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_第1页
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_第2页
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_第3页
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_第4页
3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3 数据的表示 二 数据的表示 二 一 一 学生起点分析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上一课时学习过利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表示 在小 学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 通过表格描述数据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学生在看到一 组数据后会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 为本节引入频数分布直方图打下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学生在小学里学过条形统计图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现 实情境 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统计图 认识统计图 从统计图中获取有 用信息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在相关活动中也形成了对统计图进行对比与选择 学生能够 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本节的学习中来 具备了主动参与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初步的观察 分析 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二 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 对所 收集的数据通过制作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并能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正 确信息 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推断 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图表示数据的特点 本课 统计图 的选择 内容从属于 统计与概率 这一数学学习领域 因而务必服务于统计教学的远期 目标 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 整理与表示 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 发展学生 的统计意识 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 三 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 1 能通过实际问题说出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 能利用表格整理数据 并能作出条形统计图 体会数据能帮助我们作出合理决策的 作用 3 在从频数分布直方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中 获取相互交流 相互评价产生新认识的 数学活动经验 4 在统计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数学 应用意识 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过程设计四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问题导入 第二环节 新课引 入 第三环节 自主合作学习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问题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 A 漫画类 B 科普类 C 历史类 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 1 班 50 位同学喜欢的书籍 结果如下 投影片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 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 他的数据表示方式是什么 学生 这些数据没有经过统计 整理 必须把 A B C D 的个数全部数清 才能比较出哪 类书是该班同学最喜欢的 数据越多越不方便 所以我认为小亮的数据表示方式不太好 你能设计出一个比较好的表示方式吗 小组相互交流 共同探讨 我们小组用如下方式表示 师 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简单明了 一眼可以看出哪个最多 哪个最少 我们小组采用如下方式表示数据 此种表示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直观 一目了然 不仅可以很快判断出哪个最多 哪个最少 还可比较出差别是否悬殊很大 活动目的活动目的 通过第 1 个活动 希望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引发学生对数据 的整理与表示的思考 活动效果活动效果 通过小组交流与展示对比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 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必将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环节第二环节 新课引入新课引入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下表是某校初一 2 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 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 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成绩优良中 入学成绩 学号 性 别 身高 厘 米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1 女 1678188 优 2 男 1627885 良 3 女 1658690 优 4 男 1608199 中 5 女 1659486 优 6 女 1678375 良 7 女 1658894 优 8 男 1667998 优 9 女 1597265 中 10 男 1698697 优 11 男 1689196 优 12 男 1588093 良 13 男 1608589 优 14 女 1599084 优 15 女 1629189 优 入学成绩 学号 性 别 身高 厘 米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16 女 1628385 优 17 女 1578680 优 18 女 1609293 优 19 男 1648389 优 20 女 1617577 良 21 男 1628697 优 22 男 1649191 优 23 女 1638782 优 24 男 1548288 优 25 男 1726870 中 26 男 1538895 优 27 男 1568087 优 28 男 1638281 优 29 男 1647875 良 30 女 1618987 优 人数 2253 英语成绩情况 0 5 10 15 20 25 优良中成绩 人数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从图中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此问题体会实际生活中收集与 整理数据的过程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借助前一问题的解决方式 学生很容易完成此 问题 但通过两个小题的对比 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更直观 活动效果 活动效果 学生在完成 1 问题后 对条形统计图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总结出制作条形统计图要 注意标注横轴和纵轴的实际意义 第三环节 自主合作学习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 第三环节 自主合作学习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认识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 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对于 2 小明还想采用表格和统计图的方法 结果他觉得很复杂 成绩68 分72 分75 分78 分79 分80 分81 分82 分83 分85 分 人数 1112122231 86 分87 分88 分89 分90 分91 分92 分94 分 41211311 0 1 2 3 4 5 68分 72分 75分 78分 79分 80分 81分 82分 83分 85分 86分 87分 88分 89分 90分 91分 92分 94分 成绩 人数 你能帮小明改进吗 这时他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 将语文成绩按 10 分的距离分段 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成绩段 60 70 70 8080 9090 100 人数 15186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60 分数 7070 分数 8080 分数 9090 分数 100 成绩 人数 你能明白小明的做法吗 我们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略作调整 像这样的统计图称 为频数直方图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060708090100成绩 人数 如果样本数很大 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 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 更直观地反映数 据的整体状况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通过将语文成绩按 10 分的距离分段 就很容易观察到成绩的整体分布 但 要让学生体会这样分段的必要性 活动效果 活动效果 学生在两个问题的思考中进行对比后 发现第 2 小题的图表与条形统计图也很繁琐 也不易看出整体的分布情况 引发学生思考改进 促进新知识的自然生成 发现改进后的 统计图更直观的反映了数据的整体情况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困惑 教师及时作出相关解释 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第四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活动内容 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 10 分分段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此处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仿照前面的统计图呈现形式完成 让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体会将成绩分段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熟悉对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再认识 活动效果 活动效果 此环节通过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发现的问题 并进行讨论解决 教师可关注 有问题冲突小组的讨论过程 并适时予以指导和评判 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频数分布直方图横轴与条形统计图横轴的区别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1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清楚地反映各个项目的具体数量 2 图表与条形统计图在反映整体成绩的缺点 3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 4 频数直方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和操作过程 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学生畅所 欲言 教师给予鼓励 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效果 活动效果 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 条形统计图和图表表示数据的局限性 频 数分布直方图的优越性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必做题 课本习题 6 4 1 2 3 选做题 太原市 2011 年 5 月空气污染指数统计表 制表日期 2011 年 6 月 20 号 污染指数 W 407090110120140 天数 t 3510147 你能将上表所提供的信息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吗 四四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探究 操作 体验为主 让学生 亲身经历 数学活动 教师 充分扮演好 导演 的角色 使之形成 教 是开放性的引导 学 是探索性的体验 过程 是互动性的发展 整个课堂体现了三个阶段 唤醒 体验 发展 1 创设情境 进入角色 唤醒阶段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从已经具备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问题情 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己建构 本课从问题引入 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明确数据与统计图之间 的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设计的活动 1 与活动 2 为学 生在原有知识和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间搭起了 支架 这样把教学建立在引起认知冲突的 问题上 使学生能够逐级攀升 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 思维 建构 就有了亲身的体验 有 意义的学习便应运而生 2 主体实践 获得领悟 体验阶段 当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 进入体验角色后 通过看 听 思 做 谈等手段吸收信息 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兴趣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这种状态下 教师充分配合学生 设计 多种体验形式 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 去领悟 3 交流分享 体验成功 发展阶段 课堂活动中 要求学生把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行交流分享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感受 不同见解 质辨不同的观点 以张扬他们的个性 实现沟通与融合 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在探究过程中获得 成功的体验 在交换认识的过程中实现互补 促进发展 附件附件 1 1 7 3 2 学案 学习目标 1 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2 能读懂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3 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 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4 培养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统计活动 活动 1 问题导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同学们在课外最爱读那一类书籍 文学类 A 漫画类 B 科普类 C 历史类 D 下面是小亮调查的七 1 班 50 位同学喜欢的书籍 结果如下 A A B C D A B A A C B A A C B C A A B C A A B A C D A A C D B A C D A A A C D A C B A A C C D A A C 根据上面结果 你能很快说出该班同学最喜欢读那一类书吗 你准备如何整理和表示数据 自主完成后小组交流 活动 2 新课引入 下表是某校初一 2 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 1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 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学生独立自主成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活动 3 小组合作学习 2 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 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 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小组内试着用图表和条形统计图合作完成 完成后组内交流 你能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 将语文成绩按 10 分的距离分段 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入学成绩 学号 性 别 身高 厘 米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1 女 1678188 优 2 男 1627885 良 3 女 1658690 优 4 男 1608199 中 5 女 1659486 优 6 女 1678375 良 7 女 1658894 优 8 男 1667998 优 9 女 1597265 中 10 男 1698697 优 11 男 1689196 优 12 男 1588093 良 13 男 1608589 优 14 女 1599084 优 15 女 1629189 优 入学成绩 学号 性 别 身高 厘 米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16 女 1628385 优 17 女 1578680 优 18 女 1609293 优 19 男 1648389 优 20 女 1617577 良 21 男 1628697 优 22 男 1649191 优 23 女 1638782 优 24 男 1548288 优 25 男 1726870 中 26 男 1538895 优 27 男 1568087 优 28 男 1638281 优 29 男 1647875 良 30 女 1618987 优 成绩段 60 70 70 8080 9090 100 人数 再将上表在下面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绘制完成后与课本对照 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活动 4 巩固提高 做一做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