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0 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课标解读课标解读 1 概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2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 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科学创造的精神 重难点重难点 1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科学技术发展的双向性问题 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 四大发明为代表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 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 造纸术 一 造纸术 1 1 发明 发明 1 1 西汉 西汉 最早发明纸 并存 2 2 东汉 东汉 汉和帝 年 105 年 蔡伦 造纸术 即 纸 2 2 外传 外传 4 世纪传到日本和朝鲜 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3 3 意义 意义 地位 地位 在古代 中 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 著 作用 作用 有利于信息的 和继承 二二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 1 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战国 战国 指南针最早出现 在 中提到 司南 北宋 北宋 军事学著作 中 提到一种 北宋沈括 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 的技术 南宋 南宋 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 木刻 和 2 2 指南针的传播 指南针的传播 在 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 传入 然后再传入 3 3 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 对于 和 有着重要作用 2 对于 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北宋 和南宋 都有中国海船使用 航行的记载 为明代航海家 远航 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 发现美洲的航行和 的环球航行 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三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 1 火药的发明 火药的发明 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东东 晋晋 葛洪的 仙药 中已提到 2 2 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应用 唐末至宋初 唐末至宋初 已经开始使用 随后出现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3 3 外传 外传 12 世纪到 13 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4 4 影响 影响 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 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四 印刷术的进步印刷术的进步 1 1 印刷术的进步 印刷术的进步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 唐朝 年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 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发明 发明 北宋平民 创造了 印刷技术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 命 作用 节省雕版费用 提高印刷效率 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传播 改进 元代 改进 元代 成功创制 又发明了 明代 明代 中期 在无锡 苏州 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 清代 是用 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 2 印刷术外传 印刷术外传 由波斯传到欧洲 3 3 对欧洲影响 对欧洲影响 推动文教发展 推动文教发展 14 世纪末出现 印刷品印刷品 1450 年前后德国出现 印刷书印刷书 籍籍 推动社会进步 推动社会进步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 以及 的出现准备条 件 二 二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 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造纸术 印 刷术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思想的解放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 现准备了条件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 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指南针的使用 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发现的时代 在古代中国 四大发明 中 纸的 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三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三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 1 1 进步性 进步性 孔子 和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的思想符合现代 科学原则 荀子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承认 存在 要顺应自 然规律 老子 思想可理解为不要违反 的行为 总之 古代思想讲究 重视完善人和 的关系是有合 理意义的 2 2 局限性 局限性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 对于自然探求和技术总结 没有给予充 分重视 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 3 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重视人文 轻视自然 讲究天人合一 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忽视理论概括 探究一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一 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探究二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 韩非子 有度 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朝夕 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 谋 称 郑人之取玉也 载司南之车 为其不惑也 材料二 据 萍洲可谈 载 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 舟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 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中说到 火药 指南针 印 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 指南针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 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 电的利弊 中说道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 中国却用它 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用鸦片医病 中国却把它 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请回答 1 从材料看 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 别方向的功能 2 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3 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4 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归纳小结 关键成就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 其他科技成就 信息 地位和特点 世界领先 重视对社会人文问题的研究和 经验总结 忽视理论概括 主旨提炼 1 纸 指南针 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 伟大贡献 2 古代中国科学思想重视经验总结 忽视理论概括 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虽然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但是专制 制度和传统观念却阻碍了科技推广和进一步的发展 使近现代 中国的科技落后于先进国家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1 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顶端和底部 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 传统的纸卷轴 纸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下列对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 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 的纸 B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他造出便于书写的纸称为 蔡侯纸 C 天工开物 中记载了造纸工序 D 纸的应用使信息的记录 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 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 路 并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的发明是 A 指南针和印刷术 B 火药和指南针 C 造纸术和火药 D 印刷术和造纸术 3 右图指南仪器出现是在 A 春秋时期 B 明清时期 C 宋元时期 D 隋唐时期 4 宋代史书记载 舟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 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 但只起辅助作用 D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5 2010 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 605 周年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 与今天美国 的 GPS 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具有相似功能 这项 技术是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 A 指南针的应用 B 造纸术的应用 C 火药的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6 13 世纪后期 阿拉伯书籍中有关 中国雪 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人欧洲 它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中国雪 是指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7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 但罗盘针可以导航 也可以看风水 火药可 以开矿筑路 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 甲 乙同学展开讨论 甲 四 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 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 乙同学的看法 你认 为 A 甲正确 乙错误 B 甲错误 乙正确 C 甲 乙都正确 D 甲 乙都错误 8 在西方 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 推动科技革 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 是在于当时的中国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 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9 中国古代虽是建筑 水利 机械 纺织大国 然而物理成就不多 作为发明造纸 术 火药的国家 化学并不突出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 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这 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重视实用技术 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理论体系完整 A B C D 10 下列科学思想属于孔子提出的有 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天行有常 无为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司南 材料二 韩非子 有度 载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 夕 朝夕 指东西方向 鬼谷子 谋 称 郑 国 人 之取玉也 栽司南之车 为其不惑也 惑 指迷失方 向 材料三 马克思在 机器 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中说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 并建立了殖民地 鲁迅在 电的利弊 申说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 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示仪器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最初样式 它在后来发展成为什 么 中国的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 2 从材料二来看 司南最早发明于什么时候 其功能是什么 3 材料三中所谓的 外国用罗盘针 的影响是什么 4 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5 该项发明成就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能够说明什么 12 选做题 阅读有关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 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 成就 1 据材料一回答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为什么会 有这一特点 2 依据材料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有 类 别 数 学 天文 历 法 气 象 地 学 化 学 农 学 机 械 水 利 轻 工 兵器 项 数 2225259257788 尚书 中的日食记录 竹书纪年 记载的 流星雨 淮南子 中记载的太阳黑子 春秋 中的哈雷彗星记录 汉书 中的新 星记录 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哪些 二二 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艺术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 概述汉字 绘画起源 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难点难点 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1 1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 起源 可以追溯到 6000 多年前 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 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称为图画文字 2 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创始于 特点 隶书 始于 成熟并通行于 特点 草书 特点 楷书 形成于 特点 行书 特点 2 2 中国书画中国书画 1 书法艺术的发展 魏晋以前 自发阶段 秦小篆 代表人物 魏晋南北朝 自觉阶段 条件 士人群体的形成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代表 书圣 的行书和草书 他所书的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达到新高峰 代表 的草书 的楷书 宋元书法艺术市民化代表 宋代四大书法家 的 行书 元代 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 代表 2 中国绘画的起源和演变 起源 新石器时代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7 战国时期 从萌芽走向成熟 秦汉 绘画门类丰富 魏晋南北朝 士大夫活跃于画坛 代表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隋唐 绘画的高峰期 代表 隋朝展子虔 游春图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山水画特别讲究 是山水画的灵魄 在创作上山水画家往往注重 用 初唐阎立本 步辇图 盛唐 吴道子 画圣 送子天王图 从宋代到明清 文人画 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特点 民俗画 当时画坛上一大亮点 原因原因 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扩大 代表代表 北宋张择端 3 3 中国古代书画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书画的基本特点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 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 表现和表达出 各种形体 感情和气势 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 动态美和意境美 具 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 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 在启迪民族 的自信心 自尊心 独立自主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 4 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1 形成 乾隆末年 安徽的 进京演出 道光年间 又有湖北 艺人进京 参加徽班的演出 形成 局面 经过长期的表演实践 形成 一个新剧种 后来称为京剧 2 成熟 年间 走向成熟 涌现出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 3 发展 清朝时期 由北京走向各地 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 民国以来 它又 走向世界 练习练习 1 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是 A 由大到小 B 有繁到简 C 由象形到会意 D 由图画到符号 2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 景 这位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张旭 C 颜真卿 D 柳公权 3 下列关于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 唐代草书 行书盛行 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 雅俗共赏是行书的特征 A B C D 4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是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8 A 画家的性格 B 民间文化的发展 C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D 统治者的提倡 5 有人评论一副画 恍然如入汴京 置身流水游龙间 但少有尘土扑面耳 对这句话 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B 描绘的是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 C 说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达 D 这幅画属于抒情写意的文人画 6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这是评价谁的作品 A 苏轼 B 蔡襄 C 文征明 D 王维 7 京剧是我国国粹 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来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8 下列有关于中国画不正确的是 A 中国画又称国画 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形式 B 以题材的不同 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 山水画 花鸟画三种 C 追求抒情写意风格的文人画 是唐代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D 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以自然风景为主 9 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 审美功能最强的一种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草书 10 右图是 2008 年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 其构思 取材于 楷书 草书 小篆 行书 11 郑燮的 墨竹图 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 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 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 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符合 A 原始岩画 B 中国文人画 C 汉代帛画 D 民间绘画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9 归纳小结 一个中心古代艺术 两个同源书法和绘画 三阶段音乐上古先秦 秦汉至隋唐 明清时期 两类舞蹈宫廷舞和民间舞 四大声腔海盐 余姚 弋阳 昆山 关 键 信 息 一种国粹京剧 主旨提炼 1 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2 中国古代艺术形式各有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 考 字 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2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 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 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 决定其如此 演变的因素有 古代帝王所创造 受书写工具影响 有利于交流传播 摒弃文化传统 A B C D 3 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 网中文字是 A 是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熟汉字 B 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 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4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 其书法结构雄伟而笔法 秀丽 抽象之美近乎出神入化 右图是其只有 17 字的名帖 妹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0 至帖 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A 笔画详备 结体严整 B 笔画简约 线条流畅 C 法度森严 清峻刚健 D 横平竖直 规矩整齐 5 下列绘画作品中 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是 6 中国画又称国画 题材丰富 下列画种能代表中国画最高水平的是 A 山水画 B 人物画 C 花鸟画 D 文人画 7 下图为中国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乐器 青 铜编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 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 B 编钟铭文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 C 代表战国时期的音乐成就 D 是当时乐府机构中的乐器 8 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 自黄帝时代至周代 诗 舞 乐三位一体的 乐 文化已相当发达 B 秦汉设立乐府机构 C 青铜编钟记载着丰富的上古乐理 D 隋唐时期名曲有 十面埋伏 9 梅兰芳是江苏近代文化名人 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 他所代表的剧种 A 由元代散曲演变而来 B 由杂剧和汉剧融合而成 C 兴盛于康乾时期 D 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 10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 l8 世纪下半叶经徽戏 秦腔 汉调的交融 并 借鉴吸收昆曲 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二 非选择题 11 阅读一脉相承的文字 以汉 字 车 的字体演变为例 请回答 1 请你从汉字 车 字的变化中总结汉字演变的基本规律 并简要分析汉字演变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1 的原因 2 请指出除当代简体字外 在汉字演进过程中上述字体分别产生于何时 12 选做题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 以上两幅作品分别属于何种绘画 类型 2 通过图一 透露了哪些历史信息 3 图二体现的绘画类型 其精髓是什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 三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1 先秦 诗经 楚辞 2 汉朝 汉赋 3 唐朝 唐诗 4 宋朝 宋词 5 元朝 元曲 6 明清 小说 一 先秦时期 一 诗的经典 诗经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1 时间 西周初年至 中叶 约 500 年 共计 305 首诗歌 2 内容 风 是 诗经 精粹 民间歌谣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 雅 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分为 和 两部分 颂 是国王和诸侯用于 和 的乐歌 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 德的歌颂 3 特点 句式 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 语言 丰富多彩 音节和谐 艺才感染力极强 创作风格 现实主义 4 地位 是中国最古老诗歌总集 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 奠定了 传统的基础 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二 楚辞的魅力 1 楚辞 产生 继 后 在公元前 4 世纪产生于南方 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屈原创造 特点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感情奔放 句中使用楚国方言 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更适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意义 风骚并称 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2 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地位 战国时期楚国伟大政治家 外交家和思想家 是楚辞作者的杰出代表 代表作品 政治抒情长诗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3 离骚 的地位 人们称楚辞体为 文学史上常以 诗经 并称 对后世 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二 两汉 汉赋的风采 1 特点 赋是从 诗演变而来的 和 并用的文体 继承了先秦诸子 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 2 西汉时期的赋 汉武帝时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艺术特征 以气势恢弘 词藻华美为主要特征 主要代表 司马相如的 和 等 3 东汉时期的赋 主要作家 风格变化 东汉后期 赋渐少 各种 赋兴起 摆脱了长篇赋文辞铺张的弊病 意境清新活泼 三 唐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 1 繁荣原因 2 总体情况 数量多 内容广 流派多 体裁全 3 代表人物 盛唐时期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 多歧路 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的愤懑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等透射出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 由盛转衰 杜甫 其诗被称为 现实主义诗人 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四 宋代词苑 1 产生 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唐朝在民间已产 生 朝辉煌 2 发展 唐朝五代 唐朝白居易 晚唐五代 花间派 词人 西蜀词人韦庄词人 南唐 北宋时期 词发展走向辉煌 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主要词牌 主要词人 婉约派代表 其词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 豪放派代表 对词发展贡献巨大 打破诗词界限 使词走向广阔社会人生 南宋时期 婉约派代表 李清照 其词蕴含对国家兴亡沉痛感慨 豪放派代表 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4 3 宋词兴盛原因 五 元曲与市民社会 1 散曲 兴起 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 时期一种诗歌体裁 包括 和 两种主要形式 特点 与词相比 散曲在音节和用韵上较自由 句子长短更为参差 可加衬字 题材广阔 语言幽默通俗 明快泼辣 形式活泼 描绘生动 手法多样 影响 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元杂剧 主要特点 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 因此又称北曲或北杂剧 代表人物 关汉卿 表演场所 兴盛原因 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 统治阶级宴乐的需要 六 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 元末明初 古典小说产生 原因 在宋元话本基础上 产生的 长篇白话小说 小说是古典长篇小 说的主要形式 代表 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 2 明朝时期 古典小说黄金时代 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明代中叶后 原因 手工业和商业繁盛 商品流通扩大 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和文化心理需求 代表 冯梦龙的 神魔小说 尤吴承恩的 西游记 意义 西游记 表现出要求 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短篇白话小说 内容 描写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 代表 冯梦龙的 三言 凌濛初的 二拍 意义 真实生动反映明代社会生活 3 清朝时期 描摹人生世情方面更为成功 前清小说 内容 描摹人生世情 比以前更为成功 代表 吴敬梓的 描写知识分子等的生活和心理 是古代优秀的讽刺 小说 曹雪芹的 揭示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历史 是古代最优秀长篇 小说 蒲松龄的 艺术地反映广泛的现实社会生活 是古代优秀文言短篇小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5 说集 晚清小说 原因 改良主义的影响 内容 反映近代社会生活 代表 四大谴责小说 探究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经济 大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 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通俗文学在这种环境中获得蓬 勃发展 政治 政治黑暗 官场腐败 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练习 1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 2 赵壹在 刺世疾邪赋 中发出了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 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的呼吁 这表明他 A 反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B 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C 对当时的腐败政治不满 D 充分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3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星光万丈 著名诗人比比皆是 有 诗仙 诗圣 诗 魔 诗鬼 等称号 其中被称作 诗圣 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贾岛 4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 难于上 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 汉赋 唐诗 B 楚辞 唐诗 宋词 C 宋词 唐诗 楚辞 D 唐诗 宋词 元曲 5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 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宗教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 逐渐平民化 阅读下列材料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屈原 请回答 1 与相比 楚辞有什么新特点 2 世界和平理事会为什么把屈原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 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什么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6 2 该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特点 与其词风相近的词人还有哪些 归纳小结 类别代表性成就或人物文学特色及地位 诗经 诗经 以四言为主 多采用重章叠 句的结构形式 体现了现实 主义风格 中国成熟诗歌形 成的标志 楚辞 离骚 和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 句式灵活 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汉赋 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张 衡的 二京赋 等 辞藻华美 意境清新 半诗 半文的综合性文体 唐诗 王勃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杜牧等 诗体完备 作品内容丰富 风格多样 唐朝时中国古代 诗歌发展到顶峰 宋词 柳永 苏轼 李清照 辛弃 疾 陆游等 能歌能唱 长短参差 便于 抒发感情 宋朝时中国古代 词发展到顶峰 元曲关汉卿 马致远 音乐 说唱 舞蹈 表演融 为一体 元代散曲的创作进 入繁荣阶段 关 键 信 息 小说明清四大小说 数量繁多 体裁多样 表现 手法丰富 明清四大小说是 中国文学的瑰宝 也是世界 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7 主旨提炼 1 诗经 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是具有时代 特色的文学成就 2 不同时期具有突出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形式 有许多代表作家和代 表作品 课后练习课后练习 一 选择题 1 诗经 中的 七月 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 却 无衣身褐 一些爱情诗 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蔻哀乐 这说明 诗经 A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 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 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 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2 屈原 以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备受后人怀念和爱戴 同时他又为中国文学作出 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其文学作品开创了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 B 楚辞大都以北方民歌为基础 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C 其作品奠定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传统 D 作品以四言为主 多重章叠句 语言丰富 内容古朴 3 诗言志 歌咏言 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B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 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 波 C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 深院静 小庭空 继续寒砧断续风 4 唐代有一位诗人 被称为 诗风壮浪纵恣 诗情一泻千里 笔势灵活矫健 充满 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 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孟浩然 5 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 书 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 烟标 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 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 奇特的想象 B 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 其诗歌热烈地追求 光明和理想 C 杜甫赞诗仙 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 文彩承殊 渥 流传必绝伦 D 郭沫若赞诗仙 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8 底波澜 6 说到人生追求 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蜀道之难 难于上 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 楚辞 汉赋 唐诗 B 楚辞 唐诗 宋词 C 宋词 唐诗 楚辞 D 唐诗 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洞察及研究
- 绿色债券市场流动性改善措施-洞察及研究
- 污染物降解酶基因克隆-洞察及研究
- 2025-2030中国光纤FPGA信号处理方案性能优化评估报告
- 建筑材料再生利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供应链逆向物流数据交换方案
-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优化方案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 化工厂工艺管道保温施工技术方案
- 2025年老年病学病例分析与诊疗方案答案及解析
- 人脸门禁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1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监理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自测题
- 知识图谱在护理学领域的新应用与发展
- 智能化农业装备与设备
- 维修钳工安全培训内容
- CVC堵管的处理及预防
- 2025高考复习必背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表
- 2025年人教新课标高一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屋顶防水施工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协同体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