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9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9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9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9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9 外国诗二首—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 195 19 外国诗二首外国诗二首 未选择的路未选择的路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919 分分 1 2 分 选出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的爱心像 丝缕 那样 把天地织在一起 B 去听听 溪水练习 新编的 洗衣谣 C 小燕子 见了我 笑斜了翅膀啊 D 那 旗子见了我 笑得 哗啦啦地响 2 2 分 对课文 黄河颂 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A 黄河颂 是著名音乐作品 黄河大合唱 第三乐章的歌词 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 诗歌着眼于 歌颂 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 他站在高山之上 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 向 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 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 源远流长 并且要向它学习 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 伟大坚强 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 保卫中国 3 2 分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假如 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 用嘶哑的喉咙 歌唱 B 这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土地 这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河流 C 然后 我死了 连羽毛 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 为什么 我的眼里 常含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 4 2 分 对这首诗 嫩绿的芽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一棵树 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 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第 2 页 共 6 页 A 全诗写出了树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B 前四行诗描写了树的实实在在的形象 C 后四行诗写树的地下景观 暗含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D 诗人以树作为象征 把深厚的社会内容涵盖其中 5 2 分 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 A 寒冬腊月寒冬腊月数风流人物瀚海阑干沁人心啤 B 原驰蜡象红装素裹悬崖峭壁天涯海角 C 健步如飞天罗地网戒骄戒燥再接再厉 D 振撼人心由衷礼赞革命熔炉知识渊博 6 2 分 对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 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 想而奋斗 B 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 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 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 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 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D 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 说明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7 2 分 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温馨 x ng 天骄 ji o 诅咒 zh u 掩饰 sh B 琐屑 xi 摇曳 y 累赘 zhu 风骚 s o C 声咽 y 妥当 tu 陶冶 y 休憩 q D 献媚 m i 斑斓 l n 漫溯 s 吮吸 sh n 8 2 分 诗的歌词抒情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通过动作描写 有的通过景物和场面描写 有的通过想象和联 想 有的直接抒发内心感受 找出下面诗句中通过动作描写来抒情的一句 A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第 3 页 共 6 页 B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C 一排排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D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9 3 分 我的思念是圆的 中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是 A 中秋咏月 B 思念亲人 C 盼望团聚 D 赞美月亮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0 1 分 回延安 作者 代诗人剧作家 创作过剧本 诗歌紧紧扣住延安 按照 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 诗歌格式上借鉴了 爬山调的格式 两行一节 一节一 韵 诗行错落有致 读起来 悠扬高亢 11 1 分 文学常识填空 行路难 其一 选自 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 乐府古题 诗人 字 号 朝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代 表作有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选自 诗人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字 洛阳 人 有 之称 12 1 分 现代诗常使用是 手法 即诗人将自己的思想情寄托于某一事物 使其具有人格的形象 如本诗中 波浪 就是诗人使用这种手法创造出的人格化的形象 13 2 分 默写诗歌 未选择的路 最后两句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三 三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4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 4 页 共 6 页 这是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堂实验课 教授拿出一个容器 注入一半清水 容器中的水呈现出常态 然后 他把容器放入冰柜 0 以下后常态水结成了冰 最后 他又把成冰的容器放到点燃的酒精炉上 温度上升 冰慢 慢融化 沸腾 变成了水蒸气 实验结束了 教授问 水去了哪里 教室里鸦雀无声 水升华到了辽阔的天空 教授意味深长地说 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 人生莫不如此 常态的人生就 像容器里的清水 倒入小溪 流入江河湖海 可以拥有大地 炽热的人生就像水蒸气 不仅拥有大地 还会拥有 蓝天 人生的温度如果在 0 以下 他的世界就只有巴掌那么大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材料的观点 不超过 15 个字 2 教授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第 5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9 9 题 共题 共 1919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