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 论文 计 论文 中文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 设计 英文题目 The design of the warehouse humi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CU 系 别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年级专业 2013 级电子信息工程 专升本 姓 名 顾博诚 学 号 指导教师 章玲 职 称 讲师 闽南理工学院教务处制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诚信声明书毕业设计诚信声明书 本人郑重声明 在毕业设计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 恪守学术 规范 我所提交的毕业设计是本人在 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 撰写的成果 设计中所引用他人的文字 研究成果 均已在设计中加以说 明 在本人的毕业设计中未剽窃 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 思想和成果 未 篡改实验数据 本设计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 本人愿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摘摘 要要 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基于 STC89C52 单片机的智能温湿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 对仓库内的温湿度进行读取从而了解其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利用温湿度传感器 DHT11 将 仓库内的温湿度的变化情况 变换成数字量 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 最后由 LCD 完成温 湿度显示 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和湿度的采集和显示 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具有 精度高 量程大 灵敏度高 体积小 耗能低等优点 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的 温湿度监测 也可以作为温湿度处理模块嵌入其他系统中 作为其他系统的辅助扩展 有广泛的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 DHT11 监测与控制 单片机 SCT89C52 LCD1602 The design of the warehouse humi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he MCU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kind of intelligent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on STC89C52 MCU the system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n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DHT11 in the warehouse usi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will chang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 the warehouse transform into digital quantity through the microcontroller to control finally completed by LC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isplay The system can achieve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venient acquisition and display very convenient to use has high accuracy large measuring range high sensitivity small volum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ing applied to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but also can be used as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processing module embedded in other systems as an adjunct to other the expansion of the system has broad prospects Key Words DHT11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ingle chip micyocoSCT89C52 LCD1602 目录 1 绪论 1 1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 2 温湿度计及其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1 1 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 2 系统方案设计 2 3 系统硬件设计 3 3 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图 3 3 2 STC89C52 最小系统 3 3 3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4 3 4 ADC0832 接口电路模块 5 3 5 LCD1602 显示模块 7 3 6 报警模块 9 4 系统软件设计 11 4 1 主程序设计 11 4 2 LCD1602 软件设计 12 4 3 A D 转换模块软件设计 15 5 总结 17 致 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一 单片机程序 20 附录二 总设计原理图 26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 1 绪论 1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高性能设备发展快 对温度和湿度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传统模式的温湿度监测是以人为基础 依靠人工抄 数值 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的数据 在这种模型中 不仅效率低 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管理分配 以及缺乏科学性 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 该监控系统可以解决资源的人力浪费 管理不及时的问 题 1 2 温湿度计及其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早在 1970 年 温湿度监测技术首先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器 采集现场信息和数据 并进行记录 指示和监测 1980 年末期生产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 90 年代中期的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亦称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开发出来 它是微电 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 ATE 的结晶 目前 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 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内部温湿度传感器包括智能温湿度传感器 A D 传感器 信号处理器 存储器 或寄存器 和接口电路 部分产品用一个 CPU 多路选择器 只读存储器 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智能温湿度传感器可采集温湿度 适配各种微控制 器 MCU 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和控制 实现更智能的温湿度控制器 现在科学家使用一台称为 psychrometer 的仪器测量相对湿度 psychrometer 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温度计 在测量相对湿度时 要把 psychrometer 旅转直至被包 着的温度计维持一个稳定的温度 并且该温度必须比干的温度计低 空气中的实际温度是 干温度计 两个不同温度之间调用 因为水分蒸发的结果 科学家记录的温度的温度计 和 wet bulb depression 然后制成图表 用来计算相对湿度 跟电子温度计一样 湿度计随着湿度传感器的快速发展日益成熟 现在常用的 AD590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湿度传感器 HMxx 系列 HS1xx 系列 随着温湿度计的 发展温室监控系统发展较为成熟 为人们更好的服务 目前正研究和发展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 在世界上的一 些国家 温湿度监控技术在实现半自动化的基础上朝着完全无人化 自动化的方向迅速 发展 1 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该系统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对仓库内的温湿度进行采集 利用 ADC0832 将仓库内的温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 湿度的变化情况 变换成数字量 通过单片机 STC89C52 进行控制 最后由 LCD 完成温 湿度显示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3 2 系统方案设计 综合自己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和参与实验的经验 研究设计了以 STC89C52 单片机 为主芯片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 本设计是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主模块 包括显示模 块与报警器 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相应的软件等 通过接口可以有选择性的择取所需的功 能模块进行所需的测量 设计框图如 2 1 所示 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 可以采用一只温湿度传感器 DHT11 此传感器 超快响应 抗 干扰能力强 性价比高等优点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电路比较简单 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 设计以 STC89C52 单片机为核心 整体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 主板上设计有键盘与显 示电路以及 RS232 串口电路和电路子模块与功能扩展模块的接口 通过子模块接口用户 可以按需来组合所需要的子模块 完成温湿度监测的实现 在通信和监控上 采用 LCD 液晶显示 本温湿度传感器属于多功能温湿度传感器 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 当温度 不在设置范围内时 可以报警 STC89C52 单片机 输入电路 报警电路 测温湿度电路 显示电路 温湿度控制电路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图 2 1 总设计框图 由 ST89C52 控制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完成后 将实现以一种基于 DHT11 的数字 温湿度传感器设计方案 简要阐述了温湿度传感器 DHT11 的性能指标 单片机系统 LCD1602 显示模块以及时序图 ADC0832 接口电路模块及时序图 利用主板 STC89C52 单片机控制 DHT11 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数据送至 LCD 液晶显示结果 另外 采集结果可 由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显示并存储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4 3 系统硬件设计 3 1 硬件系统总体结构图 本文所设计的数字测温湿度显示系统主要由 STC89C52 单片机及其最小系统模块 温湿度传感器 LCD1602 液晶显示 结构方框图如图 3 1 所示 各部分主要结构设计及 功能在下面介绍 USP下载接口 复位电路 晶振电路 温湿度 传感器 处理电 路 A D STC89C52 LCD1602 图 3 1 硬件电路图 3 2 STC89C52 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用最少的元器件件组成可以运行的单片机的系统 即如图 3 2 所示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包括电源 接地 晶振电路 本设计使用 11 0592MHz 晶振 复位电路及 EA 引脚 有以上部分组成的最小系统 单片机就可以进行正常的简单运行了 值得注意的是 EA 31 脚 需要接高电平 因此 单片机不使用片外存储器 这样单片 机系统才会正确运行用 C 语言编程所烧写进单片机的程序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5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RST 9 P30 RxD 10 P31 TxD 11 P32 INT0 12 P33 INT1 13 P34 T0 14 P35 T1 15 P36 WR 16 P37 RD 17 XTAL2 18 XTAL1 19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EN 29 ALE 30 EA 31 P07 32 P06 33 P05 34 P04 35 P03 36 P02 37 P01 38 P00 39 VCC 40 GND 20 U1 STC89C52 1 2 3 4 5 6 7 8 9 RM1 10K 8 VCC P00 P01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R2 10K VCC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RST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XTAL2 XTAL1 GND 2 3 1 4 BTO CPO 10UP R1 10K GND VCC RST CY CRYSTAL C1 30P C2 CRY1 11 0592M XTAL1 XTAL2 位位位位 位位位位 C4 104 VCC GND GND 图 3 2 STC89C52 最小系统 1 电源 单片机使用的是 5V 电源 其中正极接 40 引脚 负极 地 接 20 引脚 2 晶振电路 单片机是一种时讯电路 必须提供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作 在单片机 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 使用晶体振荡器 接 18 19 脚 3 复位电路 复位按钮 重启 4 EA 引脚 上拉倒 VCC 表示烧写到单片机内部 程序小的话直接存在内部集成的 ROM 至于程序大了就要接地了 外扩 ROM 至此 一个单片机就接好 通上电 单片机就开始运行了 图中的排阻 RM1 是 P0 口 上拉用的 C4 是滤波电容 抗干扰用 其他 P0 P3 口均为 I O 口 每个口有 8 个引脚 共 32 个 编号都是 0 7 如 P0 0 P0 7 这些 IO 口是用来外接各种元器件 通过编程来 实现各种所需要的功能 3 3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本系统采用 DHT11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它是一个含有一个数字信号输出的温度和湿 度传感器 以确保产品具有较高的长期稳定性与可靠性 它是特殊的温度和湿度传感技 术和数字技术的模块集合 传感器包括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测温元件 并具有较高的 性能的 8 位微控制器相连接 DHT11 的供电电压为 3 3 5 5V DC 传感器通电后 等待 1S 度过一个不稳定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不需要发送任何指令 电源引脚 VCC GND 之间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6 可增加一个 100pF 的电容 用于去耦滤波 因此该产品具有抗干扰能力强 性价比高 响应快速等优点 DHT11 的典型应用模 块和实物图如图 3 3 3 4 所示 VCC DATA NC GND DHT11 R1 4 7K GND VCC D1 R RES VCC GND P27 图 3 3 DHT11 硬件模块 图 3 4 DHT11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3 4 ADC0832 接口电路模块 ADC0832 是 8 位分辨率的 A D 转换芯片 其最高分辨达到 256 级 适用于一般的 模拟量转换 其 参考电压和电源输入的内部复用 实现 0 5V 的芯片模拟输入电压 芯片转换时间为 32 S 据有双输出数据 可作用于数据验证 为了减少数据误差 稳定性强和转换速度 芯片的特定数据 输入 使处理器控制变 得更加方便和多器件 挂接 DI 通过数据的输入端子 可以方便地达到功能选择通道 ADC0832 接口电路如 图 3 5 所示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7 CS 1 CH0 2 CH1 3 GND 4 DI 5 DO 6 CLK 7 VCC 8 ADC0832 R1 10K RT1 100K GND VCC RST P35 P36 P34 图 3 5 ADC0832 与单片机连接电路 一般情况下 ADC0832 与单片机的接口是四条数据线 分别是 DI DO CLK CS 因 为 DI 端与 DO 端在通信时不能同时有效 并且单片机的接口是双向的 所以电路设计时 可以将 DI 和 DO 并行在同根数据线上使用 如图 3 5 当 ADC0832 没有运行时 其 CS 输入应设置为高电平 则芯片被禁止 DO DI 和 CLK 的电平可任意 当要执行 A D 转 换时 首先将 CS 置于低电平 直到转换结束完成为止 在此芯片开始转换运行 并且由 数据处理器 CLK 产生时钟脉冲 DO DI 端则使用其 DI 端的数据信号 在第一个时钟脉冲 的结束之前 DI 端必须置于高电平 表示启始信号 在第 二 三个脉冲结束之前 DI 端 2 位数据应用于选择信道的功能 其功能项如表 3 1 所示 表 3 1 功能项 MUX ADDRESSChannel SGL DIFODD SIGN01 10 11 当两者的数据是 0 1 时 CH0 为输入负端 IN CH1 为输入正端 IN 进行输 入 当两者数据为 0 0 时 将 CH0 作为输入正端 IN CH1 为输入负端 IN 进 行输入 当两者数据为 1 1 时 只单一的对 CH1 进行单通道转换 当两者的数 据为 1 0 时 只单一的对 CH0 进行单通道转换 到第三个脉冲的结束之后 DI 端的输入电平没有输入作用 此后 DI DO 端则开始使用数据输出 DO 开始读取转换数据 从第 四个脉冲结束开始由 DO 端输出转换数据最高位 DATA7 然后每个脉冲结束 DO 端 输出下个数据 直到第十一个脉冲时发出最低位数据 DATA0 完成输入一个字节的数据 也正是从此位开始输出下一个相反字节的数据 即从第十一个字节的末端输出 DATD0 然后输出的 8 位数据 到第 十九个脉冲时完成数据输出 也就是标志着一次的 A D 转换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8 结束 最后将 CS 置高电平 立即处理转换完成后的数据 具体的时序图参考图 3 6 图 3 6 ADC0832 时序图 作为一个单通道的模拟输入电压 ADC0832 是 0 5V 并且电压精度为 19 53mV 时 ADC0832 为 8 位分辨率 如果 IN 输入与 IN 输入的时 可是将电压值设定在一个大范围内 增加了转换的宽度 但值得指出的是 在进行 IN 输入与 IN 的输入时 如果 IN 输入的 电压大于 IN 输入的电压则转换后数据结果一直为 00H 3 5 LCD1602 显示模块 LCD1602 显示模块原理图如图 3 7 所示 P10 1 P11 2 P12 3 P13 4 P14 5 P15 6 P16 7 P17 8 RST 9 P30 RxD 10 P31 TxD 11 P32 INT0 12 P33 INT1 13 P34 T0 14 P35 T1 15 P36 WR 16 P37 RD 17 XTAL2 18 XTAL1 19 P20 21 P21 22 P22 23 P23 24 P24 25 P25 26 P26 27 P27 28 PSEN 29 ALE 30 EA 31 P07 32 P06 33 P05 34 P04 35 P03 36 P02 37 P01 38 P00 39 VCC 40 GND 20 U1 STC89C52 P15 P16 P17 RST XTAL1 XTAL2 GND 1 2 3 4 5 6 7 8 9 RP1 RESPACK 8 VCC VSS1 VDD2 VL 3 RS 4 R W5 E 6 D0 7 D1 8 D2 9 D3 10 D4 11 D5 12 D6 13 D7 14 BLA 15 BLK 16 LCD1602 VCC VCC GND GND P2 7 P3 4 P3 5 P3 6 图 3 7 LCD1602 与单片机连接电路 工业字符型液晶 能够同时显示 16x02 即 32 个字符 16 列 2 行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9 LCD1602 液晶也被称为 1602 字符型液晶 它是一个专门显示符号 字母 数字 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 它有许多的 5X7 或者 5X11 等点阵字符位 汇聚而成 每个点阵 字符位可以显示一个字符 具体引脚功能 参照表 3 2 LCD1602 的特性 1 5V 电压 可调对比度 2 内部含有复位电路 3 提供各种控制命令 如 清屏 闪烁 的光标 闪烁字符 以及其他功能 4 80 个字节的显示数据存储器 DDRAM 5 内置有 192 个 5X7 字型点阵的 CGROM 字符发生器 6 8 个可以用户自定义的 5X7 的 CGRAM 表 3 2 LCD1602 引脚说明 编号符号引脚说明编号符号引脚说明 1VSS 电源地 9D2 数据 2VDD 电源正极 10D3 数据 3VL 液晶显示偏压 11D4 数据 4RS 数据 命令选择 12D5 数据 5R W 读 写指令选择 13D6 数据 6E 使能信号 14D7 数据 7D0 数据 15BLA 8D1 数据 16BLK 背光源正 极 LCD1602 读写时序图如图 3 8 3 9 所示 E R W D I CS DB0 DB7 tCYC pWEL PWEH tAS tAS tDSW tAH tDHW tR tF 图3 8 LCD1602读操作时序图 E R W D I CS DB0 DB7 tCYC pWEL PWEH tAS tAS tAH tR tF tAH tDDR tDHR 图3 9 LCD1602读操作时序图 3 6 报警模块 本系统根据实际测得的温度值由温湿度传感器处理从而判断出指标是否超出 如果 存在超出则有蜂鸣器报警 蜂鸣器的电流比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0 较大 用单片机的 I O 口直接驱动不能带动 需要进行电流放大 这里采用 PNP 三极管 8550 R3 限流电阻 一般取 1 2K 蜂鸣器正极接到 PNP 的 C 极 当 P2 0 1 PNP 截止 不响 当 P2 0 0 PNP 导通 响 报警模块如图 3 10 所示 R3 1K 1 2 T5 8550GND VCC P20 23 1T PNP 图 3 10 报警模块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1 4 系统软件设计 4 1 主程序设计 本文采用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它对仓库内的温湿度进行采集 并将其转换成数字 信号 将数字信息提供给系统 系统进行 LCD 初始化显示 进行延时等待后读取 DHT11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中的信息 才采集好的信息传给 LCD1602进行显示 通过设定好的上 下限进行报警 软件系统具体流程图如图4 1所示 与设定值对比 系统初始化 温湿度采集 A D转换 LCD1602显示 报警 开始 结束 高于警 戒温度 低于警戒 温度 图4 1 软件主程序图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2 4 2 LCD1602 软件设计 1 指令介绍 1 1 清屏指令 表 4 1 清屏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清屏 0000000010 1 64 功能 清除液晶显示器 将 DDRAM 的内容都填入 空白 的 ASCII 码 0H 光标归位 将光标撤回显示屏的左上方 将 AC 地址计数器 的值设置为 0 2 光标归位指令 表 4 2 光标归位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光标归位 000000001X 1 64 功能 把光标撤回到显示屏的左上方 把 AC 地址计数器 的值设置为 0 保持 DDRAM 的内容保持不变 3 进入模式设置指令 表 4 3 进入模式设置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进入模式设置 00000001I DS 40 功能 设定每次输入 1 位数据后光标的方向 并且观察每次写入的一个 字符是否移动方向 4 显示开关控制指令 表 4 4 显示开关控制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显示开关控制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40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3 0000001DCB 功能 光标显示 关闭控制显示器开 关 控制显示器开 关以及光标是否闪烁 5 设定显示屏或光标移动方向指令 表 4 5 显示屏或光标移动方向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 S R W DB 7 DB 6 DB 5 DB 4 DB 3 DB 2 DB 1 DB 0 设定显示屏或光标 移动方向 000001S CR LXX 40 功能 使整个显示屏幕移位光标移位或光标移位 6 功能设定指令 表 4 6 功能设定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功能设定 00001DLNFXX 40 功能 设定数据总线位数 显示的行数及字型 7 设定 CGRAM 地址指令 表 4 7 CGRAM 地址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设定 CGRAM 地 址 0001CGRAM 的地址 6 位 40 功能 设定下一个要存入数据 CGRAM 的地址 DB5DB4DB3 为字符号 地址 000 111 能定义八个字符 DB2DB1DB0 为行号 000 111 八行 8 设定 DDRAM 地址指令 表 4 8DDRAM 地址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设定 DDRAM 地 址 0001CGRAM 的地址 7 位 40 功能 设定下一个要存入数据 DDRAM 的地址 9 读取忙信号或 AC 地址指令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4 表 4 9 读取忙信号或 AC 地址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读取忙碌信号或 AC 地址 01FBAC 内容 7 位 40 功能 读取忙碌信号 BF 的内容 BF 1 表示液晶显示器繁忙 暂时无法接收单 片机传送来的数据或指令 当 BF 0 时 液晶显示器可以接收单片机传送来的数据或 指令 读取地址计数器 AC 的内容 10 数据写入 DDRAM 或 CGRAM 指令一览 表 4 10 数据写入 DDRAM 和 CGRAM 指令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 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数据写入到 DDARM 或 CGRAM 10要写入的数据 D7 D0 40 功能 将字符码写入 DDRAM 显示出相对应的字符在液晶显示器上 将使用者自己设计的图形存入 CGRAM DB7DB6DB5 可为任何数据 一般取 000 DB4DB3DB2DB1DB0 对应于每行 5 点的字模数据 11 从 CGRAM 或 DDRAM 读出数据的指令一览 表 4 11 从 CGRAM 或 DDRAM 读出数据的指令一览 指令功能指令编码执行时 间 MS RSR WDB7DB6DB5DB4DB3DB2DB1DB0从 CGRAMN 或 DDRAM 读出数据 11要读出的据 D7 D0 40 功能 读取 CGRAM 或 DDRAM 中的内容 显示模块的程序流程图如图 4 2 所示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5 图 4 2 LCD1602 流程图 4 3 A D 转换模块软件设计 ADC0832 通过内部多路器来控制通道 处理器的控制命令通过 DI 引脚输入 ADC0832 有 8 个引脚 CH0 和 CH1 为模拟输入端 CS 为片选引脚 CLK 为 ADC0832 的时钟输入端 CS 低置位才能对 ADC0832 进行配置和启动转换 CS 在转换中必须为低 当 CS 为低时 DI 端加上一个高电平 接着 CLK 上加一个时钟 DI 上的逻辑 1 会使 ADC0832 脱离高电平 然后通道配置数据随着时钟通过 DI 端移入多路器 在经过一个时钟 D0 置于低电平并启 动转换 接着从处理器接受时钟信号 每经过一个时钟 转换后的数据就会从高电平到 低电平逐次从 D0 移出 经过 8 个时钟后 数据又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形式从 D0 中移出 当最后一位数据移出时转换完成 当 CS 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 ADC0832 内部所有寄存 器清零 如果要进行下一次转换 CS 必须做一个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跳变 具体 A D 转 换流程如图 4 3 所示 开始 CS 1 延时 CS 0 CLK 0 读取一位并左 移动 CLK 1 读取8位 CLK 0 CS 1 延时3S 返回A D值 结束 Y N 图 4 3 ADC0832 流程图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6 5 总结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 我能较好地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既复习了已学过的理论 知识 又强化了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课外知识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 基础 在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 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例如所编写的程序无法实现相关编 程要求 对于自己做的实物器件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 毕业设计论文不知从何处下手等 问题 但经过章老师的辅导 以及通过图书馆及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 从而得出了想要 的答案 并开始着手编程及撰写毕业设计 编程过程中出现了例如进入死循环等情况 目标文件无法生成可执行文件等 经过多次调试及老师的讲解后终于解决了编程问题 也终于明白了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的意义所在 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不能畏惧或 躲避 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及资料的收集来解决问题 成功没有捷径 上帝只垂青那些为 目标执着追求的人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在经历并克服困难并解决实际问题后 感觉到一种如释重负 的感觉 同时体会到一句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达 到最好应用的效果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7 致 谢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 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在大学阶段 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 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 与各位老师 同 学和朋友的关心 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本毕业论文是在章玲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精益求精 的工作作风 诲人不倦的精神 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 成 章老师都始终给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此向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 的敬意 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们 他们在我课题研究期间 给予我很多帮 助和启示 让我懂得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感谢在百忙中评审毕业论文和参与答辩的老师 并真诚地期待得到您进一步的指导 和帮助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8 参考文献 1 刘木华 曹崇文 稻谷种子安全干燥温度模型研究 A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 40 周年庆典暨 200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C 2003 120 123 2 张璧光 霍光青 伊松林 多热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干燥木材的研究 A 第十届全国冷 热 水 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C 2002 71 74 3 黄立新 王宗濂 唐金鑫 我国喷雾干燥技术研究及进展 J 化学工程 2001 02 56 59 4 王宝和 于才渊 王喜忠 纳米多孔材料的超临界干燥新技术 J 化学工程 2005 33 2 24 28 5 徐成海 张世伟 赵雨霞 王喜鹏 真空干燥设备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J 干燥技术与设备 2006 04 132 134 6 史勇春 柴本银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通用机械 2006 10 81 85 7 罗汝林 褚金奎 沈洪源 基于模糊控制的烟叶烘烤温湿度控制仪的设计 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3 22 26 8 黄维 崔国民 赵高坤 孙永华 烟叶采收成熟度对产值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J 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S1 34 39 9 聂平 徐兴强 李万扬 龙国昌 基于单片机的烟叶烘烤温湿度控制系统 J 机械与电子 2005 07 91 94 10 夏茄程 鲍安红 谢守勇 烘烤房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J 农机化研究 2009 03 100 104 11 路康 冯建勤 闰文科 烟叶烘烤过程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J 烟草科技 2008 5 21 25 12 郭鹏 烟叶烘烤智能控制系统研究 D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 44 49 13 Meredith Cohn Buyout Jeopardizes Maryland s Tobacco Barns 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 2004 14 Kamal M Siddiqui Analysis of a Malakisi barn used for tobacco curing in East and Southern Africa Energy Conversion 2001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19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0 附录一 单片机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LCM Data P1 数据接口 define ON 0 define OFF 1 sbit LCM E P2 2 定义接口 sbit LCM RW P2 1 sbit LCM RS P2 0 sbit ADC CS P3 4 sbit ADC CLK P3 5 sbit ADC DAT P3 6 sbit BEEP P3 7 void LCM WriteData uchar WDLCM void LCM WriteCommand uchar WCLCM BuysC uchar LCM ReadData void uchar LCM ReadStatus void void LCM Init void void DisplayOneChar uchar X uchar Y uchar DData void DisplayListChar uchar X uchar Y uchar code DData void Delay5Ms void void Delay400Ms void uchar code uctech temp uchar code net Temperature uchar code lcdcode 0 x30 0 x31 0 x32 0 x33 0 x34 0 x35 0 x36 0 x37 0 x38 0 x39 0 x43 0 xdf 0 x87 0 x4f uchar code net3 uchar code net4 C uchar code net1 O uchar code net2 X uint se d unsigned char code pic 8 0 x10 0 x06 0 x09 0 x08 0 x08 0 x09 0 x06 0 x00 uchar Temp uchar ADval uchar code ADTemp 256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1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49 148 146 145 144 143 142 141 140 138 137 136 135 134 134 133 132 131 130 129 128 127 126 126 125 124 123 122 122 121 120 119 119 118 117 116 116 115 114 114 113 112 112 111 111 110 109 108 108 107 107 106 105 105 104 104 103 102 102 101 101 100 100 99 98 98 97 96 95 95 95 94 94 93 92 92 91 91 90 90 89 89 88 88 87 87 86 86 85 85 84 84 83 83 82 82 81 81 80 80 79 79 78 78 77 77 76 76 75 75 74 74 73 73 72 72 71 71 70 70 69 69 68 68 67 67 66 66 65 65 64 64 63 63 62 62 61 61 60 60 59 59 58 58 57 56 56 55 55 54 54 53 52 52 51 51 50 49 49 48 48 47 46 46 45 44 44 43 42 42 41 40 40 39 38 37 37 36 35 34 33 32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19 18 16 15 14 12 10 8 6 4 2 0 0 0 0 0 0 0 0 void LCM WriteData uchar WDLCM LCM ReadStatus 检测忙 LCM Data WDLCM LCM RS 1 LCM RW 0 LCM E 0 若晶振速度太高可以在这后加小的延时 LCM E 0 延时 LCM E 1 void LCM WriteCommand uchar WCLCM BuysC BuysC 为 0 时忽略忙检测 if BuysC LCM ReadStatus 根据需要检测忙 LCM Data WCLCM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2 LCM RS 0 LCM RW 0 LCM E 0 LCM E 0 LCM E 1 uchar LCM ReadData void LCM RS 1 LCM RW 1 LCM E 0 LCM E 0 LCM E 1 return LCM Data uchar LCM ReadStatus void LCM Data 0 xFF LCM RS 0 LCM RW 1 LCM E 0 LCM E 0 LCM E 1 while LCM Data 检测忙信号 return LCM Data void LCM Init void LCM Data 0 LCM WriteCommand 0 x38 0 三次显示模式设置 不检测忙信号 Delay5Ms LCM WriteCommand 0 x38 0 Delay5Ms LCM WriteCommand 0 x38 0 Delay5Ms LCM WriteCommand 0 x38 1 显示模式设置 开始要求每次检测忙信号 LCM WriteCommand 0 x08 1 关闭显示 闽南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23 LCM WriteCommand 0 x01 1 显示清屏 LCM WriteCommand 0 x06 1 显示光标移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