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属_第1页
分枝杆菌属_第2页
分枝杆菌属_第3页
分枝杆菌属_第4页
分枝杆菌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2,一类细长弯曲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命名。主要特点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抗酸染色阳性,又称抗酸杆菌分类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3,抗酸染色法(acid-fast stain),5石炭酸复红 3盐酸酒精 美蓝,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物质为蓝色(-),4,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5,俗称结核杆菌,引起人类结核病致病菌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牛分枝杆菌(M. bovis),6,世界结核病防治现状,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其中处于发病状态的大约有20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300万人,是其它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全国有大约5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结核病患者约500万人,占全球病人总数的1/4。因此,我国卫生部将结核病与艾滋病、乙型肝炎、血吸虫病、SARS列为重点防治的五大传染病。,7,WHO已将TB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并于1995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TB的认识。,8,2007年TB发病率,9,2007年TB新发病例数,1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细长略带弯曲,分枝状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抗酸染色阳性,11,在结核性脓肿和痰标本中有时可见非抗酸性革兰阳性颗粒,称莫赫(Much)颗粒,为L型。,12,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常用罗氏培养基(含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孔雀绿等)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菌膜)固体培养基:乳白或米黄色,不透明,表面粗糙呈颗粒、结节或菜花状菌落。,13,3、抵抗力,四不怕干燥(痰内68个月)酸碱(3% HCl、6% H2SO4、4% NaOH 30min碱性染料化学消毒剂,四怕乙醇(75%,几分钟)湿热(62,15min)紫外线抗痨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14,4、变异性,毒力变异: 卡介苗(BCG):Calmette和Gurin将有毒的牛分枝杆菌在含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而获得的减毒活疫苗株。用于人类结核病的预防接种。耐药性变异形态结构变异,15,结核分枝杆菌不含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性与菌体成分和代谢产物的毒性及其导致的免疫病理反应有关。,二、致病性,16,(一)致病物质,1、脂质(Lipid): 占菌体干重2040%,占细胞壁干重60%,脂质含量与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17, 磷 脂: 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18,索状因子(cord factor) 是分枝菌酸和海藻糖结合的一种糖脂,可破坏细胞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吞噬,引起慢性肉芽肿。,结核分枝杆菌的索状生长,19, 蜡质D: 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硫酸脑苷脂: 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毒株细胞壁中,能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结核分枝杆菌在细胞内存活。,20,2、蛋白质 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重要的是结核菌素(tuberculin),其与蜡质D结合,能引起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21,3、多糖 多糖常与脂质结合存在于胞壁中,主要有半乳糖、阿拉伯糖等。 4、核酸 基因全长4.41Mb,3924个ORF,rRNA与细胞免疫相关。,22,荚膜的功能,荚膜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3(CR3)结合,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粘附与入侵;荚膜中有多种酶可降解宿主组织中的大分子物质,供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繁殖所需的营养;荚膜能防止宿主的有害物质进入结核分枝杆菌,甚至如小分子NaOH也不易进入。,23,(二)所致疾病,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损伤侵入机体所致疾病结核病,以肺结核常见,24,1、肺部感染,原发感染:外源性感染多发生于儿童(无免疫力)原发综合征 ( 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90%以上形成纤维化或钙化而自愈,但病灶内常仍有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长期潜伏。约5%可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中少数免疫力低下者,可经血液和淋巴系统播散至及其他部位引起相应的结核病。,25,原发后感染:外或内源性感染多见成人病灶局限,一般不累及邻近的淋巴结(局部反应剧烈,形成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空洞)。,26,原 发 综 合 症,27,2、肺外感染,部分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内、外播散,如脑、肾、骨、肠、腹腔等。痰菌被咽入消化道也可引起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28,脊 椎 结 核,29,结核性胸膜炎,皮肤结核,30,31,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很高,但发病率却较低,表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免疫力。 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虽能产生多种抗菌体蛋白的抗体,但这些抗体仅对细胞外的细菌具有一定作用,而对细胞内细菌不起作用。,三、免疫性,32,1、免疫机制,感染免疫(infection immunity),又称有菌免疫,即只有当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存在体内时才有免疫力。一旦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全部消失,免疫也随之不存在。 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感染菌,其免疫主要是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33,2、免疫与超敏反应,随着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有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产生。柯赫现象注射结核杆菌于豚鼠皮下,34,以前感染过或免疫豚鼠,健康易感豚鼠,24-48小时,10-14天,局部红肿、溃疡、不久愈合,局部红肿、溃疡、经久不愈,无淋巴结肿大、无全身扩散、不死亡,有毒TB菌,局部淋巴结肿大、全身扩散、多数死亡,皮下,35,结核的免疫与超敏反应同时存在,两者由不同抗原成分激活不同的T细胞亚群释放出不同的淋巴因子所致。 免疫由核糖体RNA(rRNA)引起的; 超敏反应由结核菌素蛋白和蜡质D共同引起的。,36,机体抗结核免疫特点: 感染、免疫、超敏反应共存,37,3、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PPD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目的是判定受试者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及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细胞免疫。,38,(1) 结核菌素试剂: OT (old tuberculin) PP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目前均采用PPD。 PPD有二种:人结核分枝杆菌制成的PPD-C和卡介苗制成的BCG-PPD。,39,(2) 试验方法: 两前臂皮内分别注射5个单位的PPD-C和BCG-PPD(0.1 ml),4872h后观察红肿硬结直径。,40,41,(3) 结果: 1、红肿硬结5mm者为阳性,表示感染过TB或接种过BCG,也表示机体产生了细胞免疫。 PPD-C侧红肿BCG-PPD侧,为感染 PPD-C侧红肿BCG-PPD侧,为BCG接种所致。2、15mm为强阳性,提示活动性结核感染。,42,3、5mm为阴性,表示未感染过。应考虑: 感染初期 老年人 严重结核患者或正患有其他传染病 获得性细胞免疫缺陷。,43,(4)应用,作为婴幼儿(尚未接种过卡介苗者)结核病的辅助诊断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测定卡介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人群自然感染率。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44,标本: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类型,应采取病灶部位的适当样本。肺结核采取咳痰(最好取第一次晨痰,挑带血或脓痰);肾或膀胱结核以无菌导尿或取中段尿液;肠结核取粪便;结核性脑膜炎取脑脊液;脓胸、肋膜炎、腹膜炎或骨髓结核等则穿刺取脓汁。标本处理:浓缩集菌(氢氧化钠处理、离心),四、微生物学检查法,45,2、分离培养: 用罗氏培养基或高渗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基;根据生长速度、菌落特征、抗酸染色等作出判断。,1、直接涂片镜检: 齐-尼抗酸染色法发现抗酸杆菌,46,注射豚鼠腹股沟皮下,观察局部组织、器官有无病变分离培养鉴定。,4、快速诊断 PCR检测核酸 5、Bacter TB-460系统,3、动物实验,47,五、防治原则,预防一般性预防:卫生宣传、提高机体抵抗力特异性预防: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治疗一般治疗:合理营养,注意休息抗结核药物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治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范和全程。,48,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俗称麻风杆菌,引起麻风病。流行广泛,目前全世界约有病例1200万,主要分布在亚、非和拉丁美洲。我国目前仅有5000多现症病人,但治愈留有残疾的病人有12万之多,这些病人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和广东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49,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这种细胞的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这与结核分枝杆菌区别有重要意义。 体外人工培养至今仍未成功,50,麻风分枝杆菌抗酸染色,51,致病性与免疫性,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是唯一的已知传染源。传播方式呼吸道也可通过接触传染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病理变化、细菌检查等可将大部分患者分为瘤型麻风和结核样型麻风。麻风的免疫主要是靠细胞免疫,52,53,微生物学检查法,显微镜检查可从患者鼻粘膜或皮损处取材,用抗酸性染色后检查找到细菌在细胞内存在,有诊断意义,54,防治原则,无特异性预防方法,隔离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多采用二三种药联合治疗,55,第三节 其他分枝杆菌,56,牛分枝杆菌 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是BCG来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