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二学期试题(2)_第1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试题(2)_第2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试题(2)_第3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试题(2)_第4页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1 第 太行中学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太行中学高一第二学期地理试题试题 出题人 李敏出题人 李敏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60 分 分 图图 1 为为我国我国东东部部经济经济区某省区区某省区产业结产业结构比例构比例变变化 化 读图读图回答回答 1 3 题题 1 近 近 10 年来 该省区 年来 该省区 d A 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B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C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小 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小 2 该省区最有可能是 该省区最有可能是 d A 黑龙江黑龙江 B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C 山东 山东 D 海南 海南 3 该省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得益于 该省区第一产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得益于 d A 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B 广阔的草场资源广阔的草场资源 C 耕地广阔且肥沃 耕地广阔且肥沃 D 光热资源变化小 光热资源变化小 商品谷物商品谷物农业农业是一种面向市是一种面向市场场的的农业农业地域地域类类型 其基本特征是生型 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图图 2 为为 商品商品 谷物谷物农业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区位条件示意图图 读图读图回答回答 4 5 题题 4 4 图中 图中 a a b b c c d d 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c c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大 机械化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市场广阔 A A a a b b c c d d B B a a b b c c d d C C a a b b c c d d D D a a b b c c d d 5 5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b b A A 水热条件优越 水热条件优越 B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C 市场广阔 市场广阔 D D 农业科技先进 农业科技先进 产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 同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 同处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产业领域的中小企域的中小企业业 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大唐 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大唐 袜袜业业 绍兴纺织绍兴纺织是浙江省是浙江省产业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 运用所学知集群的典型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识回答回答 6 7 题题 6 示意图体现的主要产业活动联系方式是 示意图体现的主要产业活动联系方式是 a a A 生产协作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 B 商贸联系 商贸联系 C 信息联系 信息联系 D 科技联系 科技联系 7 7 大唐袜业 绍兴纺织大唐袜业 绍兴纺织 等区域产业特色已经闻名中外 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等区域产业特色已经闻名中外 这一现象说明产业集群 c c A A 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B B 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来源来源 C C 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有利于创立区域品牌 D D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 图图 4 为为我国我国东东部沿海某城市近部沿海某城市近 30 年来年来发发展展变变化化图图 图图中中 A 为为交通中心 交通中心 读图读图完成完成 8 10 题题 图 2 商品率高 生产率高单产高 a 交通运输便利 b 自然条 件优越 c d 100上 上 上 上 上 上 400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300上 上 上 上 300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上 图 1 图 3 大唐袜业产业联系示意 020406080100 0 20 40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第 三 产 业 第 二 产 业 第一产业 2013 年2003 年 图 1 页2 第 8 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 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 若这是一座两千多年的历史名城 城址选择在河流弯道处主要考虑河流 d A 供水便利 供水便利 B 灌溉便利 灌溉便利 C 交通便利 交通便利 D 利于防卫 利于防卫 9 近 近 30 年来 影响城市趋向于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年来 影响城市趋向于向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b A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B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 C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D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 10 布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功能区是 布局不太合理的城市功能区是 b A 文化区 文化区 B 工业区 工业区 C 居住区 居住区 D 隔离带 隔离带 区域区域经济发经济发展展过过程一般程一般经历经历 起起飞阶飞阶段段 增增长阶长阶段段 优优化化阶阶段段 每个 每个阶阶段的段的劳动劳动力就力就业结业结构呈构呈现现 不同的特点 完成第不同的特点 完成第 11 12 题题 11 区域经济发展的 区域经济发展的 起飞阶段起飞阶段 d A 一般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一般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第一 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第一 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小 C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D 以资源 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 以资源 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为主 12 能代表经济发展 能代表经济发展 优化阶段优化阶段 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图的是 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图的是 c 云南云南红红河自治州元阳河自治州元阳县县的水稻梯田景的水稻梯田景观观已有已有 1300 多年多年历历史 具有生史 具有生产产 生 生态态 文化与极高的美学 文化与极高的美学 价价值值 已申 已申报为报为世界世界遗产遗产 读读元阳元阳县县麻栗寨河沿岸景麻栗寨河沿岸景观观空空间间分布格局分布格局图图 完成 完成 13 14 题题 13 该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主要改造的条件是 该地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主要改造的条件是 a A 地形 地形 B 热量 热量 C 土壤 土壤 D 种子 种子 14 该地居住地建在海拔较高处 主要原因是 该地居住地建在海拔较高处 主要原因是 d A 避免洪灾 避免洪灾 B 利用洁净水源 利用洁净水源 图 4 操作层 操作层 操作层 操作层 高技能层 高技能层 高技能层 高技能层 设计 管理层 设计 管理层 设计 管理层 设计 管理层 AB CD 页3 第 C 避开泥石流灾害 避开泥石流灾害 D 气候凉爽 适宜居住 气候凉爽 适宜居住 下图表示下图表示 20012001 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读图回答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读图回答 1515 1616 题 题 2001 年产值结构年产值结构 2001 年就业结构年就业结构 15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a A B C D 16 下列与 下列与 情况相符的地区依次是情况相符的地区依次是 a A 北京 黑龙江 海南 西藏 北京 黑龙江 海南 西藏 B 北京 西藏 黑龙江 海南 北京 西藏 黑龙江 海南 C 黑龙江 海南 北京 西藏 黑龙江 海南 北京 西藏 D 海南 西藏 黑龙江 北京 海南 西藏 黑龙江 北京 17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实现了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实现了由 农业大省农业大省 向向 工业强省工业强省 的转变 下图示意河南省城市人的转变 下图示意河南省城市人 口比重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根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断 该省口比重与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根据图中曲线可以推断 该省 d A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最大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始终最大 B 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 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 C 1990 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 近年来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近年来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818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美国东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a a A A 丰富的铁矿 丰富的铁矿 B B 丰富的煤矿 丰富的煤矿 C C 充足的的水源 充足的的水源 D D 便利的水陆交通 便利的水陆交通 1919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错误的是 d d A A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 B 对企业进行集中化 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对企业进行集中化 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C C 消除污染 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 美化环境 D D 增加煤炭 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增加煤炭 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 下表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下表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 20 21 题 题 页4 第 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总额 亿美元亿美元2005 年年 2001 年年2005 年年 外商直接投资占外商直接投资占 全国比重全国比重 第一 二 第一 二 三产业比例三产业比例 人均人均 GDP 元元 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1 3815 92541 3 4 55 41 40 612 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 6844 10717 9 3 51 46 41 990 20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b A 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政策优势明显下降 B 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 C 产业大量转移到外地 产业大量转移到外地 D 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严重 21 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d A 城市遍地开花 分散发展 城市遍地开花 分散发展 B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 产业发展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 产业发展方向要与港澳逐步趋同 C 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扩展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城镇建设用地加快扩展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D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构建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2 22 西气东输的能源使用后 将降低沿线城市的 西气东输的能源使用后 将降低沿线城市的 c c A A 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 B B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C C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D D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 2323 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将于 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将于 20092009 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预计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预计 20112011 年建成 宁西铁年建成 宁西铁 路扩能工程实施后 客 货通行能力将达到客车路扩能工程实施后 客 货通行能力将达到客车 3535 对对 日 货运量日 货运量 8 8 000000 万吨万吨 年 宁西铁路建设的年 宁西铁路建设的 重要意义是 重要意义是 d d 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 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激活全国铁路网 增强路网的灵活性激活全国铁路网 增强路网的灵活性 A A B B C C D D 下图为下图为 江苏某市江苏某市 1998 2008 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 该市近几年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 该市近几年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 地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提高等不利因素 读图完成地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提高等不利因素 读图完成 24 25 题 题 页5 第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24 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 A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B 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C 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D 第一 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缩小第一 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缩小 25 就区域发展阶段而言 该城市处于 就区域发展阶段而言 该城市处于 c A 初期阶段初期阶段 B 成长阶段成长阶段 C 转型阶段转型阶段 D 再生阶段再生阶段 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26 27 2626 下列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正确的是 下列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正确的是 d d A A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B B 南部降水变率小南部降水变率小 C C 北部降水变率大北部降水变率大 D D 西南部降水最多 变化最大西南部降水最多 变化最大 2727 19631963 年 图中湖泊面积年 图中湖泊面积 2 2 5 5 万平方千米 到万平方千米 到 20072007 年 该湖面积减小到年 该湖面积减小到 20002000 平方千米 不足原平方千米 不足原 来的来的 1 101 10 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有 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有 b b A A 气候干旱 导致湖水下渗加剧气候干旱 导致湖水下渗加剧 B B 引水灌溉 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引水灌溉 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 C C 沙漠化加剧 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湖泊淤塞严重沙漠化加剧 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 湖泊淤塞严重 D D 降水减少 流域面积减少降水减少 流域面积减少 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 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状况 读图回答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 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状况 读图回答 28 30 题 题 28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d A 气候干旱 降水少 气候干旱 降水少 B 冬夏温差变化不大 冬夏温差变化不大 C 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D 雨热同期 雨热同期 页6 第 29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 纬度位置不同 纬度位置不同 B 海陆位置不同 海陆位置不同 C 地势高低不同 地势高低不同 D 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 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 30 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 铁矿资源丰富 钢铁工业发达 铁矿资源丰富 钢铁工业发达 B 石油资源丰富 重化工业发达 石油资源丰富 重化工业发达 C 有色金属矿丰富 冶金工业发达 有色金属矿丰富 冶金工业发达 D 盛产棉花 棉纺织工业发达 盛产棉花 棉纺织工业发达 二 综合题 共二 综合题 共 2 题 共题 共 40 分 分 26 材料一材料一 读读 地中海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示意图地中海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材料二 环地中海地区是水果 蔬菜 花卉等环地中海地区是水果 蔬菜 花卉等 时鲜业时鲜业 的大规模生产地区 其产品大量销往周的大规模生产地区 其产品大量销往周 边发达地区 边发达地区 1 1 在环地中海地区出产优质水果 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在环地中海地区出产优质水果 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6 6 分分 2 2 试从气候 市场两方面比较 试从气候 市场两方面比较 A A B B 两地发展两地发展 时鲜业时鲜业 的差异 的差异 6 6 分 分 37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 分 材料一材料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广东东省国民省国民经济经济与社会与社会发发展展结结构指构指标标 三次三次产业产业就就业业人人员员构成 构成 第一第一产业产业第二第二产业产业 第三第三产业产业 平均工平均工资资 元 元 年 年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 广西广西53 3019 1027 603303241 80 页7 第 广广东东23 942 433 74506066 50 材料二材料二 北部湾北部湾经济经济区是广西省 区 重要的区是广西省 区 重要的经济经济区 区 图图 12 北部湾 北部湾经济经济区区紧紧靠靠经济发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达的珠三角地区 经经 济济基基础较础较弱 弱 发发展展较较晚 晚 1 1 据材料一 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据材料一 分析广西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6 6 分 分 2 2 从资源和交通的角度 分析广西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从资源和交通的角度 分析广西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 8 分 分 3 有色金属工业 如铝土 锡的开采与加工 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 有色金属工业 如铝土 锡的开采与加工 是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指出有色金属矿开采过程中容 易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对策 易出现的环境问题 并提出对策 6 分 分 图 12 北部湾经济区 城市 铁路 国界 港口 河流 石油 煤炭 铁矿 钨 锰 铝土 锡 图 例 106 112 106 112 24 24 22 22 22 108 南宁 防城港 北海 钦州 崇左 玉林 贵港 来宾 柳州 北 部 湾 页8 第 高一作业测试地理卷高一作业测试地理卷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分 共 60 分 分 1 5 DCBDA 6 10 BBCCA 11 15 DDCBA 16 20 CDBBC 21 25 BDCBB 26 30 BABDC 二 综合题 共二 综合题 共 2 题 共题 共 40 分 分 26 1 26 1 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 该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