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7届第二次高三联教会资料(考纲解读)_第1页
高2017届第二次高三联教会资料(考纲解读)_第2页
高2017届第二次高三联教会资料(考纲解读)_第3页
高2017届第二次高三联教会资料(考纲解读)_第4页
高2017届第二次高三联教会资料(考纲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72017年全国高考年全国高考 考考试试说说明明变变化化的的解解读读及及后后期期复复习习建建议议 物物 理理 射洪县高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教会资料 2017年3月10日 2 一 总体分析一 总体分析 应高校的强烈要求 物理高考大纲的变化比较明显 1 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 为选修2 2 3 3 3 4和3 5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 2的内容 将选修3 5的内容列为必考 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 考生从 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2 进一步细化 五种能力 的阐释 通过对要考查的五种能力 的详细解释 并辅以17个例题进行说明 使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更 加容易理解 对高考命题走向的研判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3 题型示例选择题15个 实验题4个 计算题6个 较2016年减 小了12个 没有新题补充 但在能力考查的示例中除例5 7 11 1 6外 其余都属新增题 4 将选修3 5划作必考内容后 相对于2016年 增加了一本书的考试内容 知识 量和难度增大了 对复习备考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具体变化二 具体变化 1 必考部分增加了 碰撞与动量守恒 内容 包括动量 动量 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II级要求 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I级要求 两个考点 1 碰撞与动量守恒 的考查预计以计算题为主 动量与运动学 功和能的综合考查应该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直 接在速度 动能部分加入碰撞 引入动量 冲量的考查 考虑到今 年是将选修3 5纳入必考内容的第一年 相当一部分地区未上这部分新课内容的现 3 实情况 预计2017年涉及该部分内容的考查难度不会要求过高 同 时由于必考内容的增加 如果必考题题量不变 预计以综合题形式 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如在复合场中涉及运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例题1 2016年全国课标卷 如图 光滑冰面上静止放置一表面光滑的斜面 体 斜面体右侧一蹲在滑板上的小孩和其面前的冰块均静止于冰面上 某时刻 小孩将冰块以相对冰面3m s的速度向斜面体推出 冰块平滑地滑上斜面体 在 斜面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0 3m h小于斜面体的高度 已知小孩与滑板的总质量为m1 30kg 冰块的质 量为m2 10kg 小孩与滑板始终无相对运动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10m s2 求斜面体的质量 通过计算判断 冰块与斜面体分离后能否追上小孩 例题2 如图 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 其中AB段是水平的 BD 段为半径R 0 2m的半圆 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 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 场中 场强大小E 5 0 103V m 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 以速度 0沿水平轨 道向右运动 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 已知甲 乙两球的质 量均为m 1 0 10 2kg 乙所带电荷量q 2 0 10 5C 取g 10m s2 水平轨道足够长 甲 乙两球可视为质点 整个运动过程无 电荷转移 甲乙两球碰撞后 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 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 到B点的距离 在满足 1 的条件下 求甲球的初速度 0 若甲仍以速度 0向右运动 增大甲的质量 保持乙的质量不变 求乙在 轨道上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4 2 动量与冲量部分也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 例题3 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木板静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M上放置一质 量为m的物块 物块与木板的接触粗糙 当物块m获得 初速度V0而向右滑动时 在滑动过程中下面叙述正确 的是 A 若M固定不动 则m对M摩擦力的冲量为零 而M对m的摩擦力做负功 B 若M不固定 则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C 若M不固定 则m对M的摩擦力做功 等于m克服M的摩擦力做功 D 不论M是否固定 m与M相互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 必考部分增加 原子与原子核 内容 包括原子结构 I级 要求 原子核 I级要求 和波粒二象性 I级要求 原子物理部分预计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基本考查模式应该 与以往的5选3类似 主要考查方向有三个 即光电效应 核反应方 程 氢原子能级 也可能以考查原子物理基础知识的形式出现 例题4 2015年全国课标卷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事 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 光电效应实验中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与入射光的强 度无关 3 必考实验增加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 2017年高考大纲的改革可能使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成为考试 中两道实验题中的一道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主要考查点有 实验装 置与实验原理 实验数据处理 动量的计算 此外 实验考试模式有可 能沿用2016年高考实验模式 即采用课外实验的方式进行考查 例题5 2017年全国名校名师原创预测卷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 验证 动量守恒定律 的实验 操作步骤如下 5 现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 在一块平 木板表面上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 并将该木板竖 直立于槽口末端 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 由静止开始滚下 撞到木板上 并在记录纸上留下 压痕O 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距离 再将小球a从斜槽上原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 撞到木板上 并在记录纸上留下压痕B 把与小球a同半径的小球b静止释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右边沿 让小球a 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 与小球b相碰后 两球撞在木板上 并在记录纸上 留下压痕A和C 1 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A 小球a b的质量ma和mb B 小球a b的半径r C 斜槽轨道末端到木板的水平距离x D 小球a的静止释放点与斜槽轨道末端的高度差y E 记录纸上O点到A B C的距离y1 y2 y3 2 放上被碰小球b 两球相碰后 小球A在图中的压痕为 3 若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 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用 1 中测量的量表示 4 若两球发生的是弹性碰撞 则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4 选修3 1部分 必考内容 将考点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由 级要求改 为 级要求 5 选修3 4部分 选考内容 1 将 机械波和横波和纵波 两个考点合并作为一个考点 将 波速 波长和频率 周期 的关系 的要求由2016的II级要求 提升为I级要求 6 2 用 电磁波的产生和电磁波的发射 传播和接收 替代了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电磁波及其传播和 电磁波的产生 发射和接收 3 将 光的折射定律 的要求由2016的I级要求提升为II级要 求 预计考试中会加强本部分的考查 4 删除了考点 质速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保留考点 质能关系 三 五种能力三 五种能力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 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 规律的表达形式 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 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考查方式 概念的内涵 外延以及其相关的实际背景是否有清晰的认知 概念 规律和相关公式的适用条件 以及相关概念 规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 有清楚的认识 是否会概念 规律的三种描述方式 文字 数学公式和函数 图像 以及能否进行相互转换 2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 条件 对物理 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 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考查方式 是否深刻理解物理概念 规律存在的事实 条件和内在的逻辑联 系 是否熟练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时常用的推理方法 例如数学推导 理想 实验 类比推理 等效替代 能否运用常用的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论证和表达 结论 例如比值法 乘积法 图像法 极值法等 7 例题6 2016年北京高考 如图所示 电子 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 沿平行于版面的方向 射入偏转电场 并从另一侧射出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加速电场电压为U0 偏转电场可看做匀 强电场 极板间电压为U 极板长度为L 板间距为d 1 忽略电子所受重力 求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初速度v0和从电场射出时 沿垂直版面方向的偏转距离 y 2 分析物理量的数量级 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在解决 1 问时 忽略了电子所受重力 请利用下列数据分析说明其原因 已知U 2 0 102V d 4 0 10 2m m 9 1 10 31kg e 1 6 10 19C g 10m s 3 极板间既有电场也有重力场 电势反映了静电场各点的能的性质 请 写出电势 的定义式 类比电势的定义方法 在重力场中建立 重力势 的 G 概念 并简要说明电势和 重力势 的共同特点 3 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 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 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 找出起重要作 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 题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物理知 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考查方式 能否运用 隔离 的思维方式 将研究对象进行逐一分析 或将 复杂过程分解成若干个熟悉的单一物理过程 并找到研究对象或过程之间的相 同量和突变量 能否运用 类似 的思维方式 将陌生的物理情景转化成平 时常见的物理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 量之间的关系式 进行推导和求解 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能 运用几何图形 函数图像进行表达 分析 5 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2 表3中所列实验 能明确实验 目的 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能控制实验条件 会使用仪器 会 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 会记录 处理实验数据 并得出结论 8 五种能力的考查不会相互孤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