定资产等其他业务时所发生的 成本 二 成本控制的概念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3 1 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 其本质就是企业不能对于它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不理不顾 因为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高的收益 其成本就必须得控制住 而成本的发生时产生于 各个经营和销售链 供应链的环节的 因此对于这些成本进行监控与预防的措 施的管理活动就是成本控制过程 2 成本控制的内容 1 原材料成本控制 原材料费用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一般占到总成本比重的 60 以上 而高的甚至可以达到 90 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于成本控制的力度 原 材料的成本主要包括采购费用 生产消耗 储运费用 回收利用费用等 因此 原材料的成本控制活动可以从采购环节 库存管理以及材料消耗三个环节入手 2 人员工资成本控制 在企业成本中员工工资占有一定的比例 对于降低成本来说 减少单位产 品中工资的比重将有重要意义 然而员工工资是必然会增加的 因此动态调控 员工工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 包括对单位产品工时消耗的控制 有效的控制生产工时以及工资总额的控制 3 制造费用控制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的是车间制造成本的高低 其内 容主要包括修理费 折旧费 辅助生产费用以及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 虽然车 间制造成本在成本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 信息透明度的增加 企业在原材料的进价上面很难获得优势 因此 为了降低 成本 在制造费用上面多下点功夫是有必要的 4 管理费用控制 企业的管理费用指的是为管理以及组织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内容很多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4 是企业成本控制当中不可小觑的内容 主要包括有人员工资 损耗 日常开支 固定资产投入等几个方面 管理费用能够直观地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 是成本 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5 二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念 重要性及其成本控制特点 一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1 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概念 出于研究者的方向和目的不同 在不同的文献中对于装备制造业的概念规 定也有所不同 为了避免划分不清所带来的不便 同时鉴于对国外相关方面文 献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定义相融合 本文同一采用三次产业划分意义上的界定方 式同时加以装备制造业的行业特征 即装备制造业指的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 全提供技术支持的资本品制造业及相关的零部件制造业 根据我国机械工业联 合会的划分 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制造行业 农业机械 仪器仪表行 业 重型矿山 石化通用行业 电工电器行业 机床工具行业 食品包装机械 制造行业 通用基础件行业 汽车行业和其它行业 包括各类纺织机械 铸件 锻件和建筑用金属品 共 11 个行业 二 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 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条件 装备制造业一直被称为 工业之母 其产业关联度高 占全国工业各项经济指 标的 20 以上 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只有装备制造业起来啦 国 家才能安全安定 2 是吸纳劳动力以及降低失业率的重要载体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占据我国工业从业人员的 20 以上 再考虑到 其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装备制造业将吸纳更多的人才 提供更多的就业 岗位 3 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和催化剂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6 装备制造业本身就是要求超高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其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最 为密切 科技上的进步将极大的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完全有能 力将科技发展的成果运用于提高它本身的成效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是科研成 果从概念到实践到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 技术的更新换代是工业发 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市场上的角逐重点 装备制造业更是如此 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世界贸易当中主导商品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商品 4 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手段 我国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时期 新提倡 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无脑追求速度与产量 而是开始注重效率以及质 量的提高 并辅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集约型经济的一个重要决定性 因素就是技术进步的加快 还需要以制造开发先进的装备为基础 装备制造业 发展的这几十年 一直承担起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各种装备支持的责任 以 点带面 带动整体的技术进步和经济高速发展 传统产业存在着诸如材料浪费 效率低下等多种问题 已经不符合当代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理念 而作为当代经 济助推器的装备制造业正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根本手段 5 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为工业起步比我们早的多的西方国家 在其经济和军事发展过程中仍然 重视自身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而工业起步较晚的我们就更应该注重装 备制造业的发展 落后就要挨打 而装备不如别人 更是挨打 2012 年 5 月我 国发布的 高端装备制造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中就强调为实现装备制造业 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 2014 年 2 月我国又颁布 加快推进工业强基指导意见 提出国家将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业未来 5 10 年的高速发展 2015 年初 关于加 大重大技术装备融资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 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出口将 会进一步的得到国内各方面的鼎力支持 特别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方面 1 三 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1梁艳彬 对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思考 时代金融 2015 年第 7 期中旬刊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7 作为一个特殊行业 装备制造业一般有以下几个成本控制特点 1 产品一般是由多个部件所组成的 属于离散式生产制造 最后产品是 由零部件组装而成的 生产过程中控制零部件的齐套性 完成进度以及整个流 程的生产管理较为复杂同时装备产品结构复杂 科技含量高 需要投入大量的 人力 物力 2 生产过程以客户为导向 随着客户的要求改变 产品的生产和设计可 能更改比较频繁 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这同样增加了成本控制的成本 3 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既要从细微处来把握各个环节控 制成本的发生 又需要从宏观处做好技术创新的准备 而企业为了更好的为自 己腾出时间和空间 他们将不惜放弃自我一部分的加工给别人来做 而这正是 大势所趋 这样的一个直接好处就是减少了成本 4 通常情况下是先有订单然后才有生产 产业链条长 所需要的原材料 的投入量大且种类多 同时产品交付期一般很长 从而导致装备制造业成本控 制周期长的特点 而周期越长 管理起来就越加困难 也会增加成本控制成本 5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经济学上规模经济的行业 越是大型的 企业 越是掌握住更好的资源 更好的市场 而中小企业则在大型企业的挤压 下竭力挣扎 整个行业来说门槛还是有点高的 同时行业之间所发生的合并 重组等也可以看出这个杨业也具有穿透力强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一个大型的装 备制造业可能会比较容易的形成像现在 超级大学 那种模式差不多的产业集群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8 三 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分析 以吉利汽车为例 一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 利汽车 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Geely Automobile Holdings Limited 港交 所 00175 创建于 1986 年 是一家以制造 分销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为主要产 业的国内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公司总部设在浙江杭州 同时建有六个专门从事 汽车整车制造以及零部件加工的制造基地分别位于浙江台州的路桥 临海 宁 波 湘潭 兰州和上海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截 至 2005 年底 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建立有 18 家代理商以及 108 个销售服务网点 累计有 16000 辆吉利汽车出口 吉利汽车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六大系列轿车 KC 豪情 帝豪 金刚 远景和熊猫 六大系列发动机 1 0L 三缸 1 0L 四缸 1 3L 1 5L 1 6L 1 8L 七大系列变速器 JLS160 JLS160A JLS110 JLS90 Z110 Z130 Z170 吉利汽车几十年来坚持走自我创新之路 创下多项行业纪录 具有在汽车 发动机 变速器等方面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超过 100 多项专利 吉利汽 车于 2009 年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 DSI 公司 于 2010 年以 18 亿美元的价 格收购了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全部的资产和股权 并于 2012 年入围 财富 世界 500 强排行榜 成为我国首位进入 500 强的民营自主汽车品牌 1 1刘冬梅 吉利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C 北京交通大学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9 二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本分 析 1 吉利汽车企业生产流程图 如下 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本控制 1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运转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流动资产当中重要的一 个组成部分 吉利汽车的流动资产当中超过 50 以上是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不 能及时收回 将使得呆账和坏账的比例越来越高 从而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增 加 以下为吉利汽车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表 见表一 吉利汽车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表 表一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2014201320122011 营业收入 3 013 825 60 2 173 835 80 2 870 757 10 2 462 791 30 2 096 493 10 期初流动资产总额 2 530 309 90 2 225 134 70 1 985 495 20 1 700 603 60 1 568 433 30 期末流动资产总额 2 534 785 20 2 530 309 90 2 225 134 70 1 985 495 20 1 700 603 60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0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2 532 547 55 2 377 722 30 2 105 314 95 1 843 049 40 1 634 518 45 流动资产周转率 1 19 0 91 1 36 1 34 1 28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02 51 393 76 264 01 269 41 280 67 以下为比亚迪汽车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表 见表二 比亚迪汽车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表 表二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2014201320122011 营业收入 7 761 198 50 5 536 638 40 4 976 788 70 4 438 085 80 4 631 228 20 期初流动资产总额 4 083 424 20 2 996 565 30 2 332 426 20 2 277 986 10 1 855 254 10 期末流动资产总额 5 451 914 20 4 083 424 20 2 996 565 30 2 332 426 20 2 277 986 10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4 767 669 20 3 539 994 75 2 664 495 75 2 305 206 15 2 066 620 10 流动资产周转率 1 63 1 56 1 87 1 93 2 24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221 15 230 18 192 74 186 99 160 64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值 其是 分析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重要综合指标 流动资产周转得越快 会相对节约流 动资产 变相的扩大了资金投入 降低了企业成本 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周转速度慢 将需要有更多资金的投入 形成资金的浪费 降低了企业的运 营获利能力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1 由表一可以看得出来 吉利汽车在近 5 年来 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不太好 近 5 年来吉利汽车平均的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是 302 07 最差的一年是 2014 年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 393 76 天比最好的一年 2013 年 周转天数多达 129 75 天 而由表二可以看得出来 其竞争对手比亚迪汽车平均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为 198 34 天 而且周转天数最多的也就才 230 18 天 因此可以看出吉利汽车的 运营获利能力与它的竞争对手比亚迪汽车差距很大 查看吉利汽车流动资产之后发现 其流动资产中超过 50 以上是应收账款 而吉利汽车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低导致了吉利汽车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 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说明吉利汽车相对于比亚迪汽车偿债能力低 减少坏账的能力低 如果吉利汽车能够管理好应收账款的回收资金问题 其资金流动问题一定能很 好的解决 毕竟其存货周转率还是比较好的 可以从下面的分析得出 2 存货管理的好坏可以看出一个企业成本控制观念的强弱 吉利汽车采 取全新的存货管理 将存货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是如果能够向着 JIT 方 式发展的话 吉利汽车可以降低更多的存货成本 以下为吉利汽车存货周转率计算表 见表三 吉利汽车存货周转率计算表 表三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2014201320122011 营业成本 2 466 760 30 1 777 572 30 2 294 190 40 2 006 909 20 1 714 482 00 期初存货 161 950 50 178 369 20 182 228 70 135 750 60 98 659 50 期末存货 122 616 90 161 950 50 178 369 20 182 228 70 135 750 60 平均存货 142 283 70 170 159 85 180 298 95 158 989 65 117 205 05 存货周转率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2 17 34 10 45 12 72 12 62 14 63 存货周转天 数 20 76 34 46 28 29 28 52 24 61 以下为比亚迪汽车存货周转率计算表 见表四 比亚迪汽车存货周转率计算表 表四单位 万元 项目 20152014201320122011 营业成本 6 575 274 10 4 774 292 60 4 325 157 30 3 925 453 00 3 944 525 70 期初存货 1 004 604 60 877 609 20 734 483 30 659 579 70 653 785 20 期末存货 1 580 658 80 1 004 604 60 877 609 20 734 483 30 659 579 70 平均存货 1 292 631 70 941 106 90 806 046 25 697 031 50 656 682 45 存货周转率 5 09 5 07 5 37 5 63 6 01 存货周转天 数 70 77 70 96 67 09 63 92 59 93 以成本为计算基础的存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成本 销 售成本 与平均存货的比率 反映的是存货的周转速度 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考 察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存货周转率作为反映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之 一 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当中 促使企业在保障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 时 能够很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增强企业的绩效 由表三可知 吉利汽车的存货控制还是比较稳定而且绩效还是不错的 其 近 5 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 27 33 天 极差为 13 7 数据相对于比亚迪汽车有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3 很强的竞争力 比亚迪汽车近 5 年来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 66 54 天 极差为 11 03 天 吉利汽车能有这样的存货成本控制 源于该公司采取的 3 3 滚动 订单管理 这种滚动订单管理的具体流程是 各个销售公司每天下午需要下达 第二天起 6 天的生产订单 其中前 3 天的订单是确认了的订单 不允许被修改 而后三天的订单则是预测的订单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时的改动 但是 其变动率不能超过 30 以后的每天以此类推 1在汽车厂商们采取 生产后销 售 模式之下 吉利汽车勇于创新 开创出 3 3 滚动订单管理 该办法能够 充分利用公司产能 产生巨大效益 如果吉利汽车能够实现丰田汽车的 JIT 方式的话 想必其存货成本控制方面将会做得更加优秀 3 吉利汽车成功实行战略转变 定价方法于 2007 年从原先低价格战略转 变为技术领先战略 2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吉利应当采用目标成本法 目标 成本法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方法 是从战 略的高度分析 并结合以战略目标 将成本管理与企业管理全过程的资源协调 起来 吉利汽车要在品质的基础上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实现价格的精准的定 价 以及从目标售价与目标利润的差额倒推出目标成本 然后将目标成本分配 到整个供应链中 最终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 1何建 3 3 滚动订单管理 光彩 2007 年 2 月 1 日 2许国琼 汽车新产品定价实证研究 C 重庆师范大学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4 四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分析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 成本控制的观念和方法落后 成本意识的强弱是高收益秘密所在之处 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企业错误地认为成 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 而忽视了降低成本不应以产品质量的降低为代价 因为 这样的话会使得企业越做越差 而在市场的大潮中被淘汰 被淹没 另一方面 成本的控制没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去控制成本 成本控制的链条应当涉及企业生 产制造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 而不仅仅是在产品的单个或几个环节上进行控制 至于成本控制的方法上 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的装备制造业还是沿用的传 统的成本管理方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经 不能够满足目前装备制造业的现状 传统的成本管理中所采取的降低成本方式 是通过成本的节省 而现代的成本管理中所采取的降低成本方式则是通过避免 成本的发生来实现的 2 成本控制过程忽略提高效率 面对着资金链断裂的严峻问题 企业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降低员工工资或者 索性直接裁员 同时可能会与供应商进行谈判 压低价格 但是该种方式对于 快速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并没有什么好处 治标不治本 表面上看是降低了成本 减少了资金需求 但是把资金压力进行转移 造成了可能会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加剧与供应商之间的不和谐关系 最终可能导致与供应商崩盘 并带来对企业 更深层次的伤害 所以说降低成本只是辅助阶段 而避免公司内部不必要的成 本支出才是王道 1 1马传永 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外经贸 2013 年第三期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5 3 研发技术落后 高端装备的产品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 但是我国本身所暴露的问题也 很突出 我国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即使自主研发 的速度与日俱增 但是要真正在技术方面赶上世界一流国家水平还是得需要很 长时间 特别是在高端的装备制造方面更是如此 缺乏自我研发能力以及自主 品牌的开发与树立 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高生产率令发达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忧 虑与恐惧心理 怕我国继续以这样的势头发展壮大最终会把他们甩在脑后 对 于中国的担心 令他们开始对中国进行一定的封锁措施 试图控制我国高速发 展的势头 美 日等国家甚至明令禁止对中国进口某些高端装备制造产品 于 此同时 我国技术开发方面底子薄 关键性零部件抱着与其自主研发还不如从 国外进口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实际 上他们这么做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毕竟自主研发周期长 见效慢 投资高 但是如果直接从国外进口这些零部件则相对而言短期内肯定是低成本的 可接 受的 然而正是这种缺乏自我创新的精神 才导致我国目前这种装备制造业生 产第一大国 而非装备制造业技术开发第一大国 1 4 成本数据存在失真现象 成本数据的失真现象不是只存在很少部分的企业当中 而是大多数企业都 存在这样的数据失真现象 总体来说都是由于企业内控没有做好 细分开来又 有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人为原因 缺少对于库存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导致 管理库存人员可以对于进出材料的数据进行任意串改 从而造成数据的不真实 第二种情况是来自于非人为方面 主要是由于原始数据的传输路径长 基层的 数据要通过一层一层汇报的方式才能最终回到最高层 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很容 易造成流失 而作为生产或管理库存人员要是能够在获取实时信息的第一时间 就输入到系统当中 而管理层也能够随时查询 那么这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 时间差都会缩小到最小化 也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差问题 2 1徐建伟 当前国内外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 中国经贸导刊 2013 年 33 期 2由晓红 浅谈装备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 消费导刊 2013 年 12 月刊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6 二 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的对 策建议 1 正确运用成本控制方法 正如在吉利汽车成本控制中所分析的 目标成 本法以及 JIT 方法对于吉利汽车是很有利的 同时 这俩种方法也不是简单的 只适用于汽车制造业 而是适用于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成本控制 1 使用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产生于 20 世纪六十年代 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所创建 是一种 统筹全方位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法的本质是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而确定的方法并不是直接定下成本 而是通过逆推的方式 即通过市场调查 首先确定目标客户所能接受的目标价格 然后再确定企业自身所想要达到的目 标利润 通过目标利润与目标价格的差额 从而确定企业自身所要达到的目标 成本 这项工作是通过整个产业链而完成的 最后通过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控制 最终达到企业自身所设定的成本目标 这种反向思维 避免了不必要成本的发 生 同时也积极调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控制积极性 当然 这种方法也有其 自身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为了目标成本的达成 各个部门 各个环节都需要 负担一定的成本控制压力 所以当部门成员不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素质的话 可能为导致员工反而出现低效率现象 但是只要把目标成本控制的好一点 这 种现象应该也是能很好解决的 1 2 使用 JIT 方法 Just in time 方法是日本人所开创的 它有其极大的成本控制价值 Just in time 方法的核心实际上就是让企业实现订单生产和零库存 企业在接受订 单前需要先自我评估企业的生产力水平 所接收的订单量不能超过企业的最大 生产能力限度 在此基础上 按照订单来实现配置化生产 先有订单再有生产 一份订单 一份生产 最大限度的降低不必要的库存 实现 零库存 的管理 目标 2当然 不仅仅是实现生产部分 销售部分也是需要相应配套实现的 如 1葛志刚 论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在装备制造业中的综合应用 财经纵览 2015 年 3 月 25 日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7 何在生产后及时分销到各分点 并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这还是需要整个产业链 共同运作的 因此 企业在做好自我订单式生产之后 还得兼顾各分销商以及 材料供应商 与他们做好合作关系 并进行实时控制 这种 JIT 方法可以很好 的降低对于资金的依赖 同时极大的降低仓储成本和材料的损耗成本 1 2 其它举措 1 完善企业成本控制制度以及激励机制 企业成本控制制度需要包含事前预测 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各个环节 在项目结束后应及时的分析总结 以吸取经验 同时强化激励机制也有巨大的 优势 首先企业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是通过合理的配置 让一份工作或岗 位由最合适的员工来完成 2另外 工作都是需要员工来完成的 如果员工都没 有工作积极性 那就更谈不上做好成本控制 所以企业应该建立好合理的奖励 机制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通过这些方式 全面提升整个企业的工 作效率 从而减少员工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3 2 依托科技创新进步 占领技术进步的制高点 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 而这就要求装备制造业要想获得成本 控制的优势就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质的飞跃 我国技术创新确实存在短板 自我创新能力有限 而这也正是整个装备制造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整 合全球资源即通过与全球其他企业的技术交流 合作或者通过直接并购或购买 产权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的技术提升 同时国家政府也应当大力鼓励和支持技术 创新 给予创新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或奖励 从而调动整个行业技术创新的积 极性 我国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起点低且实力有限 这就要求我 2 Tanka Nath Dhamala and Gyan Bahadur Thapa Apportionment Approach for Just In Time Sequencing Problem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2009 1 Zong Chen and Li Zhang Just In Time Hypermedia Journa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3 2张颖 张帅 当前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财务管理与探讨 2015 年 5 月 3梅瑶 基于价值群的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青年与社会 2013 年 3 月 5 日 浅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8 们做长远的打算 循序渐进的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研发能力 突破自我研发瓶 颈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